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所认识到的陈寅恪的两点成就 -- jent

共:💬29 🌺2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所认识到的陈寅恪的两点成就

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爱好者,浅谈两点。

1,中国文化/文明发展,五胡乱华,魏晋南北朝,其后则是隋唐宋元明清。

这之间上古与中古的分野是五胡乱华与南北朝近三百年的发展。普遍的观感在于秦汉与隋唐的区别。

而后世的史书,唐史,是宋时编写,宋史是元人编写,元史,则是明人编写,而明史,则为清人编写。这之间,关于天命正统与文明传承,始终绕不过去的,是鲜卑北朝,辽金西夏北朝,以及蒙古元朝和满洲清朝等等与汉地中原文明之间关系,传承,发展问题。

换言之,中古,是否还是上古中华文明的自然发展而来,亦或是如神圣罗马帝国一般为蛮族推翻地中海文明后的既不神圣亦非罗马的崭新的欧陆文明?

这一问题到今天也都还有人问:近古的明清也是经过蒙古人百年元朝统治之后嬗变而来。崖山之后,还是中华吗?

陈寅恪的学术成就之一,在于明确地分析出隋唐体制的三重来源:北齐东魏的北方中原文明正统体制,南朝魏晋与江南传统相结合的南渡体制,以及北周西魏的鲜卑游牧与中原旧制相结合而成的新制,三者合一而成隋唐三百余年的制度流传变迁。由此确认草原胡蛮精血入注中原汉家文明的发展的说法。

当然,该说法或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不是废话吗?但是从大量的史学文献材料分析佐证从而得出结论,和随口说说翻翻嘴皮,还是不一样的。

2,跳脱传统史学以个人传记以及皇家传承为主流的思考模式,将历史发展的轨迹聚焦于一个利益群体的产生,发展,壮大,以及衰亡之上。

没错,这就是关陇集团的概念提出以及铺陈。

中国的传统史学,重人物,重事件,重制度的变迁。而轻人物事件制度变迁背后的脉络原由以及宏观的时空叙事。

这一点从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一脉相承。倒不是说就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探讨,而是说不成大的气候。历代史书更多的是保留了当时历史观下对前朝的人物,事件,制度的记忆。

这在后人观读史书,则常有千头万绪,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的困惑。

而陈寅恪所提出的关陇集团的概念,正是将西魏北周隋唐皇室八柱国之间以利益和姻亲结合在一体的出将入相团体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历史中考察,为个人,为事件,为制度变迁提供一条清晰的主线。

由此,这个概念再进一步拓展,比如唐初的关东集团,南渡的世家集团,北府军户集团,如此等等。整个中国历史的记述,就有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视角。虽然这严格说并非陈寅恪的首创,但是基本上带给人最大冲击的,正是他用关陇集团这个群体的变迁,来详细地,又非常清晰地,说清楚了中古中华文明的演变与传承。

综上,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我个人,却是非常服膺于陈寅恪的历史学术成就的。

基本上我会问我自己,如果是我,在当时的情景下,我自己能否做到该成就,或其十分之一?

若不能,则当然要膜拜之。

通宝推:方平,醉寺,一着,流浪肥猫,钱六,hullo,
家园 想起了郭沫若 -- 有补充

曾经对于郭沫若的攻击贬低,一个说法是他捡拾马列的牙慧,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阶段说法去硬套中国古代史,云云。

讲到三国的时候,也有各种集团;讲朱元璋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淮右集团说法,并且和江南集团有冲突。不知道学界上是从谁开始的,是不是关陇说最早开此先河,或是制度上三国时代的利益集团的割据对于后世制度影响是不是极小,有集团无遗策。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想象下陈的眼前所见 -- 补充帖

国民革命早期,俨然广东帮、湖南帮、江浙帮三大股势力,冲突的巅峰以至于暗杀;后来的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政府,北洋旗下一堆军阀打打杀杀,南方也有暗杀廖仲恺、逼走汪精卫;再后来27年老蒋成气候之后还有这个那个系,什么西山、桂系、cc、黄埔、甚至嫡系细分出土木、胡宗南、汤恩伯……

我想我也完全可以和菲薄郭沫若一样,说陈弄出个关陇集团来,是顺利成章的。

关陇给我的感觉,和汉朝起发端的几大家族、和魏晋的士族的区别,主要是军阀色彩,还比较抱团,甚至有些刹帝利的味道。但是本质和士族门阀是高度相似的。

那么历史研究的门外汉发问了:最早使用门阀士族这个概念的是谁呢?士族门阀的研究能不能串起魏晋研究呢?

家园 关键在于话语权

如果中国历史的话语权也被西方掌控,中国人对于自己历史的认识主要源自西方人,常凯申之类成为了主流,就太可怕了。

常常有人说,中国近现代史不要读国内的,不可信,要读国外的,比较真实,俺也曾深以为然。但读的越多,怀疑也越多,最后只能各种史料比较着看。

但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去比较分析,去比较阅读的,必然偏听偏信。

西西河怀疑一切,批判一切的风气,真实太可怕了,如果只有否定,而没有肯定,只有破坏,而缺少建设,那么只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

毛主席的伟大,不是他是孤家寡人,而是他与人民站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站着一起。

罗章龙曾是毛的好友,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因反对共产国际米夫支持的王明担任中共领导,他组织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第二省委”、“第二工会党团”等组织,1931年1月,被王明为首的中央开除出党。

罗反对王明错了么?当然没有错,但另立中央,分裂组织就大错特错了。毛主席的一生也曾有几次起落,曾经被错误的消息而被开除党籍,长征开始的时候也差点被留在苏区,但他始终与多数人站在一起,哪怕多数人是错的。

对错很重要,但多数人的组织更重要,周总理主要是相忍为党,朱总司令主要是淡泊为党,毛主席则要是是奋斗为党。

批评,团结,再批评,再团结,这是内部斗争的主要方法,而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以斗争求团结,则主要是对敌人或对手的外部斗争方法。

批评,甚至斗争,不是目的,胜利才是目的,团结才是目的。遗憾的是西西河的河友,只要批判,只要斗争,而不要建设,不要团结。

通宝推:牧云郎,醉寺,和平共处,MOMOZONE,
见前补充 4536381
家园 关陇集团还真不是士族门阀

士族门阀是有文化底蕴的,王,谢,庾,桓 那个不是公卿世家,就是李家做了皇帝,都被这些世家大族看不起。

关陇集团真正起源是“六镇之乱”,他们属于军阀集团。用军阀集团称呼他们难道不香吗?军阀这个名词不是陈寅恪发明的。

家园 关陇集团之所以重要,有原因的

1,这是一个一开始不据主流的集团。无论是相比东边的东魏北齐,还是南边的宋齐梁陈。无论是政治正统,还是文化正统,或是血缘正统。

2,这是一个极其成功的集团。西魏北周隋唐四家皇室,外加八柱国12家大将军,历时近两百年的上层人物群体。

3,这是一个不停地开拓改变的集团。从武川军头,到柱国府兵,再到复古六军,再到用婚姻,用文治武功出将入相,甚至将南朝贵族也拉拢进入,创造了隋唐这一中古的再次大一统辉煌。

4,这是一个在上升期上承世家(军事文化)贵族体制,衰落期下接科举平民进入精英高层的嬗变的集团。其产生,兴起,辉煌,平淡,衰落,基本上是后世解读中华文明与罗马文明在几乎同时期遭遇蛮族入侵摧毁后走向不同道路的一把钥匙。

基本上在我个人看来,中国历史上能够与之相比映的,大约只有周初分封各地的宗室功臣集团,和本朝以意识形态理想信仰为纽带的党政精英集团。

5,为何会有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却几乎没有五胡之后无中华的定论?其实说起来,隋唐的血缘与体制相对秦汉,相比大明的血缘体制之于大宋,其变化更多更明显吧。大明好歹还是汉人,还是科举,而且也是具有辉煌的成就的。

当然,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日本人为了自己的目的有意散发的。但是另一方面,也是那个时候(1920年代)在古典的神话传说被广泛推翻质疑,同时外来学说资料纷烦涌现的情况下,有陈寅恪提出完整的,令人信服的举证分析理论阐述,建立起那个时代的中国自己的能够与西洋东洋进行平等对话的中古历史史论,有莫大的关系。

历史,自己的历史,是需要有自己的学问的。陈寅恪这么说,也这么做,也这么做到了。

通宝推:卢比扬卡,醉寺,回车,epimetheus,hullo,
家园 单提出“关陇集团”概念本身不算特别新奇

陈寅恪的创见是通过大量考证廓清了“关陇集团”特殊之处:好多人实际老家不在关陇,有的是塞外六镇,有的还是关东,他们是在跟随宇文泰进入关中陇西后“土断”而形成的军政集团,统一把籍贯都改了关中陇西,再用上六镇鲜卑制度统一起来。

就说隋杨唐李,其实老家都在关东,但进入关陇集团后就把自己的籍贯分别攀附到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

另外关于隋唐制度和鲜卑部落制度之间的关联,就是所谓蛮族精血结合中华传统文明的痕迹。如果我们光看传统史书是看不到这些变化的,这就是创见。

陈寅恪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不像其他学者那样吭哧吭哧把大量考据都附在论文里,而是似乎很随口道出,论据信手拈来,东一段西一句,中国古籍印度梵文的突厥语的。学生或读者,跟着他随手列举的东西到处找来源,找到后才发现真这么回事啊。可见他确实极度渊博,是大量材料烂熟于心之后再提出观点。

通宝推:四十千,
家园 中国贵族精神的丧失

资本主义源自多次元的贵族体制,而贵族与地主是绝对不同,地主主要与土地等财富有关,而贵族则是经济财富,文化思想,军事武装等三足鼎立的而形成的,更偏重人身依附。

中国的贵族,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被大大消弱了,但还是掌握一定自主性,可称为亚贵族时代。到了唐朝后期,开始实行土地税,允许土地买卖,这就动摇了亚贵族的经济基层,再加上宋朝崇文抑武,亚贵族或士大夫们又丢掉尚武精神。到了元朝,汉人的科举之路基本断绝,家国关系断裂,也就基本丢掉了 传统士大夫的所谓思想文化道统。

所以到了明朝,中国的贵族精神,无论在经济方面,文化思想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都已经完全碎片化了。

比较一下南宋末年,南明时期,和晚清时期,就会发现南明和晚清,都是烂透了,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人真是太少了,以至于李鸿章这样的人,还被很多人吹捧。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国人不是没有自由,而是太自由散漫了,没有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盘散沙。

碎片化是明清时代最大的特征,也是贵族精神彻底丧失的时代。很多人都批判明清时代的中央集权,却忽略明清时代的社会碎片化,完全是本末倒置。

可以说,中央集权反而是中国的最大优势,社会碎片化才是中国一切苦难的根源。

中国对西方的形式民主之所以排斥,根本的原因也是因为一人一票的民主普选,必然造成民主割据和民主碎片化,有着深刻教训的中国人,不愿意再走上这条道路。

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虽然有些过激,有些别有用心,但崖山之后,特别是元朝之后,中国的贵族精神或士大夫精神彻底丧失,社会彻底碎片化,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碎片化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人口大分散,土地大分散,中国的大多农村形成于明清时期。

有组织的,打败没组织的,集中的,打败分散的,是人类历史的主流,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反而掩盖了社会碎片化的危害,否则,无论是对于自然灾害,还是外来入侵,中国都难有作为,甚至连非洲和阿富汗都不如。

人身依附,并非比依附土地更高级,但却更有利于集中组织起来,集中动员起来,再加上经济财富,文化思想,军事武装的三足鼎立而形成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贵族精神远远胜过碎片化的土地主。

家园 你说的即是关中本位制度

好多人实际老家不在关陇,有的是塞外六镇,有的还是关东,他们是在跟随宇文泰进入关中陇西后“土断”而形成的军政集团,统一把籍贯都改了关中陇西,再用上六镇鲜卑制度统一起来。

家园 要讲关陇集团就必须提关中本位啊

没关中本位制度就没有关陇集团,陈的创建在于揭示关中本位制度如何铸造关陇集团的。否则泛泛提“关陇集团”,再加上古籍史料的误导,很多人会以为关陇集团本身就是关中陇西的人。

家园 对的
家园 一辈子能让普通人知道的主要学术成就

是提出了关陇集团的概念。

能提出一个新概念,比起一辈子只在别人的框框里打转的人自然要强一些,不过,这也就是个优秀历史学家的水平吧,能达到媒体赞誉的高度吗?

家园 铁手说过,你我道不同不相谋,相互无视吧,就不讨论了

如题

家园 分析历史不分析利益集团分析什么?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本身就是利益集体分析。

再说所谓的关陇集团的说法也是存疑的。

唐朝的一大特点是将军权分给各个都护府,甚至于分给安禄山这样的少数民族,哪里专门照顾所谓关陇集团了?

唐朝这种权力的分散性体现了唐王朝的开放性,但也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至于第一点,观点平常就是平常,你拿再坚实的论据来论证一个平凡的观点,能够说明你学术成就大?

你现在把勾股定理证明得再严谨你就有数学地位了?

家园 抱歉,你在不懂装懂

1,阶级分析你不懂。你至少不知阶级如何产生发展消亡。请再去读书先。

2,北周隋唐,武周,开元天宝,中唐。。。其制度演变请先去读书先。

不懂为不懂,别装懂,好么。

再有:我讲的是我个人认同,服膺陈寅恪的中古历史理论学说,并不意味着我个人觉得自己就很厉害就能代言他。所以,你没有必要用我能否勾股来说明我是否数学厉害。

对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