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批驳《决定淮海战役的五个生死瞬间》 -- 李根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46015.shtml
。。严重怀疑是反串的。。
武昌首义,基本在看;
八年抗战,基本在窜;
黄金十年,基本在喊;
百姓生存,基本不管;
党内乱战,基本不断;
国军胜利,基本靠编;
米英外交,基本在盼;
党国威武,日记里见……
几百万大军撤退肯定是大溃败
涣散军心无与伦比
老蒋这边就靠钱,钱再多也禁不起底下这些人划拉。
KMT高层去台,各路大员纷纷出国,军阀头子被老蒋严加管束,这才保住了老本。
黄埔系列的其实军事素养也欠佳。他们的战争经验,都是士兵的血换来了,而且得不到积累的。TG其实也是用士兵的血在换经验,但是积累的很好。
近十年来,有不少人在翻卫老头的老帐,指责老头在辽沈战役中据城自守无所作为,贻误戎机十三日之久云云。
可一来老卫指挥不动手下的部队
二来老卫对蒋的亲临指挥不感冒
三来打锦州这神来之笔确实没有想到
四来谁知道廖兵团灭得那么快
回过神来,只能走路了...
与其说老卫通共,还不如说,老卫被老蒋和老毛联手玩死机了....
攻不得章法,守勉为其难,撤一溃千里。国军的野战能力一向悲剧...
蒋公北伐的时候去上海,没事了还炒炒股什么的。于是被陈赓鄙视.
可是这炒了二十多年,还是小散户水准....
七律·读史并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六十周年
万里长驱用宝刀,古今回首几英豪?
阵云截地八方雨,霜气横江一夜涛。
天道有情曰庶贵,兵家无定比谋高。
秋风又起征尘净,淮水当时血染蒿。
借小弟此诗回应总统阁下!
大家仔细看。
凯申公的个人安危一直记挂在周公的笔记本上。
也可能都是将领无能,最后都推到他身上了,不过怎么都不怪,难得他喜欢越厨代疱指挥战争而且还每次指挥必乱,气的部队都关电台躲指挥。从围剿中央苏区开始,大家自己算算吧!几次了。
杜聿明是有机会跑掉的,他到陈官庄后粟裕还不知道徐州已是空城,当时黄兵团还在,解放军主要还是在防备他去解围,虽然做了他逃走的一些准备,但确实没想到他连黄兵团都弃了。这个计划是蒋介石批准过的,郭汝瑰不知道,华野是在杜弃城后快2天才由于一次偶然事件知道的,粟裕那时是很紧张的,考虑到时间问题,认为是很难留住杜了。这在回忆录里讲过,大意说:淮海有两次感觉很紧张,一次是久攻黄伯涛不下,一次就是追击杜聿明。那么,杜聿明到了陈官庄后是怎么被围的呢?解放后,杜聿明和文强都有过回忆,原来是到陈官庄后,蒋介石不知听谁说,杜完全可以在突围时顺便把黄维给救出来,因此突然下令要杜停止撤退,同时要求他向黄兵团靠拢,杜向诸将出示命令,皆骇然,邱清泉甚至暗示要杜违令,杜不敢,并说:反正都是老头子的,赢也好,输也罢,我等尽部下的责任吧!并对文强说:当时在南京说好了的,要战则不能走,要走则不能战,现在这样搞,我是回不去了,你应借汇报情况的名义走,不要留在这里等死。文强不好意思一个人走,如是,遂被围。文强还回忆说,杜后来跟他说:老头子朝令夕改,视军情如儿戏,哪有不败之理。邱清泉则对杜非常不满,说他唯命是从,在蒋那里不像将军,而是跟班,有责任又不是他一个人的,不知怕什么。但邱清泉同时也说,我有几十万大军,陈毅、刘伯承应吞不下我们。
他孙女上西点军校了:http://news.sohu.com/20060529/n243447704.shtml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