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艰不拆讲笑话之五 2021年新楼 -- 骨头龙
近期印度班加罗尔航展开幕,英国弹射座椅生产企业马丁·贝克公司参加了展会。该公司的展板上写道,在过去的70年间,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挽救了230名印度飞行员的生命。
顺便请教一下,为什么同样的图片只有横过来才能上传呢
2月7日下午,多名马金瑜的朋友经马同意发《声明》称,马金瑜个人财力和精神都濒临崩溃,现启动个人债务的登记和偿还工作,也欢迎热心人士参与救助。
想当年,王朔的《知道分子》里有一篇是写白岩松的,当时我就赞叹,老王这眼太毒了,看白岩松真是看到骨头缝里去了!
下附全文: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工人前面加了一个打,深刻到骨头里面去了, 主人和奴隶的差别,一字之差。
中国人常用打字,打水,打车,打电话,潜意识里面都嫌弃水的沉重,车子的昂贵,电话的费钱。打工就更不要说了,但是主席时代,是没有人说打工的,因为潜意识里面自己是主人。主人做得多一点是高兴,做得少一点是放松,动静皆宜。
但是现在去上班,却是叫打工。上班和打工,工人和打工人,折射出时代心理的变迁。
本届准备拆的,留给下届拆的,不让下届拆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类人,整天啥也不干,专门研究母牛妇科,这伙人最擅长遮丑扬善,把牛屁股用洞巾蒙住,只留出关键部位,仔细的斟酌扒拉,消毒冲洗,然后大嘴一吹,包治母牛百病!
蒋介石说,“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给他叫好的都是盲从,不独立思考
1940年2月,借款谈判在美国参议院里要投票了,但局势不乐观,陈光甫去找驻美大使胡适,请他去和几位态度游离的参议员谈谈,院外游说嘛,大家都懂的。胡适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陈光甫的要求,还向陈承认,之前有个参议员向他胡博士表示过愿意和中国在投票前沟通,但胡博士一口回绝了,理由是不想干涉美国内政。
说的都是逻辑上无懈可击事实上P用没有的假大空废话
打工人阶级么,专心打工就是了。
改十年前一首《咱们打工人有力量》
咱们打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新来了私人老板,让我们改制下岗,主人翁地位变呀变了样。
穷得家里响叮当,年轻人结婚没住房,老人哪生病没钱治,孩子们没钱上学堂。哦 嘿哟嘿哟
老板的脸上放红光,打工人泪水往下淌。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嘿哟嘿,嘿哟嘿,都因为 -- 三十年改革开放。
同一个ID,
在这个贴子里是陈王水平,
但在另一个贴子里秒变晋惠帝。
真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记得是戴锦华在某个讲座中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