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黄令仪去世,致敬,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 桥上
问题是这些工业本身就是基础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没有这些工业的带动,相关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本上无从发展。
比如做运十,需要第二代航空铝合金7075-T73/76,运十下马了,中国的航空铝合金也龟行了20多年。
做大飞机需要5万吨大压机,运十下马,本来在西南铝厂配套5万吨大压机也下马了,直到2006年大飞机国家再立项。
美国也是有了军工、大飞机的一代代需求,才推动了航空材料一代代地迭代、进步。美国曾经也有段时间航空铝技术进步缓慢,因为当时美国铝工业企业对航空工业的需求重视不够,当时封装饮料的铝罐产业兴起,为消费业配套又容易又赚钱,为航空业做材料、工艺就苦逼多了,技术难度大,挣钱比消费业还少。
做半导体需要精密机械、精密仪表、精密光学,80年代半导体产业崩盘了,这些基础技术基础工业又有哪门发展起来了?
总不能指望家电产业带动这些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发展吧。
芯片和电脑产业的成熟度要看商用产品的生产能力。
作为科研单位研究是一回事,能生产出产品是另一回事。
IBM 的360系统是一款真正的商用电脑系统,之后美国的电脑公司都是以商用为主。而芯片公司为电脑公司生产所需要的芯片,整个行业形成一个正循环,不断推动新的技术的研发。
82年我进了上海一家国家级计算机研究所。我们所成立于58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计算所,历史上也研制成功一些计算机。但在80年代,根本没有可以批量生产的计算机系统。
我所在的研究室是为长征2号,3号火箭提供计算机,这算是批量生产的。它的内存是4096字节,包括所有的指令和数据。由此可见这个电脑的水平。
和我一起进所的有30来位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很长一段时间,这批大学生都无所事事,因为没有什么项目可做。后来开始引进国外的新设备,买进二手的小型机,这批大学生才开始有事干。
可以说在80年代早期,中国计算机研究所的大多数工程师根本没有接触过国外的电脑。没有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最多接触过DJS-130,通过纸带穿孔编程。
PC进入中国绝对是降维打击,只有唐吉坷德式的人才会去说要与之对抗。
如果中国有张忠谋那样的人,不排除中国可以在芯片的某个领域做出世界水平的产品。但即使如台积电,那也只是芯片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想在芯片领域另立山头,完全没有可行性。
当PC大规模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各类单板机。
所以中国计算机产业真正的发展是在PC进入中国之后。
当年中国已经有相当的芯片制造能力了,但可惜后来废了。
后来计算机在中国是大规模应用了,但芯片业被废了,所以才有现在的困境。
DJS-260机:字长64位,100万次每秒,内存32千字X8。
1973 年,第四机械工业部“7301”会议确定了发展系列机的方针,以中小型机为主,着力普及和运用。从1974 年8 月开始,DJS-100、200 系列机陆续诞生,DJS-140、DJS-180 系列超级小型机被成功研制。1977 年4 月,我国第一台微机DJS-050 诞生。
上海无线电十四厂于1975年成功开发出的1024位移位存储器,就基本达到国外同期水平;1979年研制的HDS—9计算机每秒运算500万次,是美国1972年的IBM 370-168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两倍;中科院上海冶金所还独立发展了制造集成电路所需要的离子注入机,并出口到日本。
1982 年6 月,据四机部六所统计,全国安装大中小型机3503台,其中国产机2904 台,进口机599 台;其中大中型机551 台,小型机2852 台。
应用分类:科学计算1130 台,数据处理1078台,过程控制779 台。此外微型机包括单板机8000 多台。
1982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装机数量86万台,其中大型通用机5万台,小型计算机59.7万台,小型商用机21万台。
可以说在80年代早期,中国计算机研究所的大多数工程师根本没有接触过国外的电脑。没有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最多接触过DJS-130,通过纸带穿孔编程。
PC进入中国绝对是降维打击,只有唐吉坷德式的人才会去说要与之对抗。
1974年,四机部启动了微机联合设计,由安徽无线电厂负责整机设计,清华大学电子系负责集成电路研制。十多人的联合设计组在合肥开始工作,得出结论,国内的研究水平和装备,不具备实现类似微处理器的条件。设计组没有退路,选择了化整为零的技术路径,将处理器芯片分解为15种31 块,这些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与当时清华自控系半导体车间的工艺水平相当。清华多系协作研制成功所需的全部芯片,负责15 种40 片一整套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研制的为朱家维、程瑜荣等。1976 年底研制出集成电路、键盘、软磁盘驱动器、软件等全部国产化器件的微型计算机,1977年4 月23 日通过鉴定,四机部命名为DJS-050。
有什么国产操作系统,编程语言?
我所在的研究所就属于4机部的。
我建议不要看那些数据,中国科研的许多“成果”都是有很多水分的。
如果改开前,工程师的收入还不如小贩,那农民何必羡慕吃商品粮的国企工人工程师?
事实上改开前只要家里一个人在国营企业上班,就能养活一大家子。我老丈人当兵转业到国营企业当工人,除了养活自己一家还能接济老家的一大家子。
一个4096字节的存贮体需要用一整块板,大小约20x40公分。
若有可靠的储存芯片,为什么我们还在用磁芯存贮体。
我说的是个人经历。我对网上的许多说法严重存疑。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继一九八O年研制出4K位动态存储器之后,于一九八二年,采用E/D HMOS工艺研制出能与美国同类产品互换的M2115高速静态存储器,这是采用先进的短沟道工艺技术研制成功的大规模MOS静态存储器。同期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出NMOS-16K动态存储器。一九八四年,上海元件五厂试制出1K位硅栅CMOS存储器。这些研制成果,标志着中国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如果没有pc美国能发展多快?中国人买得起么?不成熟的产品又怎么办?不成熟就更没人买,就永远不会发展,不是么?
我说的就是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否则国产仿制Z8000的样品只比zilog的Z8000晚3年左右,你看我说了落后3年了吗?
就以IBM360为例,这是美国计算机60年代的王炸,1964年推出,是第一代集成电路计算机,中国最早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在1969年,不过是低速的,应用也不广,7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入集成电路中型机阶段,上海的TQ16卖出了153台,其中有一台就是上飞研究所购买的,用于运十飞机设计的计算,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应用计算机进行飞机设计的先驱,这台计算机业承接了很多三机部其它单位的设计任务。DJS系列则是仿照IBM360通用计算机的思想设计的系列计算机,其中DJS130卖出了1700多台,这对于当时中国的经济规模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数据,说明中国的计算机已经从国防、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扩展到了一般的科研、工业和商业应用。我认为这时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已经形成了正循环,70年代前期中国形成了电子和计算机热潮,我的岳父就是那个时候开始自己编制程序设计桥梁,最早从穿孔式程序输入开始,但很快就改成字符输入了,历经各种计算机,最后一版程序是用的PASCAL。
另外,我在1981年用过DJS-130,用的不是纸带穿孔,用的是BASIC,但怎么输入的已经忘记了,就记得是打印机输出的。
我一直想写一个关于中美计算机和半导体发展道路对比的帖子,一直没能动手,现在资料也不在手边。
PC进入中国绝对是降维打击,只有唐吉坷德式的人才会去说要与之对抗。
对于计算机和半导体这样快速发展的产业来说,总体领先7年左右当然是降维打击。
但我的问题是,什么叫“与之对抗”?
我说的是中国在60-70年代一直在苦苦追赶,你认为这是“与之对抗”?
70年代前期就是中国计算机应用开始向社会扩散应用的起步阶段。
问题在于,改开后面对国外优势产品的冲击,我们自己的产业如何发展?
是躺平在外国的技术上,还是引进学习和自主发展两条腿走路。
就有足够的利润可以搞cpu了?不知道收入差距有多大?只想着高端是学王明,只会失败,中国这是学毛的农村包围城市,料敌从宽,你不想学真以为自己有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