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建党百年随感 -- 天马行空
1. 欧美热切期盼的速胜论,就目前来观察,有可能,但是不确定。
由于庞大第三世界的存在,疫苗产能以及卫生能力,第三世界依赖疫苗完全切断新冠的传播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就像葡萄所说,病毒会反向输入欧美,反复震荡。要实现欧美的速胜论,有两个条件:
a. 疫苗或者感染后的抗体,能够显著降低病毒侵袭;但是随着病毒不断变异,这点未知;
b. 开发出特效药,这点也未知。
这两个条件, a算是部分满足了,但是还不能确认长期效果。b还没满足。所以欧美抢着开放还是很冒险。
2. 情景就跟葡萄所说的,新冠不断的震荡起伏,杀伤力不降低,一轮轮的杀伤有生人口,造成生产力大后退。
这点目前看起来也是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算很大,个人判断2比1的可能性要小一些。但是现在也排除不掉。
个人观点是国内在抗击疫情前期取得了巨大成就,那就坚持住。
短期内应该继续紧闭国门,坚持现有策略,谨慎观察个半年一年再说。
如果欧美的策略坚持过半年或者一年之后,确实有效,那时候再慢慢开放也不迟。
对于中国疫苗的效果评估,到时候应该也有了,全世界使用中国疫苗的国家还是不少的。
大疫期间,开放国门,应缓不应速。
祸兮福所伏
这批大学生,有理论受过军训,甚至其中部分知道怎么组织起来人力资源。个别人有煽动天赋。
这些人在遇到颜色革命中冲击的时候,就是暴乱的乌合之众的天然基层干部,如果出现区域内乱这些嗯就是稍加训练可以立刻上岗的班排级军官。这就是我说的保留意见的一部分因素。
这会也才一两代,大多数还没混血,十年内大概就pk出明显趋势了叭?十年内不打仗后面也没机会了叭?如果欧美真能联合起来,甩脱中国发展另一套系统,将中国孤立在外,那就再多观察十年叭?
我土华哈
我真心希望过10年后的情况是,大家不怀念东哥了,而不是大家开始怀念小平了。
如果真到了大家怀念小平的地步,那要糟成什么样子?
我和朋友之间争论两个核心一个是 是不是存在ADE ,一个是疫苗本身有效性
我之前回复的补充资料提过HIV和新冠进化比较,其中 提到新冠模型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理论是这样提供证据链的,既 产生新冠的治病机制相关生物特征 数量较少。因为数量较少,所以以数学模型可以穷尽所有变异。基于这个开发的疫苗,就能始终保持有效性。
但是证实出现ADE问题不是影响程度是证实 这个模型的绝对稳定是可以被质疑的。那么背后我前面提到的越南和南非病例实际我在说什么。
我在说因为RNA机制自身特点,新冠的进化可以不局限在自己的生物特征穷尽其变化。而是可以和任何传染病结合。这就引导出我说的大号培养皿印度的问题。因为他的病毒样本足够多 。而在印度爆发的印度变异自身出现的内出血症状已经明显有别于去年的武汉新冠毒株特征。这间接证实了我的部分猜测。之后学界部分讨论也人为,印度变异是和武汉变异不同的另外一种病毒。
所以在理论上。现在所有的疫苗路线都不同存在着ADE逃逸问题,本身意味着 现有疫苗的防护性迟早被印度培养皿不断推陈出新的变异击败。然后这又带来一个新问题。现在学界开始倾向不断地提高抗体浓度,对抗不断提高带毒量的各种新变异。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浓度的疫苗和心肌炎有明显得挂钩。那么随着这种对抗新冠变异的路线是否长期有效,就是不断提高的抗体浓度其背后的影响是否会是新的隐患。这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
说实话,东西方到底哪里低人权优势,我是跟踌躇的
平时呢,大陆关着墙,经常被删来删去(虽然,其实后台删除的可能是把持舆论的资本家)
国外呢,貌似言论更自由,这也是西河的吸引力之一,老铁不但不删帖,还不让修改😂
新冠来了呢,西方居然病了无法就诊,默默死于家中,社会仍那么安详,为了不戴口罩不封锁,倒是上过几次街?
土共的不减丁策略,除了人口断层,居然还有防颜色革命的考虑。。。。。。可见内外舆论都不在土共手里啊。。。。。。。病毒在占据宿主以前有利于肌体更健康。。。。。。。
有段时间给你错觉反教员是因为那些掌握舆论权的井绳们反教员,可惜随着互联网时代那些井绳们掌握舆论权被打破于是时间证明教员的伟大自然越来越多人怀念教员。至于小平十年之后官方不压制情况下,小平的声望会越来越低,估计只有方方任打破蔡霞之流会怀念他
是换算成年利率的40%,即每周0.769%。
还是直接每周40%,换算成年利率就是2080%?
唯一可能的统治形式。——《法兰西内战》
距离当年“作凯撒不要作格拉古”的建议已经10年了(?),事态正在向这个方向无可挽回地发展,而马克思早已做出了预言。这种命数令人不寒而栗,特别是想象帝国之后的景象后。
原本想重复以前观点:
>问题不在于基层组织,而在精神。物资补助倒在次要,人文活动才是关键。
但是看到以前的文字:
>原来的价值体系、人际关系、文化联系、保障维系,都不复存在了。
还有以前回复的帖子: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精神缺失,而这很大程度上由网络弥补了。以前的文化传播,过分依赖硬性条件,成本极高。还有偏差。网络的便利之处,在于降低了成本,还让上下直通成为可能。人民不再只能面对生活的困顿。虽然这治标不治本。
想到这绝非那么简单:
>基层党建实质上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形态,一方面提供价值体系和共同的文化基础,一方面提供基础建设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在此基础上可以讨论:
封建
实际上当时已经没有宗族了。虽然大家庭还在,但是和真正的宗族差距很远。因为宗族本质上是一种文政合一的社会形态。生活互相扶助、要事互相保险。不仅仅是血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共同体,同时提供基建、教育、福利保障。参与地方行政,保护地方文化,维护地方信仰。
当年破除封建之后,这些都由基层党建承担了,国家统一安排。而改开退出基层,则是把所有这些义务抛弃。是怎样一种变动?
生活的破坏、价值的巨变、组织的空洞,问题都由此埋下伏笔。实际上就是没文化。真正意义上的那种——自己把自己蛮夷化。
蛮夷也是以家族为共同体的,为什么以前没人叫他们宗族?
迷信
不要小看以前的封建迷信,封建迷信实际上是社会自组织,功能和教会是一样的。提供文化精神、树立生活典范、建立社会网络、承担保障义务。不算最早的社神,道教创立之初,最主要的也是这种组织实践。直到明清也是如此。
国家对于封建迷信毫不手软,尤其是本土的。但佛教有国际支持,基督教更不用多谈。当年破除一切迷信,改开后却放松控制。结果会如何呢?
认同
中国的传统是家国天下。共同体的基本单位以血缘为基础、以文化为中心,实现生活秩序的同一,由小到大,遂成社会。(社会这个词的来源就很有意思)这也是为什么虽有宗教的土壤,但始终不及国外的程度。因为我们是完成了自我的身份建构之后,完成了对家族、国家这种共同文化的认同之后,再参与宗教的。
党建替代之后,却又拱手让出,这是在自掘坟墓。
强调文化传统,回归价值,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
其实不看这些,看看家庭,看看公司或者学校,维持一个共同体的成本有多高?
老朱让二共成为历代最有钱的政府,是以整个社会,甚至民族的基础为代价的。
地下火葬场每天大约几百万
组织回到基层,必须有人下去,有场地聚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是公产许多变私产,导致基层活动能力十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