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要润,回忆我这幻灭的2022 -- hansens
资本主义内生根本矛盾逐步激化下,世界格局的消长变化,进而引发的民族主义倾向。
按照楼主描述,他们这个所谓“公共”会所,可能产权不明确。
但实际上,恰如公共车库一样,这些建筑物的成本早已分摊到房价里。严格说起来,还是属于全体业主的。
既然成本已经分摊,那就属于全体业主,这个国内已经有判例。
但是很到位:-)
我个人确确实实尝过最底层人的的生活,包括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里的不少河友恐怕连“想像”都会有些距离的。
除了在教育自己的后代时,我都不会讲那些细节。因为这样的经历(永远觉得是宝贵的)是留给个人来细品味道的。
等到最后一刻再拍板。
我的师哥介绍的经历更绝,他曾经在西门子做商务拓展,几十亿美元的并购项目,在签字之前最后一晚的酒店中,三个坐在一起做最后分析。分析之后各自闭目冥思,然后说出对项目的感觉,不考虑理性逻辑的分析,完全是个人对项目全流程的感觉。如果感觉不好的占多数,多大金额的项目都要取消。是谓跟着感觉走。
就因为本人懒,所以找了些勤快的年轻人合伙,我出钱他们出力,工资是多劳多得,分红按出资比例,结果不言而喻,中年大叔不够年青人耐操,工资最少是我。
别人笑我蠢,可几年下来,本金早就收回,每月拿分红,虽然年轻人工资比我多,可我躺赢他们哦。
机会更多、更上一层的选项。
如果单单地讨论现在的情况,我个人是觉得:中国应该是“机会”最多的国家。因为她还在不断地变化,还处于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而西方世界接受中国的现实存在,也应该是迟早的事。
认同这个观点,我已经基本说服孩子,大学毕业像我们当年出国学习,但是反过来。她的机遇在中国,希望她像父母一样将来可以跨域太平洋,在对岸建立自己的事业。
怎么做的?
指望着颜宁来补这个短板,可能所托非人了
不是说完全不搞,而是说和大众期待的医疗和教育不是一回事。
大众期待的医疗,是治病的医疗,和颜宁或者多数“医学研究机构”里科学家干的事情,差的可不止十年,远大于派人去北京学习再回来教会同行的周期。更可怕的不是时间差,而是转化率,“医学研究机构”的成果,能有1%应用到临床,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大家所想的,或者期待的教育,大概也是那种可以换来升学、就业的教育,比如高中教育,大学本科,或者应用领域的硕士教育。但是“医学研究机构”多数是培养的科研方向的博士,毕业之后就业面很狭隘,绝大多数去做博后。大家可以搜索生物劝退指南了解一下。不是大多数群众期待的能给家庭带来阶层跃升的那种。
不过“医学研究机构”,对应的是大量高影响因子的生物类期刊杂志,吃进大量投资后能刷数据,尤其是颜宁这样的明星,在科研界同行评议体系下,人头熟是硬道理。搞文章排名啥的绝不不吃亏。深圳这么有钱,搞这种阳春白雪是有资格的。
关于领导改行的情况,我在这个帖子里有过说明:【原创】教育探索(三)—与教育相关的经历与研究方法
另外一个触发我们的美国乱象,是95年前后,我们的好朋友夫妻两个在美国国立卫生(NIH)研究生做博士后。妻子怀孕4个月,在实验室工作中被人在午饭里放了1个微居的放射性同位素P32。虽然高度怀疑是她老板干的,但FBI前后换了几个agents,一个比一个年轻没有经验,感觉就是不想破案。我们当时在约翰霍普金斯,通过我们在NIH同学了解到事件时已经一个多月了。当时他们在美国非常无助,我通过领导做孩子保姆的美国家庭朋友,联系到美国人群律师,才将事情捅到主流媒体上,使他们得到一些关注,孩子顺利出生当时没有问题,后来他们回国,但案子一直没破。
他拿着刀对警察挥,劝了多少次没用,就是在中国,你拿刀砍警察也没好果子。
我觉得对我们国内了解美国最重要的,反而是这个事情需要警察介入前的部分,我零星看了一些,但是没搞通,缺乏背景知识。只知道大意是她买房想升值,但是房价降了,因为少缴物业费,怎么房子就成了别人(物业?)的,一下子亏了很多,远多于房降价损失。所以才精神失常,警察来了要动刀。这里她的房子怎么成了别人的,是要害。西方不是警察吃人,是法律吃人,希望有懂的来讲讲。美国的今天,没准就是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