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月之回忆河友探讨一下虚无主义 -- 给我打钱8740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选一,挑哪个?奶子我所欲也,智慧亦我所欲也,二选一,挑哪个?
啊?!这还需要选择?这不是白给的送分题吗!
送分题你都答不对,你还纠结,你怎么不去死呢?
讲两则故事。
一
一番云雨之后,女子问男人:“我奶子好看吗?”
男人不接话,拂袖而去。
女子一跃而起,拦住男人:“说,干嘛逃跑!”
“你太二逼。如果我说真话,伤害了你,如果我说假话,那么就相当于自戕。”
“你知道我为什么总提这种二逼问题吗?因为你他妈的不能给我安全感!”
“得了吧,你那叫心虚。”
“我心虚?!我心虚什么,偷汉子了?给你戴绿帽子了?你今天不给老娘说清楚,要你好看!”
“咱们啊,彼此彼此。当初咱们是怎么认识的?不就是你单着,我单着,别人在旁边一起哄,咱们就睡到一块了?”
“……”
“所以咱俩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你很清楚,要不然为啥说你心虚?”
“难道你就不心虚?你这么明白!”
“我他妈的是心虚,可我不提你那种二逼问题啊!”
“少他妈的在这给我放狗臭屁!你那是鸵鸟,假装什么也不知道!”
“随你怎么说,反正我不挑事。”
“我挑!我要挑事!我受不了了!”
“好啊,挑啊,窗户纸就这么薄,一捅就破。”
“捅破就捅破,大不了一拍两散,那也比现在强!”
果然一拍两散。
但没过几天,又“重归于好”了。为啥啊?这凸的,闲着,这凹的,也闲置,搁闲鱼上又拍不出去,转念一想,费那个劲干嘛呀,这不有老相识么?
窗户纸固然很容易捅破,但是重新糊一层也是很easy滴。
二
某男子嫖妓被抓,回家后第一时间被妻子捉去审问。
“老实招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这个原因不是众所周知吗?”
“众所周知的事多了,我哪知道你说的是哪一桩啊。”
“就是……就是……我产生了审美疲劳。”
“嫌我老了?”
“不是……不是……年轻的时候也……”
“哦,明白了,始终如一的丑,对吧?那你当初还要娶我?”
“我娶你是因为你的智慧,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的心永远都是你的。”
“说完了吗?”
“还……还有一点补充。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心绝对是属于你的,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但是……但是,仿佛,有一只神秘的手,在控制我的身体,或者说……嗯……我的身体仿佛……嗯……”
“你是想说身不由己吧?”
“啊对对对,身不由己,老婆大人,你真是太有智慧了。”
“你咋不说是你晚上做梦的时候亲吻了撒旦的肛门呢?或者干脆说是恶魔附体呢?我纳闷的是,你那个……就你那个,跟花生米似的……尽管妓女是为了挣钱,但人家难道不会在心里暗中讥笑你?就这么一丢丢,这么短小,还出来嫖?你不怕人笑话吗?我这么多年就没有快活过,可我从来就没有为这事挑过你的眼。你倒好,你这丢人是丢大发了。”
当丈夫的听了妻子这番话,顿觉无地自容。
孟子谈的舍生取义,是雅文,我们要注意,孟子写作的对象,是当年的士,不是农民。我把他的文章,“翻译”成了俗文,变成了舍奶取智。
这里就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以免大家产生误会。
其一、舍生取义问题,还是在谈何为本何为末。本末倒置是要死人的,把树梢埋在土里怎么可能养活树呢?
其二,人不学,不知义。不学的,不能称之为人,毕竟事实上是确确实实连牲畜都不如。
在第一则故事中的那对狗男女,是很常见的。常见,不是正常,有的人故意把常见歪曲成正常。指出这一点,是有必要的。
这对狗男狗女,心里跟明镜似的,但平时都装糊涂。憋到某种程度,受不了了,就要爆发。在故事中,狗女率先发难,提出了一个两难问题,狗男见势不妙,想逃跑,但被狗女拦住。显然,狗男已然预感到要出事了。
当狗女歪曲事实,说什么自己没有安全感时,狗男也不想再忍了,于是开始揭黑、爆料:什么安全感,你妈的是心虚。
狗女当然不是吃素的,立即反击,指出对方装聋作哑,如把头埋进沙子中的鸵鸟。
狗男狗女总是这样,先是装,然后忍,最后爆发,揭对方的老底。一拍两散,几乎是必然。一拍两散之后,又所谓的重归于好,仍然几乎是必然。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其实就是一直在搞分裂。所谓凑到一块,不过是因为无法独立生存,只好硬着头皮“合作”。
第二则故事就不一样了,很明显,妻子有相当的智慧,丈夫是要差一点的,但是,也不是太差。因为这个丈夫还知道什么叫羞耻。
当丈夫狡辩自己精神和肉体各行其事时,妻子巧妙的指出对方在胡说八道,并且这种胡说八道只能骗得了蠢人,在明眼人看来,就是欲盖弥彰。
妻子为什么没有这么直接的说呢?如果一个人无耻,你说得再直接,也没有用,如果一个人还有一点廉耻之心,你不用说得那么直接,他也知道。
这并不是我们某些蠢人所认为的,口下留德,给对方一点面子,而是智慧的表现,不需要做的为什么要做?
第二则故事中的丈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很简单,胜骄。
胜骄之后就开始忘本。他为什么要娶这个妻子?因为她有智慧。娶到了,就胜了,胜了就骄了,骄了就忘本了,忘本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既然你不珍惜,我可以离开你啊。
这就好比说,树根埋在土里,这人一忘本,就觉得树叶好看,盯着树叶目不转睛。结果呢?结果也不去施肥,也不去浇水,根,不就枯死了?
胜骄,忘本,最后输个精光。
到那会了,再来哭: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别扯了,上天给你一万次机会,你还这样。
第二则故事,我并没有写完。这位丈夫已然忘本,有智慧的妻子让他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是认错的。但远远不够。他能不能改错呢?我不想写下去了。写得太美满,叫人嫉妒,写得太凄惨,又叫人难过。
请问各位河友,我到底在谈什么呢?
有人说,“我知道,你在谈俄乌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是一对狗男女”。
嗯,有道理,有一定的道理。
我在谈国际风云和国内大事。
所有外国的事,都见第一则故事。
所有中国的事,都见第二则故事。
我们嘛,有希望,但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所以第二则故事我没有写完,也不可能写出一个结果来。
外国嘛,没戏,一点戏都没有,很简单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连人事都不尽。除了撕逼,就是装傻充楞,装疯卖傻。
是不是有人听了暗自窃喜啊?“哎呀,我刚才还以为第一则故事说的是我。”你?你认为你是中国人啊?你生在中国,你就是中国人啦?这么easy啊?人,是做出来的,我都讲了一万遍了。生在中国,鬼才知道最后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
如果我是在五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说胸罩是迫害女性的有力证据,恐怕不会有几个人听了之后“若有所思”。但是在今天,我却有把握的说,会有不少人同意我的看法的。
起初并没有胸罩——我并不是在说起初没有后来有就是一种罪——女人用的是束胸。束胸大抵上类似于战士穿戴的盔甲,只在特定场合使用,换言之,它的出现是要解决某些问题。具体是哪些问题呢?比如大胸妹子会告诉你她们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
中国人是很熟悉裹脚的,可这种熟悉只是听得多而已,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三寸金莲是突然间冒出来的。然而并非如此,这里面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我的意思是说,今天市面上那种挤胸式奶罩是经过了一系列发酵才出现的。
演变过程具体是怎样的,我无意在此展开,我关注的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演变。
据我本人的调查来看,其关键在于无限扩大化。
什么叫无限扩大化?数学不是万能的,但实际上被当成了万能,这就叫无限扩大化。价值判断不是万能的,但人们将价值判断变成了万能。
众所周知,女性的奶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一定会下垂的,但有一些人搞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下垂的奶子不好看。
“下垂的奶子不好看”这一观点我相信许多人是认同的,可我要说的是,这是系统性蠢货经常犯的错误。
下垂的奶子,只是一种存在,坚挺的奶子,只是另一种存在。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好看与不好看。好看或者不好看,对应的就是好恶,好恶对应的就是价值判断。
如果有人对此表示质疑,那就不妨去非洲走一圈,要是条件不允许,看看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其实也足够了。你会看到无数对下垂的奶子,并且当你看得熟了之后,你的“下垂奶子不好看”之“感”(这并不是观感,而是观念)就会消失。
同理,年龄大了之后,皮肤会松弛,会有皱纹,这也只是一种存在,并不能将价值判断引入。
我估计会有人坚持说:我看到松弛的皮肤、下垂的奶子,我就不由自主的产生厌恶感。当然,这里的厌恶并不是说我反感,而是“觉得不好”,没有紧致的皮肤、坚挺的奶子“好”。这是一目了然的,无可争议的。
不,绝不是一目了然!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目测的结果,可显而易见、不证自明的是,纯粹的观感会有价值判断吗?
我们所有人纯粹的观感是不可能产生价值判断的,是不可能产生好恶感的。这就意味着,并不是看了之后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而是你的脑子认为这个好、那个不好。
打比方的说,你的脑子如同指纹识别器,你的眼睛用来录取指纹。当你的眼睛看到某种特征的指纹之后,便将其报告给你的脑子,然后才是你的脑子做出价值判断,即好或者不好。
因此,”下垂的脑子不好看,坚挺的奶子好看“,根本就不是一目了然。
下垂的奶子就是下垂的奶子,坚挺的奶子就是坚挺的奶子,这根本不存在好看或者不好看。
所以为什么我前面说N多人是系统性蠢货呢?
系统性蠢货的意思就是他所犯的错误已经深入骨髓了,或者说布满全身,或者说他患了癌症,这种癌症的名称就叫蠢货癌。而之所以 变成了系统性蠢货,其成因就是(前面提到的)无限扩大化。
价值判断不是万能的,它所涉及的范围是有限的。这才是事情的原本。换言之,在更大的范围内,价值判断是不成立的。正因为,系统性蠢货的活法,显然就是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失去了整片森林。他们把某棵树当成了全部。所以,系统性蠢货的人生,从头到尾都是悲剧。
关于价值 判断的问题,还需要多说几句。这里面有一个“细节”是要注意的,那就是价值 判断有一种类型叫临时性价值 判断。什么意思?这意思是说,原本圆石头只是圆石头,方石头只是方石头。但人们在解决某个问题时,用了圆石头,这样,就出现了临时性的价值判断。换言之,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我们会说,圆石头好,方石头不好。如果这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的出现,那么人们就会不断的说圆石头好,方石头不好,尽管如此,这仍然只是临时性价值 判断。这是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解决另一个问题时,人们都说方石头好,圆石头不好。
可是系统性蠢货却是不明白这件事的,所以他们非常热心的参与某种讨论、辩论:到底是圆石头还是方石头好?
而这,恰好就演化出了今天那种挤胸式奶罩。系统性女蠢货会主动选择挤胸式奶罩,系统性男蠢货会欣赏这种选择,这就是我们人类社会中的奇观。这种奇观并非今天才有,而是一直都有。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一种长期存在的奇观也只是一种存在。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在某些人眼中世界非黑即白,他们不知道还有中间的灰色地带。
这个看似极其高明的论调,仍然是系统性蠢货“发明”的,相当“伟大”。
正确的观点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有一个区域,在其内,只有黑与白之分,所谓的灰色地带仍然不是黑就是白,只不过看起来没有那么黑那么白,这是其一;其二,还有一个更大的区域,压根就没有黑白之分,自然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灰色地带。
我在前面讲,我们这个世界或许可以这样描述,只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是有价值判断的,而剩下的巨大的区域它是“无性”的,不存在价值判断。
那么这个很小的区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原始冲动冒出来之后,人的主观能动性何去何从,因此,何为善何为恶对应的就是价值判断。这是一种长久的价值判断,只要人类还活着。但我前面也提到,还有一种价值判断,叫临时性价值判断。可为什么临时性价值判断演变成了长久性价值判断呢?答案很简单:恶习所致。用完了东西不及时放回原处。
在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就说,圆石头好,我要圆石头,我愿意为了这个圆石头支付多少多少。只是在这样一个阶段才会如此,这显然是临时 性的。所以应该怎么办?“放回去”。可有的人他没有这种好习惯,他一贯的作恶。
关于无性的那个巨大区域,我再多啰嗦几句。
几乎可以这么说,凡涉及到程度的,原本都是无性的。那么什么叫程度?就是大小啊,就是多少啊,就是轻重啊,就是颜色淡颜色深,就是绿色,就是红色……
所以,怎么可能好大恶小呢?怎么可能 恶 绿好红呢?怎么可能喜欢高而讨厌矮呢?
庄子就讥讽过这种系统性蠢货。他说,人们总认为又粗又直的树好,结果这树就被人伐倒,拿去做家具,那个长得歪歪扭扭的树,系统性蠢货便“手下留情”,它反而因祸而福,活了下来。N多年之后,人们在这棵活下来的歪歪扭扭的大树下乘凉。
曾经有个系统性蠢货也读了庄子,听说我对庄子有一定的研究,便来找我,说是要跟我探讨一番。
这位系统性蠢货向我提出了一个“深奥”的问题:你说,到底是又直又粗的树好,还是歪歪扭扭的树好?
说完,他还冲我眨眨眼,表示他话里有话。我假装听不懂,他便耐心向我解释,又直又粗的树就是君子,歪歪扭扭的树就是小人。
他的意思就是在“问”:你说,是做君子好,还是当小人好?
听完之后,我只好“回头再聊,这会手头真的有事。”
所以,究竟什么叫达者呢?达者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这类系统性蠢货所伤害,但他不往心里去,仍然要帮助这些系统性蠢货。
这并非是达者所谓的道德高尚,而是达者有办法,至少在一定阶段内,将这些系统性蠢货组织起来,解决一个大问题。
什么又叫穷者呢?穷者就是拿这些系统性蠢货“没办法”,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我认为需要谈谈什么叫好恶观,什么叫好恶感。
某个男人见到一对丰满的奶子,便表示满心欢喜,这叫好恶观。这是他的观念,而不是他的观感。
这种观念是可以改变的,我的意思是说,这是随波逐流的,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大小的奶子,有不同的“定性”。
某个男人见到一对超级大的奶子,感到不适,这叫好恶感。
显然,他产生了厌恶感。这是因为太大而不寻常,关键在于不寻常,不常见,也有可能是因为跟身体其它部分的比例不常见。这后一点,尤其需要多说几句。我们有些人常说美就是协调,比例协调。可是,这种所谓的比例协调,只是一种常见。换言之,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一对超级大的奶子再加其它常见的身体部分,就真的不协调了。换言之,我们人类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恐怕不能说这是上帝的杰作。我们只是长成了这个样子而已。可是人类往往自视很高,将这样一种存在吹嘘为美,也就是说,将自己常见的事物吹嘘为美。这种吹嘘由来已久,流传甚广,乃至写进了教材。
我们人类当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对此还保持着清醒——有些“不识趣”的人,总是提出一些所谓“怪癖”的疑问:要是我们人类长成另一个样子,是不是有可能会生活得更好呢?比如说,双足直立行走,真的是上帝的杰作吗?真的是利大于弊吗?
不过,同样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疑问发出之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什么可观的成果,我们人类仍然长成这个样子,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没有什么变化(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如今是不敢下定论的)。我听说一些特别大胆的科学家,在尝试着培养“怪人”。这种“怪人”跟我们经常见到的自己,样子完全不同。比如有的长的是复眼,像苍蝇那样的复眼。但这只是听说。因为很显然,他们“离经叛道”的程度,已经超过了这世上N多人的“忍耐”限度,如此他们只好躲着做他们想做的事。
现在说回好恶观和好恶感。
经前述“论证”,恐怕我们不难明白一件事:常人所说的美丑观——即便是白纸黑字写在教科书里的审美观,是假货。因为好恶观只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一会一个样,而好恶感的本质只是在于常见和罕见的区别。所以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
这个问题是不是相当“可怕”?
没有办法定义美与丑了。
因此,我个人认为,根本就没有美与丑这样的概念,这是某些人“发明”出来。
但是,就文字层面而言,或者说,若是要玩文字游戏的话,还是有办法谈美与丑的。那就是,真善美、假恶丑。同一个事,用三个不同的符号来表达——人类酷爱这种画蛇添足的游戏。这是因为“后来者”总是挖空心思的搞发明创造,期望这样做了之后就表示自己来过人世间。
创造出的文化也是充满偏见,这一点似乎无法避免。
我们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各种技能(包括所谓的艺术创作)其本质都是程序。延续了至少数千年的旧社会即将土崩瓦解,如同泰坦尼克正在向冰山撞去。船上的人,其实已经知道了。
通过文字手段把物品给整没,算不得虚无主义。
比如说,房间里有张床。张三进来看了一眼,跑出来说,房间里没有床。
严格的说,张三没有错。因为,这种我们叫“床”(这里一定要有引号😂😂)的东西,在张三他们那嘎哒叫桌子😄😄。
看看,因为叫法不同,张三就把我们的一张床整没了!
======
至于楼下帖那个把美丑概念整虚无的问题。
美学有很多流派,经验主义美学认为美丑就是好恶感、愉悦主义。
对于这一派来说,一个男人看到“丰满的奶子”,表示“满心喜欢”,这就是“美”。把它叫“好恶观”?好家伙,换个词,就把“美”的概念给整没了。
也意味着新文明的诞生
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千古难题。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晰的知道【什么不是人的核心价值】。
前段时间还有一个朋友说起来失业问题,我和他讨论了一下。我们最终取得了一个共识:失业率会越来越高,这是不可逆转的。
我们中国每年有几千万毕业生,如果没有所谓的维稳政策,他们将是一枚枚炸弹。可是目前来看,这种维稳政策只是在拖延时间,因为大量的岗位是被“发明”出来的,尽管有薪水可拿,可是不会有人干得开心。这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法子,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最终还是会出乱子的——这个世界上关心“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据我这位朋友所说,中国的AV界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从业”人员在短短的十年内激增了N多倍。这也说明维稳政策只能覆盖一部分人群。
但不光是中国这样,全世界都差不多——小日本是做“假账”,看起来失业率很低,其实高得吓人——看来罢工潮是不可避免的了。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如果积累的社会财富足够,分配相对公平一点,或许这个调整过程能平缓一点。现在的低生育率也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自然的生物本能反应:既然社会的发展可能不需要这么多人了,干脆就不要出生。当然,国家、种族间的竞争,对资源土地的争夺,又需要各国维持自己的人口。怎么保持两者间的平衡是一个考验政治智慧的问题。
宏观的角度可能就是种族延续,占领地球,走向宇宙。
微观的角度就是个人有限生命里的极致体验,包括身体的,认知的,艺术的,美的,科学的,创造的,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