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郑州市宣布即刻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 -- 葡萄
1、黄河里面,流的都是泥水,太细,做建筑用好像还得筛选,没法直接用.
2、新挖河道占地面积太大,没地方。别说黄河两岸了,现在黄河大堤以内还住着几十万人呢。
3、小浪底的淤积情况好于预期,应该还可以用一段时间。不过其他地方选址好像也有规划。十四五古贤要开建,建好后应该可以顶几十年。再然后下面的小北干流,据说也有规划,一旦启用,比小浪底能够淤积的泥沙量还要大。
4、黄河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泥沙淤积,而是水太少了。下游几个省嗷嗷待哺,要不是黄委会牵头提前把饼分好,下游山东连滴水都捞不着。如果将来降水带北移,黄河水量大了以后,最有想象力的,其实应该是航运。如果黄河能通航三五千吨的船,再串联大运河、小清河乃至雄安,那郑州的交通地位会更加稳固。
我想不如在现有黄河北岸或南岸寻找低于黄河底部高度的地势...哪怕距离百里...新开河道...
受影响地区的百姓搬到老河道上...建设生活...
或往南往北多弄几条新河道...故道也都用上...保百年以上无虞...
我看夏威夷有岛似乎要从海里吸沙来填海滩,黄河入海口用沙搞点名堂不知道行不行?
和你前面的“圩,庄”内容的帖综合一下另外开个主题。我是看了你前面那个帖才第一次明白“圩,庄”的意思。
让黄河沙跨过整个山东,排进黄海填海造地
我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况,但是看你描述,应该是在地下,并且是在隧道中。在这种情况下,外面水位高,如果是我,去破窗出逃的可能性也极小。破窗出去,极大的可能性就是马上被淹,特别是不知道哪里才能出到地面的情况下。在地铁车内,至少还能有空气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还能希望水能够不久退掉(很多人没有想到降雨这么大),还能希望救援到来。这是在地下的情况,车内生存的机会要比砸窗出外的机会大。如果是在地面上,我相信很多人会马上砸窗出逃。
以前老家的民居,有屋檐,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屋檐流到地上。到美国后,民居基本上没有以前所见的屋檐,都是一圈集水管道,最后直接到地下下水道不知道流哪里去了。结果是,雨水到不了地表,不但浪费水,还导致土壤干燥无法快速吸纳更多的雨水,城市里面这种状况就更容易导致排水不畅。
以前主要考虑大图耗费带宽,主要是手机用户的带宽,但是现在似乎手机带宽不是什么问题了。
具体哪年不记得了, 反正就是最近10年的事情.
因为太多雨水进入排水管道造成flood所以, 现在私人住宅的前后院不允许随便自己加patio或者铺driveway等不能吸收雨水的东西..
必须要找当地council申请才行.
现在的黄河是缺水,沿黄各省都从黄河吸水,水不够分。
另外,建筑用砂不是什么沙子都可以的。黄河沙基本上不能用,你想当然了。
荥波既猪,菜夷作牧。在我们祖先严肃的正史典籍里,都是这种客观性极强的记录。而河南山前暴雨和山东胶东趋势性干旱,反映了祖先对青州,豫州气候记录的客观性。
在《尚书》《史记》这类严肃性典籍里,几乎没有什么神魔怪力乱神,有的都是我们的祖先如何一步步从有巢,燧人,到炎黄,到尧舜。整体都是记录有序,顺序清晰。几乎一切人类进步的发展,大到搭草房子(有巢氏),用火(燧人氏),小到煮海为盐的开始(宿沙氏),都是充满了唯物主义写实的客观性记录。
即使是山海经这类(本来应该是山海图的注释,添加了大量采风见闻),但我们看原文还是能看出来。在具体距离,里程,地理位置,矿藏这些客观硬记录的东西上,山海经里的记录是严肃规范的。比如山海经里昆仑之虚
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在这短短的描述里,我们和今天我们了解的帕米尔高原知识进行拟合。
面积 (印象大约 400*250 10万平方公里), 方圆8百里实际已经相当精准
在八隅之岩 帕米尔高原有8个帕(高山中的小平原吧),这个重要特点也是精确对应了。
在地球上,基本只有帕米尔高原一个地方,往四个方向都有大的河流发源。而山海经里,东南,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描述如果你去对照一下帕米尔周边河流图,就会发现这种描述近乎地球唯一,是可以锁定的。
我们中国之前的典籍,从来没说有巢,燧人,伏羲,炎黄和尧舜是什么神话,是什么传说。从来都是按照客观历史的特点在记录,描述这些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翻翻中国的上古典籍,这一切都是按照历史的特点记录的。只是我们今天,有一些砖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实际他们真的知道几千年,几万年前的历史吗?
大禹治水,这是在舜帝统治下进行的国家工程。
在上边的舜典里,浚川,只是恢复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利被舜 “殛鲧于羽山”。这里边那有什么神,什么魔,这是我们祖先在面对超级自然灾害的时候,用奋斗和努力去求生存。
9000年前,河南之地气温较低,某个以战争和狩猎为主的食肉种族占据优势,随后,万年难见的大雨倾盆而下,此后河南之地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越来越多,以耕作和采集为主的食素种族开始占据优势。
因为古人俱是图腾崇拜,天地气候的巨变,被两个种族理解为自己崇拜的图腾——比如龙和蛇——之间的大战,降水的增加以及农耕种族的胜利,被他们视为龙胜蛇败的结果。
河南之地变成可以耕作的土地,意味着400毫米降水线越过秦岭,秦岭以北均成为农耕种族的乐园,吃肉那个种族的跑路了,自然是九州气运皆归人族了。
这大概就是上古神魔大战的来源吧。
按这个说法,今天中国的降水北移和欧洲的极端炎热,就是进行时的神魔大战啊。对中国这个热爱蔬菜和米面的民族来说,降水北移自然是大大的气运了。而那个以环保为由反对气温上升的,不恰好也是个喜欢吃肉的种族嘛。
系统的控制水资源 ,所谓气运 就是水的丰沛 及其驾驭能力
建筑材料不多是河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