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英国政府趣事 -- 翼德

共:💬497 🌺2512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家园 制度不一样没法比

习近平到我们老家,说我穿谁的西服,谁要倒找给我十万块钱,我看排队能排出一条街。能说习近平的服装是-100000元,就因为这个都去选他么?

家园 这都是些职业经理人

前台的小丑,表演天赋不够随时会被后台老板炒掉那种。骆家辉的经济舱也是类似。

你咋不提华尔街的中层员工发了年终奖都在讨论去哪买个岛,比尔盖茨在女儿生日送了她一匹马,附带一座马场农庄。

家园 本来没想投草的

但你既然这么说了,不投草似乎就不算爱国者,那就投了。

话说民主国家透明(剩下半句“独裁国家不透明”)这种话术国内公知都放弃了。毕竟民主国家不明不白死于某政客案件的人也太多了。。。

家园 29. 私校生群聚新内阁,公校姐独秀劳力士

我最近上班路上的一个爱好就是第一,盯一下我路上必经的一个加油站的价格展示板,择机而动,低价是加油;第二就是听早间几个英国电台的主持人们和政治人物和英国民间键政局认识吐槽英国政治。这两天虽然天天盯着油价,希望在英镑稍微升值后油价能跌点,谁料它不跌反涨,柴油一路从前两周的一块七涨到开到普京开始打乌克兰的时候的近两块一生。看来能源价格背后的水很深啊。

不过今天早上广播里的吐槽节目没有像油价一样让我失望,我现在趁午餐时间,跟大家转述一下,有兴趣的话可以当成以后吹牛聊天的谈资。今天吐槽的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是英国政治中长期存在的,就是这些搞政治的,政府要员们,基本上被英国私校毕业生垄断了,特别是保守党的政府。普通人家的孩子,公立学校毕业的,很难有机会。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伊顿公学+牛津PPE的圈子,在英国保守党内是相当流行。如果您不是太清楚,我就稍稍谈一下英国的阶层分化的问题,还有所谓的贵族范儿的问题。

这里说的私校,是指英国的私立中小学,传统上归为Public School ,从字面上看或许有些矛盾,为什么私立学校是Public的,这里的public是指办学的单位不是政府操办的,而是由普通公众所办,可能翻译成民办学校更确切,但是那样的后果就是名称就不那么高大上和贵族范儿了。所以,姑且沿用一直的翻译,叫私立学校;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公立学校,称为State School,字面意思就是官办(国家办)学校。两者的区别在名字上就已经体现出来,公立学校是拿政府的钱的,听从政府领导,相当于中国的事业单位,经费从地方政府出。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由纳税人买单,一般是占用所交的城市物业税(Council Tax)。私立学校,经费跟政府没有牵扯,主要由学生的学费出,当然有名的私校,外部捐赠也占一部分。虽然私校不从政府直接拿钱,它们在交税上有优惠,因为当前私校们都被视为慈善机构而不是一个商业实体。这也是反对党声称如果当选要取消这些私校的慈善机构的地位,把多征的税投入到支持公校的建设上的。

在英国,除非你想上私校,中小学教育是完全免费的,不需要交一分钱。这里的完全免费,可能比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更社会主义,没有学杂费,书本还有铅笔,文具,等都是免费提供。基本上说就是直接上学就行了。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校的早餐和午餐也是免费提供的。当然家长有一项最大的支出就是校服,每个学校还不重样,大概是每年几十镑到一百多镑左右,不过最近传出有家庭因校服致贫的,所以,很多学校最近放宽了标准,可以到超市买到更便宜的通用的校服而不再要求单独定制的。相对比的是,私校大多每年学费1万镑起步,其他游学,体育器材等费用另计。早上听人吐槽说,新首相女儿的私校费用是6万镑一年,不知道是一个还是两个,因为听起来发音一样(daughter's 和daughters'), 反正不少。

英国的小学教育阶段,公校和私校在教育方面的差别不大,一些公立小学声誉甚至超过私校。我分析的主要原因是小孩子在这个阶段还比较听话,有调皮捣蛋的老师也能镇得住。相反,到了中学,青春期的小孩受家庭背景,社会还有社交媒体的影响更大,调皮捣蛋,更加难管。这个时候分化严重,公校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更不用提公校不具备私校的各种更好的软硬件设备了。这个分化在英格兰更为突出,主要的后果是,中产家庭或以上的,很多都从中学起把孩子送到私校,这点尤其以亚裔为甚(包括印度裔,华裔),这点跟亚裔的传统观念有关。我见到过有中国人家庭属于中下收入的,也勒紧裤腰带把孩子送到私立的,甚至不惜为选学校搬家跟着孩子走的。当然,公校中也有好的,比如英格兰有一种文法中学,虽然是公校,对学生入学的成绩有限制标准的,需要考试(称为11+,即11岁以上考试)才能进。这种学校的竞争力很强,想进去也不容易。在工党长期领导下的威尔士,文法学校全部被取消了,公校的择校基本上按划片,也有很多家长为了一个好公校选择在学校的附近买房的。这种中学以后的择校运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英国社会一个普遍的现象。对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既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反过来也是阶层固化的一个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正反馈和自我加强的过程。

英国的阶层固化,是我个人尤其痛恨的国家特征之一(个人观点,请明察)。简而言之,就是民众已经不自觉地自动将自己的身份认同归结到现有的四个阶层(class)之中,就是劳动阶层Working Class , 中产阶层Middle class,上层阶层 Upper Class,精英阶层Elite Class。阶层之间很流动很少,可以说基本安于现状,要想突破操作比较难。各阶层之间也特别注重自己的社会特征。最直接的就是说话的口音,一般来说Working Class很大情况下不会使用英国的普通话(RP English)口音与人交流的,除非是在故意模仿或嘲笑别人的时候,而middle class就是以说英国普通话为特征的,他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使用Upper Class 即比较Posh的英语。还有一个就是阶层的认定很大程度上跟职业有关,而跟具体收入关系不是太大。当然,财产上升到一定程度,也会实际上造成阶层的迁移。例子之一就是一个开外卖餐馆的业主很大概率要比一个小教堂的主管vicar收入要高,但是前者一般被认为是working class,而后者是典型的中产,比如前首相梅的父亲就是这个职业。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熟知的踢足球的小贝和他的辣妹老婆,一直在努力实现阶层的跃迁,前不久女王去世,小贝自愿跟随大众步行排队过夜10多个小时去瞻仰女王灵柩,有很多人(不是我)背后说他这是为自己刷人设,想最终拿到一个Knight的封号(Sir),进入精英阶层。

阶层固化的另一个跟政治有关的表现形式就是阶层所形成的圈子。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尽管牛津和剑桥这些年一直在努力,使生源更有代表性和多样性,而不是传统的中产私立学校的学生,给更多的Working Class还有少数族裔的学生拿到机会,这些学生在入学以后实际上还是很难打破现有的阶层交流。疫情前有个工党的年轻女议员,因支持移民以及留欧,被当地选区的一个反移民和支持脱欧的狂热分子刺死。我听过她生前访谈的很意味深长的一段话,大意就是作为她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她在剑桥大学的几年是她人生中最痛苦的几年。这个从侧面反映了穷人的孩子如何难以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还有一个例子,若干年前,看到一个新闻,北部某中餐馆老板的儿子自幼聪颖好学,后被伊顿公学录取,免学费。当时在当地传为美谈,还有当地BBC的采访,后来听说这个孩子在伊顿很不开心,毕业后也没有到很好的大学。

啰里啰唆的这么多,让我们看一下印度哥的新内阁阁员,据有好事的一个慈善组织查证,近2/3的内阁成员都是私校毕业生,其中印度哥的母校温彻斯特工学据说这几天还组织了一个party,庆祝该校毕业生中的首位首相就职。教育口一直是关于公平和阶层固化的重灾区,对此,保守党也不敢大意,免得被反对党揪辫子,因此就任命了在利物浦某个公校毕业的这位Gillian Keegan大姐当教育部长(Education Secretary)这位大姐新官上任,好不春风得意,专门找人约拍了一个标准照,就是下面这张

点看全图

不过,民众没有为Keegan大姐雍容的仪表所倾倒,反倒是对她手腕上的这款劳力士倍感兴趣,有好心人不辞辛苦,考证出同款市价约一万英镑。很多人纷纷开启吐槽模式,质疑这帮富家子弟所占据的内阁,如何能保证教育的公平,穷人的孩子什么时候出头之日。我早上听广播,LBC的毒舌之一请反对党工党的一个影子内阁成员David Lammy对此发表看法,我觉得这个政治老油条的说法滴水不漏,还有一定道理, 大意就是:“我对这些富裕家庭出来的私校毕业生担任要职不做道德判断,要看是他们的行动,如果你向上爬了一个阶层,你是否能把梯子放的更长,还是直接收走,使其他弱势群体更没有机会。当朝首相印度哥在前朝的时候亲手砍了穷区的社会福利和教育预算,然后拿这些前去建游泳池,网球场等等,那么现在大家有这些不满的议论也是正常的。”

最后私货,希望我的以有着千年历史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文化传统的母国,千万不要走这些阶层固化的老路 - 少些贵族范儿,多些工农兵。

通宝推:青青的蓝,黄序,自由呼吸F0,神仙驴,方恨少,伏波将军,喝点红茶上会网,林三,审度,潜望镜,pyrefir,strain2,高地,西江城,桥上,铁骑边塞,燕人,七天,GWA,西安笨老虎,
家园 顺着疏影河友的贴说几条

1、阶级/阶层。

7月底得过新冠,国内的亲友都很担心。我小姨每次打电话都让我去体检,弄得我哭笑不得:得病的时候在家扛着,病好了以后去体检?

后来扛不住我小姨催,再加上好长时间没体检了,就去做了一次体检。体检的时候和家庭医生闲聊,家庭医生美滋滋地跟我说,他儿子拿到技术工人证了,由于加班比较多(技工加班有double time),挣得比他刚毕业的时候还多(我心里说:你没算通胀吧)。

按说,医生和律师是这边社会地位最高的两个职业,医生的儿子做个技术工人就满足,可见class之间的差别不大,社会比较扁平。

阶级差别肯定存在,但是在生活中感受不太明显。我脚的原因之一 @雪夜灯光 说的阶级分层做的比较好,特权阶级的比例比较低,平时能接触到的很少(能想到的一是公司几个大老板,二是联邦议员);二是特权阶级装逼也会被雷劈。举个例子,亚省是保守党的大本营,省议会88个席位保守党占了70多席,届中换了个党魁(多数党党魁直接出任省长),资深且年龄不大,是保守党培养以后竞选总理的,又是在保守党大本营,所以比较牛逼,结果1年后选举翻船,70多个席位输得只剩下10席左右,政治生命至此结束。

而且大人物毕业的学校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哈勃是卡尔加里大学毕业的。当然大家拿没有剑桥牛津那个级别的学校。

---------

2、私校。

我身边朋友的孩子大都上公校。一个原因是超过一个孩子上私校的费用是不小的负担,二是因为公校也不差。唯二的例外,一个是独女父母在北京有几套房,钱实在是富裕;另一个是美国大公司expat,公司出钱,不上白不上。

我的感觉,差别也没那么大。唯一的差别是公校有学渣。但是到了高中学生自然分群,nerdy kids分成一堆,popular kids是另一堆,互不干涉。而且整体上大家对于nerdy kids还是比较尊敬的。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有些白人家长明明住在好学区,却要把孩子往差学校转----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当然,我说的都是比较好的公校。

从结果看,私校毕业的那个(目前只毕业了一个)本来就非常出色、非常自律,想上斯坦福没上上,最后去了卡耐基梅隆。公校毕业的孩子,最好的一个藤校医学院毕业,刚刚在美国拿到专科医生的行医执照。

其他公校毕业的,也都不算差。

而且大家拿的大学差别没有那么大。本地大公司招人的时候都会每个学校都招一点,包括东部落后省份的大好西大学、新发地大学。

家园 我也说点私货,我觉得对世界来说,

保留这么个活化石也挺好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不在英国。

在加拿大,称Sir,是违法的。

如果非要外国的爵位,就必须放弃加拿大国籍。

家园 震惊😲

这么无人性的规定也行?这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么?

家园 加拿大的平等程度必定超过英国

加拿大历史也短,没有牛剑这样老校。政客们也不必非这两个老校出来的。但是英国保守党的人物必然是这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工党比较不拘,有牛剑的,更多是其他大学的,还有无正式大学学历的,如现任副党魁就是如此。

家园 通常保守党人从外表看得出

名牌西装,男女都发型典雅,衣冠楚楚,仪表非凡。

工党则比较平易。以前那个主席科宾外表像个老工人。

保守党一个特例是鲍里斯。一头乱发成笑谈,也是他的标识,对草根党人反而更有亲和度。

家园 伊顿哈罗

不是培养绅士的,是要大胆挑战校规又不被捉到那种才混得开,学校其实最喜欢这类人,暗地里还支持他们,以便观察吸收。到牛剑时,学生会俱乐部就会按步就班吸收各类人,教授们的立场号称中立,其内里全黑,一点点小粉红亦无。

这类学校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合,读得下去的,开口便会是帝国的利益,女王的权利,我是大英的忠实子民。

家园 实名送花,深以为然

虽然我在加拿大只呆了一年,印象很美好。社会面上当时接触不多,只记得当时所在的大学(被教授们自称为北方的哈佛,不知道是否有些自吹的成分)治学非常严谨,每周一次系里的学术Seminar都能见到行业内的大拿或后起之秀做报告。另外一个记忆是一个教授,讲课全用板书和投影仪,深入浅出,我的很多专业方面的基础都是在加拿大这一年打下的,受益匪浅。更牛的是,这个老教授专业知识覆盖了该专业几乎所有主要方向,并且授课绝对达到了专业方面的双语授课水平,有几次跟城里另外一所法语大学的学生一起上该教授的课,让我佩服的不是他法语如何流利,实际上他是法国裔,而是怎样管理这个课堂让每个人都不觉得有任何拖沓。

从当时的同学层面上也不觉得有很大的分层情况,可能是我初来乍到,了解不深。现在还记得,每日傍晚在校园后山上跑上几圈,俯瞰全城的感觉,真是很爽。

家园 麦吉尔和哈佛渊源很深,医学院关系尤其好

但是受魁独拖累,地位有所下降。

不过麦大学费超级低,以此吸引力不少外边的学生,尤其是美国的学生。

有关这个, @听松 姐姐以前有所描述。

家园 英国的私校

英国的私校英文public school直译是公校的意思,这个公/public并不是相对国立学校state,而是相对于教会,行会或大宅里雇家庭教师那种封闭式的学校,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父母肯交学费,都可以入学。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家园 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阶级固化就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何不食肉糜的一代正在成为统治者,食利阶层是背后的利益集团。工薪阶层就是拉磨的驴,决定不了自己拉几圈磨。亚裔上私校,就可以进入上层阶级了吗?想多了。

家园 您说的有道理

这也是所谓公学的原来的定义之一,因为过去学校要么是教会办的,要么贵族私塾。工业革命后兴起的新的Gentleman阶层逐渐要有自己的学校,才有了新兴的公学一说。这个定义也逐渐演变,在当代的情形下,教会和社区办的学校还有,不过大部分都拿政府的资助了,所以也都笼统划为state school了,当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还有一定自主权,这点跟public school有点类似,有些State school也对生源地区没有限制,跟public school类似。还有一部分新的私立学校,因种种原因,也不一定称自己为public school,而是Independent school,这个在英格兰之外很常见。当然public school 这个名称沿用了下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