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管理方式 -- 121gdi
当天下午XX总就把资料传给我了。
我看完之后,写了一个起诉状,逻辑是这样的:
交易期间,我方已将货物移送至A的指定地点,由B签收后,我方已完成了交易义务。由于A在事实上扮演了采购的角色,而B的签收行为本身就是默认了A的采购事实,故货款应由法人B来支付。
B所主张的“A已离职,不在公司”、“货款已与A结清”、“XX应找A支付”等等借口,不应成为B拒绝支付剩余货款的理由。因为B是否将货款委托转给A转付,非我方所能控制。而A是否有侵吞货款问题,系B公司内部管理问题,B可申请另案处理。
所以我方主张,由B支付剩余货款,并同时支付年化24%的利息。
---------资料齐全后--------
XX总便去以私人名义起诉了。
----------重点------------
1、公司监事这一职务,在法律上并非等同于公司“职工”;
2、先货后款符合兄弟厂所在市场的交易习惯;
3、时至今日,A仍然是B公司的监事,但我们不准备直接找他,应为用处较小。直接起诉公司(法人),有害于被告公司的一系列经营行为(如贷款/注销)和法人的个人信誉;
4、身份证号是可以查的,合法途径是律师拿着法院的立案通知去做,但请律师在这种小案件里不划算;不合法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我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不管怎么说,在淮海,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不是。。。我是想说,算了,非法的,不说了。
毕业后一直给家族打工,工作环境比较稳定。
现在出社会了,对防人这一块的锻炼正在补上。
会慢慢适应的。
------------
A是铁了心不还了,只能找B了。他注册的公司还挺干净的,当时估计他会比较爱护这个公司,再加上理亏,肯定愿意私了的。
毕竟现有证据不能排除“亲戚俩人做笼子,钻们拖欠小额货款,吃定了大家懒得为这一点钱大动干戈打官司”的嫌疑。
脏的没必要。
你走法律,有时候也伤精力和名声。不过呢,看对方老板会不会作人吧。
如果有示范效应也不太好了。
可能有时候还是需要决绝一些吧。
要是我,最初几例忍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你是个体户,那么采用“前店后厂”式的小作坊经营模式,只要找一个市场就能做起来,基本没什么麻烦。
甚至如果你的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没有什么噪音、污染、毒害物质,甚至可以在街道或者小区内经营。
可企业一旦稍微做大一点,譬如说我们厂这种,上下一共几十人,每年纳税几十万,家业虽然不大但依旧在那里,那么麻烦就开始找你了。
以前是被工商和税务卡的紧,现在工商改成监督局,税务只要达标,完成业绩,是利国利厂的双赢。
现在更多的是被环保和消防卡住。我们厂不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所以大头就是消防问题。
这里又有等级之分:强势的工业园/重点工业园,消防都是当地政府保驾护航,企业只管干就是了。但我们不是重点企业;
一般的工业园/区域性工业园区,消防都是物业保驾护航,我们对接物业就好了;
可我们这个工业园的物业则没什么背景。因为入驻的都是为了节约成本的小企业,或者是刚刚起步的制造业新品牌。
所以消防几乎每年都来检查,物业也不能提供任何遮蔽=。。=
。。。。。。。。。。。。。。。
我的感觉,如果完全按照国企的劳动法,以及现行的工商、税务、消防、环保的法律条款来创业,那得到的结果就是90%的小微企业都要完蛋,能生存下来的都是从事金融、IT一类的高利润公司。
换句话说,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已经严峻到“一抓就死,一放就活(乱)”的地步了。
-----我是算账的-----
譬如说,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固定支出:
1、五险,工厂每月/每人最少500;
2、劳保、消防用品(每月消防演练的工时),平摊到每人每月至少100;
3、宿舍、食堂的固定支出:每人/每月至少600;
上下班途中的意外以及宿舍财产的意外损失不计。
那么,请一名工人来上班,在工资之外的固定支出就是每月1000/人。
------------可问题是--------
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还是会找你麻烦,譬如:
1、工厂门口有烟头;
2、工厂宿舍有烟头;
3、电动车在车间充电;
4、员工在宿舍做饭、烧水。
然后就是罚款=。。=
----------------当然了,我们厂比较特殊---------
所在的园区不是正规园区,所以我们的情况不代表在正规园区开厂的大多数。
我介绍这些,只是想说:制造业现在太难了,尤其是想要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做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最近十年,鲜有听说有人能白手起家,做出区域性品牌的。现有的、哪怕只是区域性的制造业品牌,都是十几二十年前就定下的。原因就在于现有的环境决定了白手起家的高成本。
帖子比较零碎,我就这么当故事说,大家权当故事听。
抛砖引玉,请大家也分享下自己的事儿=。。=
前段时间,我跑工厂多,对你这话深有感触。这些做厂的,是真正脚踏实地把产品给做出来的,而且还能够在激烈竞争中活下来,真的不是易事,值得佩服。
本来小微企业成长就难,还要获得利益,当然没有也无法发展,可是到底收多少呢?
短期的小微的一定是要转嫁风险,就算抛开不合理的骚扰。
制造业在国内本来利就小啊。
前期的压榨还是不小的哟。
可是,今天很多中小小微是没有时间等待自己成长的。
一般依靠免税,几年优惠,等等。
沉下心,太难了。
产品售价减去(房租水电人工等费用+原料购买的采购成本)后,利润率大概有20%左右。
这在制造业已经很高了。
可除此之外,物业,工商,尤其是消防,这一块的“润滑”费用大概还要吃掉5%。
-------那么利润有15%--------
不,还要减,那就是税务。税务可以单开一章,因为最近几年税务吃相没那么难看。最近几年,具体都可以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实现少纳税,综合下来税务方面其实是有差价赚的。不过不多,大约1-2个点。
-------利润大约按17%算吧--------
这已经比减税前好多了。但问题是。。。。
甲方会压资金,而我们原料采购(尤其是我们需要镀锌板,铜板的),那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压价。
----------我们和中建某局的账期,都是半年到1年--------------
而且这种较大金额的正规合同,从未有过100%付讫的事。中间还要“润滑”。
然后还有小笔货款(一千以上,一万以下的),基本找不到人,收不回来。
小本生意又不可能合同身份证全安排上,很多都追不回来。
再有员工受伤等等(包括员工内部打架,我会单独再说),这部分都要工厂出。
------------这就完了?不,还有------------
如果以上都是可以从利润里扣除的风险,那么下面两种情况就很恶心人了:
1、你稍微做出点规模,尤其是我们厂这种说微不微,说小不到的,会遇到这种情况:别人找你定一批货,有了模板就套你的牌。出了问题,工商还来找你。。。
2、工厂遇到盗窃、小偷小摸,警察做个笔录就算了,从来没破过案。
--------------我是结语--------------
滋润的都是大资本家,我等小厂,与其说是从剥削里挣利润,不如说是从自己的法律、税务、治安、专业技能、管理水平、酒量、措辞、自愿加班里榨饭吃。
教训啊,同志们,这是我经历的一个沉重教训。
借用铁掌水上漂。。。不是。。。我是说,借用铁手的平台分享给大家,请大家引以为鉴!
大家如果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也欢迎探讨,集思广益嘛!
----------容老夫去泡杯茶--------------
有一天,A君到办公室来,要求加薪。
我当时就把他稳住了。晚上跟领导商量后,觉得A一直工作积极主动,可以给他加500.
第二天私下跟他说了公司决定。
。。。
第二个月,B君直接找到领导,说要加工资。领导没有直接处理这个事的经验(当时全厂才8个人,我们其实都是一起干活),直接拒绝了。
因为B比较懒,遇到苦活累活不愿搭把手,哪怕是跟我们这几个“厂领导”一起干活,也是能看就不干。
。。。过了两天,A和B打了起来。
互殴,都没出血,但是有淤青。
然后领导(当时我不在厂里)是这么处理的:
---------------容老夫喝口茶-------------
回款期长点也合适。
尤其是国家甲方,特别愿意拖延。
但是绝大部分时间不会不给,这种现象近年几乎没有了。
心里有这个底会好受很多。
超过规模这事,还是要看润滑的。
最近大家的吃相确实好了很多,这是个事实。
你们为何总是小额出货?是因为老板的选择还是人情压力?
没有足够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包括技术,包括资金,人脉,政治背景,露头必死。所以只能跟倒走,要想做得好,活得久,技术不能太先进,跟着龙头企业跑,略高于平均水平就最好的了。
中小微企业从来就是最好宰的猪。
做小企业,命不够烂的必须把产品做得有一定水平,不然纠纷多就得死;另一个方面,又得奸诈,不然赚不到钱,还是死。心倒不用黑,但千万不能老好人。郭三河友水平高,他来说肯定很精彩。
还有,建议同志们重新温习一下五星红旗的含义:大星中国共产党,小星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你这个是非经典,经典手法是A或C下单,D签收,C是釆购身份或仓管身份反正就是通知下单的,D是随便一个员工,来源越偏僻遥远越好,名义随便给。然后B说不知道。
淮海呀,不是豫就是皖,应该是豫。按你说的,相对以前。经营环境已经进步很多了。2000年前后,搞新郑开发区前后,我身边N多人在河南损兵折将。一般来说,越穷的地方,越是对企业不友好,阎王好不好见另说,大中小鬼绝对难缠。到经济次发达地区投资吃亏这类事屡有发生,最好是尽量跟着大企业走或抱团走。
那么你们的产值大约几千万*(1~0.5)。
假定净利润10%,就是几百万*(1~0.5)。
===============
一个疑问:
不,还要减,那就是税务。。。。大约1-2个点。
-------利润大约按17%算吧--------
您这利润怎么越减越多呢?
难不成税务倒找您1~2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