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实际上,老百姓也就是口嗨说准备先卖鱼再娶寡妇认干爹看孙子兵法,没有人会真学高启强。
但老百姓会认真回忆以前明面上的腐败泛滥和黑社会横行,老百姓会仔细想想,这十来年社会的变化,以及带来变化的那个“他”。
那年代,就是那样,我也贴过知乎的回忆,这些事大家历历在目。
但是有人就是装看不见,愣说邓时代如何如何好,呵呵。
所谓八十年代的邓模式改善其实是个谣言。
这和数据是对得上的,文革这类经济数据是不太好看,但是八十年代也没有提高多少,就愣被郑必坚之流吹成多好看了,这是中国的耻辱。
其实只不过是有了资本主义的活力而已。
再配合河里有先生宣称北欧是社会主义,其目的也是很清楚了。
归根结底,中国太大,资源太少,无法学习北欧路线!!
这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高启强崛起模式,哪个城市县城没有?
甚至以为自己有了软实力,其实软实力不是做梦作出来的,孔子学院不是你想树立就能树立的。
儒家那么深奥的学问指望西方认可,那得费多大的力量啊,首先得冲击西方宗教吧!
现代军队,不可能靠一个地方省级单位和地方军阀供给,地方军再不可能打败中央军,消除了军阀割据的可能。。。
五常其他四个没党支部也没有军阀独立啊。
re: 重庆没看明白,是督爷被港资渗透了?
--------
这个事情我关注过。
薄前面的贺国强,后来当上了中央常委和中纪委书记。
薄督打黑,打到了贺。
贺联手卖国贼令计划(包括胡4),打掉了薄。
------
不要把二共想得太好,他肯定会超出你的底线。
甚至是重庆黑势力后台,不过,有港资,这个逻辑你需要给清楚。
我还以为你说西南王被港资渗透,我个人觉得,这点起来还是应该有底线的。
我个人对香港印象极差。
,产量排名俄罗斯第四,乌克兰第九,出口排名两国都不在前十。
搬起板凳等着。
不管怎么说自己够不够用。
实际上,我国粮食是不够用的!!进口一亿吨大豆的份额自己无法满足,加上俄罗斯的也不够用,除非外东北加上东西伯利亚全种大豆,可能也不够用。唉,难。
现代的军阀割据状态是以国家为单元的。
至于各国内部的割据势力,做大国的不用管。蒋介石在台上就跟蒋介石谈,李宗仁在台上就跟李宗仁谈。
炮党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算是一个“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团体。
简单点说就是,谁弄的钱多,谁就是老大。
其实吧,炮哥一开始的地位并没有这么高。
一开始“兴中会”有两派,一派是杨衢云,一派是炮哥。杨在香港,筹款能力比较强,所以就成了兴中会的首任会长。
广州首义之前,兴中会开了个会,觉得自己起义,振臂一呼,风卷残云,既然如此,不如咱们先把总统选出来吧。
选出来谁呢?杨衢云。后来,关于这段选举的各方回忆录,精彩极了。
广州首义,不出意外的失败了。炮哥这一派人后来回忆说是杨衢云这边失信。但是,炮哥自己的回忆倒是老老实实把锅背到自己身上。
因为炮哥这边联系的人手没及时到位,广州首义的香港部队,全军覆没。
后边戏剧性一幕发生了,一开始炮哥在国外的形象并不好,英国最初报道炮哥,说他起义失败不到2小时就,溜之大吉。还引用驻华记者的评论,说炮哥“天生的强盗,杀人越货乃家常便饭”。连后来的革命同志秦力山也说“四年前,吾人意中之孙文先生,不过广州湾一海贼也”
但是呢,炮哥却意外的从“海贼王”华丽转身为“革命党”,就有赖于“伦敦蒙难”事件,英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与塑造。
孙逸仙在获释之时,未能做到抹黑清政府和为自己创造一个中国启蒙先生的形象,可是某些英国报刊却无心插柳般地促成这样的事了。
十二天的囚禁,使孙中山从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广州造反者,变为受到公众注意的、极为自信的清政府的敌人。中国政府的行动暴露了它自己。在世人的心目中,清政府代表着罪恶、奸诈、凶暴,而孙中山则举起了进步和基督教这两面旗帜。
只能说媒体真的很重要啊。
经过媒体对其个人形象的渲染之后,甚至称其为“盎格鲁华人”,有了洋人的认证,从此炮哥的名声大振,与此相应的筹款能力就大增。
吸金能力增强之后,在组织内的地位就提升了。兴中,三合,哥老三家合并为兴汉会,杨衢云很识相的把兴中会的会长一职让给了炮哥,炮哥进而成为兴汉会总会长。
至于,总统一职有没有让出,史无明文,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炮哥组织地位提升,吸金能力进一步增强;吸金能力进一步增强,组织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切都很好,只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拿了钱,得办事啊。
于是炮哥就发起一系列起义,革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但是呢,起义就总是失败,失败了嘛,自然打击投资者的热情。
投资者的热情被打击了,炮哥的吸金能力就下降。
炮哥的吸金能力下降,组织内的地位就不稳固,所以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倒孙浪潮”,每次倒孙浪潮的直接诱因都是和经费相关,第一次“倒孙浪潮”中,宋教仁谭人凤还给炮哥留了点体面。在第二次“倒孙浪潮”开始,陶成章等人就直接指责炮哥贪污经费。按“孙文罪状”交纪委办理的话,秦城贵宾小院是必须的了。
炮哥嘛,自然也有一批忠实拥趸,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拼命证明自己对投资者的价值,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起义,其高潮就是“吾党菁华,付之一炬”的黄花岗起义。前敌总指挥黄兴破釜沉舟,起义之前只留下两封遗书,都是留给投资者,翻来覆去表明“此次捐款,涓滴归公”。胡汉民在事后亦感叹:““此次筹款,全党信用系于此举,历年革命举事,所用华侨之款如流水,吾人信用已日见不良,仅此用款至数十万之巨,些事作不出来,无以对各埠华侨。”为了取信投资人,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碧血染长空。
可惜失败了,所以炮哥就真的筹不到钱了。同盟会名存实亡,炮哥见事不可为,就去洗盘子了。
确实可以。
传说辛亥革命时老孙在丹佛洗盘子,但丹佛一家宾馆说他当时是房客,而且还有当时的入住记录,住的房间至今仍可以订房。另外那个宾馆是丹佛最豪华宾馆,号称从老罗斯福之后每个总统都住过那里,艾森豪威尔称之为西部白宫,住过的名人多去了,用不着无中生有编出个故事来打广告,所以老孙当时应该就住在那里,显然刷盘子的收入是绝对住不起那么豪华的宾馆的。。。
还包括“端”盘子桥段的出处:
而在确认布朗皇宫酒店旅客入住登记簿前,人们多认为著名旅美学者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书中绘声绘色的描述是真实情况: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当天,孙中山正在典华城(丹佛的粤语音)一家中餐馆当“企台”(粤语即茶房)。这天,孙手捧餐盘从厨房里走出为客人上茶时,一同事忽然大叫起来:“老孙,你有份电报。”孙拆开一看不禁大喜,国内形势发展迅速,要他即刻回国。据唐德刚说,这是餐馆老板后人亲口说的,老板与孙中山是世交。
综合各种考据互证,现人们可以获知:1911年6月,在孙中山影响下旧金山华界的致公堂和美洲同盟会实行联合为革命筹款。7月,旧金山又成立了美洲洪门筹饷局(又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为武装起义筹资。9月初,孙与黄云苏等人分南北两路赴各埠筹集经费。 据史料记载,筹饷局成立后,经五个月的努力,孙中山等在美国各地华界中已募得资金14.41万美元!这数字在当年可真不算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