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瞬间崩溃的时候,红军政治委员,政治指导员制度尚在吧?
任何王朝,失去了人民的监督,统治阶级必然瘸败,必然成为普通人民的敌人,实现人民监督是毛主席为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不受任何统治者奴役的解方,实现人民监督的最好办法就是阶级斗争!
校、尉级军官不腐败吗?
曾经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部队里不要说提干上军校,学个车都要花钱买!
这个时候,支部是建在连上吧?
政治指导员是苏军中连和与之同级单位中的政治工作者。1919年至1924年、1937年至1940年、1941年7月至1942年10月,曾设连政治指导员职务。1942年10月撤销连指导员职务后,曾设政治副连长一职。1943年5月底,根据国防委员会的决定,废除了政治副连长这一职务。
再补充一点朝鲜、越南、古巴、老挝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国家这些年来稳如狗了。
当时只剩下政治部主任,部分承担政委功能,所以坦克里没有政委。
即便是政委恐怕也没有权力和理想信仰了。
我奇怪的是当时戈尔巴乔夫有啥权力解散苏共,不应该是苏共中委吗?他作为总书记只有宣布中央决定的权力吧?
奇怪。
子弟兵哪一次不是冲在最前线?!
再说了,郭徐之流说拿掉就拿掉,一点兴风作浪的念头都不敢想,因为他们知道子弟兵不会跟他们走,这恰恰是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威力。
是王瑞林的问题吧。
其实,一开始也牺牲了一大批。
同志们跟我冲~~
当时只保留了集团军、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就是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
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你要这么说,炮党还真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是核心。
68年因为学校里不同派别的阻挠,爸爸当兵不顺利,接兵的靖志远到家里政审,三辈贫农,得以吃粮当兵。刚百度了一下,靖那时是副排长。
无独有偶,爸爸提干后有一年去海阳接兵,排除大队书记的干扰,接了厉叔叔当兵,厉叔多年后仍念念不忘,他也很有出息。
《星火燎原》。部队是有传承的。
记得河里大佬的帖子说过:毛主席时也不是所有共产党员都有共产主义理想。
这一丛丛小火苗,照亮了周围,照亮了前路。纵然最终熄灭,薪火依旧相传。
以前是皇权不下县,难道是皇权不想下到县乡镇嘛?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所以支部建在连队上不是理论创举,是实践的伟大前进。
另外,指导员(政委)党委政府双班子模式是从苏联拿来的吧?
李云龙管军事,赵刚管政治,主旨是管后勤的理解是错误的。
亮剑真是毒草。
苏军政委一般只管理军事官员。这让朱可夫很生气,耽误了朱可夫抢战利品。
不过无所谓了,我们坚持下来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在部队连以上及与其相当的基层单位全体军人的群众组织。1927年9月,毛泽东在永新县三湾村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原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军队内部设立士兵委员会。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单位都设立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参加军队管理、维持红军纪律、监督军队经济、做群众运动、做士兵政治教育工作。陈毅任红四军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军以下各级官长同时为士兵委员会委员。各级均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执委和主席。营连级单位不设士兵委员会的常委机关,团以上单位均在政治部内设士兵委员会的常委机关。红军内部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的民主制度,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团结广大的士兵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党中央按照共产国际要求建立正规军的要求,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等条例,没有关于建立士兵委员会的内容。这些条例的颁布使得士兵委员会制度无形中被取消。但士兵委员会的政治影响及实际做法,仍在红军中得到沿用。士兵委员会在解放战争时期改为革命军人委员会。
苏军单位大,不过后来也有连指导部门了。
毕竟,清政府再怎么混蛋,也只能说,制止屠杀的能力差,但清政府从没有奖励过屠杀(或许有,我不知道?),真正奖励过屠杀的是大明,大明官军杀妇孺老幼也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