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的chatGPT的使用体验 -- Swell
两个技术目前的状态都类似于古罗马时期的蒸汽机。就是从数学到材料一系列基本的工具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基础,只能做演示。能想象一台计算机需要不断蒸发液氦才能运行。一个锅炉一边用液氦冷却,一边要烧氦3么?
人类应该先征服宇宙再开启聚变和量子计算。因为宇宙中有才有人类需要的一切材料。恒星中才有聚变约束的公式。
地中海文明始终是古典的,能进入现代的只有大航海。
否认 愤怒 妥协 沮丧 接受,面对突然变故的心理学五阶段。在某种角度内,你与因此类问题给你投草的人,都是在变故五阶段之中的局内人,可能只是所处的阶段稍有不同。今日的世界需要以出世之精神守护入世的情怀,中国儒道传统和基督教神学都只在出世之精神的层面对今天的世界保有着一些借鉴的意义,而永生的话题恰恰是入世情怀无以自足,需要出世精神守护的范畴。
亚里斯多德讲的人性是人的动物性,明显不是好词。所以后来经院神学发展罗格斯来对抗人性里的冲动与暴力。这里星际迷航宇宙设定里对应是同一种族,完成罗格斯自我重塑的瓦肯和重塑失败了罗慕兰两个走向。但是他们在最后都先后在相互对抗重毁灭了。
没必要去刺激一个明知到后果的行为
其他的,即使谈谈,也就泛泛说说,不敢深究啊😂
而且现在有一点特别苦恼,就是即使最前沿的论文,在数字生命这种领域好像也没有对公开啥特别劲爆的消息。如此看来,其他领域的水有多深,真是不敢想,就只能来骚扰葡大了😁
我的主贴的一个回复下有人推荐了你的这个帖子,我也就过来评论一下。
西方科学目前确实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发展障碍,这些年来以物理学为代表,标准理论模型建立以后,几乎没有再发展,杨振宁说party is over。
西方科学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东方智慧,但不是如同你说的凭借人工智能的乱来。
人工智能可以给出答案,但是只能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类的学问是怎么来的,就是人们要知道为什么这个规律能够成立,然后人们懂得这个因果关系以后还可以继续将这个规律推广下去,得到更大应用面的规律,这样过程一直持续下去,人类的认知就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而这个规律的认识的拓广,加深,就是来自于古希腊人发展的形式逻辑体系,即从概念的定义到命题的证明。
概念的定义也是很重要的,只要将概念严格定义,人们才不会混淆,不然很容易出现西西河里面经常出现的情况,两个人争论了半天,原来一个人说的是东,另一个人说的是西,都不是在说同一个事物,参见我前些日子发的主贴(关于市场和计划的概念辨析)
命题的证明也很重要,当然命题的证明需要有公理,公设。
公理公设是指明显成立的规律,而命题的证明相当于证明:只要明显成立的规律1成立,那这个命题就成立,从而建立了两者的等价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公理公设可以越来越少
例如著名的非欧几何的第五公设,让人看起来很不爽,太长了,以后俄罗斯人基于与第五公设相反的公设发展了罗氏几何,此后高斯黎曼等人发展了微分几何,就可以把罗氏几何会欧氏几何统一在一起。
即欧几里得几何是高斯曲率(曲面的两个主曲率的乘积)为0的几何,罗氏几何是曲面的高斯曲率为负的几何,而高斯黎曼等人发展的微分几何则是高斯曲率可以为任何值的几何,以后爱因斯坦将这个黎曼几何用于重力研究,发展出了广义相对论,陈省身用外微分证明了高斯奇妙定理,丘成桐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质量猜想等等。
以上科学史证明了,理论的公设是可以减少的,但是这个公设的取消需要人们做出更大的理论拓展。
公设的存在确实限制了理论的范围,但是也给你指名了理论发展的方向,你看这个公设不爽,那么你就不用这个公设,你推翻这个公设去发展一套理论去吧。
不过你确实谈到了一个目前科学的一个问题,即科学面临难以简化的问题。
例如力学中最著名的多体问题,湍流问题
,这个多体问题又频繁的出现于生物学,经济学 ,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等等。
基于牛顿力学的多体问题已经几百年没有大进展了,其他问题的挑战性就更大了。
西方科学只有两个个体相互作用,才研究得清楚,当参与相互作用的个体一多,就变成多体问题,然后陷入瓶颈。
所谓系统,就是指多个个体的相互作用,由于多体问题的存在,系统科学发展得非常缓慢。
中国传统理论是基于阴阳理论的,阴阳理论可以说是一种平衡理论,一种系统平衡理论,阴阳理论天生就是为一个系统的平衡性服务的。
对阴阳规律的研究是中国古人最痴迷的东西,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古人把对阴阳的研究用于治国,用于研究生命,用于研究宇宙。
与之相反得是西方人痴迷于数学研究,并且建立了形式逻辑体系。
中国和西方是两种不同的品味发展起来的不同的体系
一个痴迷于阴阳平衡
一个痴迷于数学
当西方发展遇到了高墙走不下去的时候,就需要另一种品味的文明出面了 。
历史的发展需要中国品味中国文明在新时代发挥巨大影响力,但是不是推翻西方的形式逻辑体系,而是在认真学习西方逻辑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被我们抛弃的自以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
他们是怎么构建组织的呢?就是伦理如何构建组织呢?或者有什么相关的书籍推荐吗?
氦三与氘的核聚变不产生中子,只要把氦三从月球上开采回来,就行了。
非线性突变这块,如果我对他们的研究方向理解没问题,哪怕突破一部分很多事实际可以不同靠堆砌人力物力的穷举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难题了。
美国架子上能马上打的核弹只有300多枚,而储备世界将近四分之一铀矿的中国一直试图说服全世界我们核弹最多只有300枚。为什么我一直主张虚伪的和平多一天也是好的。因为我和一些领导们一直在信奉这样的观点,我们试图告诉这个国家多数人我们不行,我们不能打。哪怕我们产能估算,整个北约加日韩的炮弹产能峰值不及我们动员能力的1%,真正了解乌克兰战争的人实际明白我在说什么。但是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现在要按住一些人冲动已经越来越难了。如果 今年经济刺激遇到重大挑战,这种困难会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我迟迟到现在才回复,也是不希望被太多这样和那样预期的家伙纠缠。有些事我已经很头疼了。
搞第一代印度核弹的印度科学家觉得可以跳过原子弹直接搞氢弹而且美国人也很热心的给了氢弹模型的小枕头。印度人知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理解此路不通。然后掉头搞了核装置。
我们的思路一直很土,比如现在就要上的核能主力堆型,我们是真的尝试过人类历史所有出现过的堆型然后根据自己需要从中筛选出来的。同样,领导提过,在核电领域全部设备可以国产化之前,我们不会启动 大规模核电铺开的。我所理解的印度思维更接近我说了,所以我就能到彼岸。
我绝对不会去干涉的。如果你还年轻,去通读中西方哲学史。总有一个你会觉得和 你特别亲切。然后从哪个点构建你的舒适区的自洽。然后走出去。遇到问题和瓶颈了哪怕你推倒重来最终你还是会发现你始终不曾偏离你感到亲切的原点的。那么好吧,在这个点 上构建你的世界之树吧。
如今的科学,只能是蚂蚁搬家。任何所谓一旦成功就可如何如何都是用来骗研究生的。大家都不傻,哪个方向哪怕是看着有希望早就挤满了人把能吃的都吃干净了。
我不喜欢线性,非线性这些名词的原因就是它似乎可以让人望文生义,然后就开始各种联想了。
在各种工程实践中,大家每天都要广泛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非线性问题。解法也是多种多样,未必一定要线性化。但是这些细节既没人愿意学,也没人愿意听。 侃大山就完了,动脑干嘛?
两方面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