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您既然这么喜欢独立思考不会查吗?一个在新中国重新建立剥削阶级的人既然被您美化成为了抑制私有化煞费苦心培养隔代接班人,您估计都不相信您自己的话。教员被党内排挤边缘化时可是手握军权中央红军都是他一手建立起来,可是教员重来没有用手中军权博自己的地位一直反对枪指挥党,却安排老实人发动政变为邓上位排除障碍可能吗?党指挥枪也具体到人,您不会忘了那四人里面有两个人都在军中有职务
自诩开明,其实愚不可及。抗美是戈尔巴乔夫中的戈尔巴乔夫。
中共的“第三梯队”的传统,是从诞生就开始的:
过去,有儿童团,青抗队;现在有红领巾,共青团……。
我在海内外都进过“第三梯队”。
国内是轮换着进“学习班”和参加“工作队”,边学边干。
国外异曲同工,也是不断地进“轮训班”和“换岗位”,也是现学现用。。
谈总理人选
看方平、张燕等兄在河里已有下届内阁人选预测的帖子。就着这个热门话题,结合张燕兄的投票帖的结果,大致说一下个人看各总理人选的道理,并兼回一下方平兄《几点粗陋的猜测》其中一部分内容😅。
张燕兄的投票 185 人,得票两位数的有小胡63票,韩正55票,汪洋李强各17票,陈敏尔11票。河友投票,票数当然没有什么实际的政治意义,但最后大会决出的人选,则应就在此五人之中确凿无疑。
先说一下,与往届绝不相同的一点,就是这届五人选各自短板非常明显,没有一人能像之前朱、温、李一样,要么众望所归,要么早早确定接班人位置,但要说起来,每个人又都有自己可以封相的条件和理由。而以往可以作为长期规律性的东西,不能全部套用,或者说,不管人选最终是谁,都有一些旧的规矩被打破。这倒也符合新时期的用人特色。
这里先作比较纯粹的逻辑推理。对于一些附加材料暂先搁置——因为作为局外人,不可能掌握全部有效信息。且不说有意放风,就是对于同一条信息,不同的人和角度看去,也完全可以作截然相反的解读。譬如对李相的某一举动,有人认为是即将下台无所顾忌,也有看法是留任常委心有底气——所以唯有时间检验。
名侦探有言,抛去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问题是怎么界定那些就是确凿无疑的”不可能“。所以我经常说,人事预测上接受一切可能,前提是逻辑上能自圆其说。
以下正文。按个人习惯,总是先简要回顾下陈年往事。
十四大后,江李乔李分别出任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开启前四位常委任的四大正国的任职规律。其中,李鹏(技术部门官员出身)连任总理,朱镕基跳常并任常务副总理。朱是邓公钦点掌财经大权,计经委出身,与总书记在地方时有良好的工作关系。
十五大,李鹏满政府任职年限,改去人大,朱镕基以69岁高龄升任总理。常务副总理为李岚清,外经贸出身,与总书记关系亲密,与总理工作关系不错。
十六大,温家宝以上届政治局委员、副总理身份出任总理。温早年为技术型官员,后转党务,再转农、金领域,历经沧桑,万金油型干部,与历届总书记关系良好。常务副总理为黄菊,加强了发达省市官员出任常务副总理的趋势(朱时尚不明显)。
十七大,温连任。李以下一代主要常委、总理接班人姿态出任常务副总理。总书记/总理接班人“双人跳”的格局此后险些复制成功,终被破局。
十八大,李克强接任总理。常务副总理为张高丽,深圳-山东-天津一路走来,代表发达省市的另一家,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与前总书记关系密切。
十九大,李连任。常务副总理回复为上海出身的韩正。与老总书记关系密切,与总书记在地方上有良好工作关系。
以上可以看出,总理任期往往与其他正国领导同步,以两届为限。常务副总理只有一届(否则资历太过资深)。常务副总理与下任总理没有必然继承的关系。总理与常务副总理之中,至少一人要有执掌发达省市的工作经历。总理未必有国务院系统内部长履历,但应有至少一届副总理的工作经验。
由于代表性或“平衡”“制约”的影响,总书记与总理的出身不会太过相似,类似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与总理,总理与常务副总理之间,也会有这样的考虑和安排。即便是有某些程度的重合(这几乎是肯定的),也不是在主要或长期阶段,比如江朱都曾在上海班子一同工作,胡温早年都长期在甘肃工作等等。
下面分别网易下五大人选,就按河友的票数顺序。
胡春华,1963年生。出身湖北乡下,北大-西藏-团中央-河北-内蒙古-广东-国务院副总理。迄今两届政治局委员、一届国务院副总理资历。本有望预备储君,被掀桌子后小心谨慎做人。资历没得说,晋常首辅形成年龄梯队也算加分。在树倒猢狲散,尤其孙还进大牢的情况下,能出任副总理,说明仍是可接纳对象。在扶贫领域有功,形象不错,吃苦肯干。如能出任总理,对普通基层平民有激励作用。重大甚至致命问题还是那个“怀璧其罪”(看河友提过,一时没找到)。不是说小胡本人还会有有非分之想,而是出身、年龄和资历放在那里,就可能会有人推去当宋太祖楚怀王。小胡本届为相,按其年龄可一坐两届,按资历更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十年间变数太多。一尊再显大度包容,也不会放着这个隐患置之不理,当然如果是用来作幌子给外人看的话,也算一种解释。
小胡如真的出任总理,大致可推得:李克强应全退,汪洋可留任政协主席,李强可为常务副总理。
韩正,1954年生。进中央工作之前,所有仕途都在上海。在上海市长任上,经历过陈良宇的倒台,也见证了新核心的崛起。台面上属老三代一系,老上海早就栽培的苗子。一尊在上海工作期间,与之有良好的工作关系。现在的常务副总理岗位,是出任总理最为通顺的位置。抛去因今春上海抗疫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韩正扶正,缺点其实就是所谓的年龄太大。至于说68岁能算多大,在一尊超期服役的当口,所谓“七上八下”的潜规则(本人其他帖里不认为此规则对四大正国有效)是否还能像当年朱相一样适度放开。再说能上能下事业需要言犹在耳,不妨套用。67岁可以下,68岁也可以上,只是看是否需要的问题。其他要说缺点,就是新时代下忠诚绝对的问题。有其他制约的话,这其实不成问题。或曰其有各种把柄。岂不知,有把柄的下属才是好同事。经济下行,首辅工作难做,关键时甘当背锅侠。当然这些都是当笑话说,对有缺陷但有能力的干部的使用,更显得用人有方。韩正陪同一尊能上之后,再下一届,比如坚持不卸的李强(1959年生),正小他5岁,届时以68岁同样年龄完成其入相梦想。
韩正如为总理,则李克强/赵乐际可为人大委员长,汪洋可留任政协主席,李强可为常务副总理。当然这里有韩-李同出上海的代表性问题,可再议。
汪洋,1955年生。安徽-国务院发计委-常务副秘书长-重庆-广东-副总理-政协主席。在所有人选中资历最深,履历最为丰富,尤其是汪的国务院部长经历(国家发计委副主任和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是所有其他候选人所不具备又渴望企及的台阶助力。与各派关系良好。因为之前有过副总理经历,所以即便现任全国政协主席,仍被视为总理的有力竞争者。犹记十五大时,坊间曾流传李瑞环自荐总理的说法。莫非1/4世纪之后,政协主席任总理的奇迹真回出现。当然逻辑上能说通的就可以接受。汪洋如为相,虽然创了政协主席升总理的先例,却维护了总理要有副总理经历的传统。除却领导人喜恶因素,主要缺点是转岗日久,回锅不易。
汪洋为总理,则因出身关系李克强似应全退,王沪宁/赵乐际可任人大委员长、政协主席。坊间李克强转人大而汪洋任总理的消息,应该是不准确的。如果强作说辞,就是李、汪之间瓜葛不深,一起搭档不算破坏“平衡”。但若如此,那么5年前就该安排汪洋出任常务副总理,在工作关系和履历上更有利于接任总理。但是,当时汪是去任的政协主席,而不是作为当届除习李外最资深的常委,去任排三号的人大委员长,反而是由资历远逊于汪的栗战书,跨过其出任人大职务。如此看来,李/汪确实不能搭档否则坏了平衡。不然,当初汪要么直接任副总,要么接人大,都比现在政协主席的安排更有逻辑。
李强,1959年生。浙江-江苏-上海,一生忙碌于长三角。本是现在韩正位置的最佳人选,至少进常无忧。四月上海封城,给本来明朗的前程蒙上阴影。李强最大的优势当然是习总的支持。在同为习的亲密跟随者的政治局委员中,培养路线是走财经块的,比注重党务的其他同僚,显得更适合负责全局经济工作。然而,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李强直接出任总理的最大问题,一是资历问题。既没有像所有前总理一样有过副总理的经验,也没有过中央部门任何一级工作经验。这里多说一句,看到有评论拿赵前总理为例。赵在1980年2月升政治局常委(其时担任政治局委员仅一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8月即任总理。但是,这要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中去看。文革后重建各级梯队,应用大量干部,级别恢复和上升得快,但要看到他们之前的资历极深,是有意压低造成了积压的局面。何况,赵当时的“四川经验”已作为全国经济改革样板先行传播造势。李强就算背后同样有一尊力挺,但广大干民或许要问,凭什么,凭上海的抗疫经验吗?这就说到影响李入相的另一大问题。2020年,大疫凛然,那是什么局面。习总那句我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让人印象深刻。敢作敢当的表现和勇气,直推习上到民望顶峰。同年,那真是全国学上海,河南人民还在感慨万幸派来了上海来的好省长。今春上海,就算有各种潜流暗涌使坏,江/浙及全国各地看得清楚,这样的局面,就算全部诿过于人,实现了纸面上的重大胜利,还能进京为相,堵得了悠悠众口么。当然,习有巧妇无米之难,怕手下便是只有赵括,也得当武帝用。戏想失街亭后,孔明叹曰,自古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内外敌人太狡猾,令街亭险些失守。马幼常坚持不懈有功当封,日后可表为丞相长史。吾今内有马谡相辅,外有廖化为先锋大将,可安矣。
言归正传,如有大力推举,李强当真为相也并不夸张。资历问题,或可在二十大闭幕后立即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上,直接任命其为副总理,这样到明年三月,尚有四个多月见习期。而如果是李强为总理,则李、汪留退常委都在两可之间。李汪退则不无小胡任常务副总理的可能。李强可能会有两届总理任期。以习的力度,进常为大概率,常务副总理似更可能些。
陈敏尔,1960年生。浙江绍兴基层干起,浙江-贵州-重庆,地方履历横跨东西。相对于是李强的后备版。李的进位优势可以拿来给陈,主要看最后核心的支持力度。而李在上海表现的巨大压力,多少算是陈的幸运。陈的年龄,使得其一旦确定出任总理,就有两届任期的时空运作。而二十大报告重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不可忽视西部的代表性。与李强类似,陈入相的最大劣势也来自于副总理及中央部委的工作经验。在李强可能受广泛质疑时,一尊当然敢做敢任是一种可能,但也有一定几率转而求其次,推陈出新。
五人之间横向比较,李、陈与一尊关系更为亲密;汪、韩、胡都有国务院副总理工作经历;汪、胡、陈的地方经历更为丰富,韩、李则仅局限于一地一角;年龄上胡、陈有优势,然而对胡也许反而是其劣势;韩、胡有位置上的进阶优势,汪次之,李、陈要多使把劲。
此外,关于队伍建设,习十八大以来多次引用“宰相必起于州部”。这虽说明显有针对时任总理的含义,但也可视为对下届总理的履历期望。然而,此五人中,严格说来只有陈敏尔还算差强人意,其余四者的基层经历都显欠缺。
汪洋——共青团安徽宿县地委副书记到团省委副书记,此后任省体委副主任;
韩正——上海市属企业、市化工局团委负责人、学校党委副书记、企业负责人;
胡春华——共青团西藏区委、报社、西藏饭店工作;
李强——共青团浙江省瑞安县委、省民政厅一直到副厅长;
陈敏尔——浙江省绍兴县委到县长、县委书记。
地方党政一把手经历,汪洋曾任安徽铜陵市市长;韩正曾任上海卢湾区区长,胡春华曾任西藏山南专员;李强曾任浙江永康市委书记;陈敏尔,见上。除陈外,其余四人,都是在团委或机关里坐到一定级别,外放地县去补履历的。所以若从这个角度出发,陈敏尔当被再高看一眼。不过,不知道是否与候任总理履历纠结有关,宰相州部的话,是有段时间没听到了。
综上,以上人选各有千秋。时至今日,总理人选当然早就定下,只待日后公布。外界吱吱呀呀众说纷纭由他去吧。至于本人选项,5年前即已作出,也就不必改了。
哪想到叶会那么干,汪东兴不是人。
那算啥事,叶华邓李他们的串联怎么说?
有一些小团体很正常。毛主席只是让江不做事了。少说话。
至于牺牲为了事业,他们都有心。
江张王康等。都准备好了,只是没想到华叶要破坏制度。
是其他某项事情的交代而已。是改开集团的造假,以点带面。
还是被鼓动可能性大,这个做事方式符合老干集团的需求。
当然最后华做了,他自己也不是好东西。
从事后他的操作来看,他不像发动者。只是个过渡。
跃进大别山是邓一再反对毛主席,这事不是小事。
出卖高岗,大跃进更是如此。
所以,毛主席不可能选择邓,但是推出,是毛主席接受了周的安排,这很正常。
如果各方争执不下。。。。
今年大会也不会特意照轮椅。
我还是觉得韩正最合适,拭目以待吧。
楼主倾向于韩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