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仿张荫春麟秋史 -- 桥上

共:💬61 🌺662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仿张荫春麟秋史

张荫麟《中国史》,河里介绍过。形式洒脱,小子心向往之。故仿作《春秋史》,致敬先生。

春秋时代是大变革的时代,二百余年中,社会已然面目全非,乃致很多细节容易让人误解。因此,我会着重介绍一些变化及其前因后果。

下面是春秋早期晋公戈,图片出自捞史倌《这柄两千多年前的戈,并不是战场的兵器》搜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GWA,史文恭,起于青萍之末,梓童,多余6569,卡路里,纳米小洞儿,老老狐狸,独立寒秋HK,南门桥,三笑,夜如何其,菜根谭,唐家山,为什么不可以,ccceee,回车,方恨少,宝特勤,南寒,不远攸高,闻弦歌,大眼,匿名:1
家园 王子于戈

点看全图

本人拍摄于 晋国六百年

通宝推:老老狐狸,加东,菜根谭,夜如何其,桥上,
家园 当年上影的“大闹天宫”跟这学的吧,一样样的

百度上说是“铭文释文为王子□(于)之用戈”

这个“用”看着像“作”,勾践剑的作跟它挺像的,都是一个大弯从上到下,上下各有名堂,也可能是我先入为主吧😁

勾践剑

点看全图

再看,觉得“自”也挺像,莫非该读为:王于之自作戈?

通宝推:桥上,
家园 错金鸟篆

错金鸟篆字体

王子于戈1961年出土,大闹天宫1961上映,篆书,没有鸟虫饰

王子于戈,上面横的2字:王子。下面2列4字:

用 于

戈 之

王子于之用戈

吴王僚当太子时的用戈。所以字体错金跟吴越地区的勾践剑一样。从晋国出土,跟当时晋吴联盟有关

点看全图

就是个加鸟饰的“用”字

亲眼看到2500年前错金鸟篆,感觉一个字:漂亮

通宝推:铁手,
家园 是在展览上拍的吗?拍得真好
家园 一、前情

春秋属于周代,周代分西周、东周,西周在前,东周在后,东周前半截就是春秋了。因此,说春秋,不能不先说开创周代的周人。正是这些周人,造就后来漫长历史中中国人特有的气质。

周代之前是商代,而周人作风和他们前头的商人大不相同,也让周代和商代有些截然相反的特征。

这些差异最常让人提到的就是对酒的态度。商人礼仪以酒为中心,和甜酒(醴)相关的禮(礼)字就是他们造出来的,于是他们礼器中最多的是酒器。而周人礼仪以食物为中心,于是他们礼器中最多的是食器。

以酒为中心,难免沉湎于酒,极端情况就是传说中出现酒池肉林。鉴于商人教训,周人专门作《酒诰》,防止因酒误事。

不过,商人与周人气质的差异还有更深层原因,就是他们生计不同。

商人那时,虽然农业已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但就商人本身而言,他们并不是农业族群,而是商业族群,始祖是王亥,所谓“胲作服牛”,就是说王亥开启了用牛驾车,同时还传说王亥的职业是大规模贩牛。

而周人则承夏禹之绪,奉农神后稷为始祖,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技艺,为农业文明在中原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祖先一个贩牛一个种地,继承他们传统的后人,也是一群更擅长商业一群更擅长农业。

于是,商人开辟出庞大的商路网络,延伸到整个中原及其周边,甚至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南。他们发展出发达的手工业,制造出精美商品,还制造出威力强大的战车和兵器。同时,因为贸易和交流,在他们频繁活动的范围内,传播了汉语,使之成为通用语言。

而周人,则在中耕除草基础上,发明了条播和垄作法,《诗经》中所谓“禾役穟穟”,所谓“衡从其亩”,所谓“我疆我理,南东其亩”,都描述的是条播和垄作特有的景象。周人把他们种地的技艺开发到当时极致,精耕细作,乃至要把他们的田地用“疆”保护起来。

周人不但掌握了条播、垄作和中耕,还掌握了选育种子、“物土之宜”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并且开发出农业生产工具各种新的应用方式,在西周处于青铜文化发展低谷的背景下,“西周春秋青铜农具进一步发展,在中耕领域占居优势”。

不仅如此,周人还主动把这一系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异族外“姓”,让他们也来从事农业生产。

孔老夫子说:“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来之”的“远人”,应该就是周人部族周边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异族外“姓”,初期这些异族外“姓”很可能与周人有婚姻关系。而让这些人“来之”以后之所以能“安之”,应该就是因为“来之”后,由于周人传授给他们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使这些人生产技能提高,生活改善了。

孟老先生后来说,“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也许就反映了当初周人“来”了从事畜牧业的异族外“姓”后,向他们教授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这种情形。或者说这个“教民稼穑”,可能正是周人在“来之”、“安之”过程中派给自己的角色:当召来各种外族异“姓”之后,周人会教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让他们在周人控制区域内安定下来,从而扩大了周人自己的实力。

所以,在《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明确要求“掌邦之野”的“遂人”要“以土宜教氓稼穑,以兴锄利氓”。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二”,说不定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周人开创了藉田礼,应该就是把这种“教民稼穑”的行为仪式化了。《诗经》里有首《臣工》,就是说的藉田礼,其中有句“来咨来茹”,大意是询问、商度和请示,这里要询问、商度和请示的,当然是与耕作有关的问题,反映藉田礼“教民稼穑”的性质。

但“教民稼穑”并非只有“来之”一种形式,甚至“来之”不一定是主要形式,主要形式可能还是周人自己走出去“封建”。周代开始后,周人就是通过“封建”的方式,在各处肥沃黄土地上“教民稼穑”,逐渐改造、融合了当地以畜牧业为主的族群,让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扩展到整个中原黄土地带。

他们还宣扬“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婚姻禁忌,发展与各个“姓族”的友好交流。并且推行了“家族共同体”这种既容纳外族成员、又加强亲戚往来的政治结构。于是他们的“封建”行动就此打破了当时各族群各自居住在某一区域的格局,让整个华夏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第一次真正有了中国雏形。

下面是大盂鼎(铭文记载了周人的勤勉和商人的嗜酒误国,嘱咐周人引以为戒,摄影师@孙业林,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图片出自星球研究所《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多震撼?》观网-风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起于青萍之末,多余6569,纳米小洞儿,老老狐狸,加东,闻弦歌,大眼,三笑,kekepei,guillaume,回车,empire2007,hwd99,吃土的蚯蚓,菜根谭,黄序,唐家山,燕人,心有戚戚,
家园 由酒到食的变化可能有两重意义

饮食结构更健康,少误事,少自残自伤自杀。

酒/精神致幻物质是萨满仪式通神的媒介。商人时期,有可能不仅是主祭祭祀的通神,也包括参与仪式的所有人甚至全部落的癫狂状态。绝地天通/周克商以后,姬周彻底改革了祭祀制度,全面压制祭司集团的权力。

有个没有搞清的问题是周克商和绝地天通在时间上逻辑上和程度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家园 我觉得一个可能的因素是职业需要

作为商人,需要与人打交道,酒也算是媒介吧。也许我这是以后世的情况逆推前人?

家园 我来瞎凑个热闹

我的臆想,欧洲的军事霸权及奢侈中心,从希腊移到罗马、再移到阴国,大概也可以套到这个框架里来,诸多从事介于商和掠之间的群体,其中一个由于军事上的优势成为环湖商业带的黑帮老大,收保护费,同时不让这些环湖部落相互之间的某些矛盾、以至于影响老大收保护费。希腊时代和罗马时代,是环地中海这一个湖;到了阴国,就环了若干个湖啦。但这个商掠群体,从来也没有进化到生产群体。所以只能形成军事霸权及奢侈中心,而不是生产和文化中心。米国驱杀了美洲原住民、殖民北美的初期,从新英格兰所谓的清教徒到南边一点的不加掩饰的奴隶主,其实也还是走的这个商掠的路子;农业和工业现代化以后,几乎是不得不成了生产中心;但统治阶层还是商掠群体,种种思维都还是商掠思维,寄生在生产体系上的黑帮老大是无法理解生产群体的。

家园 酒的生产是以粮食为基础的

因为酒是通过粮食酿造的。难以想象商人的粮食生产全面落后于周人。可能的情形是商人擅长某种粮食的种植,并且用这种粮食酿酒。与古希腊人用葡萄酿酒,再与周边地区进行贸易,一个道理。当然,我需要出土实例佐证。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涉及商人一词的含义演化

我的理解,不一定对啊。

商人一词流行是出现在周克商以后,最初也是指称殷商主体民族或者殷商移民,是一种区分“民族”(姑且以现代概念套用)的用法。

因为改朝换代,殷商移民政治地位从统治者骤然跌落成为贱民,不得已专以从事贸易为生,才逐渐演化成后世通用的职业称谓。

这种变化一个附带效果就是商人职业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地位一直不高,哪怕再有钱也受到不小的政治限制,那是题外话了。

文明早期物品交换应普遍存在,酒作为特使用途物品,应该也是交换贸易的项目之一。但是考虑到产量有限运输不易,可能不一定是主要的或者重要的交换对象,或者辐射范围有限。

家园 我考虑可以解释的途径是

周是商的属下,不完全是部属,但确实受一定控制,所以多余的粮食不一定自己种。

另外,我感觉,当时的状态,后来也还有类似状态,就是不同族群主要从事不同的行当,在现代社会这种状态少见了,但也还有不同地域的人更多从事特定行业的现象,好比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很多是从河南来的(好像)。

家园 还有,由于商人多处交换的条件

他们也许更有可能有多余的粮食,甚至也许他们交换来的直接就是酒。

当然祭祀用酒恐怕不会交换而来,甚至用于酿造祭祀用酒的特定谷物恐怕也是自己种的,但未必妨碍他们种植技术不如周人。

家园 鸟代表“隹”字,含义是本王用的东西

阴谋论者在博物馆逛一圈,总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过,我估计肯定早就有学者,发表过这个真相了。

---------

隹(zhui, cui) 作意符的字大多与鸟有关,如:雀、隼、集、雏。

点看全图

-------

我们读金文,开头的第一个字,往往就是一只鸟。

这只鸟是“隹”字。

周代,用“隹”字指代“王”,也就是现在活着的王。

死去的王用庙号称呼。

点看全图

------

鸟篆文,这些鸟,其实就是“隹”字,含义是本王用的东西。

-------

我们对周代的王的头饰,总觉得他们应该戴的是冕冠。

吐槽一下,我看到青铜器上的“隹”字,总感觉这些王们,他们的头上,应该是插满野鸡毛(鸟尾巴),大概跟印第安人酋长的头饰,一个样子。

家园 本人拍摄于 晋国六百年?

shayong时空穿越回六百年的晋国啦?

金线竟然还能看到,真漂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