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狂飙东进——记中原突围中的皮旅(下) -- 忘情
敢打必胜,越打越大;而老李则是带了一帮上层唉声叹气,反中央不救。
只留下老皮,在华东升官扬名
大小中原是指中原野战军吗?
那个人是军部副官,三年游击战争的幸存者,因组织安排才到军部任职。项英开小差他并没跟着,在确认项英逃跑失败后,仍不作为,还强令皖南地方当局对他施行特殊保护,才寻去的,监视项英三个月,见他实在是有异心才把他和周子昆打死。
茂林失败后期,袁已觉悟,最后自杀谢罪。或许这个认知不准确,但与左权的牺牲有异曲同工之意,那么大的失败,总得有人承担责任,这是真正共产党人的觉悟。
这才是历史的真实,后来的解释无一有说服力,而且很随意地说说,认真了不能自圆其说啊!党内高官奔国民党的情况不能再出现了,又无法公开执行党内锄奸的命令,那是国共合作时期,你把投奔国民党的人公开杀了,说不过去。
稻派公开为他张目,肯定拉他为自己投靠对立面做垫背。
这才是中原失败的根源。老皮对老李、老郑那些人清楚,所以不为他们的昏头命令所惑,坚决让主力掩护自己的一旅突围,后来老皮回不去,是有缘由的。
在确认项英逃跑失败后,仍不作为,还强令皖南地方当局对他施行特殊保护,才寻去的,监视项英三个月,见他实在是有异心才把他和周子昆打死。
你这段话啥意思,谁是谁,真没看懂?再说,有资料吗?刘厚总这么牛皮吗?
当地有主力部队,有基层政权,长期供养一个兵团三个纵队合计6.9万人的野战军,加上地方武装有13万人。管文蔚的七纵47年即两克李堡,一度南下至启东。48年初2纵南下,组成苏北兵团又攻克益林涟水,威逼两淮,吸引国军10个整编师的兵力围剿苏皖根据地,从山东拉回了整编25、72、83师等主力部队,张雪中和黄百韬南北两个小兵团集中了五个半整编师十几个旅妄图南北对进,寻求决战,苏北兵团还试图在盐城地区围攻黄百韬,可惜打成消耗战了。国军一、七两个绥靖区五个整编师,长期困在当地,不敢调去支援其它地区,第一绥靖区的四个军,直到淮海战役期间都不敢挪窝。这里罗列一下淮海战役期间各区提供的军粮和支前民工情况:49年1月3日淮海战役末期(一周后杜全军覆没,战役结束)刘瑞龙统计,淮海开打的前50天,已消耗粮食2.2亿斤,其中山东8000万,华中7000万,豫皖苏6000万,冀鲁豫500万,豫西500万;正在调运,尚可供应前线的粮食还有3.15亿斤,其中山东1亿、冀鲁豫1亿、华中3000万大米折加工粮4000万、豫皖苏2000万、豫西2500万,新区能支援淮海前线粮食的只有陈谢的豫西。淮海时前线民工约50万,其中山东28万,华中14.8万,中原一共8万。
设想,如果中原要能也做到华中这个程度,就算不出粮食吧,起码应该能抑留本区的国军主力不能去支援徐州,那么孙元良兵团应该还在郑州,黄维也去不了双堆集,20、28军更到不了浦口。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时会更加从容,徐东大战邱清泉李弥便不敢压上五个主力军,华野还省下了原本支援中野的三、七、十三、鲁中南、特纵大部的兵力来运筹最后的围歼,南线李延年刘汝明的六个军也被消灭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苏中根据地从战略根据地变成游击区
这不是丢掉?
47年刘邓跃进大别山后,围剿华东的国军大规模南下
包括胡琏的十一师、黄伯韬部队……
华东野战军才回过气
在48年3月,华野2纵从山东南下华中,才组成的苏北兵团
明明是刘邓拯救了华野,现在这些粟裕的拥趸还好意思怪刘邓
我军并不想在那里维持,当然,粟裕想,但是中央不想,陈毅尤其不想。
这是常识。他装不懂就算了。我军也没想在苏中华中打决定战役。
丢掉的根据地,好几个,比如晋冀鲁豫,而且中央是要在晋冀鲁豫开战的。
在这里,很明显,这是捧邓和我等反邓之争,也是离奇了,华中明明是我军主动放弃的,也算丢弃?呵呵呵呵,有意思。
差着十万八千里哪,不要说廖磊那几个月,蒋经国同期在江西三年都不敢这么吹
国军还用了传统政治手段,威吓等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传统日常。也是民国粉自得的地方。
所以肯定无法解决核心问题,只是刘邓由于战斗力不行,对抗失败罢了,这有点想当年周总理对抗蒋介石体系,肯定只有我党组织还是不够的。
这是捧邓和我等反邓之争
这就是你最差的地方,为了反邓可以随意剪裁历史,歪曲事实
至于指出你错误的,都可以被你指定为 捧邓
这种 传统 的畸形历史观,不想多说了
因为和你讲事实,讲道理,已经毫无意义了
粟裕从丧师丢地到把兵带到团以下保命思想严重的地步
还是济南战役前夕对阻援没信心不得不向中央承认的,之前还是豫东大捷如何如何
贴“敢打必胜”的金是赞许还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