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改变投资不过山海关? -- 潺潺流水
改开之后,有个经济事实:资本雇佣劳动。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所表达的核心逻辑就是资本不雇用山海关以外的劳动。这里又包含两个可能:即资本不愿意雇用山海关外的劳动,或山海关外的劳动不愿意被资本所雇佣。
想要改变投资不过山海关,本质上就是要让资本和劳动能够琴瑟和鸣。
怎样做到这一点?在粗浅了解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之后,咱发现要做成这件事,需要政府发挥关键作用,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要搞好“营商环境”。
那么怎么搞好“营商环境”呢?要解放思想,要学习,向珠三角、长三角搞得好的地方学习,尤其要学习如何提升营商的软环境。
投什么?做轻工东北哪有优势?
做重工?私人资本会投资重工?炼炼铁没问题,做炼铁设备?省省吧。
瓜分国资时怎么不说不过山海关?
至于黑?因素太多。简单的说东北人不行,俺这个小绵羊都不服。这个不服还真不是凭空猜的。
去经济落后地区投资,被黑的不要太多,何止一个东北。改开典范珠三角,这样的事同样有,只不过越来越财大气粗,一般看不上眼。穷的地方,蚊子腿也是肉。
投什么?做轻工东北哪有优势?
做重工?私人资本会投资重工?炼炼铁没问题,做炼铁设备?省省吧。
瓜分国资时怎么不说不过山海关?
至于黑?因素太多。简单的说东北人不行,俺这个小绵羊都不服。这个不服还真不是凭空猜的。
去经济落后地区投资,被黑的不要太多,何止一个东北。改开典范珠三角,这样的事同样有,只不过越来越财大气粗,一般看不上眼。穷的地方,蚊子腿也是肉。
东北搞经济,绝对不能跟长珠京津学,一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东北重拾重工业,很难,占不了优势,这条路走不通。重工连营口之类的之类的可以搞搞,其他地方,维先尽量维持着吧。东北现在只能基于自有资源,做初级轻工业加工,以本地及出口日朝俄为主要市场。别指望私人资本。
我认为东北搞轻工有得搞。投资少,容纳劳动力多,受天气影响少。化纤纺织制衣,农林产品加工,基础化学品,日用五金塑料。
造车、造挖掘机、造船、造电气设备,炼油、石化,等等,都算重工业,2020 年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涵盖了这些行业。
制造“炼铁设备”这种行业本来就是国企占绝对优势的“红海”,私人资本杀进去做什么?政府其实更希望私人资本去投资新兴行业,成为国企的补充而不是竞争对手。
一、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学习南山必胜客、龙岗必胜客的先进经验,让来投资的企业只要和别人打官司就永远不败,做好企业的坚实后盾;
二、想方设法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让企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去发展壮大,学习案例如下:
以5000亿市值在创业板上市、能够用转基因原料榨出非转基因食用油的食品公司;
在科创板上市、拥有给黑人美容拍照高科技的手机公司;
其他还有养猪创业公司、基因检测劳动密集行高科技创业公司等等
三、要学会讨洋人之欢心,充分吸引外资:
学习南京将解放战争改称国共内战,让台商心情舒畅的先进经验,歌颂满洲国、731,承认东三省是高句丽的固有领土、泡菜是韩国人发明的,大力吸引日韩的投资。
“治不了洋人但能治你”,参考人人视频、乔丹、乐高侵权案的审判,让洋大人有太上皇的感受,安心建设迪士尼乐园乐高主题公园,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四、紧密联系企业,成立X宝办一类的办事机构,为其造假售假、偷税漏税提供支持。
如果想吸引私人投资,还是省省吧,东北和东南比起来几乎各方面都不占优,短期内根本没希望。
以东北的底子,吸引国家投资才是正路。东北历史上是重工业基地的农业基地,怎么样发挥这两个比较优势才是根本。工业方面,应该坚持做大做强,也就是要比别的地方更大更强,接大或强到只有你能做的时候,国家投资自然会来,这样形成正反馈才能留住产业,留住人才。同时,东北城市化率比较高,人口比较稀疏,但却没有像北上广这样的超级大都市,所以应该搞大规模人口迁移,形成超大农业区,超大林业区,超大畜牧产业,至少一个超大城市。这样不仅能形成一系列超大产业,同时提供一个超级市场,这样在重工业之外的消费领域才能形成正循环。当然一切还是要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因此反黑必须彻底,不排除军管若干年,同时还要配以严格的生产纪律,普及高等教育,大规模产业联合等等制度保证。
严厉打击家族行为,同时也治理国企的领导先进力。
这个先进力不是南方房地产私有经济那一套,当然,服务人民这个优点要学。
就是安安静静的搞区域性重化工业,提升层次和技术,当然,也包括设备升级等。
增加工业门类,等等,所有服务业都为工业服务,包括文艺等,恢复以往的辽宁鞍钢特色。
这个理顺了,再加上听党的话,就好多了。
别搞啥粮食酒精工业了,大量吸收俄罗斯石油不香吗?
不同意超级城市,而是建立全国有城市群。
完美!
南方私有资本可以参股,但是请闭嘴!
四十米大刀险些砍上去。
振兴东北二十年的结果是又玩集体破产,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北满特钢北方重工华晨汽车这几年全倒了,上次是怪大下岗,这次怪啥?
十五年前沈阳北方重工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盾构机生产基地(之前中国不会造这玩意),如今在全国大建地铁的环境下,北方重工却破产了。。。
差距都是对比出来的:沈阳和南昌各有一个老牌飞机厂,沈飞和洪都,建厂都可以上溯到30年代(张学良泡妞、蒋介石剿共),飞机厂都有试飞机场,当年建厂的时候在郊区,如今早就在市区内了,两个市政府都想把飞机厂给迁走,机场可是老大一片地了。
南昌早早就决定洪都外迁十公里,仍是近郊,并建设新的试飞跑道,几年前跑道建成后,正好商飞没地方试飞(商飞的试飞机场是浦东机场,一堆飞机排队起降,哪有空给试飞),于是商飞决定去南昌试飞,之后进一步决定在南昌建设一条生产线,这下客机产业链就做起来了,早起的鸟有食吃。。。
沈阳呢,早早单方面决定沈飞外迁到法库县,离市区七十公里,通勤一个小时,人家沈飞是央企又不是二傻子,离市区那么远谁会去,然后就拖着,拖了十年,直到最近沈阳各大企业纷纷破产,沈阳市政府被迫服软,上个月终于同意沈飞外迁十五公里,七年后才能建成,并依托新厂建设航空产业园。不过估计等建成时,黄花菜都凉了。。。
农业方面东北拿的补助可不少,就是因为这块够大够强。你说的沈飞,北方重工等就是因为不够大不够强所以被人反超了。这个逻辑很简单吧。不够大不够强的原因我也说了,一是人的因素,一是制度的因素。必须两手都要抓,才能把已有的优势发挥出来。如果在这方面都做不到,那么从别人的手里抢饭只能更加难上加难,不如洗洗睡了。
你要的理由我给不了,我这里只说怎么办。而且我相信东北是有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