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清军入关后执行的大屠杀政策 -- 燕人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封建等级秩序下,对内残忍,一方面
有丰富的道德工具,一方面对尊者(父君)的能力要求比较低,实施起来比较顺理成章(如崇祯"再苦吾民一年",或老子跟儿子说"就算是你孝顺我")。
而对外强硬,需要尊者有强悍的能力、驾驭强悍的部下,一旦翻车,可能危及政权;一旦部下过强,也容易未及政权。因此,封建制度下,靠继承而非能力上位者,对外强硬的风险就太大了。
仅提醒同学们清军入关时的惨状,因此用"入关"两字比拟中国发展的不堪。
清军入关的血债,辛亥革命时已经清偿了。
能打赢才能啥平民
打不赢就被杀了,还怎么杀平民?
清军是靠杀平民消灭准格尔的?
文明与环境的相互塑造
中国文化传承的历史局限与当今世界环境的不匹配
河友们交流:
感悟一:但愿燕人兄是‘急病乱投医’,用孙文时代的“史料”来否定“入关学”。以顾诚先生那般为学认真、几十年的专注,都被明清改朝换代的史料搞得头疼不已,燕兄随便拿百度当“真实”历史来说事,起码很不严肃,建议都看看顾诚的《南明史》再说。
感悟二:朝鲜战争或者叫18国联军,很有可能是一次不成功的“入关学”: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取了北京,会不会像李自成那样——对一个强大的外族军事集团缺乏足够的准备?会不会只要撒尿鸭绿江,18国联军就可以重复1895年日军的”大水冲沙“、或者1644年的清军那样的”追亡逐北“?今天的河友不会再相信麦克阿瑟会像他嘴上说的那样挺军于鸭绿江吧?
不知唐家山兄是否认为这也是“阴谋论”?
感悟三:不知奔兄是否仔细看了顾诚先生关于史可法的评价,虽然《南明史》没有采信“史可法没有殉国、只是失踪”的史传史料,也不知顾诚先生这么写《南明史》是否会受到“某些有知识人士的劝说“?但是顾先生在那个年代能如此评价这么一个被乾隆皇帝褒扬的”忠臣“(另一个是袁崇焕),还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其实,顾诚先生大致已经给出了奔兄的遗憾的答案:是谁造成了”一盘散沙“。
那我就回复一下吧。
我是说你这个是“阴谋论”,这种说法有点扯。具体论证就不展开了。
儒家学说作为主流思想体系主导我国2千年。然而儒家学说的阶级本性无法阻止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分裂。明朝开始把持思想的新儒家的程朱理学,剥夺了原始儒家的入世初心,把儒家知识分子变成一无用处的废物。
少数好儒生还知道”唯有一死报君恩“。更多的儒生根据他们的阶级本性,卖身投靠成为新朝贵人。
所以清初有良知的儒家知识分子痛定思痛,回归原始儒家,我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近代民主思想萌芽。等到平等概念进入中国文化,还要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我认真和你说,顾先生的南明史我看不下去。难受。
我只能把握大概方向。
我根本无意探讨”入关“学。我看到这两字眼里冒火。
曲阜衍圣公,蒙古来投蒙古,建州来投建州,剃发易服,不亦乐乎。
这不是变态,而是依附于统治者,为统治者涂脂抹粉的腐儒的常态。
世界只有中国这么大的时候,水太泠儒生依附于中国最强大的蛮族建州,世界有地球这么大的时候,头皮痒腐儒便依附于世界最强大的蛮族美国。
而没有打赢的时候,平民就可能是双刃剑。
日本侵华战争搞三光,不也是在解放区吗?在东北就不这样玩。满清灭准格尔部就是通过灭族,并通过减少生育等手段,从根本上削弱其它友好的蒙古部族,从而彻底消除了长期以来威胁中国北部的蒙古势力。从这一点说,蒙古人应该对于近亲的满人更要抱有深仇大恨才对啊,可惜死去的已经死去,活着的基本是带路党,被分封了几个王爷之后,寄人篱下还感到了十分的满足。
你不也说他们跪添么?能否认为你认同卢象升等抗金英雄?可否认为你对建州女真有意见?如果是,干吗想着要跟自己讨厌的人学?主席画像被当成神供奉当成平安符挂,是不是说明主席的方法更好呢?起码行得通吧?
女真屠城以种族为划分依据,以消灭存在存在为目的;白匪残杀以是否支持革命为划分依据,以消灭行为为目的,。杀戳的根本依据和目的不同。
相同的是,两者都应该得到遣责和追究。有清以来,驱逐鞑靼,恢复中华,一直是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目标。国民党反动派也被赶到台湾苟延残喘。
满人没有灭绝,解放区内的反动工没有全部杀死,是因为胜利者不是禽兽。不能据此作为女真和国民党反动生屠杀的正义性的依据。
中国自古有说:杀俘不祥,杀降不祥。这个是伦理正义和实践教训的结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得最好,同样结果也最丰硕。
滥杀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受到谴责并承担相应责任的。
我们学习德先生赛先生也好,学习马恩列也好,都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都必须进行筛选进行扬弃。全盘接收,理论上注定行不通,实践上反复失败。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仿佛上帝一高兴,美国就开始了好日子。美国的奋斗、欺诈、武力实现工业化和打通两洋的战略构思等等,这批鸟人从来不提,只会把结果归结于美国人道德高尚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