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我维护先总理的一片苦心,青天可鉴。
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宋教仁跑来和炮哥说经费的事。
炮哥一口顶回去了,说党员太不懂事了,这些钱都是我筹来的,他们凭什么过问?
围观群众跟着起哄架秧子,炮哥就一句话,反正没进我个人腰包。
既然炮哥这么说,黄兴也说涓滴归公,那么起义失败之后,炮哥自然两袖清风,哪里住得起高档酒店?
全是小粉清的污蔑之词,万万是不能采信的。
人家好赖是个医生,哪有医生洗盘子的道理。
再说,各种捐款,以及日本政府给的钱,还是不少的。
但也仅止于此。
就拿黄花岗起义来说,他在军事方面的作为,给后世作为经验教训的资格都不够。
事实上吧,当时广州的清军不是很强。
这么说吧,今天我们说“黄花岗72烈士”,由黄兴率领的这一路有130多人,在广州城大闹一番,还能带着一半人脱离包围圈。清军的能力可见一斑。
问题是什么呢,即使面对这么弱的清军,黄兴还是打输了啊。
现在常见的说法是,黄花岗起义寡不敌众,事实上呢,在起义之前,无论是起义人数 还是枪弹,都是起义军占优。
然而,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起义,黄兴是真的没这个能力,从十路进攻到四路大军,最后呢,就剩下黄兴直接指挥的130人。
这组织协调能力,就算搁古代的农民起义都是拉胯的。
就算是黄兴指挥的130人,都未能进入状态,整只部队在起义前,弥漫着狂热浮躁的气氛,整日狂呼大喝,见人就骂。这可不是小粉清的抹黑,是他们自己的回忆,而且还是带着一丝自豪的情绪。
这样的部队去起义,成功的希望有多大?大家自行判断。
炮党中唯一能称为人物的,大概是宋教仁。
只说一件事,国民党是宋教仁一手缔造的。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能手搓出一个符合现代政党特征的政治团体,算得上是天纵奇才了。
del丢掉了
del丢掉了
正好最近在看三体,三体这个科幻片的起因可以说部分是源于当年的叶文洁的一念之差,这一念导致了后面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叶自己也说,她点燃了火把,但是自己无法控制接下来的局势的发展。这里我的观点是,叶当年按下发射按钮的那个动作并不单纯是她自身恶念的体现,这一个动作其实代表了那个年代或者说并不单单是那个年代人心“恶”的一面:我自身受到了伤害,那我就要报复回去,而这样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鲜见。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我认为某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放在历史大势中去看,或者会看得更清楚。若是叶所处并不是那样混乱的一个年代的话,这样的一个“恶”念造成的结果也许并不会象三体中那样严重;换个说法就是,若社会面整体是积极向上,各种鬼蜮伎俩无法生存的话,她的恶念只会被化解,而不会酿成恶果。
支部建在连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具体应用,而监军制度自然是过去帝王将相那一套。
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才是力量的源泉,所以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到人民当中,从而获得历史的主动性。
基于多数人实践的前沿知识,普通人有没有权利去接触和知晓。很多年前一批学者和政界精英推动了网络课堂的项目,试图把前沿的知识惠及多数人。他们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利他的,里面包含着希望这些前瞻性知识的普及能够获得多数人的帮助,并对抗马克思韦伯口中科层社会中的官僚。但是掌握前沿知识的能力在让越来越多的人脱颖而出时候,也会因加速社会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是必然带来很多人厌恶的不稳定的。因此,多数人遇到他们不熟悉的事物会基于本能排斥。如果不是逼到一定程度,他们不会主动去改变。因此治理上,这就形成了循环悖论。所以即使如主席这样超级强人,他走后迅速被邓公以利益驱使替代人的自身觉悟的理想模型替代。
在毛时代没有听过窑洞对的事,2000年以后才听说由黄炎培儿子口中出来,我看主要是二共为自己的合法性拿老毛出来做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