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80年代小轿车和载货汽车进口数量 -- 阴霾信仰
那时我还很小,第一坐日野平头卡,震撼!真舒适,视野真宽广。记得司机在乡间做一个公路调头,感觉驾驶室都到马路下边的田里去了。南方的马路是高高在上的,下面的田差不多有五六米深的,那种感觉很恐怖。原来体会调头都是212或大东风,那种尖尖头的,感觉会很踏实,至少是认为驾驶室是在马路上的。
可车调好头后,心里是一万句的“哇塞!”😅
现在低价卖给巴铁驱逐舰,第一艘基本白送,这是商业原则?这和外交无关?
当然其实问题的重点不在这里,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一直做虚假宣传。拿巴铁抵债用的三叉戟,一直宣传是一代领导层贪图享受,特意花了几千万买的。于是1代们乱花钱,没攻关技术。于是二代们进口轿车牛肉享受是对的.........
但是历史是“改档案派”抹杀不了的,讲的越多,实情给的嘴巴子越重。
所以,那时候的驾校课程好像是统一六个月,关于发动机、电器、底盘等知识要比现在学车资料的比重高的多。最早的车型都是CA-10B。每天到校就得打发一个人站在前面摇车。摇车是个既要力气,又需要胆量,还有些技巧的活计。那些看着脑袋不太灵光的,教练未必敢用。万一电早,造成摇柄反转,把手臂打断的情况还是有发生的。北方冬天更是事多,还得给水箱灌水,机油预热。
长途老司机的窗框,车门上边,经常都别着一把一字螺丝刀(那时候很少有十字的螺丝)就像咱们现在车上装的行车记录仪一样,这把螺丝刀充满仪式感。坐垫下面,常年准备着各种小工具和配件。譬如蹭分电器白金触点的擦条——长得像口香糖的绿条。如果没有,情急之下,可以替代的,是崭新的纸币上凸起的棱线;分火头;各种规格的螺丝帽等等。没事调个怠速,换个轮胎,你都不好意思去修理厂。会让人背后笑话。没有点汽车知识和技能储备,真的会坏在路上欲哭无泪。也没有手机和微信,怎么找救援啊?有个同学和他那不靠谱的师傅,在凌晨进入市郊,前进挡忽然挂不上了。俩人发现可以倒车,一跺脚,就轮班开始倒车。好在东北夏天凌晨两点半就亮天了,而且路上没有人。最后开了好几公里,终于把车折腾回单位,脖子差点断了。
在驾驶训练和考试交给公安部门之前,在地方是归交通局管的。我们城郊有个外贸大院,每年只在当季收购地方土特产出口。大多时候都非常空。交通局就借用,给培训和考试用。据说,院里很多的外贸仓库女工当时都拿到了驾照。后来交警单位接管,实行“指标制”,早期好像还要单位的介绍信。但有关系,可以花钱买到这个指标。我印象最早期是750元(当时工厂实习工的月薪可能还不到60元?我记不准了,但不会差太远)。后来就涨价到1750元,2100,2300。。。学车的人不断暴增,哪个单位都有一堆兜里揣着驾驶证排队等上车机会的,气氛堪比现在考公务员。周星驰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社会有需求,自然有市场。驾校里面,常年活动着一批专业掮客。
我的一个同学,因为把CA-10B的老解放教练车开到路边阳沟里,被教练当着全体学员的面,狠狠踹了一脚。恼羞成怒,再没去上课。后来也拿到驾照。他的父亲在财政开车,人脉相当了得。后来他拿证练车,我也坐过几次。全程都在老爸密集的喝骂中战战兢兢的重复换挡,超车,拐弯,停车,再起步。以至于他后来都不太喜欢开车,心里做下病了。
再说修车。那时候车型简单,无非就是北京212(这个衍生车型也很多,但结构基本都是212的),解放CA-10B,东风140,后来解放141也多了起来。和现在动辄电脑判断故障相比,那时候修车技术全靠“唯手熟尔”。但即使车型少,故障集中,但论起技术巅峰,也还是有行业“大拿”的。譬如钣金这种整天拎锤围着汽车敲打的技术,真的有人能做到出神入化。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倒车时候把整个车门卷向车前了(早期倒车有个坏风气,很多司机喜欢开着门缝向后看,可能这个姿态比较牛逼吧)。民政系统的修车厂,一位钣金师傅和喷漆师傅配合的天衣无缝,一时成为行业美谈。有个底盘师傅神秘兮兮的在酒桌上和我们说,当时市里面还几个有名的大拿,其实都是“泰来”出身。泰来,是省里关押重刑犯的监狱。在里面修炼技术,是身不由己的。而且成绩非常扎实。一旦恢复自由,浑身的本事无人可挡。后来很多私人开修车厂,这些大师纷纷成了抢手货。
图片从左到右的顺序,
丰田卡车(早期解放141也是白头喔)
TOYOACE (“丰田之花”客货车)
Hilux(“海力克斯”四代,这款轿货车也是后来长城皮卡的爆款,在很多城市驾校都当培训和考试车,和五十铃双排座客货车后来被两地引进合资、同时也被全国各地大量模仿致敬的经典车型一样,也是到处开花结果的一代经典)
CROWN(皇冠7代),看看最新款的皇冠啥样?曾经的名望和气度荡然无存,现在充满廉价的圆滑和时尚。能想象当年可是名盖奥迪的车型么?)
DYNA(戴娜,名字非常好听,也非常好看的一款客货车。我们单位曾有个娇黄色的双排座。司机大哥也是全体老爷们颜值代表,这俩元素当时很搭)
Coaster(大名鼎鼎的考斯特,自总设计师南巡乘坐之后,就此成地接传统。无论何时换代,任何地级市的接待部门必须有几辆存用,深圳那个大建筑底下更是一排一片。 “文官考斯特、武官酷路泽”嘛)
Liteace(莱特艾斯,别称“小霸王”。据说在日本是工具车,以装工具和施工材料短途运输为主。但当时在很多单位都是领导公务使用,怎么舍得拿它运铁锹和管钳。小面包车的座椅单薄,内饰简单。但这款车我也看到过高配的豪华车型图片,六块全景天窗,但没见过实车。)
Cressida(克蕾西达,也是很有洋味的高级轿车,但街面看到的概率比皇冠少多了)
Corolla(花冠5代E80,这款其实当时数量也不多。一汽丰田从花冠的第九代开始合作至今)
Land Cruiser (陆地巡洋舰,后来因为那张著名的广告图片造成巨大反响,被丰田赶紧改成“兰德酷路泽”。其实当年第一批大量进口的是FJ60系列,造型比图片这款FJ70要圆润一些,从此奠定了陆巡在国内越野车友的扎实口碑。同时期,国内的武汉还曾经造过一款“武汉吉普”,造型和双色车身涂装有些像FJ55,我们市的布鞋厂独有一台。)
Haice(大名鼎鼎的海狮三代,国内合资叫金杯。其实当时还有少量海狮二代可见。三代海狮无论进口数量还是操纵性能,以及实用性都对后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Model –F(俗称大霸王,其实后来的Previa(也有叫“子弹头”)才更坐定了大霸王的称号。但当年这款F,也是相当惊艳的。车内装饰和仪表设计都远比普通海狮豪华很多。这款车数量当时也不算多)
Corona(光冠七代,这款车也不多。还有一款Carina也是近似尺寸的经济车型,数量更少,这俩车系已经都成了停产的难兄难弟了)
同时期的日产尼桑也是表现优秀的,分别有车型对于丰田。三菱除了帕杰罗越野车和几款面包车,轿车市面上非常少。马自达,铃木就相对更边缘化。以后有空再整理吧
附图是新款2022刚发布的新款皇冠,80年代的皇冠7代内饰。北京212的野外英姿和豪放的内饰。虽然212在那个年代显得十分粗犷,但那是我当时最向往,也是第一次驾驶过的汽车。我十分喜欢212,我现在都能记得踩下离合器的踏板,小心翼翼松起的时候,一台我的梦想之车,就被我缓缓的挪动起来了,那种兴奋,现在想想都让人年轻。
等于是换挡时不仅要踩离合器,还要同时踩油门很麻烦。
我练车的教练说,现在手动挡因为有了同位器,换挡其实已经很方便了,他们以前学车的时候换档还专门有口诀要背的滚瓜烂熟才行。
还有一点,过去的车子包括小车很多都没有助力转向,就靠人的力气硬掰方向盘,等于让你直接去掰车轮,现在很难想象那个有多累。
现在学车最好就是一上来就学自动挡,手动挡刚开始挺折磨人的,估计没有不让教练骂的。
以前学车半年估计还是相对容易开的小车,大车时间要长很多。我听一个开公交的司机和别人说起,开大车整整学了两年 一年学修车,另一年学怎么开。
临近两档的齿轮因为有转速差,在没有同步器之前,全凭老司机根据经验,用“空档补油”拉近转速达到平顺接合的效果。
同步器的结构设计挺聪明的,让临近两档的齿轮通过齿套(就是同步器)接合更顺畅。也让“两脚离合器”变得不必要了。
现在,“降档补油”成了爱玩手动挡车的情怀了。可以在五档一大脚油门直接降到二挡,瞬间获得极大的扭矩用来提速,但降一档不行。因为教我的师傅说,齿比相差太大了,再补油也降不下去。
这个技术的好处,是需要瞬间提速的时候,操作熟练可以极大缩短加速时间和距离。但后来的自动变速器已经越来越聪明了,很多时候都比人的反应更精准高效。猛踩油门,就会很快降档让车获得需要的扭矩。
我考车牌时就是解放141,离合是两脚离合,是急速减档时(比如爬坡和超车)才会用到,平时开,熟练了的,就凭油门给油松门,以及听声和感觉方向盘震动(那破车的发动机响声大,方向盘震动也大能轻松分别动力差异),不用两脚离合,一脚离合就行,摘档是可以不用离合的,甚至玩的溜的老司机,在没什么紧急事件出现的情况下,可以轻松的只用油门完成摘档,进档。这些都是卖油翁的活。
那时考牌难,不是难在驾驶技术和交规认知,当时很多想成为司机的,文化程度多是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让他们学发动机原理、制动器原理、电器电路原理,学不明白,那些词汇只能死背死记。很多人没法考,是自己笔试过不了,笔试没过,不可能让你考桩考和路考,那时的人,只要过了笔试,后面桩考和路考都是轻松一把过。
原则上不至于犯这个错误。只能说是有心的。
我也这种感觉,降档提速跟直接轰油门的加速性能没多大区别。而且手动降档提速的顿挫感很明显,车上如果有其他人,没有这个突然加速心理准备乘坐体验很差。长下坡降档控制速度倒是有用。
无论是手动降挡,还是电子自动降挡,都是为了提高传动比,让扭矩瞬间变大,让阻力矩减小,从而让车速能迅及提升。
象我们这样的年纪,开车就是慢悠悠的,不去争,不去赶,所以对这种降挡提速并不感冒。但对于年青人来说,就喜欢的这种“推背”的感觉。
同样,我们中老年人,也需要这种功能,在紧急避险之时,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的车以最快的速度脱离危险,就可以用到。比如,我们在前面慢慢开,明显看到车道后面有辆大卡车刹不住车,要向我们的车撞过来,我们往旁边车道闪时,可旁边车道并排有别的车,这时,我们急降一个挡两个挡,让自己车扭矩增大,轴转加快,我们就能瞬间让自己的车超过旁边车道的车,切入另一条线,避开后面大卡车的撞击。再设想一下,全车坐了全家人,你这时这么一操作,你就救了全家的命,你说这功能需不需要?
开车,我们不仅仅是考虑不要撞到别人,我们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要注意,不要让别人撞了我们的车。
如果在降档时候,不去补油,或者补油不当,的确会造成顿挫感的,因为变速箱内部的发动机输入轴,和带动后轮的输出轴当时的转速不匹配。全靠离合器片来抵消这种瞬时的转速差,这时车里的人就会觉得猛地一耸。而掌握正确的补油区间是不会发生顿挫的。不同的车型,跨越的不同档位,所需的发动机转速匹配都不一样的。这需要熟中生巧。
驾驶自动挡车型,当你“迅速”深踩油门的时候,电脑会察觉你需要立刻提速,就会自动降档,让你获得对应的扭矩。而不是以当前的档位继续拉高转速提速。降档之后的加速要比当前档位平顺的提速体验要迅猛一些。
就是在没有牵引力控制和ABS刹车系统的车型,在忽然从普通路面闯进湿滑的冰雪或砂石路面的时候,是不能急踩刹车减速的,因为会造成轮胎打滑导致危险。
降档补油,可以让车辆顿时获得更好的抓地性和控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