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给弟弟讲新闻-中国政府对付阿里巴巴 -- 脑袋

共:💬468 🌺5867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加拿大会没国王

昨天带姐弟踢球路上,偶然问起姐姐刚开学学校有没啥新闻。姐姐说:"今天历史老师没讲课,给我们读了一天关于女王去世的各种报道。爸爸,你给我们讲讲英国女王的事看。我们加拿大的女王为啥是她。"我很好奇了,问:"你居然让我一个老中给你讲加拿大女王。你们小时,从小学到中学历史课不讲吗?"姐姐说:"没讲啊,我们小时历史课都在讲美洲原住民。"我楞了一下,告诉姐弟:"你知道吗?加拿大会变成共和国,不再要国王了。"姐弟问:为什么?"我说:"从你们的历史课安排,可以看出,加拿大的政界在为这个事做准备。要改革一个国家大事,需要先改历史的叙述方式,通过新历史解读来形成民意共识,这样阻力最小,也是投票国家的唯一办法。所以有的事,看似是某个时刻的公民投票,但这个事的决策可能政界在几十年前就做出了决定,然后就开始修剪民意,最后让大家投票,让每个人觉得是自己的想法。我可以测试一下这个进程,比如你们历史老师,在给你们读这些新闻时的表情,是非常难过伤心,还是表情平淡,还是高高兴兴?"姐姐说:“她就是一种读八卦的表情,和平时没啥区别。"我说:"你看,你老师这个年龄段的人,说到英国,已经没有什么特殊情感了。她的国家概念更多地建立在美洲,而不是欧洲。但我相信,比她老的那一批加拿大人,对英国的情感会有母国情感,因为他们小时看的历史书肯定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你的老师老去,加拿大投票人都是读你们历史书长大的,他们就是真的加拿大人,不再是英国人了。这时投票改共和,会是水到渠成,会是受欢迎的大选话题。因为这时大家脑子里的加拿大的历史和特性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姐姐说:"被你这么一说,国家好像是些谎话。"我说:"国家,文明,宗教其实都是虚拟世界产物,它们就是构建于一群人的集体共识。不太需要什么真实的物质基础,当然有就更加好了,这是为啥各国都在按政治需要考古。路子野的国家,甚至可能建立在谎言和神话基础上。只要这群人认同,他们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基于此的团体。要改变这个团体,要么靠武力强迫这群人信新的,要么就改变信的内容。历史上凡是成功的国家,都是非常善于包装改进共识内容的国家,因为武力的代价太大。"

​姐姐说:"这不是骗人吗?"我无奈地回答:"这谁说得清楚呢?好在政治是个实用学问,只问效果,不问初心。不管最初是不是骗人,但只要能低成本达成共识,能组织起更多的人,就是成功的政治实践。比如说宗教,最初那个创立者宣传自己是神,神的儿子,神的信使,这多半是忽悠卖拐的。但当有10亿人信了那些故事,并且为这奉献,战争几千年,还在地球建立了许多教堂,教国,这虚拟和现实也就不用分那么清楚了。这10亿人几千年的经历,就像他们参与了一个深度投入的网络游戏,线上线下交易巨大,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巨大的团体。外人只能面对这个团体存在的事实,去和他们进行交易,不管他们的基础建立在多么虚幻的地方。其实国家也和宗教差不多。你翻看每个国家历史课本,讲到自己国家的起源,都往往从神话讲起。真实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个表达在这个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大家是用这来分辨谁是自己人。这是政治最喜欢搞的东西:弄一些话题,让每个人表态,看你是不是自己人。"

​娃娃叹气:"真累人。"我说:"没办法,人单个力量太小,要组织大量的人,只能用这些笨办法。总之,你记住政治,宗教这些办法,不管它最初是不是建立在谎言上,但确实是很有效也有力的人类社会组织办法。作为人类一员,你还不得不和它们打交道。但它们也像网络游戏,偶尔放松一下没问题,沉迷其中却不大值得,因为确实很大程度是建立谎言和强势团体修剪的概念里。沉迷等于被人操纵。了解它们的规律,被要求表态过关时,不管同不同意都给个正常有良心的答案,不冒犯人,也别去做炮灰。比如现在经常进入政治话语体系的LGBT 话题,不管在学校还是朋友圈,你会经常被要求表态,不管你同不同意,别让自己成异端被人排挤就行。

通宝推:老惰,喝点红茶上会网,神仙驴,方平,方恨少,起于青萍之末,strain2,菜根谭,wolfgan,玉米菜,
家园 宝推,收藏

我说:"从你们的历史课安排,可以看出,加拿大的政界在为这个事做准备。要改革一个国家大事,需要先改历史的叙述方式,通过新历史解读来形成民意共识,这样阻力最小,也是投票国家的唯一办法。所以有的事,看似是某个时刻的公民投票,但这个事的决策可能政界在几十年前就做出了决定,然后就开始修剪民意,最后让大家投票,让每个人觉得是自己的想法。我可以测试一下这个进程,比如你们历史老师,在给你们读这些新闻时的表情,是非常难过伤心,还是表情平淡,还是高高兴兴?"姐姐说:“她就是一种读八卦的表情,和平时没啥区别。"我说:"你看,你老师这个年龄段的人,说到英国,已经没有什么特殊情感了。她的国家概念更多地建立在美洲,而不是欧洲。但我相信,比她老的那一批加拿大人,对英国的情感会有母国情感,因为他们小时看的历史书肯定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你的老师老去,加拿大投票人都是读你们历史书长大的,他们就是真的加拿大人,不再是英国人了。这时投票改共和,会是水到渠成,会是受欢迎的大选话题。因为这时大家脑子里的加拿大的历史和特性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姐姐说:"被你这么一说,国家好像是些谎话。"我说:"国家,文明,宗教其实都是虚拟世界产物,它们就是构建于一群人的集体共识。不太需要什么真实的物质基础,当然有就更加好了,这是为啥各国都在按政治需要考古。路子野的国家,甚至可能建立在谎言和神话基础上。只要这群人认同,他们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基于此的团体。要改变这个团体,要么靠武力强迫这群人信新的,要么就改变信的内容。历史上凡是成功的国家,都是非常善于包装改进共识内容的国家,因为武力的代价太大。"

​姐姐说:"这不是骗人吗?"我无奈地回答:"这谁说得清楚呢?好在政治是个实用学问,只问效果,不问初心。不管最初是不是骗人,但只要能低成本达成共识,能组织起更多的人,就是成功的政治实践。比如说宗教,最初那个创立者宣传自己是神,神的儿子,神的信使,这多半是忽悠卖拐的。但当有10亿人信了那些故事,并且为这奉献,战争几千年,还在地球建立了许多教堂,教国,这虚拟和现实也就不用分那么清楚了。这10亿人几千年的经历,就像他们参与了一个深度投入的网络游戏,线上线下交易巨大,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巨大的团体。外人只能面对这个团体存在的事实,去和他们进行交易,不管他们的基础建立在多么虚幻的地方。其实国家也和宗教差不多。你翻看每个国家历史课本,讲到自己国家的起源,都往往从神话讲起。真实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这个表达在这个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大家是用这来分辨谁是自己人。这是政治最喜欢搞的东西:弄一些话题,让每个人表态,看你是不是自己人。"

​娃娃叹气:"真累人。"我说:"没办法,人单个力量太小,要组织大量的人,只能用这些笨办法。总之,你记住政治,宗教这些办法,不管它最初是不是建立在谎言上,但确实是很有效也有力的人类社会组织办法。作为人类一员,你还不得不和它们打交道。但它们也像网络游戏,偶尔放松一下没问题,沉迷其中却不大值得,因为确实很大程度是建立谎言和强势团体修剪的概念里。沉迷等于被人操纵。了解它们的规律,被要求表态过关时,不管同不同意都给个正常有良心的答案,不冒犯人,也别去做炮灰。比如现在经常进入政治话语体系的LGBT 话题,不管在学校还是朋友圈,你会经常被要求表态,不管你同不同意,别让自己成异端被人排挤就行。

把人类社会的本质讲透了

家园 澳大利亚还能有多久国王

貌似也很成问题。

家园 特鲁多 9月10日 宣布查尔斯三世为新国家元首

Statement by the Prime Minister on the proclamation of the accession of His Majesty King Charles III, September 10, 2022, Ottawa, Ontario

家园 这得等现在这批老人去了

娃娃老师说她们小时,学的是英国历史

家园 加拿大八成不敢独立,每人每年$1.2的份子钱还得交
家园 我觉得不会。保持虚君,对加拿大是有利的。

在这种体制下,总督为总理提名,但代表女王。

这种设计其实是政治成本最低。

其实英联邦那些小国,抛弃虚君才是真正的糊涂蛋。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家园 只要灯塔国在,哪会少了外部压力
家园 可是灯塔力不从心,远隔重洋亮度不够了啊

但话说回来,弯弯更差劲。

蒋经国后就没有出过合格的政治家。

我是真怕习大大之后,上来的是一群西方政客那样的人。

家园 突然想起一个事:国外普通老百姓有家谱吗?

国内很多自然村都是基于同一姓氏而聚落在一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修谱。

比如我W姓,基本10~15年修一次; 老家神龛上放着厚厚的二十多卷,可以回溯自己祖先,看看也挺有意思。

家园 国外没有,中国一般也只有祠堂里有

国外除了贵族之外,普通人有姓氏也就几百年的时间,很多姓氏就是普通的职业或某某人的儿子,两个同姓人很难找到共同的原因。比如美国排名前十的姓氏是Smith铁匠,Johnson约翰的儿子,Williams威廉家的,Brown棕色头发,Jones约翰的儿子,Miller磨房匠,Davis戴维家的,Garcia西班牙姓,Rodriguez西班牙姓,Wilson威尔Will的儿子。英国的前十更明确,Smith铁匠,Brown棕色头发,Wilson威尔Will的儿子,Thomson汤姆的儿子,Robertson罗伯特的儿子,Campell外号歪嘴,Anderson安德烈的儿子,MacDonald唐纳德的儿子,Scott很普通的名字。

至于中国的家谱,有钱的大家族会有自己的家谱,普通人家就算有也只是简化本的。一般全面的是族谱,归祠堂所有,由族长保管,我们那里每年清明的时候才拿出来给全体族人翻阅。

家园 有本书,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
家园 【原创】看河友推荐的BBC记录片<杜甫>

https://m.youtube.com/watch?v=Sm0lziolZyM&feature=youtu.be

​昨天带两娃娃看了这个BBC拍的介绍杜甫的纪录片。看到后来,弟弟在努力睁眼,挣扎在半梦半醒中。但姐姐一直在专心的看。看完后,我问姐姐,你觉得咋样?姐姐说:"虽然看不大懂,但真的觉得很酷。走了很多路,有很多故事。"我说:"其实里面提到的有些诗,有些事,我也第一次听说。有的诗也听得半懂不懂。但看着这个片子,心里有种感动。为着自己文化根处这些悠久深厚的内容。一个成熟文化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些手工艺品和随性的歌舞,而该是这种需要一些教育和训练才能理解体会的艺术。你看杜甫每到一个地方,当地人现在都会把它修成一个公园和博物馆,会让孩子们去纪念。为啥呢?因为杜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有些诗句就像国歌,你了不了解,知不知道,能用来分辩你是不是中国人。你觉得酷,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姐姐问:"那中国人人都会背杜甫的诗?"我说:"也不一定。完全不知道杜甫的人,可以是说是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人,但其精神的中国属性不大完整,不算完整的中国人。而不生活在中国土地上,却能热爱理解中国文化的人,其实也可以算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本质上是个文化属性,不是物理属性。"

​姐姐又问:"这是BBC啊,今天很奇怪只说中国的好话,没啥坏话。"我回答:"你打开中国电视台,看说到美国的新闻,基本上也全是美国灾情疫情杀人放火,但不会看到它们去批评莎士比亚和牛顿。美国英国电视台也是一样。在现在的世界,他们和中国处在激烈竞争状态,所以双方都会刻意培养国民对对方的敌意和厌恶,不然普通人会对政府间的敌意行为感到不适,毕竟普通人都是不那么喜欢人与人冲突的。所以它们会对对方现在的状态成就各种中伤攻击。但不会对古代,因为可以切割,也必须切割。你看片子中提到,杜甫开始逃难之旅时,创作出的诗篇是世界的文化财富,这已经不仅只属于中国了,是属于人类,片子中把杜甫类比的西方古人是旦丁和莎士比亚。而且对于一个已经被时间证明其价值的人物或文物,你跑去对它诋毁,对它其实不会有任何伤害,只能证明伤害者的无知。比如你跑到学校去宣称牛顿是个大笨蛋。这对牛顿名誉伤害为零,但所有听到的人只会得到一个反应:这娃娃需要努力学物理。所以各国政府不会去做这种傻事。"

通宝推:四方城,
家园 和平共处是永远国策,目前的新闻没有要培养对任何国家的敌对吧。

大国小国一视同仁,永不称霸我觉得不是说说的。

家园 哈哈哈哈,太怂了

对美国还要绥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