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老话题,国内是否应该坚持清零还是采取与病毒共存 -- 很高兴
讨论几天几十页,也是鸡同鸭讲!国内现在很好,我又没反对愿意遵守国内防疫的海华回来。正常人讨论话题都是以理服人,点到为止!而不是做复读机一般死藏烂打,居心裹测!
我属番地人口几百万,入院过千,ICU两百已到医院极限,每天死亡20几。医疗人员苦不堪言,纷纷要求政府断然封城。
即使不如中国大力度清零,那怕柔软一些的
社会管控措施来压平曲线也好,整个社会已无共识和相当的人员及物质基础来达到这些。
以国内的人口密度和密接程度,情况只能更加严重,所以必须掐住势头,防止过度蔓延。
无管控的情况下,疫苗的能力不足以压倒传播。
这还是接种率在7成的情况下。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行政首先是由成本的,认为政府出一个政策人民立刻无条件执行是不可能的。目前这个清零或者说动态清零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磨合,从上到下都支持并且接受。 地方政府知道干什么,隔离,检测,保障,大多数城市都不止一次了。出事就撤职,所以干部不敢不当回事。群众基本理解,也都或多或少演练过了。很多老人,基础病患者都额外存了一些药以防不测。总之,一项政策,不管好坏,现在能推行下去是花了成本的,损失,即使很大,是可以预期的。这时候要改,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这个巨大的成本。官员是不是理解成不需要防疫了。群众是不是认为过去的政策错了。任何小调整都会被放大,最后引起混乱。
通过我的观察,认为大的基调没有变的情况下,小的微调还是有的。 比如不再强调一定要找到源头。就像不能所有的案都破一样,非要强调每次都能找到源头,必须是国外的,甚至隔离超过28天以上依然传染这种言论都是无益的。 已经两年的实践证明,不管回国的政策如何严厉,相当大数量的国内外人员流动还是不可避免的。 加上漫长的边界线,把病毒彻底距于国门之外看来也很难做到。另外一出事就一定要撤几个官员也值得商榷。 理由往往是执行政策不够细致,宣传力度不够等等类似的话,听着就很主观。这只能造成为了保住帽子层层加码。由于层层加码加剧群众的抗拒心里,好事变坏事。我看上次某地直接就是最重就是批评,这就好多了。
要说长远怎么办?现在不是一边疫苗一边药吗?说实话疫苗的效果已经超乎预期了。再把药等出来清零政策就大获全胜了。要是往不乐观的方向走,那就只能继续慢慢调整吧。
最后说一句,我觉得这个论坛上讨论 什么对真实世界一毛钱的影响都没有。任何人要有创造舆论的能力(哪怕就是个网络大V),都不应该在这里浪费时间。大家就是找个地方聊天而已,似乎不需那么大的火药味。
死了快百万炮灰了,还腆着个脸当教师爷,说什么清零政策代价大。
代价小的一方连港口的物资都运不出去,CPI指数马上就要破10了,咱中国人民不着急,很多人没见识过金圆券,马上就能看到了。
我们确实不在乎少数人生活被打扰
平均每分钟70米,10分钟也就是700米。
这个速度已经是不慢了。正常人正常步速60分钟也就是4000米。
而且今年随着疫苗注射的普及,使得得病率及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咱们来看看看看韩国新加坡丹麦的例子,他们可是宣布与病毒共存。但是结果好像和你说不太一样。
先看看丹麦,该国9.10日宣布不再视新冠为“危害社会的疾病”。
丹麦9月10日已经不将新冠视为“危害社会的疾病”。卫生大臣马格努斯·霍伊尼克表示,高疫苗接种率意味着疫情大流行在丹麦“受到控制”,不再是“卫生大臣马格努斯·霍伊尼克表示,高疫苗接种率意味着疫情大流行在丹麦“受到控制”,不再是“危害社会的疾病”。丹麦将取消所有新冠肺炎管控措施。届时,该国几乎仅剩“边境管理”和旅行限制,入境丹麦仍需持“欧洲疫苗通行证”,或提供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报告、48小时内抗原阴性报告等。
只不过不到两个月,限制措施确实又回到了丹麦。
丹麦的疫苗接种率相当高,约为四分之三。尽管如此,该国每天仍有超过2000例新感染病例。7天内每10万人中有253人感染,这是该国决定取消防疫措施时的两倍多。
同样例子的还有新加坡和韩国。他们都曾经宣布“与病毒共存”。只不过很快就又重新收紧了防疫政策。
先说新加坡,84%的人完全接种,16%的人接种过加强剂。
内容今年6月,新加坡宣布放弃新冠“清零”策略,转而“与病毒共存”。8月6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宣布放宽防疫措施,已完成疫苗接种者可参加不超过5人的群聚活动,也可参加最多500人出席的婚礼等大型活动,之后将启动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后续措施。
伴随着限制措施的放宽,8月底,新加坡疫情果然开始迅速反弹。10月9日,新加坡单日确诊病例突破3700例,并且是连续5天新增破3000例。短暂回落后,15日-17日再次连续突破3000例,10月27日更是达到5324例,刷新单日最高确诊纪录。
在此期间,新加坡也一度试图“临时收紧”防疫措施——9月27日起,包括社交聚会和餐馆堂食人数由5人调整为2人,为期一个月。同时,12岁以下学生居家上课至10月10日。
随着疫情蔓延,10月20日,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和财政部长黄循财共同宣布,此前“临时收紧”的防疫措施将延续1个月,持续至11月21日。
对此,有评论将这种“先放开后收紧”的做法戏称为“仰卧起坐”式抗疫。而事实表明,这种做法确实没能有效阻止疫情恶化。
再来看看韩国。
内容11月1日,韩国启动了“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开始推行“与新冠共存”的防疫战略。然而仅仅十天过去,截至当地时间10日0时,韩国危重症病例已增至460例,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韩国《中央日报》指出,这是自韩国政府于2020年4月追踪新冠病例以来,记录到的最高数字。此前韩国最高的危重症纪录出现在今年8月25日,当时韩国共出现434例危重症。
报道称,从9月1日起至11月5日,韩国国内的危重症病例一直保持在300多例的水平,但11月6日就激增至411例,并连续5天保持在400例以上,暂没有下降的迹象。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称,在过去一周时间里,平均每日重症病例都比前一周多出32例,相当于增长9.6%。
《韩民族日报》还援引卫生官员的话指出,过去一周韩国7日平均每日新增病例时隔5周再次突破2000例;病毒再生基数则持续增长至1.2,达到7月中旬以来最高水平。
根据韩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当前的460例危重症病例中,有82%为60岁以上老人,50岁至60岁人群占7.61%,40岁至50岁人群占5.65%,20多岁的人群占0.43%,10多岁人群占0.22%。
韩国卫生部门认为,宽松的防疫政策导致了确诊病例规模扩大,由于高龄人群接种疫苗的时间普遍较早,当前保护效果已有所下降,老年人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他们还指出,现在韩国的重症人数和死亡率已接近接近去年12月末至今年年初疫情高峰时期的水平。
至于美国的你身边
两年三百多人中有一人去世
美国3.3亿人,死了70万。差不多就是每450人死一个。您的感觉完全正确。
不过这时候就得让方方出面对您说了:时代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几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疫苗接种率都很高。国内南京禄口机场保洁人员感染那次,河里还有人嚷嚷疫苗防护作用。英国以色列也都打了疫苗,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还不是突飞猛进。
也可能大部分人认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心里想法吧。
而且您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
准确的说,国内大部分人的看法是,愿意为了全中国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权益。
没错,每个人都做了牺牲。不是光您看到的那个例子里的人做了牺牲,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的每个人。
从西方那套自私自利的自由主义角度出发,既想不明白也接受不了,这才是问题所在。
我们各自走各自的路,谁也不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好了。
美国在大撒币,是前期抗疫不力,不得不收买底层人民,不然不早造反了
但代价就是添油战术,一来二去资源越来越不够......
我们是结硬寨打呆仗,战术看着死板,不过能解决问题的蠢办法,它就不蠢嘛
1918大流感也就2年,新冠看来2年打不住了,到底啥时候才能算过了,只有天知道.....
默克好像说可以免专利费,咱要是能国家买来技术便宜大批生产不出口,应该也能算是把新冠流感化了。
辉瑞这个大资本家精神的,估计不可能免特效药的专利费,咱国家要敢向印度学习直接拿来仿制药,那可就人心大快了!
内地应该是2-3天一次。我十月中旬晚从北京回,刚下火车就全体核酸,第二天一早,社区就电话通知居家隔离七天,两天一次核酸。解除隔离后,因有事出差,因为有48小时核酸,所以路上还好。从衡阳到深圳,因搭乘的火车经过某个有疫情的城市,到深圳北站后,又是全员核酸。去过北京后十四天內,基本上两天一次,不然酒店都不让住。内心对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充满感激,尽力配合,尽量不麻烦他(她)们。
十一月八日是我侄儿生日,他在成都上大学,一早发了消息祝贺了一句,到晩上才见他回,打电话过去,电话那头沙哑的声音说:大伯,我在当志愿者,太忙了,不多说,他们在喊我了。
中华文明是有且仅有的从古文明延续至今的原因不是那些有劣根性文明所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