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毛主席的馒头和斯大林的馒头 -- 副将

共:💬407 🌺3110 🌵24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很懂逻辑,专机需要任何时候都很正常,又不是皇帝的金锄头

何况还是三年困难时期已过,按照这个逻辑,任何时候都有困难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八九十年代天怒人怨,这还有争议?

1. 八十年代,社会治安崩溃,夜班女工不敢独自回家。

2. 人贩子横行,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耳熟能详。

3. 物价飞涨,农村扒房牵牛,官倒双轨制,最后坦克上街收场。

4. 民族地方喇嘛头人、巴依老爷坐大,两少一宽,分裂独立势力纷纷出笼。

5. 港台资本家为座上宾,大量失足妇女、包二奶,东莞成为色情行业标杆。

6. 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基层组织崩溃,三农问题,河南农民卖血以至艾滋村。

7. 大下岗,东北惨绝人寰,看不到希望的群众加入邪教团体。

8. 温州发廊开遍全国,下岗女工不流泪,大步踏入夜总会。

9. 管理层买断,侵吞国有资产,军队经商,军舰为走私护航。

10. 全国范围的制假贩假、黄赌毒,黑恶、宗族、邪教势力接管农村。

以上无一是我的个人观点,全都是事实描述。哪一条不符合事实,请你指出来。

家园 同样标准的话

改开初期进口小轿车的事,也就不要提了。。。。

家园 本来就是有原因的,不是单单收买干部而已

日元无息贷款很多就是要求购买日本的工业品尤其是汽车,要不然大量的为什么不买BBA不买宾利劳斯莱斯

家园 你还可以列出更多更多吧,有什么意义?跟

天怒人怨有多大关系?

坦克上街?好玩。到现在还没有看明白坦克上街是怎么一回事,建议多思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别话那么多时间重复一件无聊的事情,重复同样的话,这也是浪费生命啊。

家园 你这图片,已经是1976年以后的生活场景了。

图6中妇女同志小西装,图8 中右一妇女的烫发,图9的小西装和烫发,以及最后几张的彩照,都不可能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

特别是最后一张。

家园 潜望镜,你的观点和我一样啊。。

你说的,我完全赞成:

-----------------------------------------------

毛只不过是晚年错误,不是早年错误

----------------------------------------------

我什么时候,也没说过毛主席早年的错误。。我只说文化大革命的问题

家园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进城怎么不可以? 那要看你干什么

农民进城来探亲访友、来办事,从来没有禁止啊。。

但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农民,如果你想进城打工,那是不行的!

原因?

你没这个资格!

那个,要 户口! 就这么简单

(这个有点像现在:没有北京户口,可以在北京买房子吗? 不行! 要、户、口!)

在没有把农村户口转变成城市户口之前,农民想进城打工、定居? 你做梦!

这个是共产党、毛主席的错误吗? 不是!

共产党、毛主席也没办法,只能采取这样的苦逼政策!(可见毛主席也没有那么的英明神武啊,面对困难他也没办法)

但没办法归没办法,你不能还说:这样的政策和时代,就是好啊就是好。。

比后来的改革开放后,允许农民进城打工的政策还要好、还要正确,那就是昧良心了、说瞎话了。。

家园 改开放前农民进城比改革后友好得多

确实改开前也不允许农民随便进城,但是人性化做得比改开后好得多。

改开前在城市里能找到活干,农民一样可以在城里住下来,改开后农民如果在城里找不到活,可以把你收容审查,直到十几年前还是这样。

回头我再写一个帖子。

家园 你说的这个,我觉得倒是和毛主席去世的时候

中国当时的情况很像!

-------------------------------------------------------

一直到邓死亡的 97 年,改开的效果不怎么样,既不富裕,也不强大,反而是人心离乱,共和国危如累卵。

---------------------------------------------------

这个,不需要我来定义,习主席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还需要我再重新贴一遍那段讲话吗?

“同志们、朋友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家园 但是,政治不那么正确

允许农民进城打工,左派的说法是让资本家合法剥削他们。

所以,我一直想搞清楚剥削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而又高速发展的社会😎😎😎

家园 你没看到最重要的两点

1964年以后没有继续从国外引进化纤化肥工程的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文革,而是以三线建设为主的战备经济。

1963年初,在开始酝酿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本来重点是要解决吃穿用问题,随后在主席的推动下,又改为吃穿用+三线建设并重,最后在1965年,确定为以三线建设为主,吃穿用延缓解决的三五计划。

三线建设给当时的国民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64每年全国财政收入2800亿元,三线投资就计划1000亿元,所以只能从各个口子挤投资,农业挤25亿,国防挤15亿,文教挤10亿,工业交通挤10-20亿,各行各业过紧日子,即使如此,仍导致了国家财政支出的积累率增加了2个点。三线建设尤其是对当时的一线城市影响大,不仅没有新的投资,还要搬迁大量企事业单位到三线地区。

三线建设要快上,吃穿用只能往后放了。主席对此作了相应指示,大意是: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他还说:“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是倒过来了。搞农业要靠学大寨,农业投资不要那么多”,“吃穿用,不要降低现在水平,每年略有增加就好。”

三线建设的高潮期是65-70年, 刚好跟文革高潮期重叠,所以三线建设对一二线城市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很大程度是由文革背锅了。另一方面,没有文革的政治狂热和高压,三线建设也很难做到这么大规模,完成这么快。

至于三线建设是否必要,有何利弊,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过可以列举一下当时国内国际的态势,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的一份报告认为,国防安全问题突出:一是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二是大城市人口多。全国有14个百万人口以上和25个50万至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1962年,中印战争;

1961-65年,台湾启动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65年相继发生五一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

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美国军队大举进入越南,并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至1966年8月,在越南已有43万美军,但到了68/69年,最反共的菲律宾都能看出美国在逐渐从东南亚脱身,亚洲地区的国家将不得不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第二个主要原因就是外汇。

四三计划需要43亿美元,从哪里来?引进所需外汇大部分来源于外贸收入,而当时中国出口创汇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土特产,二是手工业品,1970 年,全国出口总额仅为22.6亿美元。

感谢大庆,使得中国石油从60年代初一直到70年代末高速增长。1949—1965年,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绝大部分时间维持着很高的进口依存度,最高时达到60%,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是前苏联,中苏关系破裂后,石油进口量急剧下降。1965年,中国石油产量达到1100万吨,基本上被国内消耗,这一年石油进出口都极少。

1966—1972年,中国石油产量保持了年均21%的高速增长,年产量从65年的1100万吨增加到1972年的4500万吨,而这一时期石油进出口量都非常小,出口也是到朝鲜、北越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这些产量基本上就在国内被消耗掉了。(所以说不知道文革时工业发展速度有多慢,但石油消耗量是以每年21%复合增长速度在增长。)

1972-1978年,石油产量仍然高速增长,1978年突破了1亿吨。1972/73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尼克松访华,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日本首相田中紧随尼克松访华,访华时田中提出进口中国原油的想法,随后两国展开谈判,并于1973年4月达成协议,中国同意在1973年向日本出口100万吨原油。二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国际原油价格从长期的2美元上下,一下子飙涨到13-15美元,这个时间点,也真是没谁了。于是1973年开始中国石油出口开始飙涨,短短3年即突破10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到日本,以1972—1975年为例,出口到日本的原油占同期中国石油出口总量的比例依次为:24.69%、54.95%、92.80%和73.72%,中国一度成为日本追求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同时,这一阶段中国的石油出口也扩展到了菲律宾、泰国等刚刚建交的国家。

所以,没有65-70年的战备经济,就未必会有美国在东南亚从大举增兵到脱身的过程,就没有尼克松访华以及随之而来的与一系列西方国家建交,也就没有石油出口的大市场。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随着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成为国家重要创汇来源。1980—1985年,石油出口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第一支柱产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石油出口积累了大量的外汇资金,说起来,四三方案,以及大规模的石油出口,都是六十、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民做出来自己没怎么吃,留给了后人的馒头。

石油出口积累的大量外汇,也许这就是70年代末敢于发动洋跃进的底气所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13-15美元飙涨到30美元以上,81年最高冲到39美元,此后缓慢下跌,但也都在26美元以上,86年油价跳水,从26美元跳水到10美元,然后一直在20美元以下波动,突然发现,这个时期也正是国内高通胀、大事件以及苏东事件的酝酿期,也许这里有什么关联。

通宝推:老老狐狸,青青的蓝,瓷航惊涛,呆头呆脑,潜望镜,高粱,落木千山,赤之忤逆,阴霾信仰,空中吴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回头我问问照片是哪一年照的

不过俺说是四川维尼纶厂的生活照,没有说是1976年前的生活照啊。后面跟帖的几张有1976年前的,不过区别都不很大。毛泽东时代有其惯性,我印象中公社改乡政府都在80年代中期了。回头整理一份妈妈的回忆告诉你详情。

家园 我爸就是所谓的三种人

工作几十年,邓上台后职称只算刚刚工作时期的,后面几十年白干。

家园 我是六九年的

我爸妈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在工厂工作了(工程师)。一直非常忙,经常加班。现在我妈一听到这种否定前三十年的论调就特别愤怒。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