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讨论】自私的利己和利他的利己 -- 铁手

共:💬23 🌺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讨论】自私的利己和利他的利己

举个简单例子,股市当中,一个股票的价值在哪里不好说,但是股票的价格,是由买和卖来决定的。买的人比卖的人多,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卖的人比买的人多,股票价格就会下跌。

从赚钱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如果每个买的人都捂着不卖,股票价格就会更容易上涨。如果大家想法一致,行动一致,先买的人会保证后买的人也受益,后买的人也会因为先买的人不卖的保证,而更容易在任何时间任何价位追买。大家都不用担心会亏,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对所有买方来说,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都能够达到最大化。

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一直上涨的股票。因为会有很多人在一定涨幅后就会卖。卖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觉得赚的够多了,而是怕接下去要跌。有意愿买的人也会担心下跌而不敢买。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也都有限。更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几乎都是独立操作,独立判断,所以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利己,而很难形成“利他”的利己。

美股当中,以前股市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电视报纸,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一人说,大家跟。最近有趋势,因为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的便利,导致信息发散波及形。逐渐出现一些“利他”的利己,“集体”行为。比如最近的AMC股票。顺便说一句,股票大涨在万达退出以后。

在社会其他方面,也存在这自私的利己,和利他的“集体”形式的利己。问题是,有没有可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利他的利己,还是说,自私的利己是必然的归宿?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大程度能够达到多少才不至于无法维持?怎么样才能够达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呵呵,准确的说,是买的股数比卖的股数多促成价格上涨。

卖的股数比买的股数多促成价格下跌。细品下,这里面有区别的。、

买的人比卖的人多,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卖的人比买的人多,股票价格就会下跌

家园 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

其一、羊毛出在谁身上?

其二、转向自私的前提:这种共同利益可能已经不复存在,进而维持也就意味着共同损失,这个共同体的实质已然解体。

家园 任何交易都是双方的

任何交易都是双方的,有买必有卖。你买到的是另外一个人卖给你的。

也就是说你认为当前这个成交价值得买入,而另一个卖给你的人认为应该卖出。

家园 错! 资本决定价格 -- 有补充

与买卖无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也许宇称不守恒是具有哲学意义的伟大发现 -- 补充帖

自利以利他。对立统一。宇称不守恒在矛盾体中的作用。也许李政道 杨振宁 的宇称不守恒是具有哲学意义的伟大发现,我还是唾弃杨振宁 把我国最优秀的人才拐卖给了美国。

家园 忙总说过,经济学供需理论成立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

现实生活中这些前提基本不可能具备,比如说买卖双方信息双向透明,这怎么可能?不说信息掌握数量天差地别,即便是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辨别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是天差地别。

具体到股市,不同的人/机构握有筹码的量也是天差地别,怎么可能用供需原理来分析。

家园 老铁,你让我从何吐起

你这第一句话,“但是股票的价格,是由买和卖来决定的”,大概只有只读过忙总经济学的才能读下去。教科书上的金融经济理论,一般不这么说。当然你可以和教科书上不一样,但你就得把自己得结构先搭起来。

你在米国找一本金融经济教科书,一般是说股票的价格是由买股票以后能够得到的现金流决定的。在一个完全市场里,大家对现金流需求的时点不同,所以就不停地有买有卖。

当然市场是不完全的,决定现金流的种种因素有不确定性,人们对风险的喜好容忍程度不同,大家掌握的信息也有不对称性、对自己所处不对称地位的信心也有不同,近年的行为金融经济学又加上人类有不理性的行为定式。从风险的角度,一个投机者就可以看成对风险喜好容忍程度极高,0.1%的暴利机会就可以冒99%倾家荡产的风险去赌。这些种种不完全,就又形成了更多的买和卖。

说到这儿,“股票的价格,是由买和卖来决定的”这句话还是和一般教科书上一致的,虽然顺序要倒过来。但从你捂着不卖那儿开始,我就圆不全了。后来你开始又“怕”又“担心”,我就又能把你圆回到不确定性上。

然后你画龙点睛,引出利己利他、集体主义,这就跳到了经济学另外一个非常不同的领域,经济交易原则和经济人能不能实现一个人类理想社会。在完全市场下,你年青的时候买了这个股票有一定不确定性的现金流,等到你退休了,你需要确定性的现金流,你兑现卖给下一代。下一代享受未来的经济技术发展,这还能捎带着把你先买后买全赚钱的理想也圆了。

到现在为止,我用来围堵扒马褂的都还假设个人自利,自利的独立决策有可能达到互利。最近炒这些meme股票的就不容易用这个解释了,如果你还假设经济动机,你可以把所谓博弈论引进来,就是有多个决策者,群体的最优选择不等同于各个个体最优选择的简单“加总”,如果大家都相信其他人有足够的“净”动机来选择对个体次优、对群体最优的决策,就能形成这个结局。对于这些meme股票的炒作,一般的看法有两个分支,决定于一个核心假设:参与者有没有金融利益以外的目的。假设没有的话,可以说达到个人最优解(群体非最优解)的机会很小、从而收益的期望值很低,所以在多个都不是很稳定的均衡点中、达成了群体最优解这个均衡点。由于这个均衡点不稳定,很多人认为最后还是要回到独立自利决策的均衡点上。

你要是假设有非金融利益的话,你就可以把马褂收回去,怎么都圆了。换句话说,还是谈政治容易,我要说股民反抗瓦墙街,写三天三夜都不重样。

通宝推:审度,
家园 理论上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大家都捂住不卖,相当于大家一起坐庄操纵股价。

但是总有人要兑现的,毕竟要生活嘛。如果兑现的人的股票有人接盘,股价就不会跌。接盘的人多,股价也就接着涨。这个有点像击鼓传炸弹,也有点像庞氏骗局。“后面一直有人接”这个……这个😂,不可能大家都是贵州茅台啊。

自私的利己当然是最终归宿,利他只是利己的副作用。这是因为利他的人最终都会被利己的人干掉了。利他者肉体上的不存在,世界最终就只剩下自私的利己了。

家园 从直觉说下,是认识上首先解体。

首先,这种利他是以利己为前提,没有主观上的利他意向,只是结果而已。其次,这种共同体是虚构出来的,没有实际约束力,没有真正确定的策略。所以,不需要真的确认,只要觉得不行就会解体。也即由信息和信心决定。

一般来说,为了维护想象中的共同体利益,首先肯定会有意识的否认和抵抗现实影响。也即首先要利他,同时也是利己。然后觉得这个共同体无法维持了。但依然会利他,是为了利己而言行分离。最后真的解体,就只剩下利己的行动而不顾信息了。

也就是考虑影响,维持影响,不顾影响三个阶段。这每个阶段都会有传播偏误、信息落差。由于大家都知道信息决定利益,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

信息不对称导致信心不对称,导致估值偏差,进而决策失误。也即不可能实现强式有效市场。

其实这里的利己、利他、信息都需要界定一下,容易越阶,不好讨论。

家园 铁老大的理论假设有漏洞

你的捂着不动大家获利的假说,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假定,就是大家可以在高位兑现,可以在高位用股票换回钱。

大家捂着不动理论上确实可以把股价推到任意高价,但那不是真钱,是账面盈利,要想变成真钱,就必须沽出变现。只要回到现实世界谈变现,就会产生两个问题:首先是要变现就要沽货,长期锁定变为不可能;其次价格越高,同样数量股票变现的金额就越大,也就是承接的资金需要更多,游戏就变为一个越来越吃钱的老虎机,难以持续。

所以,不是炒股票者或者坐庄者不知道这个锁定股票的赚钱道理,而是股票是一个以炒高变现为目的的游戏,只谈炒高不谈变现就少了最重要那一半。

家园 利他的利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趋势

利他的利己,最典型的是军队。为了种族的基因而牺牲自己。

利他的利己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趋势。

进化出高级的,利他的利己的人类群体,淘汰掉完全自私的人类团体。

家园 老铁说的这个,实际上是发生过的

从赚钱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如果每个买的人都捂着不卖,股票价格就会更容易上涨。

日本经济泡沫的年代,财团互相持股,捂着不放,股市流通的股票不多,结果就是市值越来越高,越高就越容易贷款,直到有人先撑不住为止,一泻千里。。。。

见前补充 4627746
家园 按照老铁的表述

所谓利他的利己,就是马恩毛列位同学所一直在讲的辩证唯物主义。

就是关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实践的客观结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导致该客观结果的社会劳动实践进行组织、引导、宣传,促进社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个体就其自身而言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该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自身的劳动实践形成的客观结果则形成了社会的发展,增进了社会总的财富。

注意一点,这个跟斯密的国富论中所讲的看不见的手是有区别的。看不见的手强调的是个体追求私利的行为中的自利的动机,这引申出了后期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即只要追求私利,而不管具体行为是什么,都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即以货币计量的社会财富的增加。

马同学这一派则不关心社会个体的动机,或者说社会个体行为动机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任何个体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只要是个活人,就会有具体的社会行为(实践),单纯的片面关注个体动机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各种所谓的意义,那毫无意义,最后只会沦为各种吹鼓手、辩护士。

就现实的社会而言,构成社会本身的无数个体的具体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客观的结果才是真正需要关心的。社会财富的增加,最终要是要落在具体的个体的具体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客观结果上。于是沿着这条道路,列宁、斯大林建立了苏联,毛建立了新中国。

家园 铁手没有把自己的例子吃透

按照你的逻辑,一波一波的买家不断捂盘惜售,那么,就可以把股价不断推高,然后,让大家在股市中的账面财富都很漂亮。

股市中的账面财富,和变现后,存入自己账户的财富,是两回事

而且,这个设想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为什么?这个设想成立的前提是:不断涌入的新卖家的资金是无穷尽的

可是,新卖家的整体资金持有量受限于银行的资金投放量,也就是说,股市的市值一旦突破某个阚值,那么,这就意味着,大家对于股市的期望值脱离了现实,那么,大家在股市的账面财富,就是一个虚拟值,这时候,股市就要崩盘的

在股市崩盘前,聪明的买家肯定要出逃的。既然存在出逃的必要,那么,更聪明的买家不会在终极崩盘前才出逃,而是选择技术性地不断抛售。这种抛售的所得,就是股市的获利。也就是说,现在的股市,比较合理地反映着股市中价值运动规律。

帖子的标题,是自私的利己和利他的利己,这个说法,比起给出的例子,要高明地多。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靠利己活动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利他性被动利他性来推动的。

铁手关于股市的例子是错误的,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财富管理模型确实像铁手描述的这样,尤其是资本迷恋上财富寄生之后。

在财富寄生的时代,社会财富的大框架,就是一个巨大的股市,每个被寄生财富的对象,都是按照铁手所描述的逻辑在行事:自私的利己和利他的利己,也就是我所谓的主动利他性和被动利他性交织在一起,来推动社会财富的无限增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