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狂飙东进——记中原突围中的皮旅(下) -- 忘情

共:💬287 🌺1266 🌵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粟裕是因为1958年之前有和聂荣臻的冲突,进而被邓反教条主义

在文革中,粟裕地位并不如许世友。

粉碎之后,粟裕是被提出来了,所谓平反,其实之前的反教条的错误和聂荣臻的攻击一直未被平反,聂荣臻再次出山了。

再加上1979年中越战争,粟裕真坚决反对邓小平进攻越南。许世友却被提拔为东线总指挥。

此消彼长,所以粟裕追求平反没有任何问题,并非性格有缺陷。

在1958年的夏日里,北京正举行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吸引了全军高层的关注。这次会议是在全军总参谋长粟裕大将的见证下召开的。这位军事将领心中的情感纠葛异常复杂,因为他不仅是会议的参与者,还意外成为了批评的对象。

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对军中“教条主义”行为的批判,这与当时中苏关系的紧张态势不无关系。在这场批判风波中,粟裕大将的地位尤为微妙。他被指责为“极端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这一指控让他感到既震惊又困惑。会议的组织者对他提出了三项严重的错误:一是长期以来对领导层的反对态度,二是对党和国防部的过度索权,三是在中苏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向苏联“告洋状”。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粟裕大将,作为一位军事高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他在职业生涯中屡建奇功,但他的工作方式和个性特点却引起了争议。粟裕以其坚定的主张和独立的行事风格著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与上级及同僚之间协调关系的困难。他的这种风格,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对领导层和集体决策的挑战。

在那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他不仅要面对指责,还要承受来自同僚中的严厉批评。特别是来自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元帅。聂荣臻在会议上的态度显得格外严苛,他的言辞不仅指出了粟裕的行为问题,更是在政治和军事两个层面上对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1952年到1954年这一关键时期,粟裕在总参谋部的工作表现尤为突出。他不仅在军事筹划和组织上显露头角,而且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出色。这段时间里,粟裕直接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他的军事才能和工作成果,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赞誉。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些年,总参谋部的内部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高层将领之间的互动和表现受到了密切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粟裕大将和聂荣臻元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显现出微妙的变化。

当时,总参谋部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批评,而毛主席对粟裕的检讨报告总是给予高度评价。他常常表扬粟裕的检讨写得好,反过来对聂荣臻进行批评。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地在两位将军之间培养出了某种微妙的心理距离。

1954年,粟裕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个决定在军中引起了一定的关注。毕竟,聂荣臻作为代理总参谋长多年,一直未能获得正式的任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主席对两位将领的不同看法和期待。虽然聂荣臻在与毛主席的直接合作时间更长,信任程度看似更高,但他也经常受到毛主席的批评和训斥。

在1958年的那个关键时刻,当粟裕大将面临着严厉的批判时,他展现出了极高的谨慎和自我辩护的能力。在会议上,他尽力阐释和澄清了自己的立场,特别是关于他并未反抗领导的问题。他举例说明,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曾坚定地支持陈毅将军继续担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而自己则选择担任代理或副职。他强调,这一决策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和支持。

粟裕的这番解释,虽然在逻辑上站得住脚,却未能平息所有的质疑。接下来,聂荣臻元帅的批评更加激烈,直指粟裕的本质。聂荣臻指出,粟裕的这种解释反而暴露了他更深层次的野心。他认为,作为总参谋长的粟裕,已经不仅仅是在“索权”那么简单,而是在进行更严重的“大盗盗国”行为。

在那个动荡的政治时期,聂荣臻元帅对粟裕大将的尖锐批评,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高层领导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聂帅将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这种做法激起了许多其他同志的情绪,使得他们开始积极参与到对粟裕的批判之中。这股批判的浪潮愈演愈烈,形成了一种几乎要将粟裕彻底打倒的势头。

面对这种情况,粟裕不得不进行连续八次的自我检讨,试图以此来减轻对他的指责。每次检讨都是他艰难自省的过程,他努力在危机中寻找自救的办法。尽管粟裕的检讨报告最终被勉强接受,但他依然未能摆脱被罢免的命运。他被解除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改任为国防部副部长和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这在实质上是一次明显的降职。

从那以后,粟裕大将的军事生涯进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沉寂期。他虽然仍然担任一些职务,但再也没有回到过军队的核心舞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的发展轨迹带来了军队内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粟裕大将,包括聂荣臻元帅在内的许多军事领导人也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命运。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误解和诬陷,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和政治压力。(文革聂荣臻受到批判,但是粟裕也没上来)

进入拨乱反正的时期,中央政府开始重视对那些在政治风波中受到不公待遇干部的平反工作。在这个背景下,1958年对粟裕大将的错误定性成为了一个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叶剑英元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提出了支持粟裕平反的承诺,积极推动这一进程的展开。

经历了多年风雨,粟裕大将为了平反自己的冤屈,特地前往聂荣臻元帅的住所进行拜访。时光流转,两位昔日的将军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在这次重逢中,聂荣臻元帅的表情中透露出深深的歉意,他以极为热情的态度接待了粟裕。

聂荣臻在与粟裕的交谈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真诚和反思。他坦言,在当年紧张而复杂的会议环境中,人们的判断往往存在局限性,而且言辞容易偏激和过分扩大化。他承认,对粟裕的批判当时确实过度,现在回想起来感到非常不妥。聂帅还特别提醒粟裕不要将当年的事情太过放在心上,同时承诺一旦相关材料送达他的手中,他将亲自签字支持粟裕的平反工作。

在那个充满历史变革的时代,聂荣臻作为一位开国元帅和粟裕的前上司,拥有比粟裕更深厚的军事背景和经历。当聂帅在那次会面中表达了含蓄而深刻的歉意时,这对于粟裕来说意义重大。粟裕被这份来自老上级的理解和关怀深深触动,他紧紧握住聂帅的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涉及的干部众多,以及审批程序的复杂性,粟裕直到1984年去世时,也未能收到正式的平反通知。但他的职位已经得到了提升,被任命为副国级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他的名誉和地位。

直到1994年,中央政府通过媒体正式发表声明,指出粟裕大将曾遭受长期的不公正对待,明确宣布1958年对他的批判是错误的。这一声明代表了组织对粟裕大将名誉的全面恢复,也标志着对这位老将军长期冤屈的正式平反。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对粟裕个人的一种补偿,更是对那个时代复杂历史背景下决策错误的一种反思和纠正。

真全是屁话啊,实际上粟裕直到最后今天也没有平反,从这篇文字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虽然说话花里胡哨,但是粟裕确实没有平反,聂荣臻也没有真正承认错误。实际上最后粟裕不被平反的动力就是邓小平和聂荣臻。

至于许世友,呵呵。

点看全图

家园 法西斯是主义,纳粹是政党

历史上的法西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比较难于定义。基本上就是可以认为是反民主,反自由,反无政府,基本上左派的观点都反对。后来又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福利主义。 左派的东西都反对,但是理想的社会应该什么样,说什么的都有。种族纯化只是其中一种思想。

近代到了意大利那个时候才基本发展出了一个领袖,一个政党这些东西。可以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德国的纳粹党吸收了法西斯的思想,其实也吸收了很多社会主义的思想, 重点是去解决德国的具体问题。德国振兴经济的做法看起来和苏联也没有本质的不同。

家园 是的,东北我军具有的优势只有苏军和背靠苏联外蒙朝鲜

根据地建设得重新来,开始谈判期间我方由于错误指导,没重视根据地建设,非常可惜。

不过林彪打仗确实稍微谨慎了一些,也许不是他的问题,是总体战略转变的问题。

后来辽沈战役前后是过于谨慎了。

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咱们军队和根据地的情况都变化了很多,打得很好了。这时候是我们军事态势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关里的决心,比如粟裕的战争态度,更坚决了。

家园 任国防部副部长不是降级,而是闲置

当时所有大将都有这个职位,似乎是代替军衔的荣誉。元帅则是例任军委副主席。

粟裕在文革中已经复出工作,好像是国务院工交口工作小组成员,我觉得大概是部长级。

家园 政变他没参与,事后吃果果也没有他,他是刘少奇推荐的人

粟裕在文革后周派掌权,改开后都没有实力。

1955年,刘少奇推荐粟裕当选元帅,周恩来提反对意见:他资历不够

在授衔仪式开始之前,刘少奇极力推荐粟裕当选元帅,他认为粟裕是毛主席的爱将而且还有非凡的战功,授予元帅军衔当之无愧,但是却遭到了周恩来的拒绝,那为什么刘少奇会极力推荐粟裕呢?

1938年初,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得知了粟裕的消息,他马上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副参谋长周子昆

此后,毛主席一直在默默的关注着粟裕,他听闻了粟裕所传来的各种捷报后,心里十分高兴,多次下达嘉奖令,给粟裕加油打气。

刘少奇:他是新四军中打仗最为厉害的师长

1940年10月,陈毅与粟裕携手取得了黄桥战役的胜利,便准备南下与八路军第五纵队会师。当年红军长征的主力与南方丛林的游击队再次会师在一起,大家都十分开心。

担任新四军江北地区副总指挥的粟裕接到了新的任务,要他前往江苏淮安主持庆祝大会,来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同时欢迎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到来。

刘少奇来到后,宣布了中央军委的决定,把两支部队统一进行指挥,同时还成立了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指挥部,陈毅担任总指挥,刘少奇担任政委一职。

年轻时候的刘少奇

陈毅担任了总指挥后,粟裕也得到了升职,他担任了陈毅之前的职位,打理起了江北指挥部。

此时的刘少奇在军事指挥上更加倚重陈毅,他把苏北地区各个部队统一指挥的权力都交给了陈毅,同时还向毛主席提议,组建新的新四军军部,由陈毅来担任军长一职。

此时的粟裕虽然刚刚打胜了黄桥战役,但是他并不是军事主管,军事能力也没有凸显出来,所以刘少奇对粟裕的印象并不深刻。

随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力量的扩大,蒋介石如坐针毡,他于1941年1月调集重兵对新四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9000多人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

“皖南事变”发生后,党中央做出了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的决定,中央军委任命刘少奇担任华中局书记同时兼任新四军的政委,而粟裕担任了第一师的师长,从此两个人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

来到刘少奇麾下后,粟裕展示出了他优秀的军事才能,1941年7月,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粟裕就指挥华中军区主力部队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成功粉碎了日军想要围攻华中局机关的阴谋,同时他还采用独特的战术消灭了大量的日军。

虽然刘少奇和粟裕所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粟裕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刘少奇都看在眼里,他知道粟裕有着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刘少奇在新四军任职的时间不到一年,他就接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返回了延安,并且进入了核心领导层,成为了当时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之一。

在刘少奇前往延安之前,他对粟裕以及所辖的一师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他在讲话中说道:“第一师在抗战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作战是最多的,取得的战果也是最大的。”

刘少奇来到延安后,主张把受到重创的新四军第六师与粟裕的第一师的师部领导机关合并,由粟裕统一指挥。

刘少奇的请求很快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同意由粟裕来指挥两个师的兵力,他成为了新四军当中唯一一位能够指挥两个师的师长,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刘少奇在中央会议上高兴的说道:“我在新四军工作的这段时间发现两个人才,一个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另一个就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他是新四军七个师当中打仗最为厉害的一个师长。”

1945年8月,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蒋介石为了建立独裁政府,三次电邀毛主席来重庆进行谈判。就在毛主席前往重庆之前,他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交给了刘少奇。

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同时,时刻谨记毛主席的指示,为了在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我党的力量,他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东北局。在华中地区,他又让粟裕担任了华中地区的司令员,由张鼎丞担任副司令员。

在之前,华中军区属于新四军的范围之内,与陈毅所在的山东军区属于平级,刘少奇的这一任命,可见他对粟裕的信任。

粟裕接到任命后,觉得张鼎丞比自己年长,战场经验也更加丰富,不管是从资历还是阅历来讲,由自己来辅助张鼎丞则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在粟裕的一再坚持之下,刘少奇经过充分的考虑和研究,最终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1948年,在刘少奇的推荐之下,中央军委做出决定,要把粟裕调往华东战区担任司令员,粟裕再一次拒绝了,最后他只是担任了代司令和政委一职。

同年,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国民党的黄百韬军团、黄维军团被打得望风而逃,甚至全军覆没,淮海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加快了解放全中国的步伐。

周恩来:他资历不够

1951年,刘少奇来到了上海视察工作,当他得知粟裕正在上海医院养病的时候,马上同自己的妻子王光美前去看望粟裕。

当时的刘少奇是中央军委副主席,粟裕看到刘少奇后,心里十分的激动,他握着刘少奇的手激动的说道:“少奇同志,本来应该是下级看上级的,哪有上级看望下级之礼。”

刘少奇却丝毫不在意的说道:“今天我和光美同志来看你,这不就有了嘛”。紧接着,刘少奇又详细的询问道了粟裕的病情,两个人聊了很长时间。

1955年,为了表扬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中央军委决定在解放军内部授衔,当时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已经做起了文职类的工作,所以在授衔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限制。

陈毅也已经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负责起了中央的部分工作,所以正常来讲就不参加授衔。如果陈毅不参加授衔的话,那么粟裕就是最好的人选。

刘少奇对粟裕十分看重,而且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有着极高的威望,于是他主张由粟裕来担任元帅军衔。

而粟裕作为毛主席的爱将,同样也受到了毛主席的器重,在授衔之前,毛主席就说道:“论才、论德,粟裕都可以领元帅军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

但是这一提议却遭来了周恩来的反对,他认为其他元帅都是元老级别的,粟裕在资历上来讲有很大的欠缺,如果直接让他来接替陈毅的位置,肯定也会有人不同意。

周恩来认为,粟裕即使不当元帅,也应当被授予大将,毛主席拍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完全同意,而且应该是排名第一的大将。”

又要夸刘少奇,这是主流意图(夸了刘才能黑毛,踩毛),又要夸周,很难啊,说实话,周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051637184080677&wfr=spider&for=pc

家园 纳粹当然先是主义,后是政党

在德语里,其主义是Nationalsozialismus,中文是国家社会主义,早在1880年代就发源了。而相应的政党叫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简称NSDAP,中文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中文环境里往往坚持纳粹党,成立于1920年代。在德文环境里我只看到NSDAP这个缩写,没见过Nazi-Partei这种称呼。但是经常见到用Nazi称呼纳粹分子,比如老纳粹Alt-Nazi,新纳粹Neonazi 。

家园 阴人下绊子那么多都没挡住拿下济南

毛还让粟某带三个纵队下江南呢,粟某畏敌如虎不敢去。也是,不管怎么吹,对所辖一四六纵实际战斗力还是有数的,在浅纵深面对少量杂牌军都多次丢人现眼,去了真成肉包子打狗了。

你转的这些更证明许世友济南战役指挥得好,阴人下绊子那么多都没挡住拿下济南

14万对阵11万,还是面对粟某畏惧的坚城,从外围开始到拿下总共才8天

后来粟某指挥绝对优势兵力火力,面对黄伯涛临时野战阵地吃瘪,不得不换山东兵团指挥

粟某指挥无能星粟派还把责任往老毛身上引

不管多么偏袒阴人,老毛还是要给许世友发电报,战事事大,需你亲征

阻援部队什么德行,《皮定钧日记》对六纵描绘非常清楚,怎么不转点来

家园 《硬拼仗问答》47年10月出版,引用的林彪原话有什么不对吗?

《硬拼仗问答》 作者:林彪 发表时间:1947年10月 出版: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

《硬拼仗问答》47年10月出版,引用的林彪原话有什么不对吗?

问;为什么要打硬拼仗?

答:因为东北今天的环境,有许多条件不能和关里老解放区比,不象关里那样有广大群众掩护、配合,干净干脆吃掉敌人的“神仙仗”是不容易达到的,如果在东北也非有十分把握的神仙仗不打,那就很少有仗可打,那就会给敌人更大的放肆,它可以利用我们这一弱点,占去我们更多的地方,逼我们缩到狭小地区里,这样一来,则我们兵源粮源穿衣穿鞋安置伤员等等问题,必然加多困难,更增加了斗争的长期性。

问:今天东北有哪些条件不能和关里老解放区比呢?

答:(一)半生不熟的根据地,群众刚刚发动,还没经过战斗的严重考验,无论在敌占区或我占区作战,群众都不能替我们保守秘密,象关里那样我们打倒敌人眼前,敌人还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我们退走了敌人找不见的那种情形,根本办不到。(二)敌占区绝大部分地区,没有敌后游击战的配合。(三)敌人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调动策应比较快。(四)敌人大部分正规军是蒋介石的头等部队,不能一击即垮。”

哪怕华中系出身的谭震林也承认华野实力强,觉得粟某下棋只看一二步

华东野战军是全国最大的一支主力,占整个野战军的百分之三十,对中国人民是负有如何重大的责任,过去一年是光荣的负担了这个责任,一年中歼敌一百十二万人中,华野即占四十余万,占总数占百分之四十,这是走到了全国任何一个解放军之先头,当然这里必须计算东北,陕北,晋冀察,他们是今年才正式加入战斗的。

“本来你是很细心的,可是你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必须是一个出手能看到几十步,你常常只看到一、二步。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

所谓歼敌百分之四十是瞎吹,47初华野才成立,47秋陈粟和西兵团就划归中野了

鲁南战役胜利不假,歼敌数字明显有水分,其它的恐怕更难信服

“粟裕同志:

  经过了一年多的共同工作我对你是比较熟悉了些,过去只是听说而已,尤其是那时有人说你不太好说话,为了促成你多发表意见发挥你应有的作用,因此我就很少讲话,也可以说是对你没有过什么帮助的地方,在一年多的自卫战争以来使我觉得必须给你一些帮助才对,因此我还是大胆地说吧。

  华东野战军是全国最大的一支主力,占整个野战军的百分之三十,对中国人民是负有如何重大的责任,过去一年是光荣的负担了这个责任,一年中歼敌一百十二万人中,华野即占四十余万,占总数占百分之四十,这是走到了全国任何一个解放军之先头,当然这里必须计算东北,陕北,晋冀察,他们是今年才正式加入战斗的。

  我党二十多年来,在不断的战争的锻炼中,真正培养出的天才指挥员是很有数的,八年的抗战中是分散的游击战和间断的扫荡与反扫荡战,尚难判别军事将领之才能,而今日之自卫战这是近代式的规模宏大的战斗特别显示指挥天才的重要性,从黄桥决战,天目山自卫战,苏中七战七捷,宿北、鲁南、鲁中战役中显示了你是具有天才的一个。党中央对你是寄托了重大的希望。

  过去的华中分局及今日的华东局是全力支持你,都希望你成为一个特出的新兴的军事将领,替人民作出杰出的事业来。在苏中七战七捷后,我曾亲笔写信给张、邓、曾的信上就提出了我们应以中央苏区时爱护一、三军团那样的精神来爱护一、六师。从那时起我们就已决定培养你成为一个特出的军事人材。当然你在某些时候的虚心,细心,周到,战役指挥的魄力,决心之坚强等,都是我所佩服,也是向着天才指挥员接近的重要条件。

  到今天必须进一步的来提出问题了。这不仅是关系整个人民战争之胜败问题,而且是关系着你之继续猛进与继续上升的问题。你的进步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全党的利益问题,如果只是你个人的荣誉问题,那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必须把你的进步看成是党的事业,党的利益,党的光荣,这才是一件大事,我是站在这个立场上来提问题的。

  本来你是很细心的,可是你在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必须是一个出手能看到几十步,你常常只看到一、二步。数十万大军的指挥如果不能看远是很危险的。下面提意外变得太多就是这个原因,固然我们可以尽量解释,但决不能因此而不去深刻检讨的。

  拿苏中七战七捷来说吧,分界战役是可以预先布置一个预期遭遇战的,但我们没有研究,因而时间较长,伤亡增大。如果这件事只批评六纵是不公平的。第二次涟水战役损失是可以避免的,事前已经估计到敌人要从两河之间前进,六纵又是一个不善于打防御战的,硬去试一下,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作法。

  鲁南之战,应该把二、六纵队调到打冯治安。硬留在沭阳如果硬拼一下,只是增加伤亡是做不出什么的,那时二、六纵元气已伤,不应该叫他再去冒险的。临蒙路之战应该是以二、七、八、三个纵队去歼灭八十三师,硬去打七十四师结果两头空。

  打七十四师时,四纵可以接替一纵的任务,八纵可以接替六纵的任务,那时敌人已被困于孟良崮狭小地区内,无论如何使用不了五个纵队。而以一、六纵队在十五号开始打二十五师,战果是可能扩张的。但你只批评下面太慢了而在指导上不检讨,这些事实都说明粗心大意的战役指挥。本来很虚心的你今却犯了不虚心检讨研究的毛病。当然这种提法似乎有些过高的要求,但在今天来说应该过高一点是有益处的。

  打了一年我们是有很多的经验教训的。可是我们除了一般的总结之外,尚未深入的检讨指导上的问题。从战役指导上,战役进程中有些什么经验教训?

  比如苏中的七战七捷,从对方来说开始是在重视我们。而后又上级谨慎下级害怕,宣太战役我们是出敌不意攻之不备,加上敌人已经离开原来防地或正准备出发,更促成了攻其不备的条件。如南战役敌上级仍然轻视我军,而王铁汉却在犹豫害怕中。李堡战役是敌人轻视我们和王铁汉损人利己之行为之结果,丁堰林梓战役是敌人处在忙乱的运动中和连续惨败的害怕情绪,分界、加力两战役又是李默庵过份小心和朱之席部的害怕之结果。

  而在我们来说,除了其他许多原因之外,指导上能不失时机的迅速果敢的抓住了战机,以及部队之英勇的连续战斗是特出的。宿北与鲁南战役都是敌人孤军深入的结果,莱芜战役是陈诚的轻敌与王耀武谨慎的矛盾中的产物。 如分界战役缺乏预见性,宿北与鲁南战役没有更大的集中力量,这些都是缺点,都是教训。

  轻敌骄傲是指临朐战役,这是完全可以不打或只打一面。临朐城可以不让敌人占领的。把敌人放在河东边再在野外打,无论如何是好的多。打响了还不愿意报告中央及总部,要等到打胜了再报,这是什么想法呢?滕县战役最后是不应该打的,叶陶应该向西北靠渠唐,这是中央已有启示但未很好注意研究。

  当然这些缺点是指你所有的,这里不是说我就可以不负责任或者没有缺点的,我素来就是决心快,粗糙不细心不严肃,有些时候又好自吹,不过我是有过教训的。随时注意纠正,但至今尚未完全改过来。

  乐观我以为不是坏事。今天应该乐观,对形势、对战争应该一般说还是如此,蒋介石是支持不了很久了。当然我们在战役战略工作的指导上,工作布置上都应该作长期打算。当鲁南战役胜利后我最担心的就怕这种乐观,敌人会打到临沂来的。那时我与刘先胜谈过,我到野司时想讲后来又怕说成好管事,故又不说。如果拿五仗未打好的主要原因放在乐观这点上去检讨,是不能把问题彻底弄清的,也说服不了下面的同志。

  固然我们受到了这些挫折,这只能是给蒋介石有一点喘气的机会而已,并不能挽救他的死亡!我们能很耐性的休整一个月或两个月,把损失补齐把战术提高一步,将来不仅是一只猛虎,而且是如虎添翼。蒋介石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得出个蒋介石了不起的结论。当然轻视他是不应该的。这就是我很简单的几句话。

谭震林8月4日(1947)

家园 星粟派只剩下出口成脏的喷子了,难怪被包总三下五除二的收拾

星粟派只剩下出口成脏的喷子了,难怪被包总三下五除二的收拾——

“主题内有 2 候选回复 花/囧确定,群落成员优先

全看 分页 树展 · 主题 跟帖

一览

历来得花

最近得花

楼主帖

最近回复

复 济南战役打得好不好?许世友功劳大不大?

2023-12-09 18:30:20 1

⭐真离 从六品上🐥258

💓6万+ 🌟3万+ 💧50万+

从六品上:奉议郎|振威校尉

注册:2021-06-23

家园短信 追订 取消屏蔽

🙂济南战役打得好,许世友功劳大,这个和淮海战役有关吗?

张雄怎么了?是你爹?

你这时没有头脑啦?你是真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么,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你到现在连个问题都不敢回应,算个爷们吗?

真是有意思,确实没看到过你这种山东银,看着就猥琐。

没意思。

这和南京大屠杀有一毛钱关系吗,你要不要点脸,自己自娱自乐有意思么?”

稍有廉耻,也不会为革命逃兵理直气壮的长辈理直气壮的,还得意洋洋的吹。不是跟为南京大屠杀狡辩倭寇熏陶的?东北爷们几个会这么恬不知耻?

家园 这个拼硬仗问答是针对东北战争不力的操作

当时是我军一路北退,南满。的三纵四纵军心不稳,北满也心气不足的解决方案。

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坚决建立东北根据地,放弃大城市发展战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他们参考的就是内地的打硬仗,内地主要是指粟裕和彭老总。

让我军憋住一口气,不是你理解的东北给粟裕打样,是反过来的。

谭震林批判粟裕是指粟裕打得粗糙,考虑不周,也不是粟裕不敢打,其实谭震林只是从本能上反对分兵罢了。

大家批评的也基本上是本能上的反对陈毅瞎指挥分兵。

虽然数次粟裕被划给中原,但是,从来没在刘邓指挥下作战,一直只是配合刘邓,只不过刘邓不敢打硬仗,同时战略混乱导致了华野的无用功,你吹破天也没用。

这个错误明显是分兵的失误导致的结果。

再说谭震林本身军事能力也一般,打黄伯韬是因为粟裕围攻徐州了,这是常识,看来你根本不懂,所以,你还是没回应我的疑问。

你看懂电报了吗?粟裕阻止许世友攻克济南?这是你家的教育的成果嘛?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你算个爷们吗?

你能不能看懂这三封电报,你能不能给个解释?你要是解释不了,找几个你的伙伴给大家解释解释行不行?

我问了好几天了,你看到没有?你觉得你回应了吗?

林彪的“粟裕打神仙仗”最早出自林彪1947年10月在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的一篇讲话稿,讲话的标题是“硬拼仗问答”,这篇讲话主要是解答东北野战军一些指挥员的“疑虑”。1947年前后由于东北老百姓对国民党当局还心存幻想,所以当时东北老百姓虽然不会主动帮组国民党军,但是也不会主动帮助解放军;造成东北野战军一段时间一直在和国民党军“拼硬仗”,不但伤亡比较大,而且即使在战场上打败国民党军,也很难全歼。

林彪的这篇讲话就是对东北野战军指挥员进行一番答疑解惑,具体说明东北的情况与关内(山海关以内)大不一样,因此打仗不能完全按照像关内那样“非全歼战斗不打”的原则来进行。

家园 咱们民族有迷信“强人政治”的传统吧?

我爸说民国四大美男都是能人,我大姨说毛主席不是一般人,他们就认为普通人、老百姓就干不成他们能干的事,他们但这和马列毛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相悖,毛不是说过“六亿神州尽舜尧”吗?张家界的地导还说当地湖南人都传毛是普贤转世,但毛不希望自己被神化,所以他说“我是要准备跌个粉碎的”。

而且现在俄罗斯还有喜欢强人政治的传统吗?

“苏联一九二几年没能力控制中国革命”我能请您再展开讲一下吗?

家园 法西斯最可怕的地方

法西斯现在是完全的贬义。这有一个过程。“法西斯”这个现代意大利词的古罗马词源是一把被绳子捆在一起的木棒,所引伸的意思,按照中文,就是团结,合作,集体主义。当墨索里尼活用这个词汇的时候,法西斯具有了以上同样的意义,更有一个实现这一切的中心人物受崇拜,就是他本人。

现代的说法,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政治生态,以下列表现为特征:蔑视个人权利;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甚至形成独裁;压制不同意见;政府形成和运作缺乏民主。

但是法西斯主义是大众民主的结果。法西斯在意大利和德国都是利用民主制度取得政治权力的。只不过他们上台后过河拆桥而已。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行为为“法西斯”赋予了更深一步的负面意思。

家园 多次细读

感觉林总对粟裕的“神仙仗”并无贬义。实在要说,那会有一丝丝的嫉妒吧😂。

家园 看秦皇汉武的身后名,就知道中国人对“强人政治”是拒绝的!

中国人其实是怀有“救世主”情结,或者说是“圣人”情结,用古话说是:“奚我后,后来其苏!”

用近现代的评价就是:“中国的老百姓有惰性,愿意把命运交给‘仁慈的圣人’来掌握”。

毛主席无疑符合所有时代和语境下老百姓的“圣人”标准,而不是“强人”。

俄罗斯的“强人政治”简单说就是对内对外都使用暴力强行推动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中国老百姓自己没想法,而希望把命运交给“仁慈的圣人”不同,俄罗斯人是想法太多,不用暴力很难统一思想,推广治国的政策。这和俄罗斯帝国是莫斯科公国靠武力发展起来有关,特别是留里克家族绝嗣后,大贵族会议拥立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君主。如果没有从波兰监狱被释放回来的罗曼诺夫一世的父亲强硬的推行中央集权,俄罗斯搞不好就成了波兰第二。列宁也是用把反对派开除出党的办法来统一党的思想的。现在的普京自上台以来对内武力解决车臣问题,把不听话的金融寡头扔进监狱,对外终止“中导条约”,恢复战略轰炸机的巡逻,收复克里米亚,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动武,都是“强人政治”的表现。

至于二十年代的苏联的实力如何,要知道自1918年“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然后布尔什维克又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俄罗斯就在一直一边打内战,一边抵抗外国的武装干涉。到1922年最后一支日本干涉军撤出远东共和国,苏联在欧俄地区进行大赦,才迎来和平。然后24年列宁就去世了,苏联就一直在舔伤口和进行思想斗争,斗到把托洛茨基开除出党,才勉强统一思想,从继续革命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做为一个刚刚从农业国进入工业国的俄罗斯,经历了从1914-1922的八年战争,工业几乎完全被摧毁了。列宁还活着的时候提出了“苏维埃+电气化=社会主义”的国策,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是1929年了!主要是西方经济危机大爆发帮助了苏联,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左右,从1926年至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增加了5倍,其中重工业设备增加了11倍。在进口额中,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

之所以说二十年代的苏联没有实力“控制”中国革命,首先说如何“控制”:要么你能直接武力干涉,要么你能从物质上或者思想上进行影响。二十年代的苏联根本没有向国外投放武力的能力,物质上也就是支援几千支莫辛纳干步枪的能力。思想上自列宁去世后苏联更是一团乱麻,主张输出革命的托洛茨基被开除出党流亡国外了,好长一段时间主持共产国际的季诺维也夫是坚决反对武装斗争的。来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和苏联顾问想法还都不一样,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越飞和孙中山发表“孙越宣言”,主张的是党外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到了苏联顾问鲍罗廷却变成了共产党进入国民党内部与国民党左派全面合作——对于许多国民党高层来说这就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猴子!。而苏联顾问当时惟二能控制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经费和对国民党党军的武器援助,到北伐军打到江浙地区,常凯申得到江浙财团的财力支持,对国民党军的控制力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对中国共产党的经费控制,到毛主席在江西创建根据地,能够自筹经费后连这惟一的控制力也失去了,能剩下的就只有对类似“二十八个B”这种莫斯科派共产党员的影响力。

家园 保命思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当年四野辽沈大胜,可谓是骄兵悍将了吧,可在举兵入关时林彪向中央汇报逃兵情况严重。

后来四野打海南岛,也是大胜之余,打海南时相当多的基层指挥员不愿上船,弄得韩先楚带头上船。

这二次情况都是在四野大胜的情况下都能发生这种来,以三野当时的情况战士有保命心态属正常情况吧,过份的苛求没有一点意义。

当然四野的情况当年在河里有人说过,我只是凭记忆记得这回事,不保证准确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