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一些感慨 -- 唐家山

共:💬480 🌺2960 🌵5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客气了,那个年代很不容易

国家放开IC进口,国内工厂肯定一败涂地,但反过来,如果不开放的话,很难想象中国的电子工业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

那个年代进口的二手生产线,多少工厂都在嗷嗷待哺,国家也只能撒胡椒面尽可能照顾到每一家。

我们那一年一共进厂十几个大学生,或早或迟都离开了。

家园 按这逻辑,建国初就不该废除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如果不开放的话,很难想象中国的电子工业什么时候能发展起来。

家园 你说的有道理

做任何重大决策都是很困难的,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家园 有点意外

这两天闲着无事,从网上收集整理了80年代半导体行业的大事,我觉得基本可信

老兄还是实事求是的,我注意到你所述经历的半导体产业的情况基本上都是90年代以后的,你自己也说过对90年代以前并不了解。

不过如果80年代大事记这样表面上的东西你都是刚刚知道,那之前为80年代半导体产业政策时辩护的依据是什么呢?

通宝推:真离,
家园 当然是凭情怀啊。

不过如果80年代大事记这样表面上的东西你都是刚刚知道,那之前为80年代半导体产业政策时辩护的依据是什么呢?

家园 你回得真快

本来我还想把最后一句删了。

这句容易激化争吵,不大好。

家园 我家里老人当年有在魔都仪器仪表局下属的半导体器件厂工作过

老人对80年代工厂的回忆听完的感觉就俩字:混乱。

那时候一边没了仪器仪表局的订单,上头说有国外先进的仪器仪表,用落后的国产干啥,进口就是了,要搞活思想。仪器仪表局也都裁了才好。

包字进城以后,厂长权力大了很多,自主权多了对于工厂不是好事。公款吃喝,把厂里设备倒卖出去都是屡见不鲜,给领导发福利房之类的都是常规操作。

然后工厂设备卖出去了,工厂转为组装厂,国内那时候的市场真是混乱无比,一边是国内半导体器件比老外进口的贵上几倍,一边是各种不知道哪里来的“国产”假冒伪劣产品来劣币驱逐良币,两面夹攻之下,工厂没几年就不行了,更不用说啥改进技术了。

市场经济大潮下,这些工厂没有任何贸易保护措施是生存不下去,更不用说连退休工人的医药费也是工厂来负担,以前的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都上缴了,利改税,拨改贷以后想要更新技术设备还得工厂自己想办法找钱。

当年产业政策是混乱无比,引进生产线普及5微米3微米又不搞进口替代,放任外国产品倾销,对国内老厂弃若敝履,国企冰棍论大行其道。

80年代瞎折腾没钱了变成上头一听半导体就头大,连带连研究所经费都没了。

国内半导体当年搞点低端芯片,也就让老外降价就没然后了。

整个80年代给人的感觉就是混乱无比,没有一个清晰的产业追赶蓝图,而且太重视终端产品,前端各种材料和元器件也基本放羊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newbird,真离,qq97,
家园 我参与过半导体行业,知道其中的艰辛与困难

个人觉得网上的很多内容太过情绪化,这样不利于年轻一代对于历史的完整认识,我已经说过,从以前的西西河的大牛中获益良多,也就是言之有物,取之有道。

我不粉老毛,老邓,老江,老胡,老习. 只对这对这个国家的发展感兴趣,而国家的发展,就需要对历史的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目的是希望我们民族能够少些坎坷,尽管个人的能力很渺小,但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另一面这段时间我刚好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

这样的回答不知道您是否满意。

通宝推:川普,
家园 搞不好代差可能还是会拉大一些

但有总比没有好,队伍保留总比解散好。

家园 没事的,都是小事

经历过的事情比较多,比起现实世界真的温柔多了,网上的争吵属于小事情,又不能真的影响国家政策。

家园 关键问题是钱

当年工厂能拿到一个30万元的军品订单都能让大家高兴几个月,N多工厂每个月都在等银行的安定团结贷款。

比我们进厂早两三年的大学生,结婚连个单间都分不到,我们更加看不到希望。

家园 有钱进彩电汽车没钱搞科研

逻辑不通嘛!

不是没钱,而是侧重点不同。在侧重科研、先进武器的时候,那么多领导反对,原子弹也造出来了。用胖帅当年的话形容,叫做“当了裤子有要搞原子弹”。在裤子和原子弹之间,先贤们选择了原子弹,从此为中国撑起了不受人欺负的核保护伞。

如果当年按照那些把重点放在生活上的领导的想法做,原子弹肯定没了,美国和苏联的核讹诈肯定有了,中国的独立自主就难了,弄不好就是个大号的日本(应该还不如日本)。

所以,改开后的下马核心军工和高科技,不是钱的问题,少进些彩电轿车不就有了吗?要害是不想搞了,没钱不过是糊弄人的理由。

通宝推:newbird,阴霾信仰,真离,qq97,
家园 那些年最困难的之一就是国防工业

没有订单,只能自己找饭吃,能保住队伍不容易。

家园 这应归咎于邓

退回到9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没有瓶颈,因为全是弱项。

新中国从0开始,在短短不到30年,在工业上很难超过西方几百年积累。但在毛泽东时代,中国追赶的步伐很快。甚至也不乏超过例子。例如,大飞机的研制成功,两弹一星等等,都是此后40多年来,西方少数国家之外没有成功例子。

问题就出在邓,上台后,下马了当时中国绝大部分项目,奉行造不与买,买不与租的观念,直到今天,中国民航还大量租借西方飞机,连维修都不用管,自然也就在技术上什么都不做,也就必然加大差距了。

通宝推:真离,
家园 从体系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 有补充

其实我在这个帖子里说了我的观点

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80年代(其实大约从78/79年就开始了)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半导体和计算机的产业链被打散拆碎了

先说明一下传统的体系是怎样的。由于传统的举国体制和新中国技术力量极度薄弱,中国最优质的技术力量往往是放在科研院所和若干理工类高等学校里,而负责生产的企业则没有多少技术力量。一些大型的项目,包括国防项目和大型技术项目,一般是由国家层面(如军委、科工委、国务院、电子工业部等)出面牵头组织,科研院所和高校(其实也是若干院所和若干高校联合的)负责技术研发,成为技术的提供方,由下游生产单位负责承接生产,而项目的需求方自然也是有的,这种模式称为全国大协作模式,中国前30年的重大技术突破,几乎都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

两弹一星,青蒿素,运十,计算机和半导体,都是这种模式。

这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需求,有技术研发,有生产,有买方,有这一系列活动的顶层组织者(各部委),当然也就有了技术迭代。到了1970年以后(1970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以后我有时间再写一写),甚至出现了部分院校、科研院所主动到国民经济体系里寻找科研任务的情况,比如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无线电系)主动承担的中国第一代数字微波通信工程,清华大学留在北京的精仪系和自动化系主动承担的光刻机(那时还不叫这个名字)。

但到了80年代,这个模式被打破了,首先是关键的角色“国家”没有了,既没有任务(需求),也没有牵头的组织协调者,所有的技术力量散落着各个单位,无人整合,生产企业齐刷刷地转向引进,从国外引进更先进一些的半导体设备和生产线,国内的高等院校目光转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自主产业链的需求不再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其实也没有了,因为都进口了),相关科研院所则转向较为纯粹的研究,因为他们的技术同样没有需求方,从此与产业链脱节。而且由于无人组织协调,技术力量分散,造成某些卡壳的问题没有更合适实力更强的科研单位来解决。

旧的体系崩溃了,但新的体系并没有建立,一批体制内科研力量出走,终于在中关村出现了一批将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销售合为一体的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而曾经的国家队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避开了技术领域,专心于贸易和制造。而且,似乎并没有原来体制内半导体设备研制单位有人出来组成市场化运作的实体,参与到国内正在大量引进的半导体产业,这可能是因为半导体设备是投入相对较大的2B业务,在技术落后又没有国家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出来做这一块就是找死。

高等院校还有招生教育的功能,但那些产业相关科研所如果不投入到产业链里,就只能由国家用有限的经费养起来,所以这些科研所的技术力量基本上是混日子,为经费发愁,做些花钱不多的理论研究,人清贫而无望,团队流失,而国家也很“委屈”,科学的春天嘛,但我实在没那么多钱养你们,也就是发发工资让你们维持,做科研课题啥的就算了,而产业链下游的生产企业也理直气壮,进口的设备那么好那么先进,虽然贵点,但我为什么要用落后的国内设备呢?国家又不给补贴。

当然,出现这种全局性问题,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高层,当时高层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一昧引进的风潮太盛了,改革开放,开放是彻底地开放了,但该改革的却没有改革,该保护的也完全没有保护。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钱去哪了,这当然也是高层的问题,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90年代386重建半导体产业时,首先就提出两大措施,一是要组织国家重大工程,二是要有政策支持保护国产设备,要支持国产首台、套设备的使用,三是选择方向有所作为。这些都是针对80年代的乱象提出来的。

最后说一下引进,不要把批评买办政策等同于反对引进,我觉得有的人是刻意的。TG从来就不反对引进,也不可能反对引进,关键在于有没有对自主产业链的保护、培养和支持,支持自主设备加入到半导体的产业链中。

80年代的引进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半导体产业链来说,芯片是终极产品,大规模引进半导体生产线当然是严重冲击了国产的半导体设备,进口芯片也冲击了国产芯片,但从整个工业来说,芯片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引进国外产线引进半导体产能对经济发展也是需要的,就像四三计划那样。所以要点不在于引进,而在于在引进的同时有没有对自主产业链的保护、培养和支持,支持自主设备加入到半导体的产业链中,以及引进是否有所克制,给国内的产业留一些成长空间。

这是从中观的产业角度做的分析,如果从宏观一点的角度看,这样的故事同时发生在多个重要产业,如果从再宏观一点的角度看,就是新中国建立的基本完整且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变成了不那么完整、不那么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

通宝推:阴霾信仰,落木千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所以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国产化替代 -- 补充帖

这个话题太不适宜了,话题应该是国产化清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