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一月三事,美国供应链的可叹与可笑 -- 方平
你漏掉了最重要的一个事实:
【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1999年11月10日至15日,中国政府代表团同美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举行谈判。 11月15日,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至此,中美两国正式结束了双边谈判。】
美国本来是坚持要多榨取一些中国的让步,确实是炸馆事件让美国觉得可以适可为止了。
当然,中美协定达成后,还有其它国家要谈:
【朱镕基总理等在最后一轮中美谈判中亲临现场,坐镇指挥。我方代表坚持原则,经过6天6夜的艰苦谈判,这场最关键的战役取得双赢的结果,于1999年11月15日签署了双边协议,从而使入世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谈判的最终成功铺平了道路。次年5月18日,中欧谈判几经周折后也正式达成双边协议。】
至于911后的那3个月,走程序而已。
本质上,彼时(90年代)中国想入世,美国也想中国入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欧盟开张了)。
单纯的出口金额并不能说明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必须是顺差才有实质性的拉动。 2001年后日韩台纷纷把最后的组装搬到中国,基本上是把中国当成了贸易顺差的替死鬼,规避美国的贸易压力。
一个韩国客户生产闪光灯,在上海有一个组装厂,我很奇怪,什么公司居然在上海运营组装厂,这不要亏死啊。 结果去一看,在韩国什么都做好了,运到上海装上外壳, 出货给诺基亚、松下等。 上海就是一个仓库和顶包的。三星很多PCBA厂也是这个样子。这种工厂对中国的实质贡献极低,危害很大。当然,现在这些厂去了越南,导致越南进出口猛增,但贸易顺差居然是负的。
中国贸易的顺差在2004年前几年基本上只有200~400亿美元,对经济的拉到没有多少,还要归还当时借的日元贷款,被日元升值阴了一把,痛苦不堪。
我干脆把相关数据做成图标:
可以看出,入世并没有对中国的进出口顺差带来大的影响。到了2004年,英国人率先发动,伦铜大涨,接下来油价大涨,各种原材料大涨。意外的是中国成了大赢家,因为中国可不是稻公口中的资源少国家,本身是原材料大国,这轮原材料大涨给了中国发展的启动资金。
到了2009年,金融风暴来了后原材料价格暴跌,中国的顺差马上暴跌35%,2010年继续下跌7.5%。
要是晚到16年入世,很多人的命运就不同了,地雷阵也许就没有与身后名了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1999年11月15日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双边协议当然很重要,这表明在贸易专业代表层面中美已经达成共识。但也仅仅是贸易代表层面达成共识。中国方面是中央主导的,没有问题。美国方面,军方、国会、总统以及2000年后下一届军方、国会、总统都还需要真正同意才是真正切实可行。
这个协议能够达成确实是欧盟的欧元发行起主要作用(1999年1月1日开始),之后北约空袭南联盟(3月24日-6月10日),FL功事件(4月25日-7月22日),炸馆事件(5月8日-7月30日),台湾问题(7月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成为“总统”候选人、729台湾大停电。729大停电怎么造成的?为何第二天30日中美这么巧就五八事件达成共识?)。11月15日中美贸易谈判刚刚达成共识,11月16日国民党决议开除宋楚瑜,国民党开始大分裂;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怎么这么多巧事?
2000年台湾选举前后的中美互动(“生气外交”和“消气外交”),特别是11月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扑朔迷离,最终共和党小布什获胜。
当时小布什谈到中国时说:“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挑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我们与中国打交道时不存恶意,但同时也不抱幻想。一个新的共和党政府将理解中国的重要性,但不会将中国置于其亚洲政策的中心。” 这表明共和党政府可能推翻民主党克林顿政府有关中国的一部分协议,特别是台海局势如果发生变故的话。这也是2001年3月19日钱其琛副总理访美,双方又达成了桌下交易,使得美方放弃使用“战略竞争对手”这一提法。但到这时,美方也只是政府高层放弃这一提法。“战略竞争对手”的实际操作其实一直存在着,而且是当时美国亚洲政策的重点。否则紧接着突然发生的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不会处理得这么剑拔弩张。这样激烈竞争的局面其实很容易擦枪走火的,特别是其他各方,包括日台欧俄都盼望着中美冲突升级。
911改变了世界格局。
911事件前,小布什政府其实一直奉行的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对外政策,“战略竞争对手”这个帽子可以不叫,但实际操作就是按这个标准来对待。当时美方对华政策目标是确保“中国崛起”不会对美全球霸权地位形成挑战。那么,是否加入WTO,条款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改变,都是考虑和操作的范围。911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关注被全球反恐战争所取代。为了确保反恐战争的胜利,美国把中国视为反恐伙伴,自然调整了战略重点和政策。之后中国顺利加入WTO,中美双方围绕反恐与核扩散问题也展开了积极的国际合作。全球进入了反恐时代。
全球很多老百姓受千禧年预言效应影响,整个社会弥漫着末世情绪和氛围,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即使是通过让中国加入WTO,如果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主要是中国大陆内部或者台海局势),美方也可以随时利用现有条款,调整改变具体条件和政策来压制中国。如同2011年之后特别是2016年之后美国的对华方案。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只有大的战略方向发生改变,才可能让美方不再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而开始真正的战略合作,确保WTO条款的真正有效实施。
当二者不可兼得时,二者孰轻孰重?孰急孰缓?面临突发挑战时又如何取舍?
1999至2000年,不光是千禧年世纪转换本身造成的社会心态影响,全球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北约东扩,一超独霸。俄罗斯已成最后的倔强,欧盟已借势雄起,日本已被压趴伺机而动,台湾正图借力变天,美国也正面临两党相争,新千年谁执牛耳之大对决局面。试问,此时签了一个中美贸易代表层面的协议有多少实际可行性?未来将面对多少障碍和拦阻?
特别是,99年协议签了,2000年台湾就“变天”了。怎么办?光是继续耍嘴皮子骂台有效吗?一边勇于放开加入国际市场,一边开始对台动武?或者和美私下交易,让美方管住台日势力?私下交易难道不算增加的成本代价?
看看小布什上台后的政策:
2001年初,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作战略竞争对手,采取强硬政策。
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
4月12日美军机组人员回美受到热烈欢迎。
4月24日,美国公布对台军售(三项军购案)。
4月25日,布什在ABC《早安美国》中表示,美国售给台湾这一揽子武器在目前是“right package for the moment”(正确的决定),同时表示美国“Whatever it took to defend herself”(将竭尽全力帮助台湾自卫)。
4月26日,小布什接受CNN记者采访,被问及有关台湾问题时,小布什说,“我想向人民表达的是,我们期望用和平方式解决任何分歧。”“但就像人们所知道的,我愿意帮助台湾自卫,就我而言(我们的)政策没有任何变化,这是其他总统所说的,我会继续这样说。”当记者问到,若台湾宣布独立引发冲突,美国政府的态度。他说“我当然希望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宣布台湾独立不是一个中国的政策,我们将和台湾一道来确保,不使之发生。我们需要和平解决这一问题。”
5月17日,小布什在白宫接见美国社区亚太裔领袖时,他再次声称,若中国大陆“动武”,美国将会协助台湾。
5月29日,美军恢复对中国的侦察活动。
7月3日晚,中国通过俄罗斯运输机将大卸八块的美军侦察机运离中国并于次日美国独立日运抵夏威夷。
中美较量到这个时刻,美方会顺利地让中国加入WTO而没有更多付出?
911事件改变了全球战略格局。大势所趋,美国必须先抓反恐,先在反恐战争中战而胜之,所以只能将遏制中国放在次要考虑问题上了。这给了中国十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正是这样,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才能突飞猛进。否则台海局势不稳,加入WTO还能有什么轻松贸易可做?
这儿有篇文章,由当时的对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口述:...加入世贸谈判回顾
列了三个影响中国入世的重大政治干扰:
1989:柳丝
1998/6、1999/4;
1999/5/8:炸馆。
没把2001/4的撞机给列进去。
文章还说,在2020年10月克林顿签完法案后外界以为中国已经搞定了。谁知又卡在了2020年底开始的多边谈判上,又拖了半年多,到2001年6月才搞定:关于左利克那一段写得挺有意思的。
期间,撞机的事石广生提都没提。
=======
中国加入世贸,有些事件是正力,有些事件是负力,我也列一下:
1、正力:比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开放市场(金融/农业进口/汽车)、其他让利;
2、负力:美国经济要价、国会干扰、政治突发事件(柳丝、银河号、炸馆、撞机等)。
另外,911可以算作正力,台海算负力。
我看,911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了911,小布什更不会阻扰中国入世了。
那么,小布什会不会因为台海阻扰中国呢?我看不会。
凡事,都是利益算计。
小布什当然可以用台海来向中国再次要价。问题是他也得考虑收益/风险/成本。
他是怎么考虑的,我不知道。但可以认为2001年6月份,左利克已经替布什考虑清楚了。
左利克,辅佐两代布什,堪称布什家族重臣,据说进布什家都不需要门票😂😂。
三个月后,即使没有911,布什拿台海问题来再次要价的可能性不大。
除非,除非啊除非,特朗普/拜登穿越回去告诉小布什:可不能让中国加入世贸啊,他真的是一头睡狮。我们现在费了老鼻子劲都干不过他……😭😭
如果时间能倒回,即使有911,小布什也会泼着老脸不要而阻止中国加入世贸。
历史确实很难假设,因为一个重大事件变化了,会引起一连串关键因素变化。如果需要探讨分析,可以假设没有911,主要可以考虑几种情况:
1. 美国军方对中国台海和南海的态度和反应
2. 台湾李登辉的应对和策略
3. 日本的反应和操作
4. 中国大陆内部上下对台湾变化的态度和反应,特别是知晓美日已经深度介入后会怎样。
加入WTO其实并不仅仅是经济贸易事务,而是应从全球战略格局角度考虑。所以光看经贸部内部的谈判分析还只是反应贸易专业层面,还需要多看看各方政治、军事、经济各层面的变化发展。
如同承认新中国和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是一个简单的承认而已,后面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利益利害错综复杂,否则美国不会一而再再二三地阻挠中国。加入WTO同样不仅仅是经贸赚钱发财的事,这意味着未来极可能的一个大国崛起甚至挑战超越霸主地位的问题,否则美国不会一年又一年的阻挠和拖延。
个人看法,我看不出在台湾局势变化情况下,美国还愿意按原条件让中国加入WTO,也看不出中国在美国用台湾问题为筹码进一步侵害压榨中国,中国还会同意加入这样的WTO。如果没有911,谈判拖延甚至破裂在2001年是个大概率事件。
我简列一下克林顿签完法案后中国入世的时间线:
1、2000年11月世贸多边谈判开始,中国因农业补贴占比问题谈判停摆;
2、2001年6月,石广生搞定佐利克,美国同意8.5%
3、2001年9月13,中国与墨西哥完成双边谈判。
这是最后一个谈判。本来这次日内瓦世贸中国工作组十八次会议计划于9月13日结束,并通过中国入世议定书。但是,因为911,美国贸易代表来晚了,会议于9月17日才结束。
4、2001年11月10世贸多哈,总干事将中国入世议定书向各国提供副本供签字;
5、2001年12月10,签字30天后生效。
=======
就是说,在911之前,中国加入世贸的程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美国(军方)、日本、台湾的任何局势变化都对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或者说有影响也都被中国搞定。
假设没有911,在9月13日日内瓦正常完成中国议定书。在到12月10之前的3个月时间内,台湾局势的什么变化会导致美国反悔?兄台请假设一下。
=====
当时,美国对中国入世到底是什么态度?我认为美国操盘者没有认识到入世对中国发展的重要重要重要作用,甚至全世界都没人认识到。毕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谁都不能预知未来。
美国的态度不过就是尽可能地提高要价,所以一年一年地阻扰和拖。
相对于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主权更重要。所以,除非当台湾局势影响到中国的主权,比如在这3个月期间,美国怂恿陈水扁宣布独立,或美国和台湾建交,或美军跑来驻台……
我不认为,如果没有911,后来3月内台湾会发生这种局势变化。毕竟,中国入世对美国也有好处(这是克林顿说的),坏处他还没看出来。无非就是要价而已,美国没想过要彻底砸盘子。否则,要砸早砸了,何必大家瞎折腾。
你知道台湾是怎么获得这个地位的吗?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先研究研究这个问题,顺带也就明白了中国入世的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但是我们有必要先搞清一码事究竟是怎样的一码事,不然,什么事都是一锅粥。
我也在业界,化工相关。国内带来的供应链上的挑战还是政府管理方式上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很多地方政府都是一刀切的管理模式,限电,停产,暂缓审批等等,说来就来,事先连个信号都没有。当然,出发点或者触发点没啥说的,无论是环保还是健康和安全,都是硬理由。以化工为例,国内生产厂已经向经济不发达迁移或选择远离人口密集区建厂。但那些地方政府管理水平和江浙沪包邮区相比,还有待提高。很多方面官员的绩效是一票否决,如果有安全生产事故,或者有污染事件,那么仕途堪忧,这样工作的细致性和前瞻性以及平衡各种指标要求是很高的。
回头说国外的情况,基础制造业要想从国内大幅转移走,没有10到15年是不可能的,讲的霸气点,说其它国家需要20到30年来承接中国的产能都是高看那些国家了。想想我们国内走过的路,难道其它国家能比我们做的更好更有效率吗?
具体上我是从全生产要素来分析的,基础工业的全生产要素包括
硬环境——政局稳定性,能源和电力,公路铁路航运交通
软环境——公众接纳度,政府审批速度,法律法规和金融服务机构
产业链上下游完整性——要采购的原材料和要供应的市场,两头在外的行业做不大
人才
技术
资金
通过上述分析,世界上像中国这样要素全的国家和地区没几个,瘸子里面拔将军基础工业真正有竞争力的还是欧盟和日韩,其它国家如墨西哥东南亚只能局部替代
美国收割哪个国家,先输入美金让该处房地产暴涨,然后抽走资金,让房地产暴跌,引发崩盘。得熟悉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