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茗谈186-13:飞黄-20 -- 本嘉明

共:💬32 🌺2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宣传工作做到家,其他的交给特种弹

与其像你这样浪费资金,还不如用在宣传方面,早点投降,不给大陆登陆部队造成损失,奖励很多黄金,如果顽固抵抗,直接上中子弹清场后再说。

家园 茗谈186-14:陆侦-22

电影《金刚川》上映后,观众褒贬不一,可见管郭诸导演在讲故事的水平上,还有改善的空间。但电影里比较生动地再现了抗美援朝中,美军螺旋桨推进的F-4U战斗机,低空压制地面(密接作战)时的战术。而这样的压制能力,在今天的美军中,仍然以A-10、F-16、各款武装直升机为平台,继续保持着。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战争,暂时结束了。在战争中,阿塞拜疆利用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无人机(甚至是这两国的遥控手),连续压制亚美尼亚老式装备的地面部队,打了一场缩微的“美伊海湾战争”。

这两个例子,所处的时空不同,承载的军事技术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空中制胜”。哪一方对于空中打击的准备充分,行动猛烈,哪一方就容易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至于空中打击由“载人飞机”还是“无人机”来完成,这要因地制宜灵活选择。

(一)

从美军空军战略角度看,现在(2020年)开始大量采购“ A-29B 超级巨嘴鸟飞机”或许是个还来得及的决策。通过这项采购计划,美空军可以将比较持久的战场侦察能力投放到过去无力到达的细微地方;或者开始在以前的空白领域,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类现代化空军部队”;这项计划还为美军提供了多种作战选择,使其在等待 F-35 充分入役前,有飞机可用;并使F-35的日常作业负担减轻,有效延长第四代战斗机的寿命。

但是从现实来看,美国空军购置“强大多功能轻型攻击机OA-X”的计划,由于预算压力/空军抵制革新/无人机兴起等因素,尤其是力主此议的马侃参议员逝世,基本会胎死腹中。

我们在这里虚拟一下,如果中国军队抢先建立“(陆军)侦察航空旅”(侦航旅),以这个独立于“(陆航)直升机空中突击旅”的建制,采购“陆侦-22武装侦察机”,到2030年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点看全图

上图:蓝鲸

我们假设这款“陆侦-22武装侦察机”,是洪都公司与哈飞公司联合,在A-29B、中国新初教、苏-25、美国Bell公司的XV-15样机(今天的鱼鹰)、以及蓝鲸倾转翼飞机预研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而研制的新机型。

点看全图

单座上单翼,左右机翼各配备一台涡桨-9发动机(约500KW),发动机短舱可倾转,最大倾转角度为105°。机腹下装二台涡扇-11发动机(起飞推力1.7吨/台)。

点看全图

靠内部油箱,陆侦-22可全功率飞行三个半小时,外挂两个副油箱则可飞行五个小时(此时4台发动机全开,平飞速度达到650公里/小时以上);如果混以经济航速飞行(部分航程只用省油的涡桨动力),留空时间轻松可达8小时以上。这架飞机配置无线电通讯设备、数据链路(类似于美军的“态势感知数据链路”或 Link-16 ),以及机头处一个类似美国 ROVER兼容数据链路提供视频的电子光学 / 红外传感器舱。

陆侦-22的四台发动机都用于产生平飞的推力时,飞行性能(速度,爬升率等)远好于只有一台涡桨发动机(PT6A-68,1180KW)的A-29B;陆侦-22只使用涡桨发动机时,其巡航速度又比A-29B的520公里/小时更慢(便于观察);

点看全图

陆侦-22将涡桨短舱上翻,螺旋桨提供升力抵消飞机部分重量,喷气发动机提供巡航推力,飞机以不足100公里/小时的“大象漫步速度”飞行时,则用于树梢隐蔽、瞄准无人机和稳定射击。

陆侦-22能投掷多款雷石精确制导炸弹(挂于机翼下以及腹部涡扇发动机底下)、发射57毫米火箭弹和抛放其他外挂(副油箱、声呐浮标和空投物资)。其他武器装备还包括近程霹雳导弹、14.5MM埋头弹机枪(左右各二挺)、7.62毫米六管加特林机枪(CS/LM12-LM13)则用于击落无人机。

点看全图

14.5毫米埋头弹机枪的作用是:

1)由于敌方轻步兵(拥有皮卡和旧式装甲车)的火器口径极限是12.7毫米机枪(口径再大就不易携带了),因此14.5毫米埋头弹以远得多的射程,能在安全距离外攻击地面敌军。

2)分散吊挂在机翼下,既便于向前射击,也便于向后射击,击落追尾的红外导弹。

“陆侦-22”使用的是专门设计的57毫米火箭弹,弹体长度比常规57/1型火箭弹的0.8米要长很多(因此弹巢也长了很多),配有末端制导头,射程/威力大大增强,可以说是一种低配版的“反工事导弹”。

这架飞机具有简陋机场起降能力。起飞时,涡桨发动机的短舱竖起,螺旋桨桨叶基本与地面平行(或略微前倾)旋转,主要提供向上的升力,附带提供少量水平拉力;同时,2台涡扇发动机提供水平向后的推力,使飞机沿跑道滑行加速。

总重5700公斤时,飞机可从 180米跑道上起飞,并在轻载状态下于150米跑道上飘降(A-29B可在360米跑道上起飞,600米跑道降落),这是为了适应两栖舰的甲板尺寸。陆侦-22的驾驶舱布局,大致与A-29B驾驶舱相似,但比A-29B的全玻璃座舱要简洁一些。座舱内有加密无线电通讯和数据链路、夜视镜插口、在零空速和零高度仍能弹射的座椅。飞机配备干扰箔条和热饵弹作为自卫手段,驾驶舱和发动机有装甲保护。

陆侦-22的机身气动布局,多少吸取了了中国的新初级教练机TA-20的经验。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公司研制的TA-20初级教练机搭配成都赫尔墨斯公司SMART-210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于2019年年初问世。这款教练机,合资外方-----奥地利钻石公司的原型机是DART-450,在奥地利本土,也仅仅于2016年刚刚首飞,使用一台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AI-450系列的多款涡桨发动机,都在400KW左右。

追求陆军飞行化,长期以来的国际惯例,就是“多装备军用直升机”。但是由于直升机飞得低飞得慢,战场环境比喷气战斗机更为恶劣,因此对于各个子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对于驾驶员的训练要求很苛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如此一来,武装直升机的全寿命运营费用极为惊人。仅仅以静态出厂价衡量,美军采购的经适版阿帕奇,自己人友情价也要3000万美元(出口价?印度9.3亿买6架;菲律宾于2020年一季度询价,同样6架涨到15亿);中国出口的武直-10ME,2000多万美元;欧洲虎式,4500万美元;土耳其T-129,4000万美元;南非石茶隼,3200万;美国AH-1Z,3200万;俄国卡-52,3200万。

而枭龙战斗机的外贸价只要1700万美元。

陆侦-22比较适合对标的,是武直-19和俄制苏-25强击机。其实直-19是目前比直-10(以及将来火力更强大的武直-20)更适合中国陆军的直升机,因为中国周边邻国里,拥有大批重装甲部队而且有路况条件能涌进中国的,只有俄罗斯,但俄罗斯是准盟国。所以,直-19的23毫米航炮和火箭弹,比(直-10)30毫米航炮和重型空对地反坦克导弹,更加实惠好用。早在2,3年前,中航公司就试图出口外贸型直-19E,为了打开市场提出了相当诱人的报价,这个报价坦率说,是低于直-19的应有市场价值的。

陆侦-22在短距起降条件下(起飞180米,降落200米),起飞重量仅仅5.7吨,这里面包括空重4.3吨,内油0.5吨,1600发埋头弹0.32吨,32枚加长型57毫米火箭弹0.25吨,7.62毫米机枪弹4000发(左右各2000发)0.15吨,其他外挂约0.2吨。此时飞机的内油箱其实没有装满。

陆侦-22在长跑道起降条件下(1300米以内),起飞重量为7.7吨并允许超载。在内油箱灌满的前提下,飞机比短距起飞时,可以多带1700公斤的内外载荷。

点看全图

直-19的最大起飞重量4.25吨,标准款是不带航炮的,能外挂8枚中型反坦克导弹(重型的不能挂)、2个7管火箭巢。最大平飞速度280公里/小时,最长留空时间4小时。

陆侦-22兼顾了直-19与苏-25之长,由于有机翼提供升力,陆侦-22在航程,留空时间,火力强度,纵深突破距离,空中格斗能力等诸方面,要强于直-19;在航电,空情搜索能力,精确打击能力,短距起降等方面,要强于苏-25。而陆侦-22的出厂价远低于直-19,全寿命费用(包括飞行员培训)大致是直-19的1/2左右。

如果对标西方对手的话,陆侦-22的飞行性能必须超越巴西的A-29B,同时全寿命运营费用要比较低,因此设计上大胆采用了“复合动力方案”。

复合动力,即首先装二台涡桨发动机(配螺旋桨),另加二台喷气发动机。类似的设计在美国两种机型上,曾经出现过。

点看全图

上图:第一种是1943年研发的长航程/高空战斗机XP-81;

点看全图

一种是越战期间,西德空军采购了美国OV-10后自行研发的OV-10Z。

中国航空工业暂时没有1200KW的涡桨发动机,马达西奇在重庆的合资企业虽然逐步把乌克兰已有的多款发动机国产化了,但使用稳定性/零件全自主/出厂价格这三方面,还有待优化,陆侦-22先配用全国产的涡桨-9,待未来再换发升级。

机腹配置的涡扇发动机,既可以像XP-81一样,直接安装在机身内;也可以像OV-10Z那样,喷气发动机独立配置的机背上。经过比较,陆侦-22选择了外挂发动机,因为在XP-81的方案里,为了飞机的稳定性,喷气发动机尽量靠近飞机重心安装,这使得机身后部一段空间全部浪费,陆侦-22追求一个轻巧的机身(减少空气阻力和被击中概率),所以发动机就像现在的一些长航程无人机那样,被“请”到了飞机腹部。

点看全图

喷气发动机外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装得接近飞机重心,又省去了长长的尾喷管。涡扇发动机虽然耗油比涡桨发动机大了不少,但四台发动机一起开动时,飞机的动力澎湃,飞行性能立刻上了档次,陆侦-22不但载弹比A-29B多,机翼后掠角也更大,最大平飞速度更快,接近苏-25的飞行性能。

说清楚这种飞机不具备哪些能力,也很重要。陆侦-22可以选装“神鹰小口径火控雷达”,但是只有部署在北上广等等要地的机群,才配装这种雷达。导弹预警传感器、头盔提示系统以及发射空对地反坦克导弹能力都不算标配,但预留了接口。

陆侦-22不能传送超视距传感器的视频(除非另挂吊舱),但是能使用北斗短播报。

(二)

我们在此假设,中国陆军航空兵在2023年初接收首批陆侦-22试生产型,用于训练新机组,并在年底宣布首批交付的 12 架飞机已具有初始作战能力,接替强-5和K-8的境内巡逻工作。这个中队的职能是作为训练单位,它不仅向陆航和一些非洲国家飞行员提供训练,也实战部署两机编队和四机编队特遣队,支援海外维和行动。在 2024 年,这种飞机在珠海航展航空表演中亮相。

到 2024 年中期,苏丹购买的“陆侦-22外贸型”飞机已全部交付,另外每个月有二十架陆侦-22A交付给中国陆航,每月还有若干架根据“全面战略伙伴协议”由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联合购买。苏丹空军部队在 2026年底因飞行员误操作而摔了一架飞机,不过马上得到新飞机补足。

陆航的飞机接收速度迅速提高到每个月三十架以上。哈飞的新装配工厂于 2024年开始脉动生产之后,交付给海外客户的速度加快,陆航获得每月新出厂飞机的一半。几个海军陆战旅轮流担任联合国维和响应部队,要不断出境维和,而 J-26“中国鹞”垂直起降攻击机必须优先装备航母,于是海航从2024 年开始采购陆侦-22H,配属给075两栖攻击舰。

陆军迅速看上了“陆侦-22H”这个新机型,虽然比陆侦-22A要贵了一些,但有了尾钩,在陆地的“极短跑道”降落时,也可以使用。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陆航装备有一整套自走化的“陆地阻拦钩降落系统”,如果在起飞时再使用助推火箭的话,陆侦-22H的起降滑跑距离比陆侦-22A又缩短了近一半,其部署灵活性快追上武装直升机了。

到 2026年,开始实施军方采购3年之后,陆航属下有800架陆侦-22系列飞机,空军也拥有五个团,其中包括两个“蓝军”训练单位。另外,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拥有一个定制飞机中队。空军将陆侦-22中队混编在现有的歼-7、K-8部队中,就不必组建新飞行团、建造新设施和配备新人员(K-8也用涡扇-11发动机)。

点看全图

上图:K-8自带航炮吊舱

陆侦-22功能简洁,后勤需求有限,容易维护,现有设施足够满足这些飞机。

空军最后的一批歼-7陆续退役,按原计划会无缝衔接上歼-10C,但由于伊朗订单突然插队,空军的几支老歼-7飞行部队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空军果断决定,歼-7退役时间表不延后,腾出手来的飞行员,先用陆侦-22过渡一下。两个因素推动了空军转变态度:

(1) 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所配置的武装直升机,已经相当适应与陆侦-22配合。因此在与陆军联合行动中,空中突击旅有时找不到陆航自己的陆侦-22,会点名呼叫空军的陆侦-22来支援 ;

(2) 依托空军的严密管理模式,陆侦-22的战斗力更突出,毕竟四台发动机的维护也不能算是个简单的活儿。空军的陆侦-22的出动率高于其老娘家陆航,这个因素让空军找回了优越感。

空军的陆侦-22飞机被特意分散分配到四个现役歼击机旅。东部战区有很多陆军部队面对台湾,该战区迫切需求大量陆侦-22飞机,多多益善。陆航自己的22式部署在江西/舟山等地,也欢迎空军的陆侦-22来加入。另外还有几十架分派给阎良的航空学院,由于该飞机的低空飞行性能极好(不过不能悬停),航校党委不得不三令五申,严禁某些年轻教官带头去钻电线杆。

最后一个现役单位,大家不用猜也知道,部署在南海华阳礁基地。华阳礁填岛后的面积不太大,不能像永暑礁那样建设3000米跑道,因此在华阳岛建设了1100米跑道,陆侦-22在最大起飞重量7700公斤时,这跑道长度是够用了------在这种高温高湿多盐分环境,部署更好的飞机有点心疼,陆侦-22守卫边陲正好。有一个6机编队组成的陆侦-22A战斗特遣队,自 2023年以来一直部署在首都机场,在专用跑道上待命,随时在首都周围禁飞空域执行警戒任务,驱逐可疑无人机。由于陆侦-22平飞速度快,可以迅速到达指定空域;随后螺旋桨桨叶上翻,飞机进入慢速“漫步模式”,可以精准地搜索/伴飞/击落目标无人机。这些飞机配备小型激光炮,因为在城市上空不允许使用机枪实弹。

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将属下的特战陆侦-22H中队部署在西北战区某空军基地。海军陆战队的第一个岸基陆侦-22H中队部署在湛江的岸上机场,而海军属下的第一个飞行团部署在海南岛,部分兵力前出到永兴岛。

(三)

机组训练和人员配备

新生的侦航旅收到陆侦-22飞机之后,急于形成战斗力,但是有经验的合格飞行员短缺,成为一个棘手问题。一开始,从空军与海军各调来首批三个有防空识别区巡逻经验的老牌机组,用陆侦-22又培养了6个机组,如此反复,在 2024年组成了第一个攻击机团。与此同时,中国陆航与巴基斯坦空军建立了一个非正式交换计划,最初一批中国飞行员通过境外交流进一步磨砺了实战技能。

早在2022年,参加朱日和对抗演习的南部战区某机步旅就提出了配备类似概念的小飞机,投入作战的预案。由于当时陆侦-22还在研制,没有实机可以参战,因此部分演习科目改为用大型电脑进行室内兵棋推演。模拟美军数字化斯崔克旅的“蓝军195旅”对红军这种“反比例地空协同”的新战法不熟悉(即陆侦-22发挥类似于直-19的低空突防功能,但由于此飞机便宜,出动数量大大高于一个红军机步旅常规上允许配置的武直架数,攻势中红军空中打击平台多于地面挺进的战车,形成了“数量倒挂”奇观,超出了当面蓝军野战防空的极限),因此吃了亏,被判负。此后双方憋足了劲儿,一直在准备真正的实兵对抗。等到2024年初春,配备了16架陆侦-22系列飞机的这个机步旅,再次出征朱日和。这次蓝军方面配属的歼-10B和武直-10数量也有明显增加,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根据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教训,在打击“游击队式”的COIN作战中,武装直升机Mi-24比强击机苏-25更灵活、威胁性更大(米-24能够搭载数名武装士兵也是原因之一),损失率也相对低一些。而在攻击敌正规部队的面状目标,如坚固阵地、坦克集群、集结部队等,特别是在长途奔袭的情况下,则是强击机比武装直升机更有优势,因为强击机的巡航速度要比武装直升机高得多(强击机一般为700千米/小时左右,而武装直升机则不足300千米/小时)。但强击机所需的跑道长度至少要1000米,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弱点。从表面看,武装直升机能靠近前线随意起降,与地面部队的协调程度、对战场变化的反应理当快一些。但由于武装直升机(如直-10)的载弹量、作战半径等都远不及正规强击机(直-19就更不谈了),它在靠近前线的机场起降作战,反而对后勤提出了苛刻要求。特别是在作战目标地域超过直升机作战半径的三分之二时,还需要专门在距前沿20~30千米处开辟临时补给基地(例如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建立的“眼镜蛇”、“蝰蛇”前方作战基地)。开辟前进基地的牵扯面非常大,需要多军种、兵种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武装直升机每增加一点反应敏捷性,是以很多地面作战部队失去“机动性”,被牢牢钉死(充当前进基地的保卫者)为代价的。陆侦-22的起降基地在后方较远位置,弹药补给和维修保障基础好、生活方便,而且组织基地防护也比较容易。

陆侦-22占了这个优势后,主打“超低空直接支援”和“远程火力指挥”。“近距直接支援”的范围是从前沿至敌纵深约30千米处,超低空突击的打击目标,包括敌一线分队、敌第二梯队的预备兵力。突击效果可为“红军”尖兵营直接利用,但要避免误伤”红军”,要求与地面分队的战斗行动及与炮兵火力、武装直升机火力,统一计划、密切协同。

在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中,理论上,武装直升机的效果最好,也便于指挥协调。美军已确定由一个战斗航空旅(120架直升机)与一个陆军师协同作战。但实际上,直升机飞得太慢,纵深突防的距离有限,也不宜挂载重磅武器打击坚固的目标。所以,即使是美国这样依赖大量直升机作战的国家,仍确定由固定翼战斗机与武装直升机共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并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武装直升机不能代替近距支援的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进行近距支援的纵深通常只在(距我军前线)8千米以内。”

现代战争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对航空兵支援地面军队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并不能说,武装直升机的反应能力就一定比强击机快,或者武直对地面友军的误伤就更少。通过“红蓝对抗”,现场指挥员对于新一代“低配强击机”脱离空军,直接与陆军无缝连接后体现的价值,有了直观的了解。

而在“远程火力指挥”这一块则更为恐怖。红军旅配属了一个“远程火箭炮营”,陆侦-22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7吨,远低于A-10的23吨,因此不能称为合格的“炸弹卡车”,但陆侦-22能迅速捕捉到蓝军旅在地面的机动状况,及时呼叫”远火营”发动攻击。蓝军旅的地面机械化机动兵力,你站路边看看跑得不算慢,在陆侦-22俯瞰下,慢慢蠕动的车队就跟停着等挨打没有区别。蓝军要驱逐陆侦-22,出动直-10没戏,因为太慢追不上;而出动歼-10吧,由于陆侦-22太多,一树之高乱窜,你根本追不过来,而且很容易被诱入红方地面防空火力网包饺子。在对抗中,红军发现,双座的陆侦-22功能更强大,因为后座 “火控官”(武器系统军官)能专心侦察、指挥地面部队,或者遥控伴飞的无人机/巡飞弹。

2020年2月底,土耳其陆军与叙利亚陆军激烈交战。当时的叙军实际是叙利亚百战余生的残部、伊朗志愿军、俄罗斯雇佣兵的混合,其装备和战斗意志都很可观。土耳其出动了大批自制的Anka-S 和 Bayraktar TB2 无人机,在“春季盾牌”攻势中,以无人机打击+地面炮火的组合拳,打得叙军损失惨重,至少被摧毁1个指挥所、100辆装甲车辆、几十门火炮、一些防空导弹单位,以及至少数百名人员(据说最多可能有3000人被歼灭)。而大马士革方面宣称击落的无人机,只有6架。这场战役,震惊了世界三大强国,因为此前所有的无人机对地攻击,都是美国的单一模式,就是零星的刺客模式(这类无人机性能高,但非常昂贵,装备数量少、后勤维护难)。土耳其大量使用廉价的编队无人机,当作“飞行的反坦克炮”,是首创的实战战例。三大强国中,只有中国有类似的规划,但还没有被实战验证过。

好在中国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大量廉价无人机的编队使用”科目,立刻被安排到了实兵演习中。在检验中,颇为尴尬地发现,用无人机打好仗,这个不难,毕竟我们跟土耳其人早想到一块儿去了。但破这个“自杀无人机密集攻击”战术,却更难。就是说,磨尖这个矛,不难;但假如敌人也有这个矛,怎么挡住敌人刺来的矛?更难。

中国陆军的野战防空能力,已经是举世最高段位,但打无人机,尤其是自杀无人机,还是难。像蝌蚪那么大的泥鳅游在海里,你怎么抓?中国陆军被逼急了眼,拿出最笨的打法:用大量无人机反对方的无人机,以及用大量战场小飞机扫荡敌无人机群。

在2024年春,对侦航旅的“朱日和大考试”,足足打了7个回合,期间红蓝军地面部队都有换班,陆航派去的全部家当(近20架陆侦-22)则换人不停机,不停上场。演习结束后,单单对陆侦-22的技改反馈就有上百条。

但加快列装,带来的问题是飞行员人数不足。原本空军“蓝鲸倾转翼飞机训练计划”的规模不够大,只培养了人数有限的特殊技能飞行员------在飞行中倾转发动机短舱,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秒钟(每秒倾转5°),但对于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是相当高的。

通过同时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陆航和空军多少缓解了紧迫的飞行员短缺问题 :

(1) 从后备役空军飞行员中临时征召资深飞行员,重新入伍加训 ;

(2) 将空军内已停飞改任参谋职务的资深飞行员调配至陆航 ;

(3) 从遥控无人机中队中,抽出曾有战斗机飞行经验的遥控军官。

结果是,后两项措施吸引来的报名人数超过了空军愿意调出的人数,很多人是因为年龄到红线必须停飞,现在就想到陆航去,那里年龄上限可以放宽5年,继续飞上天。

在空军内部,歼-10中队的机组人员,会朝两个能力领域发展:

1) 专注飞行歼-10的飞行员能较快地积累战斗机飞行小时数,成为此机种的教官。

2)具备飞行“陆侦-22”和歼-10 双重资格的飞行员能更快地积累总飞行小时和资历,因为每天总有一款飞机需要出任务吧。这是很光明的发展前景,将来可以转入陆航获得升迁;或转到陆军地面部队担任旅参谋,逐步成长为实兵旅指挥员;或年龄大了改飞“蓝鲸倾转翼运输机”。

部署在海南岛美兰机场的海航XXX飞行团也由具备双重资格的机组人员组成,不过他们飞的可不是歼-10C,而是翼龙-2无人机(动力为涡桨-9),天翼-3无人机(动力为涡扇-11)外加“陆侦-22”。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上2图:天翼-3

天翼-3最大速度超过660公里/小时,留空时间大约为17个小时,在距离起飞基地3000公里处可以持续值勤12个小时以上,从海南岛起飞大约2小时抵达巴士海峡上空,从永兴岛起飞的话需时更短。

由于永兴岛机场无法接纳太大数量的飞机,因此是驻扎海南岛的飞行团轮流调派部分飞机驻守永兴岛。在海航自己的岸基“陆侦-22”进驻海南岛机场时,索性跟无人机部队合并了,毕竟三种飞机的发动机是相同的。这样的部署形成了作战能力的“奇葩混合”,“陆侦-22”的飞行员也顺便担任无人机操作员。但是,这个模式没有推广,原因是“陆侦-22”便宜好用,在各个军种里大批入役,导致无人机中队里原本还能飞的遥控手一下子就被挖潜挖完了。

(四)

参加作战行动

2025年初开始,一个“陆侦-22”四机编队常驻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国三军联合基地,目的是保证这些飞机能及时飞到不同的地点去支援特种渗透行动。机组人员轮换,而“陆侦-22”则留驻在巴基斯坦。这些飞机容易维修保养,不需要送回中国。

特遣队一般使用沥青铺设的跑道,“陆侦-22”飞机也能充分利用外场较简易的跑道,包括中东地区大多数小机场常见的碎石跑道。飞机从“母基地”起飞,执行一项任务之后在前线临时基地着陆,进行加油和弹药补充,然后再飞下一个架次,继续执行任务,并在天黑前后返回母基地。飞机可能在其他机场降落,与地面部队指挥官当面协调,顺便蹭饭休息。通常,机组在前线基地加油时,只补充7.62毫米机枪弹,14.5MM口径埋头弹和57毫米火箭弹,这些弹药在“RCEP联合税警团”都有储备。

“陆侦-22”的燃油需求量连 歼-11 的8%都不到,因而可以用卡车运到临时机场,甚至用手动泵给飞机加油,就当举铁了。

“陆侦-22”很快成为执行“反无人机”和“空中监视”任务的首选飞机。它的续航力强,抵达任务区域的时间短,双座型的飞行员还可以轮换驾驶;两机编队在空中巡航的时间,超过枭龙和歼-10。在一个典型的八小时任务时段,两架“陆侦-22”可连续完成六小时巡航,每架飞机只需要加油一次,通常是降落使用附近的“前线兵站”,偶尔是空中加油。短距起降能力使得飞机对邻近跑道的长度和硬度的要求都比较低。

有时,“陆侦-22”小编队可能会连续几天在同一个陆军或海军陆战队的“前线兵站”打尖,协同该部队的地面作战,因而机组人员能和他们支援的那支部队面对面交流,磨合出默契。陆军指挥官经常会利用“陆侦-22”下传的画面,从高空俯瞰“老子的战场”,而对方刚起飞的无人机则在看清楚这个棋盘之前,就被陆侦-22一梭子解决掉了。

在把“陆侦-22”投入实战的初期,有人担心 :由于亚音速的飞行速度,“陆侦-22”会比目前喷气式战斗机的响应时间慢(即地面部队遇袭呼叫后到达战场的时间长短)。当初飞机不多,不足以部署到所有有需要的地区。随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部署的飞机数量增加,而且分布更加合理,同时海上游弋的075越来越多,在关键节点区域,“陆侦-22”的响应时间最终追上甚至超过了喷气式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响应时间。一旦地面响起警报,机组人员在奔跑到飞机后,五分钟之内就能起飞,其升空反应速度确实超过喷气式战斗机,因为22式的维护要简易多了。

“陆侦-22”飞机可以向地面/海面的一般作战部队,边防警察和特种作战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前线火力参谋、救援护航和武装侦察等支持。不仅巴基斯坦购买了“陆侦-22”飞机,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组建了类似的“陆侦-22”中队,他们配备的外贸机型是一种“轻装型”,不具备太精准的空对地攻击能力,但照样配备机枪、近程霹雳导弹、红外传感器和数据链系统。这些一模一样的飞机很容易到邻国机场“串门儿”,在那里借点弹药、油料或零件 ;地勤人员按“RCEP联合税警团”的后勤共享协议,将通用弹药加载到任何一架友军飞机上。2030年前,总计有 20 多个国家已拥有或订购 800 多架。

虽然中国解放军特种部队在柬埔寨或者老挝很容易借到友军的“轻装型”,打个“面的”,不过他们最习惯的做法,还是将自己的任意三架“陆侦-22T”拆开,装入一架Y-20,飞到目的地,在着陆后四小时内重新组装好。

伊朗的特种兵部队学习解放军学得最像。2027年起,部署在布什尔基地的“陆侦-22”飞机有时会连续失踪一两个星期,然后若无其事地重新现身。

“陆侦-22”支援非常规战争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在“重歼时代”,常规的中国空军战斗机,普遍要求至少给我准备好2200米长的正规跑道,才肯过来瞅瞅,“陆侦-22”好养活多了。非常规战争支援过程中,各地的部队产生了大量创新战法。例如永暑岛机场驻扎的是“海警航空队”(类似于美国的空中国民警卫队),他们与三沙市人武部合作,从海南省聘请越南语和英语翻译轮流驻岛,通过机载无线电设备,这些留在地面的翻译能与数百海里之外的他国渔船船老大交谈。“海警航空队”下属飞机的主要用途是沿着九段线边界缉毒。它们由海警驾驶,不属于正规军,能够拦截试图进入中国的毒品走私飞机和外国越界船只。飞机只携带7.62毫米六管机枪和燃油,其续航力超过携带重型武器的军用型,有些飞机还携带用于测定贩毒半潜船只位置的尾流传感器和磁异探测器,捎带着反潜。

“陆侦-22”计划初期,许多专家怀疑这样一个“低价低性能”平台的战场生存能力。很早以前,美国空军就认定,由于A-10自卫能力差,只能在美军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条件下使用,因此,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应当转交给有对地攻击能力的高速战斗机来承担,空军应装备近距空中支援型空优战斗机。

为此,在80年代末美国空军曾耗资2700万美元,对可能用于近距支援的几种飞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认为F-16的改型(对地型)——A-16最理想(相当于中国的枭龙对地型)。但仍有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于是美国空军又按国会的指示,举行了一次由F-16、A-7F、AV-8B和A-10C(临时改装大推力发动机的A-10)参加的竞赛试验,最后仍然是F-16胜出。F-16之所以在对地作战中优于A-10,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飞行速度由550千米/小时(A-10)增加到950千米/小时(F-16),可使飞机被高射炮弹击中的概率减少50% ;二是F-16 尺寸要比A-10小得多,这可大大减少地面目视发现的概率及小高炮的命中概率;三是F-16的机载雷达可保证在对地攻击过程中同时监视空中敌情,其本身有自卫空战能力,而A-10没有雷达;四是F-16不仅可以进行近距空中支援,也能进行纵深突击,而A-10因纵深突防困难而只能限于近距支援,难以满足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的需要。

在主要威胁来自步兵班一级的轻型武器火力的环境中(即敌火力的极限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毒刺肩扛导弹),

点看全图

上图:这是皮卡载25毫米小高炮,已经是非常笨重了

“陆侦-22”虽然平飞速度仍然较低,但比A-10的理想作战速度550公里/小时要快不少,被高射炮火击中的概率并无增加,因为恐怖分子没有笨重(但威力比较大)的大口径高炮(《金刚川》里的那种高炮)。在多数情况下,步兵携行火器能击中“陆侦-22”主要是由于飞机沿着可预测的攻击航线重复多次穿越火力区,神经不是太大条的飞行员不会那么傻。

不错,“陆侦-22”即便在1200米跑道起飞时,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7.7吨,与A-10的标准起飞重量20吨左右(外挂7吨)不可同日而语,比起Su-25的标准起飞重量14吨(外挂4.5吨)也差得远。但是“陆侦-22”的航电比这两位大师兄要先进得多,“精确点穴”和防区外打击的能力要强得多,电子对抗能力更不提了,再加上“陆侦-22”的机头类似于苏-25且机鼻模块可拆换,因此随时可以加装小口径机载雷达,从而确保空中搜索能力在一夜之间追上枭龙。

菲律宾在 2022 年大选之后爆发伊斯兰极端分子叛乱。该国新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萨拉,试图从美国购买阿帕奇觉得太贵,“租用”美国库存的A-29B飞机美国又不肯,只好转而向中国赊购“陆侦-22”。古巴,委内瑞拉,巴西和萨尔瓦多与中方签订了合同,将通过哈飞的“(按)洲际飞机改型计划”获得专门针对当地环境条件优化后的飞机。

中国在开拓非洲军火市场时遇到很大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军事预算极少。南非试图出售其自己制造的超轻型攻击机,也同样出师不利,因为现代空军是个体系,购买飞机的同时需要购买对应的天基信息支援能力,而这只有中美能打包提供。许多观察家确信,“陆侦-22”对赞比亚的销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苏丹率先购买了一个中队,让赞比亚看到了这种飞机的好处。

“陆侦-22”飞机在沟通第三国家合作关系方面作用巨大。在 1990 年代,中国军工主要出口k-8。到 2020 年,K-8已经落伍,只有价格昂贵和功能复杂的作战飞机(枭龙,歼-10A)可供出口。甚至连战力接近F-16C/D 的枭龙,价格也涨得很快,因为成飞实行标准化作业,出口款的性能趋于单一,便于提升产能,同时人民币币值坚挺,这导致基础机型的报价有所上涨。美国就更不堪,停放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剩余 F-16A 飞机,每一架的整修升级费用是三千万至五千万美元,跟买中国的新飞机一样贵。许多国家的空军无钱购买或使用 F-16 飞机(停产后零件会越来越贵),而美国又无法提供其他选择,因而失去了与这些国家交易的机会,让俄国、中国、韩国和巴西乘虚而入。在非洲,中国用飞机交换矿产、石油和捕鱼权。在“陆侦-22”出现前,中国只能提供一种“洪都 / 雅科夫列夫”L-7(Yak-152)飞机,这种飞机在2009 年开始升空试飞,但性能远远比不上美国设计的A-29B。

有些飞机尽管是中国制造,但中国空军不用。例如,外国客户不愿购买枭龙飞机,似乎这种飞机“并不是很好”,以致连中国空军自己都不买。中国空军不购买枭龙,是有正当理由的,但这种过于计较的算计,阻碍了中国军工向国际市场的拓展。

直到 2025年下半年,陆航公开了列装的“陆侦-22”后,第三世界空军才开始认真注意中国人在做些什么。对于世界上许多小国家的空军而言,有机会与中国交流,受益于中国航空军事力量的崭新训练设施和战术革新,显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巴基斯坦第一批订购了 20 架飞机,在2024年夏接收了其中六架。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逐渐显示其优势,尤其是在向锡亚琴冰川战区的穆斯林民兵以及邻国阿富汗陆军提供深度支援时。这种小而便宜的飞机不但很适应高原地区的“空中游击”,而且因为威胁能力有限,便于外交斡旋,从而限制了战争的升级。

由中国陆航和巴基斯坦空军部队混编机组人员驾驶的“陆侦-22”中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军事文化,机组人员被迫互相学习语言、磨合战法。后来巴方光大了这一经验,随着巴基斯坦空军使用越来越多的“陆侦-22”飞机,所有部署到阿富汗的巴空军“陆侦-22”联队均配备一些当地的阿富汗飞行员。

陆航在中国西部新开办的两个野战训练中心承担“RCEP税警部队”作战训练任务,热衷于训练外国机组人员。当然,成员国不一定非等到拥有“陆侦-22”飞机才能开始伙伴合作。对于若干空中力量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陆侦-22”飞机已经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门。中国陆航应邀派遣一个四机编队去执行演习、飞行表演或特殊任务并不困难,也不怎么花钱。因而中国陆航的军徽可以比空军军徽更经常地出现在第三世界的总统府。

在战术层面,“陆侦-22”可训练伙伴国家的地空协同作战指挥员。“陆侦-22”飞机能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但更多的是扫清敌方无人机并留在中高空侦察敌情。追逐没有还手之力的无人机,这种训练的难度较低,甚至暂时没有“陆侦-22”飞机的伙伴国也能负担得起陆航基础培训的学费。在亚投行成员国范围内,以及在非洲,有些国家尽管实际上没有多少空中力量,也在中国陆航的训练中心超前培养了一些种子学员,以至于当中国政府派遣出境维和部队或顾问团,中国的“陆侦-22”机组人员在当地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时,经常会在无线电频道里接触到受过专业训练的曾留学中国的当地军官。

“陆侦-22”飞机能产生大量的间接效应。“陆侦-22”能够使小国家的空军只需要少量飞机就可以拥有基础国防能力,尤其与Y-12飞机和K-8协同使用时------因为Y-12也用涡桨-9发动机,K-8也使用涡扇-11发动机。此外,购置这些飞机促进了当地航空维修业的发展,大多数国家都想尽快从零起步。另外还有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效应 :培养了中外新一代的机组人员,他们更善于在非正规战争中,运用数字化的想象力来处理战场的瞬息万变。

在中国,部署在海警航空队的警用“陆侦-22”使警方机组人员获得了数百小时的基础攻击机飞行经验,从而建立起军队飞行员的战略储备池。毕竟,训练“陆侦-22”飞行员去驾驶更高级的L-15B和歼-10B, 比训练才从飞行学校毕业的新手要容易些,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和手势上更老成。部署在中国各省的警用中队还承担国土安全任务,执行毒品走私拦截、海上巡逻、边界安全、搜索与救援、空中拦截无人机等任务。“陆侦-22”那4台发动机确实引起地勤人员的吐槽,但省公安厅的厅长们比较满意,因为只要还有1台发动机在工作,就可以飞回基地或确保黑猫警长安全跳伞,对于警队来说,没死人的事故就是没出事故,谁敢来查老子?全国这几千名警队飞行员在后来的统一之战中,驾驶军用“陆侦-22”从高雄破口涌入,背后攻入台北顽抗区,加速了统一之战的进程。

在所有的附带效应中,最大的收益是经济效益。按美军2010 财年每飞行小时的作战成本计算,F-16超7,500 美元,A-10 约为 5,000 美元,F-15E 约为 16,000 美元(其中油费8500美元),B-1 约为 33,000美元。核算时,美军用的是2009年的油价,该年原油价格60美元/桶,完成精炼后的航空燃料,美军采购成本为美元1.08/公斤。(2020年11月的BRENT原油价格约为44.3美元/桶)

相比之下,“陆侦-22”的小时费用大约为10,000元人民币,约合 1530 美元。“陆侦-22”的每飞行小时耗油量不到重型喷气战斗机的 5%。例如,一架 F-15E 飞一个 1.8 小时的训练起落,要消耗11.8吨燃油,而这些燃油足够一架“陆侦-22”飞行40-- 60个小时。

由于实惠好用,中国陆航装备了2500架“陆侦-22”,另有大约4000架的组件预置在各地人武部仓库里,一旦开战就交给汽车制造厂紧急组装。

除了使用中节省资金之外,“陆侦-22”飞机基本不需要加油机支援(海航的飞机除外,它们需要蛟龙-600加油机)。伙伴国家使用“陆侦-22”飞机开展伙伴合作,往往可在中国军方不便涉足的地方发挥作用。例如,泰国的机组人员及飞机在 2027 年进入菲律宾协助政府军,并未引起国际反响 。

通宝推:夏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