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所经历的文革时代 -- 很高兴

共:💬62 🌺563 🌵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着楼主的话题也说说我所经历的文革时代

你的记述真实而亲切,跟我的年龄经历颇多相合之处,区别仅在于你当时在辽西农村,我在北京的军队大院。

小时候玩的游戏内容与你大同小异。无论平时还是假期,都长时间在外边“疯”。晚上玩“踢罐电报”(一个人守着罐头盒,其他人藏起来,能在被守罐者抓住前踢翻罐头盒就算赢),兴奋得不得了。哪有那么多功课!那时候的孩子太幸福了。虽然吃的不好,但是吃嘛嘛香。

就连造反派要来冲击时妇女儿童“跑反”,都和你的经历如此相似!我们那一次是有预告说海军工程学院学生为主的造反派可能来冲击大院,结果我(10岁)随母亲及其他几家人在海军司令部大楼(黄楼)里住了一夜。那是此生唯一一次进那个大楼。

如今对文革的意义和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那的确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大革命,对于唤起平民的平等意识、打破官僚利益集团的腐化堕落和对权利的滥用,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同时,革命必然是一种混乱、一种暴力、一种斗争,因此必然使个人和社会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伤痕文学有其广泛的民间基础,但其弊病是偏向于文革的代价,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贬低了它的正面历史意义。

下面就着楼主的话题说说文革期间另外几件对一个中小学生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反映的主要是文革的一些代价方面,是我的真实经历。

1966年初(毛主席写炮打司令部大字报之前),学校来了工作组,记得是北京市委书记李雪峰派来的。小学生啥也不懂,跟着给老师里面的“地富反坏右”写小字报。我跟当老师的大姨在建工部子弟小学上2年级。有位女老师是我们邻居,特别喜欢我,叫我干儿子。她平时爱打扮,丈夫是华侨。我居然画了漫画贴出来(其他同学也贴出各种小字报),批判她“资产阶级作风”。简直太无理又可笑了。这就是刘邓中央转移斗争大方向初衷所造成社会影响的一个缩影吧?

当时我跟大姨住建工部。爸妈在十几里地外的军队大院,估计正在承受压力,大姨担心我们孩子受惊吓,干脆把我和表姐一起送到济南表姐伯父家避风了几个月。那年夏天济南也热闹了一阵,街上有游街的,记得有个女的脖子上被挂了双高跟鞋。红卫兵也开始“打砸抢抄”了。那个铁路局家属宿舍小区里免不得有个把“残渣余孽”。有天院子里闹腾了起来,原来有位男士把一面墙的玻璃全都砸了,还在楼道里扛着扫帚来回齐步走,口中怪叫着。大概是神经失常了。想想真够可怜。几个大点的孩子让我跟着用簸箕把碎玻璃捡起来去废品站卖了,得了几毛钱去买了柿饼大嚼一顿。那悲喜剧回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

1966年下半年回到北京,已经学了一口山东话,爸妈听了直乐。应该是1966-67年冬天吧,有次看到有大字报上写着像是我爸的名字(姓后面划两个叉),但我并不紧张,还傻乎乎地跟旁边的人说这是说我爸呢。有人来抄过家,其实就是翻抽屉找书信照片啥的。我也没害怕。来的人也是单位里的“叔叔阿姨”。爸妈是芝麻官,但一切有官衔的或者有一定特别地位的(明星等等)都是造反派矛头所指。爸妈还算幸运,没被批斗过,没进过学习班。也许平时不张扬,人缘还不错吧。最重要的是“没有历史问题”和“海外关系”。那时候的“外调”(四处追寻调查本单位人员的身份历史)让旧社会过来的人噤若寒蝉、心惊肉跳。

有几个发小的父母(也是我爸妈的同事)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揪出批斗、被办了学习班(类似现在的隔离审查),那可真是艰巨的考验!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来了,我最要好的发小的父母因为抗战时在郭沫若领导的国民党演剧队工作过,这会儿就没逃过。那天全团开大会,我们小孩子趴在窗户上往里看,只见台上怒喝到“把国民党残渣余孽某某某带上来”,立马几个同事就上去把坐在听众席的此人扒去领章帽徽,作喷气式押上了台。这可是我的邻居、发小他爸呀!虽然还不懂事,也够震撼的。

也是清队时期的一天,我正在家做作业,忽听一阵鼓噪,走廊里有人说谁谁她妈刚才从我们这层楼(二楼)跳楼了!这个高度跳下去,虽然她头碰在水泥台上,但只是重伤没死。这位谁谁是我发小和同班同学,她爸是我父亲的亲密同事。后来听说因为她妈也是解放前参加过三青团,这会儿来人押送她去学习班,她不堪其辱而寻了短见。又让我们小孩子惊心动魄了一次。

文革是自上而下的斗争,怀着各种或高尚或卑鄙动机的不同力量、集团、派别针对彼此展开了激烈、残酷的碰撞摩擦,倒霉的不仅是基层分子,当然还有中高层当权派。海军政委苏振华被林彪系李作鹏斗倒了,成了三反(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分子。印象较深的是在大院看到大字报批他抽战士的骨髓给自己注射以保青春云云,也不知真假。反正任何个人疑似不检点之事都被亮出来批判斗争了。另一次我还亲眼目睹了海军司令肖劲光被带到我们那层楼上开批斗会。老司令站在凳子上低着头,一帮人围着他大呼小叫。这情景在当时是全国上下党政军所有大小单位都在上演的“平民斗贵族”活剧。

后来印象深刻的就属1971年林彪事件了。那天一位同学神秘兮兮地说,告诉你有一个人叛变投敌了,你无论如何都猜不到是谁。听他说了迷底后真有五雷轰顶之感!当时此消息还仅在中层以上传达了,此君的父亲是情报部领导,他大概偷看了父亲的文件吧。整个下午我们都在议论这件事,小小年纪当然不识人间事,但也各有高论,只是无人质疑毛主席党中央,只是感叹林彪如何具有欺骗性。

说到林彪,有件轶闻不妨一叙:我有个老年朋友,今年七十六岁了,那时是海军的摄影师。他对象是我妈在文工团的演员同事。这老兄英俊机灵,被相中列入林立衡的“驸马”候选人。女友很漂亮,竟然也被空军这帮人看中列入为林立果“选妃”的程序了。好在他俩想法脱了身。不过9.13以后也关了些日子。后来两人终成眷属。话说,林彪夫妇刻意培养儿子接班,鼓励手下人吹捧儿子,还听任手下人满世界给儿子女儿招对象,实在是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与毛主席确实有天壤之别,后来搞到身败名裂的地步也是丝毫不冤了。

文革中的这些事,至今记忆犹新。从中对于文革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附带性伤害可见一斑。文革的正面意义、对中国社会和人心的改造、所释放的巨大积极能量、所促成的各行各业成就、深远的正向历史作用,在这里就不赘述了。然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有暴力当然就有伤害。为此付出的代价的确是相当沉重的。

通宝推:jhjdylj,拿不准,加东,袁大头,empire2007,审度,hullo,海中山,向前向前,桥上,方平,踢细胞,陈王奋起,寒冷未必在冬天,ccceee,很高兴,迷途笨狼,rentg,普鲁托,唐家山,燕人,
家园 大概有些本来叶群搞的事也被传言挂到林彪头上了

周期律个人觉得无解,贪欲实在是可以 无限大,如此有限的资源根本没法满足哪怕一个人,更别说一群人,几大群人。

家园 文革时期泥沙俱下

人性的美丑都表现出来。

我相信毛主席的本意是无私的,文革是中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平等的最剧烈的理论及实践。

然而文革所表现的诸多现象表明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社会平等都缺少基础。何谈共产主义。

习总任重而道远。

通宝推:红军迷,
家园 这帖呼唤出河里诸多老鱼精

下面还有老公鲨。

这么久了。不容易。

家园 你村里人厚道

没有追求积极上进的。

家园 其实也挺乐呵

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啥嘛😄

家园 听我奶奶说过一个真事:我们老家村里有个地主

,亲兄弟二人,(论起来他们家祖上还跟我们家是同宗),附近四五个村的土地都是他家的,日伪时期当维持会长,还养着护院队,家里有二十多支中正式。

在解放前为了催租,经常把长工吊在村口的大槐树上打。

后来土改工作队驻村工作,查出地主哥哥给小鬼子通风报信真心当汉奸,手上还有有好几条人命,当哥哥的就被公审,枪毙了。地主弟弟手上没有人命,倒没有什么事。

工作队分了土地和骡马,给他们家也分了十多亩地,让地主弟弟跟普通老百姓一样自己下地干活。

这个地主弟弟没有种过地,每天都骂骂咧咧的,还经常打骂他的两个老婆。

有一次打骂说:这特么的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放在过去,这么烦着我,非剥了你们两张活人皮!”

然后地主弟弟的两个老婆就跑到工作队告发了,这个地主弟弟就被工作队带走审查,又判了小老婆和他离婚,最后又进行思想改造了三个月。

思想改造后回村,这个地主弟弟就再也没敢打过他的大老婆,逢人就笑,说话也不横了。

家园 我后来插队是内蒙半牧区

当地老乡一边干活一边讲黄段子,尤其是结婚后的老娘们讲的把我们大小伙子羞红脸。再就是几个老娘们就敢扒当地男人的裤子,但是也就仅此而已谁也不红脸恼怒,娱乐活动老少皆宜。老乡杀猪时要请客,我们知青觍着脸去蹭吃蹭喝老乡都挺厚道的让吃饱,现在想起来觉得我们做的挺不地道的。

家园 虎老师好
家园 握手,老乡。

想不到在这里遇到老乡。我小时候就是在姑营子上的小学,后来转到轮胎厂子弟学校。

家园 怀疑林彪的目标有可能是杭州

看林彪当晚的过程,林彪当时已经被软禁。

林彪去机场的路上,所谓林彪的警卫团,一路都在追击林彪,最后因为火车挡道而没有追上。

林彪上飞机也非常匆忙和慌张,为了摆脱追赶来的警卫团,匆忙起飞。

杭州有林立果小舰队的地下司令部。我怀疑林彪上飞机,可能是想去杭州,或者被林立果劫持到杭州。

软禁林彪的势力,应该早料到林彪会跑路,事先已经搞定了飞行员。

飞行员起飞后,表面说是去杭州,其实飞到了蒙古国上空。在蒙古国上空绕圈子。

林立果发现后,有可能逼迫飞行员改道到目的地。手枪走火或射击,子弹打中了油箱之类的,在天空燃烧。

-------------

林彪或林立果,应该是被逼无奈,想去国内某个地方,比如杭州,结果被飞行员给坑了。

家园 叶群是林彪老婆+林办主任,公私一体,彪帅赖不脱的
家园 广州。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对这段描述得非常详细,从老虎搞

571工程要搞掉b52开始,具体都是哪些人参与,空军的,什么周新宇江腾蛟这伙,而且都完全付诸实施了,趁主席南巡,不止一个方案,高射炮在杭州外平射专列,炸铁路桥,派上海的谁带小手枪趁主席接见当地人的时候上车动手,结果被主席各种神妙预判全部搞落空。安排要见的人,主席偏偏不见,列车行程忽然就提速,预定的地点直接不去,反贼还在杭州外等专列呢,专列都回丰台了。

然后就是豆豆看电影,听到叶群这些在商量,跟周汇报了,然后就是“动一动”“天上动还是地上动”,然后就是半夜仓皇出逃,“8341对首长不忠,冲!”抢夺三叉戟,挟持飞行员,我记得还打死一个,最开始的目的地就是广州,想搞南北对峙,结果空中不知发生什么,向北飞,落在温都尔汗。

周在这之中的角色非常浓重,但是完全捉摸不透。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
家园 大院子弟是国内政治谣言的目标群体,集散地和扩散地

大院子弟是国内政治谣言的目标群体,集散地和扩散地。

这些政治谣言真真假假,目的就是隐藏真正的真相。

你们这派门客素质不行,被人当枪都不自知。

-------

林彪政治谣言的核心,就是林彪要暗杀主席。

------

但是还有别的可能,就是林彪是主席一派的,被暗中软禁。

主席在外面串联,找老同志做工作,被出卖,劫持回北京。

林彪跟主席有过约定,不能同时在北京,因此要离开北京/北戴河,去南方。

上海和杭州是林彪进行对抗的基地。

---------

高射炮在杭州外平射专列,这种段子,跟卖保健品做智商筛选是一样的。

炸铁路桥,派上海的谁带小手枪上车动手,最终有没有正式报告?

执行人是谁,具体方案如何,在什么地方审判?

没有细节的话,都是政治谣言。

---------

这个政治谣言,我觉得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杭州和上海,这是林彪的基地。

通宝推:审度,
家园 关于二月逆流的立场

“大闹怀仁堂”的事激怒了毛泽东。两天后,即2月18日,毛泽东亲自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为江青一伙撑腰打气。毛泽东在会上大发雷霆“要否定文化大革命,办不到!大闹怀仁堂,就是要搞资本主义复辟,让刘、邓上台。大不了我同林彪南下,再上井冈山打游击。陈伯达、江青枪毙,康生充军!中央文革小组改组,陈毅当组长,谭震林当副组长,余秋里当组员,再不够,把王明、张国焘请回来;力量还不够,请美国、苏联一块来。”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C%E6%9C%88%E9%80%86%E6%B5%81/2454851?fr=aladdin

林彪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十月二十六日的全体会议上说,会议“对‘二月逆流’进行了严肃地批判”。“二月逆流”是一次“严重的反党事件”, 是“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他说:“在运动过程中,一条是毛主席的正确路线,一条是干扰这条路线的‘左’和‘右’的干扰,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右的方面的干扰,最典型的表现是‘二月逆流’,‘二月逆流’是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反党事件,是‘刘邓路线’的继续,它的矛头是指向毛主席、中央文革和其他坚持革命的同志的。它的目的是要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和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是想替‘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翻案,还要否定过去的延安整风,为王明翻案。它的手段是在‘党的领导’、‘保护老干部’、‘保护高干子女’、‘稳定同志’、‘抓生产’等漂亮的口号下,实现反党反革命路线的目的。”“抓人风,揪高干风,冲军队机关风,提出连队也要搞‘四大’等等,都是‘二月逆流’的成员搞的。他们却倒打一耙,嫁祸于中央文革。”“主席原定在(一九)六七年的三四月份见眉目的这个打算,由于‘二月逆流’的出现,这个战略部署受到了严重干扰。”

--------------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kMEo

林彪叛国出逃的“九·一三事件”,给毛泽东以很大的刺激,使他半个月中衰老了很多,像是变了一个人。从1971年9月到1972年2月,他两次重病发作。起初是大叶性肺炎,不停地咳嗽,坐在沙发上,夜不能寐,终于发展到肺心病,甚至出现缺氧昏迷。

事实上,毛泽东这次的重病,既是肌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根据毛泽东的警卫队长陈长江的回忆,毛泽东那时脸色苍黄,一脸阴霾,是焦躁,是困倦,使人难以琢磨。他看到卫士们也不像往日那样主动说话,问这问那,而是不管见了谁,都板着面孔,没有一句话说,心情沉重。

----------

主席的表现,是失望和心疼。

写文章客观描述就可以了。环球网这篇文非得画蛇添足,解释成:如何向全党全国交代林彪的问题。这句话是典型的洗脑之句。

把环球网这篇文章,主观洗脑的句子摘除,再读客观描述的部分,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