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8) -- 中山熊

共:💬10 🌺10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侦探小说看社会系列(福尔摩斯专辑08) -- 有补充

八、永不消失的电波

在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诸多技术区别之中,交通和通讯技术绝对可以跻身前三甲,它们不仅是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便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在古代社会,人们的时间感是缓慢的,空间感是地方性的,现代技术却使远方那些遥不可及的人和事突然成为生活现实,也让人们能够远程参与外地甚至外国发生的事情。这也成为福尔摩斯进行探案的一种常态。前面说过了火车,现在再来看看那个时代的信息利器——电报。

先说一下电报的定义。电报是远程实时传输任意文本信息的技术和装置,特征是采用发送方和接收方都知道的符号代码来承载信息,而不是用物理的方式承载信息。就是说,张三放出一只信鸽给李四带去一封信,这是传递了信息的物理载体即那张写满了字的信纸,这就不符合电报的特征。另外,海上的两艘船只用旗语进行联络,这当中使用了符号代码,但仍然不是电报,因为这种代码能传递的信息十分有限,无法表达任意信息,而且只能在目视范围内使用,离“远程”的要求还差得远。那我宋江派神行太保戴宗给百里之外的军师吴用送一封用密码写成的信,算电报吗?不好意思,还是不算,因为无法做到“实时”传递,吴用吃完饭喝完茶了,信件还在路上呢。

严苛的定义说明,电报这玩意儿的发明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古代社会的人们就有远程传递信息的梦想,鸽子、狼烟、烽火台、旗语、钟鼓等等都是这种梦想的具体实践。在2019年大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里,作者虚构了一个长安城里用来传递信息的望楼体系,即每两座处于彼此视距内的望楼之间用黑白板子的变幻来传递信息,通过一站一站接力来快速发送信息。还别说,这个在中古时期并不存在的望楼体系的信息传递原理倒是蛮符合人类第一种实用的电报:光学电报(尽管这种技术和电无关,但还是用电报一词,通俗易懂)。

光学电报系统由一系列的电报站组成线路,用百叶窗式的遮光器发出闪光信号,由各个站点接力传输。第一个成功的光学电报网络由克劳德·查普发明,并于1793到1846年间在法国运营。

点看全图

查普发明的臂板信号塔

光学电报的发明与法国革命有关。在1790-1795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需要一个快速可靠的通信系统来为战争服务。查普兄弟于1790年开始设计这种通信系统可以使中央政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情报和传递命令。1790年3月2日上午11时,他们在相隔16公里的Brulon和Parce之间成功发送了一条信息“如果你成功了,就会很快沐浴在荣耀中”。到1792年,巴黎和里尔之间建立了一条230公里长的电报站线路,用于传送法奥战争的信息。此后,普鲁士、瑞典等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光学电报系统。

当然,光学电报有很多缺点,天气不好能见度差的时候就没法用,而且传输速度还是慢,每分钟只能传输两个字。更要命的是保密性能差,信号塔附近的很多人都能看到光学信号,只要懂信号的含义,就能知道在说啥。这显然极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所以这只能算电报的雏形。

点看全图

1835年,普鲁士的光学电报信号塔

光学电报的替代者是电子电报,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真正用电的电报。1753年出现早期的设想,最早的实验装置在1816年使用静电进行了实际通讯,但是发明者在向英国海军推销的时候被拒绝了,因为海军认为现有的光学电报足够使用了。在技术上来说,用静电通讯确实也有不足,电压难以准确调节,时不时的放电更让人心惊肉跳,还可能损坏装置,所以最终被放弃,改为使用安全可控的电磁系统来发报。由此开始,电报终于看到了大发展的前景。

1837年6月10日,库克和惠特斯通申请了第一条商业电报线路,7月份在伦敦和伯明翰之间的铁路站点进行了通讯演示。到1839年,在大西方铁路的伦敦帕丁顿车站和西德雷敦之间实现了长达21公里的电报通讯。同一时期,萨缪尔·摩尔斯在美国也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申请专利,并发明了数字和字母组合编码的发报方法,即沿用到今天的摩尔斯电码。

点看全图

国际通用的摩尔斯电码,包含24个英文字母和10个阿拉伯数字

1851年,摩尔斯电码成为欧洲大陆通用的电报标准,只有英国坚持在本岛和各个殖民地使用自己的库克和惠特斯通电码系统。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对,这就像今天各个国家在争夺5G通讯标准一样,用了谁的标准谁就是霸主,所以美国人争当世界老大可不只是靠打仗,而是全方位的,无线电码这看着似乎人畜无害的技术标准,当时已经蕴涵着霸权争夺的潜台词。英国也是靠着当时日不落帝国的国力,才能自己玩自己的标准,直到20世纪初,全世界都是摩尔斯标准的天下了,英国才不情不愿地逐步转换。

实际当中,不使用国际标准的代价是很大的。泰坦尼克号的船东是英国的白星轮船公司,采用的也是英式电报标准,在1912年遇险的时候发出的就是英式的呼救代码CQD,结果周围船只使用的是摩尔斯系统,不知道什么意思,无人前来救援。直到快沉没时,船上的首席无线电官员才接受下级的意见发出了国际通用的SOS,才引来了救援船只,但此时很多人已经葬身大海。

点看全图

泰坦尼克号上的电报房

回到我们的主题,电子电报是靠电线来传输信号的,属于有线电报,所以电线线路就是这种电报的命脉。早期的很多电报要靠多条电线进行运作,摩尔斯系统则只需要一根电线,这也是摩尔斯体系的优势之一。后来各国的电报系统也逐步都采用了单线系统。

与此同时,远程电报网络开始建设。英国作为当时执世界通讯之牛耳的帝国,在1851年敷设了跨越英吉利海峡的电缆,开始跨洋电报系统的建设。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早期,英国建设并支配着全世界大多数的跨洋电报系统,作为其殖民地战略的信息基石。1892年,英国公司拥有和经营着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电缆,1896年,世界上有30艘电缆铺设船,其中24艘属于英国公司。到1923年,英国所占的电缆份额仍然达到全世界的42.7%。

点看全图

英国东方电报公司在1901年时的全球电报网络

至于更牛的无线电报,要到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技术之后才有,投入商业运营更是要到20世纪初了。因此,在福尔摩斯的探案生涯里,使用的都是有线电报,依托的是一个商业电报网络。最早的电报公司是1846年由库克和金融家约翰·里卡多建立的电子电报公司(ETC)。它最有力的竞争者是1850年成立的电磁电报公司(MTC),后来两家组成卡特尔,控制了大部分的电报市场。

在最早的福尔摩斯案件《血字的研究》里,1887年的人们已经广泛使用了电报,雷斯垂德给利物浦发报要求调查斯坦节逊以及美国船只,被杀的锥伯和斯坦节逊到海外出游时也经常用越洋电报和美国联系。一项社会业务能够普及,其价格必定较为低廉,能够为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所承担,那么这个时代的电报价格究竟是多少呢?

1851年,ETC的国内电报费是100英里以内发送20个词索价10先令,1855年该价位降至4先令,但对于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典型的工人来说仍然很贵。例如1855年时一个纺织工每周的薪水是10先令6便士,发两条电报几乎就要花掉一周收入的八成。到1860年代,为了竞争,ETC取消了对电文中地址部分的收费,进一步降低了费用。1865年,ETC、MTC和联合王国电报公司(UKTC)固定了三家的电报价格,原来的单一定价改为20个词的电报发送距离100英里以内1先令,200英里1先令6便士,300英里2先令,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的市内电报为6便士。价格下降极大拓展了电报业务,用户增加也给电讯公司带来了利润的增长,1861到1866年间,ETC和MTC的净利润分别达到了99000英镑和178000英镑。

电报价格降到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水平之后,人们就不只是传递很重要的信息了,到了福尔摩斯在伦敦生活的19世纪晚期,连一些日常信息也经常用电报发送。在《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里,福尔摩斯曾发电报邀请华生一起去博斯科姆比调查案件;在《四签名》里,福尔摩斯想召集流浪儿们组成的侦探小队,路过大彼得街邮电局时顺手发出了一封电报;斯考特·艾克尔斯先生在维斯特里亚寓所遇到离奇怪事之后给福尔摩斯发电报求助,而葛莱森警长根据查令十字街邮局的电报记录,跟着艾克尔斯追到了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寓所。

点看全图

1907年的一份电报,由于按字数计费,一般的电报不会这么长,内容大多控制在15个单词以下,这份是上层社会的祝贺电报,肯花钱,字数多一些。

电报也使福尔摩斯的探案跨越了英国的国界。《赖盖特之谜》里有个情节,是福尔摩斯在1887年春天到欧洲调查案件,从里昂发电报给华生,告知自己累病了,华生就赶到欧洲把他接回英国。在《血字的研究》里,福尔摩斯为了调查锥伯的社会背景,给美国克利夫兰的警察局发电报了解情况,这次超远距离的通讯让他明白了侯波与锥伯之间的恩怨。在《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到欧洲吸引莫里亚蒂教授的注意力,以便警方摧毁犯罪集团,也是靠电报与苏格兰场保持联系。在《恐怖谷》的尾声,道格拉斯夫妇乘船去南非躲避犯罪集团的追杀,丈夫最终没能躲过毒手,落海身亡,妻子从开普敦给英国发来了汇报噩耗的电报。

这些情节反映出,到19世纪晚期,全球已经被电报这种远程通讯系统连接成了一个网络,各地的消息可以在一天或几天之内传遍世界。实际上,这已经具备了今天互联网的一些特征。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从19世纪晚期开始的,因为这个时期已经具备了交通和通讯上的基本条件。福尔摩斯的业务也因此具有了国际化的特点,上述案件之中,跨国甚至跨洲的电报为破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基础。可以说,福尔摩斯是站在早期信息时代门槛上的侦探代表。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rentg,迷途笨狼,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整理】修改关于光学电报的部分 -- 补充帖

感谢读者“葡萄干”指出的错误,“光学电报”其实应称为“视觉电报”(optical telegraphy),指利用视觉信号传输信息的技术,其中包含了臂板电报(semaphore telegraph)即插图里面展示的那种信号塔,另一种是快门电报(shutter telegraph)即原文描述的通过遮挡或传递光线来发送信息的技术,前者在电子电报发明前是远程通信的主流技术。

家园 算了半天,发现26个字母太不合适了

24,32都有各自的好处。

家园 笔误了

不好意思,输入的时候26敲成了24

家园 我说的倒是和笔误没关系

就是在各种编码的时候,因为26很难整除,常常比较麻烦。

家园 对光学电报解释有误

贵文中所说的光学电报其实是通过两个臂的各种动作来表示字母的,而不是通过遮光,遮光的光学电报(现在船上还备用)其实是在摩尔斯电报发明后才诞生的

家园 是的,基督山伯爵里就有一个段子

埃德蒙用光学电报发送假消息让仇人上当。

家园 一战后期德国使用了一种密码

26字母加10个数字,就是一个6*6方阵,用起来就很方便了。

家园 确实是搞混了

写的时候把灯光信号和臂板信号搞混了,其实我应该改称为视觉信号电报比较准确,臂板信号的用法有点像福尔摩斯小说《跳舞的小人》那种原理,用不同姿势和角度的臂板状态来表示不同的字母,再用字母组成单词,传递信息。《基督山伯爵》里面利用这种电报篡改信息的桥段使用的也是这种技术。感谢兄台勘误。

见前补充 4927702
家园 很高明的办法

我咋没想到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