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的理解有偏差,增量缩小的时代,存量搏杀的阶段,以人为本这点我估计要发展到比欧美更狠!
不必悲观!一个新的体制,没有上百年的探索,积累,不会那么快的出现!
哪怕出现,也离不开对以前的修修补补!
导致很多人被时代列车抛下,动辄喜欢抢购的就是其中之一,用这些人的认知去怀疑体制,真的好吗。
共产主义理想故事宏大,四个现代化故事令人向往。
孙中山也很会讲故事。正因为他不会做事,他能得到全中国人的认同更凸显他讲故事的能力之高超。
故事有塑造力,有凝聚力。从社会上讲,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一个个故事中塑造凝聚起来的。从商业上讲,乔布斯、马斯克这些讲故事的人才是所在组织的灵魂人物。
可能是故事不好讲,也可能听众们听腻了,现在我党叫你去做梦——你瞧,这就跟讲故事不一样,无所谓你信不信了。
诸葛丞相是圣人,圣人的事业不成功,就得找人背锅。阿斗就只好背啰。
但是其实诸葛丞相在《后出师表》里都写明白了,北伐胜算不大啊。
后主在位那么多年,其实一直是虚位君主。“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自诸葛亮起,都是大臣们合计合计就把事情干了,后主负责下诏书承认。出去游玩一趟,都要被记录下来,搞不好还要做自我批评。身边全是忠臣,就一个弄臣黄皓。真是中国第一乖皇帝了。
那明明就是抗不住了,崩溃了,居然说是闪击?老蒋要是有这洗地水平,也不会跑去岛子上了。
哪怕让吴克去呢,有算有个交代
心中也许有人民,但肯定没人
新中国长期饱受外汇短缺之苦,原因无他,人均生产要素短缺,只能启动相对小规模的工业循环,想扩大必须靠外部输入,需要外汇购买。
中国加入WTO后,傍上欧美大腿后,终于补齐了资本、市场、技术、支付、原材料、粮食等生产要素短板,终于得以启动十亿人级别的工业循环,延续二十余年高速发展,如今到了交叉路口:中国要不要继续维持十亿人级别的工业循环?若想维持,现如今还缺哪些要素?能从欧美得到什么,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交换?能从南方国家得到什么,需要付出什么交换?
你说生态没有改变,实际上你说的生态本身就是软件的角度,以GPU为例,GPU的架构就没有生态这个说法,他必须支持DX,OGL这些规范,支持完了,所有系统都能用,因为所有OS你不是走DX这条路就是走OGL这条路。NV有说自己开发了一个Windows平台的GPU么?AMD有说自己开发了安卓的GPU么?所以你说需求有没有,当然有,有一个我们自己完美掌握的GPU不重要么?要知道,某微买了img的ip,至今无法解决img自己的多核打架问题。
当然,不同的架构在不同的平台上效果是不同的,ARM的GPU就是适合移动平台,在移动平台上性能好,而NV的GPU就是适合桌面机,哪个上面性能好。
硬件设计难不难? 说难不难,我之前举得例子就说明了,对会的人不难,不会的人很难。怎么会,就是不断的设计。这里就有一个很高的门槛,软件的设计,无非你多写点代码,然后运行一遍,看看效果,写个1年,ok,有人就很精通了,硬件不行,你写出RTL代码,效果呢?得去流片才知道,流片的费用,7nm的大芯片目前应该是1个亿左右,也就是说,你硬件开发人员开发了一个大芯片,要花一个多亿,要等半年到1年才能看到效果,这培养代价,培养时间和软件人员如何比?
最后说一下,硬件调试,如果硬件流片回来,出了问题,你怎么调试,是不是想软件那样设一个断点?不行的,他要靠专门的工具去抓波形,一旦一点看。修改完了,怎么办?马上就能看结果?不会的,要等下次流片。要知道,软件模拟的结果不等于真实芯片的结果,而且你不知道你修复的这个问题后有没有其他被掩盖的问题。
所以硬件人才的培养是很难的,难就难再这里,壁垒太高,尤其是时间。而从中再选出架构师,去设计新架构,呵呵。
其实你提的基本上是战术安排,我觉得战略上是很清楚明白的。二十大以前肯定不会放开,这个你自己也说了。二十大之后,当时大家预计两种可能:
(一)继续封控
(二)适时放开
当然还有(三),在一二之间摇摆,反复来回。
我当时是支持(一)的,口号是坚持封控二十年不动摇。但是一般看法,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西方全面宣布新冠已经结束的情况下。
所以当时的情况,美西方是等着我们执行(二)然后追击退兵,一般来说这是必胜的仗。(三)的话比(二)更差。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我强调,谁也没有想到,一尊搞了个(四),应染尽染,一波过峰,各种内部分歧还没起来,就结束了。
至少在兵法上,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是做到了。等着看中国笑话的,打算半渡而击的,全都懵了。而且后来也没有环境炒作,毕竟西方放开在先。这个话题上攻击中国没什么好处。
老实说,我很奇怪你到今天还会提新冠话题,这个就像共享单车一样,早就过时了,已经没人在意这个事情了。
我不是一尊粉,一尊搞得不好的地方很多,譬如我对 82 就不满意,对青山绿水金山银山不满意,对垃圾分类不满意,对百年决议更不满意,但是我对一尊处理新冠基本满意,当初应收尽收干得好,后来一波过峰也干得好。
你说放开搞得乱,我承认,你说药品缺少宣传不到位,我也承认,因为根子上就是准备不足。
要的就是准备不足,否则等我们准备好了,敌人也准备好了。现在敌人都没想到一尊会这样蛮干,应染尽染,一波过峰。等他们回过神来,整个转型已经结束。这就是以快打慢,战略上的高招。
我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转型是否顺利,结论是很顺利,不存在继续封控的可能了,争议的时空被急剧压缩,本来的坚决封控派(比如我)全部闭嘴。
反倒是本来鼓吹放开的,现在嫌放开不够有序,其实就是不够慢,太快了,把他们给憋屈了。很好,我很满意,只要放开派憋屈,我就高兴。
而新世纪以来,美国所有大型军事项目无不超支严重、延期,甚至失败,是令人不齿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是系统工程能力,在社会大生产依旧大放异彩,只是在国家层面几乎消失了,所幸,土鳖还没有。
1.俄国的经济只能依靠卖资源,大客户只有两家,中国和欧洲,而欧洲其实也就是德国。
2.俄国向德国卖资源,会让德国对俄国的资源依赖性不断加强,真到分不开的那天,政治上必然会接近,使俄欧一体,那美国就有失去欧洲的风险,这是美国承受不起的。
3.俄国向中国卖资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但是基于中国自己也在搞进口多元化,不可能过于依赖俄国的资源。同时,中俄其实都信不过对方,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迟早反目。所以美国不怕中俄靠近。
4.对美国来讲,宁愿看到中俄靠近,也不能让俄欧靠近,所以才会有这两年那么多骚操作。
5.综上,联俄抗中在美国不可能被采纳。
去年把大基金一锅端,基本是否定了金融后现代魔法道路。所幸,多路齐进,“饱和救援”,应该没耽误了时间,自主维护路线的华为率先突破,可以先缓一口气,也给后面去美产线和自主产线打个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