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翻译】日本半导体产业为何失败? 现在才能理解的三个转折点 -- 杨微粒
采用的也是Intel芯片,最初是为了解决PC上没有日文处理能力而推出的。但架构和IBM PC不同,所以不是所有PC上的软件都能运行。而且除了CPU,其他芯片大部分都是NEC自产的,所以实质上是个类似苹果的封闭系统。
PC98系列一直生产到80486时代,这个时候WIndows 95已经出现,PC上也可以处理各种语言了,所以这个系列最终也停产了。(这里倒是和中国有些相似,WPS等本地化软件在Windows 95出现后几乎全部阵亡)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企业的一些特点,就是和苹果一样喜欢控制。还有一个例子是任天堂,早期FC游戏机上的游戏都只能通过任天堂发行,这种方式任天堂当然是赚翻了,但游戏开发商当然不乐意,所以在美国SFC卖不过MD,后来Sony和微软更是直接掀翻了他的老大地位。不过这种方式不能说一定就是失败的,主要还是看谁在用,苹果税到现在还是收的好好的。
回忆一下电动车早期发展史:
第一款量产电动车上市时间,特斯拉2008年,比亚迪和三菱09年,日产11年。虽然丰田押宝氢能源,可日产和三菱早早就压宝电动车,日产最成功,后来居上,2012-2018年日产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电动车老大,依稀记得十年前的电动车销量排名,日产第一,完爆老二的特斯拉,三菱和比亚迪争第三。而且日产电车起火的数量远少于特斯拉,唯一的问题是主打产品日产聆风续航只有两百公里,就是个大玩具,如果把电池包加大,成本就上去了,又超出聆风通勤车的定位。不过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好解决,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出个高级版电动车不就得了。俺当时在河里放话,英菲尼迪只要出了电车俺必买。
日产真是一心想着替俺省钱,到今天也没见到英菲尼迪出电动车,日产一直只靠续航有限的聆风撑场面(里程终于增加到300公里了),拖到去年才整出第二款电动车艾睿雅。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如今大家对于日产电动车的看法是:啥?日产也造电动车?
更别提三菱,它那破车续航更短更玩具,也是一直不出新款,在各车企纷纷进入电动车赛道的2021年,这位元老级玩家宣布不玩了。四位元老,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成为汽车业巨头,两家日企的电动车却弄得半死不活。
这怪谁啊?也怪美国人不让它搞吗?日本不好好检讨一下这种龟爬的速度,搞啥新东西都没戏。。。
以韩国的总体产业规模跟中国拼补贴就是自寻死路。
西方搞资本主义,追求高利润,高估值,高资产。中国搞社会主义,追求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这对资本主义来说就是一碗甜蜜的毒药,喝也死,不喝也是死。
在中国追求大规模的条件下,搞补贴对抗真的是自不量力。因为韩国说到底也是资本主义,要搞高利润,规模必然受限。
换句话说,在中国这种一以贯之的产业目标下,一共二共之争没有意义。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说,中国一直在大步向前。而物质生产的目标和组织能力一直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特征。
首先是,著名的walkman CD随身听,这个松下也有,台湾品牌也不少。
台湾林志颖刚出道时,带这个东西来大陆,还上过新闻。
然后是MD,我家里现在还有一两个,袖珍可擦写光盘。
一般认为索尼随声听失败,就开始于这个东西。
这个时候,电子产品部门和文化部分开打,最后文化部门胜利,保护版权。
使用这个东西,必须使用专用软件,极其麻烦。
IPOD出来后,苹果没有这个麻烦,但也使用专用软件,但可以把盗版装进去。
索尼也出了闪存介质的随声听,工业设计极其出色。
其中一款旋钮棒,还成为经典款。成为玩索尼游戏机的小朋友的搜集品。
我家儿子要花近200刀买一个。
我赶紧翻箱倒柜,把我当初买的二手货,给了他。
结果他告诉我,我这款还是最好的配置。
然后他各种捣鼓,苹果机装windows虚拟机,再装索尼专有软件。
我也不知道他搞定了没有,反正现在东西在他卧室橱子里放着呢。
这个时期,手机已经可以听歌了。
各种MP3也很好用。
两个高端品牌说实话,也不是独自战斗。
在MP4阶段,微软也加入进来。
胜利者是苹果。
但这个例子没啥代表性和普遍性。
只能说索尼受内部之争,自缚了手脚。
阿尔斯通只是吧不挣钱的核电业务卖给美国。
dilemma: BIG CONGLOMERATES can not innovate at all.
Americans learned the lesson long long time ago.
日本人就是真的搞软件不行. 他一层一层的管理模式, 放到制造业很管用, 但在软件业就是一个灾难. 软件业就是需要一个灵活, 需要一个快.
日产在电池车上的变动,忽然想起当年的日产雷诺总裁戈恩事件。时间点恰好与日产电池车登顶同步,2018年11月19日- 雷诺董事长兼CEO卡洛斯·戈恩因涉嫌过少申报自身报酬被东京地方检察院特搜部逮捕。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摩擦不断,在2023年7月26日日产与雷诺股权之争落下帷幕,达成新重组的最终协议。
可惜,风云变幻,别当别人不存在搞内斗。5年光景,马斯克与李强完成特斯拉上海工厂项目。宁德等特斯拉零部件产业链及比亚迪等辅助加鲇鱼双助力下,中美电池车崛起。
商战即国战的又一可列入商业教科书的案例。
日本、法国,这两政府、汽车业精英搞撒子呢?不看看自个连老大都不是,不管是从经济、科技上的老大PK老二,你俩不该缩小分歧团结起来自保么。人呀,最怕傲慢,更怕不敢面对升级超越带来逆反心理,导致不去承认现实从而脚踏实地去激起斗志拼搏。
日本本岛缺乏锂电池所需的资源,因此倾向于选择走氢电道路。
明知道氢电难度大,还是偏向虎山行。赌徒心态。
2015年通用电气收购了了阿尔斯通的发电业务,包括天然气,煤电,核电和风力发电以及输配电,但是其轨道交通业务没有卖,就是现存阿尔斯通的主要业务。通用收购过程中,西门子和三菱过来插一脚,成功把价格推高,这是第一个坑。通用收购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天然气发电的市场份额。不过不幸的是收购结束后全球燃机市场急剧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不到,提高市场份额的目标完全没实现。收购的时候阿尔斯通和西门子是中国之外全球市场煤电技术的领先企业,但是很不幸,环保运动成功逼迫通用和西门子退出煤电新机市场,整个市场黄了。核电市场在日本福岛事故后一直不好,现在才刚刚恢复一点。风电市场这两年也一直不好。所以通用收购阿尔斯通也算掉坑里了。
这一收购还把本来已经长期在坑里的意大利的安萨尔多又压了块石头。通用收购阿尔斯通的时候,欧盟反垄断机构规定通用要把阿尔斯通的燃机新机技术卖出去。安萨尔多及其中国小股东上海电气以为捡到宝了,就一起出资把阿尔斯通的G26(F级燃机,成熟技术)和G36(H级燃机,还没有投入使用)买过来了。结果在F级上,安萨尔多几乎只卖自己基于西门子技术的燃机,G26几乎没用过。在H级上,第一台G36在意大利一台今年刚刚投入使用,问题多多,第二台可能是上海闵行电厂,之后就没有了。本来就情况不佳的安萨尔多雪上加霜,年年巨额亏损,代表意大利政府的大股东多次增资,上海电气实在不愿再往这无底洞投钱了,所以没有跟进,其股份从开始的40%降到个位数。
所以阿尔斯通卖发电技术给通用电气,直接坑通用,间接坑安萨尔多和上海电气。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对这句的批判,是“改开”的重要理论依据。
几十年下来,却证明了它是对的。
中国现在真正一线冲杀的,也不是长虹一汽人民网啊。
模仿你的思路造几个句,您鉴赏一下有冇得问题?
一,广场协议是个巨坑,事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都被索尼收购了,三菱地产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各大日本财团纷纷出手,美国成为广场协议的最大输家。
二,知道现代社会运输一件古董文物需要多少成本么,当年英法火烧圆明园抢劫的数以十万计的文物都是自己承担运费运到欧洲去的,包括打包搬运费用,算起来这是天文数字,强盗们亏的吐血,久久缓不过气来。
三,苏联得到了东芝的九轴联动轴承以后,苏联潜艇性能提高一万倍,那十年,美国不敢南下牧马美国人不敢弯弓抱怨,所以美国只是让东芝公司登报道歉而已,相对于美国的战略损失实在是九牛一毛,美帝真是太仁慈了。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