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别家的托尼老师这么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沉睡的天空
一共站着,二共跪了,三共重新站起来但还站不直。老兄说的“共”,我倒并不觉得是关键,毕竟共在人类历史中太稚嫩了,还没有真正成型,需要后续摸索,一个待摸索的社会形态假说作为主价值观显然还不合适,个人看法以后共会被扬弃,其中部分会被中国新的价值观总和吸纳。
至于帝国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排斥?要知道帝国主义才是今天世界的主流形态,苏联&华约都走帝国主义。而反帝国主义是一共的价值观,实际已经败落,作为继承一共的遗产笼络亚非拉,这面旗可以部分举一下。但是三共的志向是接米帝的大旗,米帝代表的是周,帝国主义就是这个周的主流价值观,所以反什么反,我们要的是改良帝国主义,比如我们历史上有个朝贡体系就可以当温和帝国主义宣传。这个世道就是一群畏威不怀德的主,千万别傻到去当宋襄公。国内及势力范围内,我们可以试点人民史观、反帝,国际上我们当然就是帝国主义,这才是今天世界的本色。
PS:说到这猛然有个想法,米帝到底是商还是周。这个问题大了。
你这一篇写得很好,唯一的毛病是太长。但是太长不是你的毛病,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的毛病。
要想简洁地说明这个问题,还得上老马的经济学。理发这种服务,其实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个典型。一个正常的理发师,给一个正常人理发,时间都是差不多的,大致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讲究一点一个小时。再厉害的理发师,也不能一分钟就理出一个高水平的头来。
于是,简单地说,一个理发师一次理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半个小时。那一个理发师一个工作十小时,也就能理20个头。
那么,他这二十个头的收费,就要足够他在当地的生活。最多,他再通勤两小时,这二十个头的收费,一定要够他在一小时通勤圈内最廉价的地方的生活。如果不够,他就会换个地方当理发师,或者干脆不当理发师。而这个地方的人如果想就近理发,就得接受“二十个头够生活”这个收费标准,甚至更高一些。
于是,在发达国家,理发师的收入要高于中国。在中国的发达地区,理发师的收入也要高于落后地区。
说不定未婚,还没有女朋友,不知道给女性理发的价格。。。。
我女儿过年前修了一下头发,搞了一个什么空气刘海,我也不懂那是什么,反正是我理发的几倍价钱😅😅😅
1977年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去泰国寻亲的途中,因为意外被迫停留在香港,开始以打短工、摆小摊谋生。
1978年臧健和在香港湾仔码头开始卖手工包制的水饺
1985年在香港设立第一家湾仔码头水饺工厂
1997年美国Pillsbury食品公司(现已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并)入资“湾仔码头”,并在上海、广州建生产基地
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NYSE:GIS)是一家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主要从事食品制作业务,为世界第六大食品公司,主要品牌包括哈根达斯(Häagen-Dazs)、湾仔码头(Wanchai Ferry)及维邦等多款早餐谷物品牌。
如果选取民意这个角度,把民意看做水的话,那么改开后传统治水是传媒的“改势”和官媒的堵,由于TG已跪,资本异常强势,传媒改势开始占据主流,官媒反而经常沦落为擦屁股,再加上资本助推体制内“合适价值观”的中层官僚上位,因此主流传媒与官方形成“铁板一块”,共同裹挟民意,做着和传统中国官僚阶层一样的事,把持中央与民意传递互动通道。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那两个字:改势。改势的“势”包含真势和假势,改势就是把真势引导到假势上,即西方传媒的精髓:九真一假,也就是所谓的夹带私货,如果组织得好,今天的西方传媒甚至可以做到论据全真,但结论为假。
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传媒衰落,TG中央已经可以部分绕过这个铁板,这可以归功于民间意见领袖的崛起,虽然有各种内外势力参杂,但由于盘子越来越大,外部已经越来越难以控盘,往往只能通过不停搅浑水来混淆视听。改出来的势终究是假势,但真要破这个势,必须上下合力,下层以海量的真势耗竭假势,上层借下层的势引导突破中层并改组中层。
这大概就是2023会发生在传媒战场的故事,而市场、科技也均会有属于这个年份特有的故事,它们汇聚起来,会落到一句非常老土的话:相信人民,相信中央。人民和中央合力击破旧格局,改良还是革命,那确实得走着看了。这段历史的份量不轻。
在国内很喜欢湾仔码头的味道,但是在美国从来没买到过。
东南亚支付宝余额,加个和人民币挂钩,和大陆淘宝VIP通道的防通胀账户,比在十几个国家开银行简单多了。
归根结底,货币是为了交换而出现的,以前自给自足的时代偏物资交换,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偏服务交换。物资交换跨境容易,而人的服务跨境看场景。美国的中文老师干不过网上教中文的中国老师,而中国的理发师也没那么容易给美国顾客理发。
服务行业,收费跟着服务人群的收入成正比。你要说东田的托尼老师比某某造型的托尼老师强10倍,恐怕也没差那么多。
绝对没有几倍的时间,我理发大概是20分钟,问了小女,大约是45分钟。如果换个更高级别的托尼老师,价格还会更贵,用劳动时长来算,肯定不合现实。
是否高附加值,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我真的不觉得用马克思的理论能解释这个现象。
但是不得不说很有效,也很狗娘养的。其实商战跟打仗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是挑战者,就是败兵,败兵先战而后求其胜,表现出来就跟自残是一样的,明明知道挑战的结果是被打个鼻青脸肿的,但是还要一次次地挑战,从挑战中学习打败霸主的一切有用的东西。
其实这个策略是以牺牲利润和自己血厚为基础的。这种打法描述出来就是:这个商品,你能生产,我也能生产,你的商品很优秀利润很丰厚。那我怎么打败你?我就是保证质量能用的前提下,使劲降价,策略是我不指望这个赚钱,但是我要通过这个把你打得也不能赚钱。然后依仗着我的血厚熬死你以后,我再赚钱,当然了现在的做法是,把你熬死了,技术水平也有了大的提升,最后你死后,市场是我的,我就是低价,但是技术水平高了,一样是赚钱的。
这样的方法,经常是商战中使用,很有效,但是前提是自己血厚,可以支持自己先生利润后熬到对手死的完全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