主题:最后的德械师 -- 北纬42度
他的嫡系和他的感情就一直不断,不但平津如此,后来绥远起义尽管风波不断,他一出面立刻就戳穿谣言,而且傅对中央军高级将领也是只要不煽动部队对抗起义就允许他们乘飞机离开北平,不把事情做绝。而陈明仁起义就连自己的警卫团都没控制住,他出面号召叛军回转一点用都不管用,还得让四野来救场。
他们一起义可以少死多少人。
和陶峙岳跟董其武相比,有贪天之功的嫌疑。
如果他不是湘人,还恰好在湘主军,就冲他连起义都弄得乱七八糟。我方应该会优待他一个闲职,还想主军,还主政湘省???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和傅作义起义后从政不同,后来他直接带兵参加了对广西的剿匪而且立有战功,这在国军起义将领中也极少见,只有入朝作战的曾泽生可以超过他。
曾泽生入朝作战,不过是中将
陈子良剿匪,就能上将啦???!
---------------------------------------------------
陶、董二人,当其时是一方诸侯,中央后来抬举他们,也情有可原
陈当时的身份,可真比不上上面二位,而忝列其中
那两个手上沾tg的血并不多,而且别低估广西剿匪难度,陈明仁的山地战经验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此外董其武和曾泽生在起义中的地位比不上傅作义和郑洞国,那两个也只是献城,陈明仁和程潜是以大半个湖南当献礼的。
曾泽生不过是军长,军衔差异很奇怪?
是不是授衔时,陶、董、陈(排名不分先后)的老上司,不好安排军衔啊?
当时,张治中、傳作义、程潜(排名亦不分先后,就是输入法顺畅),都是上将衔了。我方肯定不可能,安排他们高于上将的军衔,尤其是傅、程还戴着战犯的帽子。
于是,照顾了他们的老部下??
但没让四野付出青树坪的代价,张本人也就在军史上默默无闻啦
大革命时期东征惠州就立有大功,那个时候程潜还在打酱油呢。程潜只是在起义前调到湖南后才和他发生联系的,他要拉陈就是为了给没有军队的他起义增加筹码。他的待遇高还有一个因素是在于他不是在兵临城下无路可走时才起义而是在桂系仍在湖南的情况下就主动接洽北平四野,起义后直接撕开桂系湖南防线,打乱白崇禧的既定计划,理所当然回报要更高。
在他起义前四野一部已经在黄石渡江,他的部队也是坐视白崇禧通过了防区,只截住少量部队,而且由于部分部队逃走,实际起义部队只有两个师。
52军三个师参加了后来的广西剿匪。
陈明仁的待遇让部分动摇派心比较稳了,降低了起义的阻碍。
TG既往不咎的样板更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