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教员 “一意孤行”留在陕北,到底有何考虑?: -- 忘情
作者:忘情
1947年3月,从各方传来的情报显示,蒋军对延安的重点进攻即将开始。坐镇陕北的教员一面调新4旅、358旅回援延安,一面调王震所部立即西渡黄河,加入陕北战场。
3月13日,胡宗南所部15个旅,约14万人,分别从宜川、洛川北上。青马和宁马部队东进,榆林的邓宝珊部南下,企图三面夹击延安,歼灭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或是将其赶到黄河以东。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再次临危受命,出任3月16日才刚刚组建,仅辖1、2纵和教导旅、新4旅等6个旅,总人数仅有2.6万人的西北野战兵团司令,负责与强敌周旋,保卫陕北,保卫中央中央首脑机关。
从彭德怀走马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和周恩来等人就一直在苦心婆心地劝教员速离延安。可主席就是不紧不慢。直到3月18日晚,教员的住所里已能清楚地听到胡宗南部进攻延安的枪炮声,他这才从容撤走。临走前,还将窑洞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张纸片也没给胡宗南留下。
3月25日,教员、周恩来等人抵达子长县王家坪,和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会合。就在他们开会时,4架国民党空军的P-51“野马”式战斗机突然前来轰炸扫射。陕北那么大,驻西北地区的国民党战机就那么几架,咋就那么巧,早不来,晚不来,偏等中共中央机关云集于此时就来呢?经过保卫部门、敌工部门和军队侦察系统反复核实,确认是胡宗南部使用了美制无线电测向台,发现了王家坪地区有大功率电台密集活动,故此判断中共中央首脑机关转移到了这里。
形势如此恶劣,中共中央机关是否留在陕北,这个问题在党内高层引发了争论。绝大多数人是坚决主张党中央机关及主要领导人悉数东渡黄河,转移到安全地带的。彭德怀甚至直言,中央继续留在陕北,他需要在对付十倍于己之敌的同时,还要分心保证中央的安全,责任极大,压力超大。因此希望中央能尽早远离陕北这个危险之地,好让他放开手脚,心无旁骛地与胡宗南大干一场。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教员又坚决地做了一回“少数派”,他甚至直言:“要走你们走,反正我不走!”话里话外,连商量的余地也没有。
教员这是意气用事吗?绝对不是。从此后他与别人的谈话及一些文件、电报中,人们不难发现,他之所以如此“固执”,其实是有深刻战略考虑的。
首先,地瘠民贫的陕北远离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也不靠近重要交通枢纽,只是因为中共中央领率机关长驻于此,陕北才有了所谓“战略价值”。而这个“战略价值”还仅仅基于“某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因为这个“价值”和“意义”,从抗战中期开始,国民党方面才会留置胡宗南部大量兵力屯兵于陕甘宁周边。全面内战爆发后,留在陕北的中共中央机关,牵制了胡宗南战略集团,使之不能转用于其他战场,这就减轻了其他战略区的压力。
其次,国民党全面进攻破产后,被迫改为重点进攻。胡宗南部被赋予这个“重任”后,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攻占“红色首都”延安,为伪“国大”献礼,同时力图在舆论战场上营造“中共已全面失败”的舆论氛围,以打击我方士气,争取动摇分子。二是对我中央首脑机关实施“斩首行动”。1947年8月7日,蒋介石飞赴延安,当面对胡宗南训示:“陕北为主要战场,为匪之首脑所在。如不肃清,后患无穷。本令七月底肃清,现延长一个月,八月底定须肃清。”
就当时国共两军在陕北的兵力和战略态势而言,延安被放弃是无法避免的。虽然我方必然会对党内、军内作出相应解释,但“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失地存人,人地两得”这个道理,并不是谁都懂。别说国内一些中间势力和国统区普通民众,就连苏联方面,甚至斯大林本人,也据此认为“中共显然是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机关要是全体转移到安全地带,在一个时期内对军心士气恐有不利影响。
第三,陕北是我方根植十余年之久的巩固根据地。胡宗南集团深陷陕北,得不到当地民众支持,其庞大的军需都得仰仗脆弱的后勤补给线,甚至经常要用飞机空投补给。这对国民党军有限的战争资源是个极大的消耗。而只要中共中央机关,或是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留在陕北,就能继续起到以微不足道的经济代价,大量消耗敌方战争资源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央主要领导人留在陕北,可抵10万大军,战争经济意义极大。
第四,只要中共中央机关,或是其主要领导人仍在陕北,胡宗南部就必然要不断地四处“追剿”。以陕北黄土高原那沟壑纵横的地形,敌军机动线路是有限的,而且各纵队间想要消除间隙并不容易,这就为我军在运动中歼敌创造了良机。而我方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中共中央机关在敌阵中闪转腾挪,保障自身安全无虞的有利条件。
第五,党中央,尤其是教员本人仍然留在陕北,和当地军民一块与入侵强敌作坚决斗争,能极大地激励西北野战军斗志,振奋民心。“保卫党中央,保卫教员”,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成了西北野战军最为有效的战斗动员口号,能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敌我双方在物质和技术上的客观差距。
当然,战争中存在很多偶然性的不确定因素,教员在表态自己坚决留在陕北,坚决不过黄河的同时,也着眼于最坏情况,作了个“备份”安排。3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由教员、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委,前往晋察冀根据地。这个决策的意图很明显,万一留在陕北的毛、周、任遭遇不测,那么刘少奇主政、朱德主军,董必武协助,三人组成新的中共中央领导班子,继续领导全国解放战争。
作出这个决策后,中共中央大部分机关人员,都随刘、朱东渡黄河。留在教员、周恩来、任弼时身边的,只有一个非常精干,约400人的中央机关架子。负责保护他们的,仅有4个警卫连,约400余人。经教员提议,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架子和警卫部队编成中央纵队(又称九支队,昆仑纵队),由任弼时担任纵队司令,陆定一担任纵队政委。纵队参谋长叶子龙,副参谋长汪东兴。
为了安全起义,从中央纵队成立之日起,教员化名“李得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任弼时化名“史林”(司令),陆定一化名“郑位”(政委)。
考虑到编在中央纵队中的大功率电台实在是个过于明显的目标,为了转战中的安全起见,中共中央于4月初作出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带着大功率电台和部分中央纵成员东渡黄河,到晋绥解放区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并建立中央军委通信总台。各战略区发往中共中央,以及中央前委发往各战略区的电报,都由这个通信总台的大功率电台转发。
这样既能保障中央对各战场的指挥畅通,又保障了中央纵队的安全。
虽然有熟悉地形、民情,得到群众热烈拥护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采取了中央纵队与大功率电台分离这一技术手段,总计5、600人的昆仑纵队在与胡宗南部周旋的过程中,依然险象环生。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6月10日夜间。当时,中央纵队冒雨走在绥德通往靖边的路上,尖兵在一条山梁上险些与东进之敌迎面遭遇。万幸的是,我方尖兵机警,立即趴下隐蔽,这才没惊动对方。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敌军大部队在并不高的山梁上源源不断地通过。中央纵队几百人就冒雨待在山沟里,连敌人的说话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包括教员在内的所有人,个个屏息凝神,饲养员们几乎人人死死抱住牲口嘴巴,生怕它们发出嘶鸣,惊动“脑门顶上”的敌人。
如此困难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47年8月下旬。在8月初的时候,教员发给刘伯承、邓小平那封著名的“陕北甚为困难”的电报,不仅仅指当时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北上围攻榆林相当不顺利,也指中央纵队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几乎天天要行军,常常陷入危险之中。
不过,一旦熬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就该迎接光明了。1947年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沙家店一举歼灭整编第36师钟松部6000余人。战前,教员就说这是扭转陕北战局的关键一仗,要是能赢下,局势即可转变。在战役结束后,他在接前方打来的报捷电话时,几个月来首次公开声称“我是毛泽东”。
8月23日,西北野战军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教员、周恩来、任弼时亲自到会表示祝贺。教员在会上说:“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用我们湖南话来说,陕北战争已经‘过坳’了。”
此战过后,西北野战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中央纵队在陕北的处境和3月至8月份时相比,好上了很多,再也没有6月10日晚那般惊险经历了。
在陕北及全局形势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教员、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于1948年3月东渡黄河,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委会合,身处晋绥的中央后委也一并前往。这一方面是因为陕北形势已彻底逆转,中央纵队无论是否留在陕北,胡宗南集团都疲于应付西北野战军的攻势,已无他调可能。而国共大决战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身为战争最高指导机关,中央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才能心无旁骛地集中精力作战略决策。
教员“一意孤行”,坚持在陕北转战一年,其实作用和意义都很大。仅从这一点上,也足以反映其“战略眼光超出同时代的人一大截”。
给人印象是刘邓舍己从人,政治觉悟高。
这封电报相关完整语境如下:
“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这封电报的不同寻常之处是最后一句:“致陕北不能支持……你们困难亦将增加”。这是把刘邓、陈谢当作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思维。什么叫利益相关方?蒋介石对李宗仁、冯玉祥,刘邦对韩信、彭越,庶几仿佛。对刘邓而言,在刘伯承,这句话暗示的忌讳是“保存实力”,在邓小平,这句话暗示的批评是“本位主义”。历史上君王危难而将在外按兵不动如刘邦韩信之故事者,多没有好下场。此言一出,刘邓再无异言。
钢铁大叔明白,他要一走,人心就没了,莫斯科大概率要丢。
口号还是不要改罢
主席转战陕北,利的方面楼主谈了狠多,我来说点弊的方面。
迷信的说法是朱毛不能分家,从28年八月失败起就已经开始流传。朱老总在军事指挥上对主席的辅助,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工委东渡黄河后,周、任在这方面难以制衡主席,期间单独决定的刘邓南下大别山、华野七月分兵后世都众说纷纭。假如那时候主席在城南庄,刘邓斗胆直陈,并和粟一起去当面讲道理,之后会是何等的局面?
史实上用于中原军区重建的部队是分为三批动员和集结:
1.刘邓6.28日南渡黄河,8.28日进大别山
2.陈谢8.22日南渡黄河
3.8纵8月组建,10纵8月组建,9月与高树勋部合并,11纵7月组建,12纵7月,这些部队旅级建制早已具备,组建只是命名改称。
设想华野7月不分兵继续吸引国军主力,刘邓在鲁西南呆到八月底,完成上述部队的总动员和在中原的集结(当然如果提前准备好,6月底和刘邓大军一起发动更好),合计有11个纵队33个旅以上,另4个独立旅,27万的兵力,而非只是刘邓本部四个纵队13个旅12万人,则雷霆一击,徐州剿总危矣!当时国军南线主力全都在鲁中前线和陈粟对峙。
大厦将顷之际,为救亡图存,蒋委员长通电全国,他和国军统帅部留在中原不走了,白崇禧临危受命,组织数万桂系人马护驾,蒋为其题字,唯我白大将军。蒋白苦苦坚持在中原的周旋,期待主力在老顾的指挥下击破陈粟,踏平齐鲁,重演楚汉故事,奈何逝水如斯,战胜不复。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午的长篇小说联播节目,播过这部小说。
彭总也是战术战役大师,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蟠龙,一个一个旅的消灭敌人,都是死棋,而且一旦输了就倾家荡产那种,打仗时甚至官兵还饿着肚子,彭总在绝处成功了。
当时正是给毛主席七三开的时候,污蔑攻击毛主席刚刚有了苗头,书里还借了彭总之口,说“毛主席用兵如神是艺术的夸张”!
我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当时听了都觉得这句话加进来突兀生硬。
大别山在当时算比较富庶的地区,国军计划在这里征兵一大批投入国内战场,刘邓南下就彻底破坏了这个计划。
另外华野中野集中在鲁西南,当地供养的起这几十万人吗?还有老蒋来个第二个花园口决堤咋办?
解放区对战争的支援情况,主要体现在人物两方面,比如晋冀鲁豫五个老解放区前后提供的野战军有14个纵队:
冀鲁豫:1纵、7纵、11纵(1、7总合并为4旅制1纵)
冀南:2纵、10纵、14纵(14纵为华北军区时期)
太行:3纵、6纵、9纵、13纵(13纵为华北军区时期,加入了皮旅)
太岳:4纵、8纵、8纵、15纵(4纵和第一个8纵合并为4旅制4纵,15纵为华北军区时期)
豫皖苏:独立旅
其中先后投入中原的有第一批刘邓大军(1、2、3、6纵)、第二批陈谢大军(4、9纵、38军起义部队)、第三批10、11(粟裕指挥)、12纵,合计25万余人。为建设新区,大批野战军离开主力,投入到地方:
南下后中原军区新组军区五个,前后分走野战军九万余人
豫陕鄂:4纵12旅、9纵25旅、38军,后分为豫西(9纵25旅)和陕南(4纵12旅、38军17师),陈谢投入了约2.5万人
江汉:12纵全部,张才千部1.3万人
桐柏:10纵全部,王宏坤部1.9万人
皖西:三纵20、27、34团组独立旅,鄂豫:2纵5旅、1纵19旅61团、2旅5团、6纵53团加1纵教导团组教导旅,刘邓留置了3.3万人
这些新区,直到后来的战略决战,人员上都没能有效的反哺野战军,刘邓所部四个纵队,艰苦卓绝数月,转出大别山,才在48年2月获得了2万从老解放区送来的新兵,淮海前恢复到了7万余人。粟裕的1、4、6纵也得北渡黄河,去濮阳休整补充。所以后来即俘即补成为了新常态,连续打歼灭战的华野平均每个纵队都在2.3万以上,陈谢和陈唐分别打下了漯河和许昌这两个国军的补给兵站,装备水平也得以维持甚至提高,豫东时乘机打下襄樊的中野6纵也恢复到2万以上,而一直没有吃上肉的中野1、2、3纵就始终只有一万多人。
这些新区,对后来的战略决战,提供的军粮很少,49年1月3日淮海战役末期(一周后杜全军覆没,战役结束)刘瑞龙统计,淮海开打的前50天,已消耗粮食2.2亿斤,其中山东8000万,华中7000万,豫皖苏6000万,冀鲁豫500万,豫西500万;正在调运,尚可供应前线的粮食还有3.15亿斤,其中山东1亿、冀鲁豫1亿、华中3000万大米折加工粮4000万、豫皖苏2000万、豫西2500万,新区能支援淮海前线粮食的只有陈谢的豫西,而华中的表现更是和巩固的老解放区一样亮眼。
这些新区,提供的支前民工也不多,淮海时前线民工约50万,其中山东28万,华中14.8万,中原一共8万。
装备上的补充更是负数了,刘邓南下途中扔掉了炮步旅的装备,打黄维时整个野战军都没有来支援的华野7纵山炮野炮多,只能用没良心炮了。
以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的组织动员能力,尚不能在当地有效的征兵调粮,支援战争,国民党来搞,只能是说说而已了。
所以我才觉得决战前置更加划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教员敢于留在陕北,这也是重要因素。
王石坚情报系统被破坏之后,彭总西府战役就失利了。
70年代后期还拍了电影《延河战火》,讲的是青化砭战役。当时看那意思应该至少拍完陕北战场三战三捷,后来大概是因为政治风向变化,没有下文了。
杜鹏程同志《保卫延安》,和当时的地方广播电台同时间播lu,《清江壮歌》、《青春之歌》,还有很多大革命时期的作品,黎汝清同志《万山红遍》,迷到了中午饭都不想吃
还是内线外线的问题,如果不出外线,始终在内线决战,战争对解放区的破坏过大,鲁南地区做为前哨地区,破坏之惨烈就是明证,不出外线是坚持不到决战时的
七月分兵后,范汉杰兵团横扫胶东,华东局大批机关家属被合围在海边,物资损失更是惨重。胶东保卫战的胜利,是动员了15万人参军才实现的,如能相持在鲁中山区不是更好的选择吗?刘邓南渡黄河就是出外线了,打徐州截断津浦线更是闪击敌后了,依托解放区发展外线,打大仗是刘邓本来的意图,和粟裕斗胆直陈的意见如出一辙,只要能打的国民党军被迫抽调鲁中前线主力,露出破绽,华东就有可能提前打出大决战了。并不是一定要跃进式的去大别山,下江南才叫出外线。国民党那些重兵集团,是在徐州南面覆灭,还是在北面覆灭,还是在西面覆灭,结果都是一样的,长江以北可传檄而定,长江以南也没有大仗可打了
解放战争开打前和开打初期,党内没有几个人认为能够打败国民党。
你所设计的集中方案,都是在各区将领自己有了决战的决心才能做出来的。但是当时没几个将领有决战的决心和信息。
豫东战役是在与下江南的困难做对比后才决定的,也是被逼出来的。
朱来制衡毛?说笑话的呢!
项英不听劝,结果搭上了自己的姓命。
毛泽东思想当真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101还犹豫不决呢;
跃进大别山立足不稳的中野要求他们出击不靠谱;
原本调陈谢参加西北战场计划,被陈赓酒后弱弱的给否了。毛主席还开玩笑的吓唬他说:比不愿意来,是要把我送给蒋介石吗?
等各路将领大部分都有决战的自信时,也就众志成城了。
决战的决心,一靠将领们经过实战的自觉,二靠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教导和引导,必要时,才下命令。
补给和装备是不会随时出现的,而智慧和勇气是可以的!
解放战争时,朱德的军略体现在45年就第一个提出要南面定天下,后发展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战略,什么是格局?这个就是
一代名将的巅峰对决:朱老总大战彭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