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黄令仪去世,致敬,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 桥上
7301会议了解一下,当时决定研发大中小系列通用计算机,研发成功开始应用的时候正好文革结束了,赶上了科学的春天。
1973年元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召开了“电子计算机首次专业会议”(即7301会议),总结了60年代我国计算机研制都是为特定工程任务(主要是国防)服务,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教训,决定放弃单纯追求提高运算速度的技术政策,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提出联合研制小、中、大三个系列计算机的任务,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
七十年代我们转向通用计算机发展的时候跟美国的计算机发展差不多,美国也是差不多同时期开始的。
说中国八十年代计算机与国外先进水平只差几年那确实不对,但是七十年代确实相差不大。
论述一二?
就算前三难道还能先于美国启动信息高速公路不成。
二,日本氢能源技术世界第一,大国都不用。
最后,80年代美国能出手打压亲儿子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难道能扶持中国搞半导体?这是什么样的脑洞🕳️啊。现实中就是内需外需都不存在。
1981年6月,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召开“运十飞机论证会”,会议由三机部何文治副部长主持。参加会议的共35个单位55位代表,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范绪箕校长、同济大学翁智远副校长 、北京航空学院王俊奎教授、南京航空学院张阿舟副院长等专家和国务院国防办、国家机械委、国家科委、民航上海管理局 以及上海有关单位的领导。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运十飞机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有了这个基础,将来就可以发展各种类型的民航飞机 。建议国家在决策上要慎之又慎。现在运十飞机已花了五亿多,这个队伍、基础建立起来不容易,停下来损失太大。因此建议 :研制工作不能停,队伍不能散,成果不能丢。
863计划就是在此之后应对寒冬的。
就按最顺利的最佳结果:运十在80年代后期完成研制,达到波音707的水平——而那时是波音707从民航退役的时候了。运十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的,民航不会使用。空军也同理,不会要一种载荷很低又完全不可靠的飞机。而且,那时运十的国产发动机都没有,外国的发动机也属于停产淘汰的产品。
何况实际上,运十的研制还有大量难题需要克服。所以,就是个注定失败的项目。
不用面对运十存在的各种必然失败的原因了。
这个世界怎么对运十拥趸那么不友好呢。
这种用政治指控取代项目分析的办法太差劲了。2005-2006年网上基本就把运十所有相关资料都扒出来了,今天都看不到啥新东西。那时早就有结论了。
中国技术那么高了吗?
如果这样,中国空军还用啥旧的图154?
您这是完全的瞎说了。
亩产十万斤才能让大买办大力宣扬。
您 的依据在哪里?
1981年1月8日:民用航空总局以(81)民航工字2号文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对国产运十飞机的几点看法》的报告,提出:
“运十型飞机基本上是测绘仿造波音707/720型飞机,改换了机翼,缩短了机身,减少了起飞重量和商载。即使运十飞机达到了波音707型机的水平,也不过相当于六十年代初期国外第一代喷气客机的水平。”
“运十飞机还有不少重大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要能投入航线使用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资料对其技术经济性能恰当的评价。”
“由于能源危机引起油价上涨和85年国际民航组织将对超过噪音和烟雾标准的飞机实行限制,波音707飞机已属淘汰机种”,“因无订货已在1979年停产。”“我局有波音707客机十架,因利用率不高,还可用20年”。
“民航去年(指1980年)年初十年规划设想中没有再添购此类飞机的打算。”
民航在报告结尾说:“目前国内继续研制类似波音707型的飞机是否可取,请郑重考虑。”
看来您似乎掌握了不少的资料,请问,这个全文,您有吗?
1980年,第一次试飞的人员名单,您有吗?
历次试飞的人员名单,您有吗?
所有相关资料,您都有了吗,在这里说大话?
运十型飞机基本上是测绘仿造波音707/720型飞机
当时中国哪来的720型飞机?
其实,当然不落后,只是确实对比美国,那是落后,赞得承认,确实不能跟上美国的节奏。
运十仿制的肯定不是波音707-320。
你孩子的赚钱本事有马云強吗?如果没马云強你的孩子还养他干吗,性能太差直接掐死算了吧。
面子算什么东酉啊,只有没有面子的人才今在那成天强调面子。
运十是中国飞机,民航乘客就不是中国人?民航公司就不是中国企业?凭啥就该一方付代价支持另一方。
而且运十研制时候就没有摆正关系——如果把民航作为客户,就考虑满足客户需求。如果民航不是客户,就别指责民航看不上运十。
至于你说的这些资料,对于讨论有意义吗?试飞机组是谁,能决定飞机有没有竞争力?拿这些无关内容搞乱视线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