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 -- 孟词宗
国防外交这些没得拗,国家安全法之后,能够给他们凸显 “香港不是中国” 的地方已经不多,所以要在译名上做文章。选个最不知所谓的来翻译,影响普通市民的认识习惯,这跟用广东话生造字是一脉相承。
毕竟一国两制暂时还管不到翻译头上来。
饿死不食周粟,香港文人就是不食中国草莓的气节,一定要叫做士多啤梨才肯吃,否则就是愧对大英女王的恩典。
Charles 在英语里的发音就是查尔斯。发“查理”音的是 Charlie。可做单独的人名,经常作为Charles 的昵称。
早期中文翻译的时候不知道什么道理把 Charles 这个大名 当作了 昵称 Charlie。当然,可能是翻译者望文生意,把Charles 读做 Char Les,又把末尾的 s 给吞掉了。
不过现在约定俗成,Charles 就应当翻译为查理。
例如什么司徒拔,杨慕琦,卫奕信,彭定康什么的,总不成英文原名就是Yang, Wei, Peng。维基上说阴国自有一本手册规定如何将官方名字翻译成三个字的中文名,看起来香港人还在继续用,多半是出于习惯而已。当然了,老佛爷走了,大阴国差不多快亡了,香港人是不是有必要保持这个老习惯倒是可以说道说道。
意大利语拼作Firenze, ‘r'发音介于拼音里的‘l'和‘r'之间,结尾的’e'也是出声的,念出来和“翡冷翠”挺接近的。
另外“Jeanne d’Arc”的法语读音和贞德区别不算大。
西班牙语Felipe结尾的’e'也是出声的,念出来就是“费力赔”。
这几个都是按当地语言翻译的例子。
而是类似于之前传教士和汉学家,另取一个中文名
这些对中文有些了解的人,自愿或者根据团队(外资公司在中国活动,有时候也给老总起个中文名)需要起中文名,共和国的原则是从名字主人的意见。
类似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这些;我知道最近一个改 译名的 是Charles Ralph Boxer,一个研究大航海时代的汉学家,原来从英文(此人英国人)翻译作博克舍(自然不会意译 拳击家),后来中国学者发现,人家自己起了汉文名字谟区查,而且中文签名也用这个,新译作就都改了
公司的例子,前可口可乐中国总裁包逸秋(Paul Etchells),这个中文名字算是结合了音译造的比较好的了;包的后任 叫 鲁大卫(David Brooks),鲁大卫这个是他自己起的,他是外交官的儿子,通中文
至于檀香山和旧金山,纯是华侨自造的名字,人家本名分别是 火奴鲁鲁和圣弗兰西斯科(这就是 圣方济各,至于是哪个圣方济各我也不知道,因为 意大利主保圣人是阿西西的方济各,远东传教士的先驱是圣方济各沙勿略;可能还有其它的圣方济各)
分不清ai和ei的音,结果Times和Thames的发音造成了混淆。
玉素甫之于约瑟夫
安禄山之于亚历山大
安禄山是所谓的“杂胡”,现代研究认为其是粟特人和突厥混血。粟特人本无姓。粟特人来到中亚后攀附当时的“昭武九姓”。“安”姓和“康”姓都是当时常用的部落姓氏。
至于他的名字“安禄山”则来自其小名“轧荦山”的转音,是粟特语 Rokhshan 的音译。
那么Rokhshan 怎么变成了 亚历山大?这类似把罗刹翻译为俄罗斯。 R 前面加个元音。于是 Rokhshan 变成了 ARokhshan - “安禄山”。
Rokhshan 的意思“光明”。 而亚历山大 在希腊语中意思则是“人类的保卫者”。两者完全不搭。
而日本人的蹩脚外语发音大概是最终把 ARokhshan 念成 Alexander 的直接原因。然后就附会了。
用了either就没霸气了。原文应该是it's my way or highway, 翻成要么听我的要么滚蛋。
臭港本地媒体再“如获至宝”一般照用😂
当然 臭港本地人也会间接或直接的予以影响 比如卫奕信 最早中文名叫“魏德巍” 因为被人提示名字里太多鬼 才改成卫奕信 还有像前港督麦理浩 一开始中文名取的是“麦理灏” 结果担心太多港人不认识灏字 念了白字 还是换成了浩😅
在你这儿真看不出。一个士多啤梨就让你不舒服。我看了这个词只是想笑。
以前港阴政府的官员包括领事馆官员都会起一个正式的中文名,给香港人称呼。只是觉得现在应该不会有这种机制了吧?当然了,若是香港怎么称呼英国人的名字还要遵守阴国领事馆的指导,这也太丢人了。
Bode,就是 Bode plot 的那个 。
国内以前翻译成"波特",现在翻译成“伯德”,
但是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位是荷兰裔,
发音不能照英语发。
没感到霸气,感到的是小器、赌气:要么跟着走我的羊肠小道,要么上高速去
估计是顺口押韵所以流行
听我扯犊子,不然滚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