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魔鬼藏在细节里 -- pkyjp
本人不才,前几年还参与过跨境支付的开发,技术上其实没啥难度。
难度在于有多少国家愿意接入,另外就是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有多少人民币的问题。。。。
我知道,重商主义会认为,顺差比逆差好,但现实是,美国一直是逆差国,状况也不错。
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会减少顺差吧。
这10年我们每年贸易顺差都在3000亿-4000亿顺差,但通过在一带一路投资,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目前人民币互换国家和地区签署过40个,目前有效的33个,这些国家应该都有双边央行清算机制。。。。。。
你一直顺差,外面能有多少人民币,很容易都流回来了
所以不一定要贸易逆差。
汇率市场上由于人民币有大量需求,就有很多人用外币换人民币,这样也可以。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包括两个
一个是经常性贸易,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贸易 一个是企业对外投资,居民旅游
一个是资本项目贸易,就是在汇率市场以及其他的金融市场诸如人民币债券甚至股市等等。
所以你们说的顺差,一般说的是贸易顺差
三个概念
经常性顺差涵盖了贸易顺差
日本而言,他的贸易逆差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经常性收支貌似还没有逆差过,原因之一是海外企业利润大量汇回
总收支顺差涵盖了经常性收支和资本市场收支昧国而言,他长期贸易逆差和经常收支逆差,但是资本项目不一定,有大量海外资金进入昧国,即资本项目昧国不一定是逆差的。
经常性收支顺差
资本项目顺差
这个是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提一下。
这个短期,以美元体系崩溃的时间段为界限,或者以人民币支撑的国内为内核的全球生产体系被崩溃/取代为界限。
目前人民币走的路,不是美元曾经走过的路。
也就是说,并不是以人民币体系直接冲击,试图取代美元体系。
而是在全球范围充分利用美元体系,利美元体系的信用基础,来不停地夯实,人民币与人民币背后的物资生产与流通的信用基础。
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有两点是中国的战略手段:
1,相信,信任,并且在全世界主动应用美元为基准,进行货物流通。日元,欧元在本质上是从属于美元体系的。但是人民币到今天都不是:资本项目没有自由流通。
2,在全世界逐步,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持之以恒,不怕反复地,开展人民币以美元为基础的信用建立过程。
这两个战略操作的核心在于两条:a,我们不印美元,但是手中有足够的美元或者美元体系下的有足够信用的货币。b,我们的人民币在未来的可遇见的时间段足够稳定,以中国自身的货物生产与流通为锚定物。
这就带来了两个战术诉求:a,顺差,不会减少,还会增加。b,周边不打仗,包括台湾(台独立必打而且必胜)。
这对周边的发展中国家(越老柬缅等等)而言,不会有问题:对中国逆差,但是对发达国家顺差啊,总体而言还是顺差的:国家发展了,每个人都看得到,也感受得到。
拭目以待吧
而不是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可以冲击/取代美元体系。
这篇 @jent 说的 短期内不会以减少顺差为战略目标
但是人民币到今天都不是:资本项目没有自由流通。
这个应该国际化最大的障碍了。以前听过一个说法:中央在98亚洲金融风暴中,看到热钱快进快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打击很大,于是放弃了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反而是加强了资本项目进出的管理。
jent兄文章说的,应该是中央的战略方向吧。
1,你有人民币,所以你需要使用它。
2,你需要用人民币,所以你要有它。
楼里但凡鼓吹用中国大陆的扩大逆差来使人民币快速扩大使用范围的(所谓国际化),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第一个选择。
而过去,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土共是采用了第二条路径:以货物贸易为主轴,以现有国际支付体系为根基,以人民币稳步扩张/大体平衡为目标。
而这样的路径不可避免要增加美元体系下的顺差:随着贸易量和质的增加,顺差越来越多。
不过没关系啊:一方面是顺差来的没有美欧日元在留下一部分作为人民币信用支撑外,剩下的大量流入我们的穷困的贸易对象,顺带着人民币也进入这些国家,帮着这些国家一起去赚发达国家的顺差。
另一方面,则是发达国家印钞票啊。因为大家都需要更多的美元欧元日元啊。
当然,人民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的。但是咱们不走强迫人民币的路。呵呵呵呵
都是长者的公开的电视/文字报导,应该都是在90年代中期,我印象很深。
1,长者公开对来访外宾说,美元顺差有点多,我着急啊,着急得睡不着觉
2,长者公开对着一群人说,这个金融啊,我们理解就是国民经济的血液。
---------
如上两个说法,应该是土共高层很早就有共识了。
而不是98金融危机后才有。
换言之,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在迄今为止的中国资本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给一个人,有可能是全身换血。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永远不开放。而是要问,在什么条件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