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1978年活着的开国高干,哪一个是善茬 -- 不知其可也
意思很明确呀,走到大下岗这步和走完大下岗整个过程,自然不是各方综合的必然诉求。但既然充斥着不可预料性和个体复杂性,对它发生的原因、责任归属有不同解读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上面“邓与江对大下岗思路对立”的解读只能是路径之一。“故意抹黑或夸赞”也只是对领导人评价不同阶段的必然常态。尝试理解每个人为何产生这种想法可能更俱价值。
不只停在考证真伪来源的程度,深入思考诞生传播的背景。为什么一种想法有为数不少的跟风者? 用 总有刁民想害朕 是解释不了的。
不是追求真相或者说是逼近真相。
真相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有个人以为的真相,但是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只有找到了那个唯一的真相的人,才可能是掌握命脉的人。
关于那时候的回忆里还有一个词汇,血煤,大约是03到05年吧,都说出事的基本是小矿,挨骂的是国家。03年武汉来了一回电荒,上了报纸,煤就正式成了香饽饽。
前段时间出差去了趟乌海,火车站前广场上和司机闲聊,当年车站广场上睡满了赶来的民工,酒店被整层包下……
08年之前已经启动关停并转,传说中煤老板扛着整旅行袋的钞票打点关系……
“国进民退”被渲染成为了某种负面的词汇,现在还在那么用
曲线下行那些年的记忆,都好像更加丰富
引述宣言里资产阶级先进性的时候,脑子里就想到了某些的“极左”。某些人是不关心左右的,只关心是不是反对自己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那个年代有一句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你要是光看统计数字,我就呵呵,呵呵,嘿嘿,嘿嘿,哈哈了。
血煤这个词,俺也有印象。那时煤老板就是是一种现象,现在很少看到这个字了。也就汪海林回忆时还能提一句。
进步和行业的整顿密切相关。记得三联周刊有一期专门讲这个,好像是多少万吨以下直接关闭,以上国家收购。有的煤老板早赚够了,有的刚入行的却赔了。
主要还是经济发展了,有条件整顿了,和取消农业税一样,是条件具备了。另一方面,也是为“有水快流”擦屁股。
星空大师吗,咱搞不懂那经济民生的事。可能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可能是放条狗都比他强。
不过比较深的几个印象是下面几个,“救中国就是救美国”,“文革余孽”,“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四十五年未谋私“,再就是那无处不在的眼泪,以及传说中的小板凳和27亿。对了,还有老母亲的身份证。
有认为根本不存在唯一真相的群体存在,首先就不会认同这讨论前提。认为存在的群体之间,因个体经历差异,利益所在几乎不可能互相说服。那么这不就回到原点了么。
加之过去不可重复验证,只可能依赖后人去认识过去。如何判定谁掌握真相、命脉?既然无法验证,那就继续各自安好。现实就是如此一团糨糊。
找到那个唯一的真相或者最接近那个唯一真相的理解一定是自洽的,没有矛盾。这也是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唯心主义。
如果有人信奉唯心主义,那就跟我们唯物主义谈不到一起。
如果都信奉唯物主义,那么不能自洽的理解,就是违背真相的、远离真相的。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出问题和回答大家的复帖的原因。
这里的几乎所有回帖都有其不自洽的地方,那么这些观点就是远离真相的。这对于寻找真相意义不大。
不想找真相是一回事,有人则肆意扭曲真相,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某些人是不是在故意扭曲真相呀,这个需要思考。
骂人能让他们高兴,谁也管不了。但我们需要知道,他们只是想骂人而已,那些不是真相,这很重要。
建国关键三大战役,东北辽沈战役,是铁路和汽车支撑下的,工业经济下的战争
而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是传统农业经济下的战争。
所以,以林彪为首的东北干部,是工业经济的基础,但这是日本、苏联外来扶持的工业基础。
以邓为首的中原大战的干部,是小农经济的基础。
当林彪出走后,薄弱的工业高干,就在军队失去了天然盟友。
被以中原大战中,小农经济干部的反攻,就成了必然,传统小农对新兴工业,发动军事政变,就成了必然。
开国有三大战役,其实是2大集团。
以林彪为首的东北集团,和以陈毅、邓小平为首的中原集团
林彪所在的东北,他的战争后勤是铁路和公路,这就意味着他的经济基础是工业经济。但东北的工业也有命门,他是日本、苏联先后扶持的殖民工业。
陈毅、邓小平所在中原大战,用陈毅话说,就是农民小推车推出来的,决定了中原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小农经济。
建国后,工业化的经济原则,决定了工业建设的干部,必然顶替以邓为首的小农经济干部。但8亿农民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邓等小农干部仍然有一定的功用。
但林彪的出走,让工业干部失去了,军队中的天然支持者,那么小农干部利用军事,打击工业干部。
所以,小农军事政变,必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