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邓艾之死——从司马炎的一番话说起 -- gb2312
泰始九年的一天,晋武帝司马炎找给事中樊建(樊建是蜀汉的降将,蜀汉灭亡之前曾任侍中,尚书令)聊天。聊天的内容是诸葛亮是如何治国的。为什么不聊诸葛亮是如何用兵的呢?估计是怕聊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八百里请战,畏亮如虎,这就尴尬了。
西晋建立已经九年了,司马炎初步稳定了政权,希望更进一步治理好国家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樊建回答 : “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
通俗的说,就是公平,公正,公开,有不合理的做法,就立刻改正,从不掩盖错误。
司马炎听了以后说:真不错,要是有这样的人辅佐我,我哪至于这么辛苦啊。
樊建回答:“天下人都知道,邓艾是被冤枉的,陛下明明也知道,但不去处理。就像冯唐对汉文帝说的那样: 就是有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也不能知人善任呀。”
想不到樊建作为一个降将,一点不怂。直接当众指出陛下的错误。
司马炎笑着回答:我正想做这件事呢,你正好提醒了我。
由此可见,司马炎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陛下了,情绪管理做的不错。甚至比汉文帝当年表现的都要好一点,汉文帝听了冯唐的对他的劝谏,大怒,气得立刻回宫了,过了良久,才又召见冯唐说:这话你就不能私下说,非要当众让我下不来台?
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陛下,真的想听真话。是能听到真话的。如果听不到真话,十有八九是陛下自己的原因。在纳谏这一点上,司马炎可以说是雅量高致。
李世民对司马炎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说他:“雅好直言,留心采擢,刘毅、裴楷以质直见容,嵇绍、许奇虽仇雠不弃。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
邓艾是曹魏名将,长期和蜀汉北伐的名将姜维作战,双方互有胜负。最后是邓艾不顾艰险,奇袭阴平,立下灭蜀大功。
在灭蜀以后,邓艾就有点飘飘然。钟会利用这个机会,就和胡烈,卫瓘,师篡等驻扎在蜀地的主要将领,联名向司马昭上表,说邓艾有谋反的嫌疑。司马昭就下令把邓艾关在囚车里押送回京。钟会大权独揽,就趁机谋反,最后钟会,师繤死在乱军之中。卫瓘怕邓艾记恨他,就私自把邓艾,还有邓艾的儿子邓忠杀了。
不仅如此,据史书记载:
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
邓艾在洛阳的其他儿子也被杀了,只有妻子和孙辈活了下来,被流放西域。
过了几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登基,既没有给邓艾平反,也没有追究卫瓘擅杀邓艾的责任。直到樊建,一个蜀国的降将,才给邓艾说了句公道话。邓艾作为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功劳的名将,这也混得太惨了吧。
是大家都看不到邓艾的冤屈吗?
当然不是。比如杜预就当众说,卫瓘这是小人行为:
杜预言於众曰: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将何以堪其责乎?瓘闻之,不俟驾而谢。
大家都知道卫瓘做得不对, 卫瓘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可是有司(有关部门)就是无动于衷, 这可以说是西晋系统性的失败,也是西晋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邓艾小的时候为农户养牛,后来做了都尉学士,因为口吃,只能做看守稻田的小吏。再后来担任典农纲纪,负责屯田的事, 在向司马懿汇报工作的时候,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被任命为司马懿的属官。
邓艾认为要想打好仗,先要屯好田。特别是利用水利灌溉的方式屯田,才能大丰收,为此还写了一本专著《济河论》。中国的传统就是耕战一体,一边种田,一边打仗,才能持续的作战,越打越强。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考虑到以前都是军粮转运不便,干脆堵着司马懿家门口屯田,这也是发挥耕战一体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有生产建设兵团。前几年,央视还有个军事农业台,也都是这种传统的现代体现。
邓艾也是耕战方面的专家,才能和姜维打得互有胜负。以至于姜维最后也去沓中屯田了。姜维一方面是避祸,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长期作战的军粮问题。
邓艾可以说是魏晋后期的一流名将,但是出身比较低位,再加上口吃。就和钟会,卫瓘,这些出身勋贵的高门子弟玩不到一块去。
卫瓘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谋反,是出于勋贵集团的好恶,就是排斥邓艾这样的能力强,出身低微的人。这实际上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钟会是一心想造反,能制约他的人只有邓艾。邓艾被抓走了,卫瓘实际上把自己也置于危险之中,要不是钟会造反能力实在不行,死的就是卫瓘了。
而事后没有人追究卫瓘擅杀邓艾的事,也是出于勋贵集团的好恶,大家一起装瞎,也就是樊建这样的圈外人,才能给晋武帝提个醒。
无独有偶,后来立下灭吴大功的王濬,和王浑发生了冲突,王浑诬陷王濬谋反,有司(有关部门)给出的建议是:“槛车征王濬”,也就是把王濬关在囚车里押送回京,晋武帝否决了有司的建议,估计是看着这几个词眼熟吧,总算没酿成另一场冤案。
西晋的核心问题是像邓艾这样忠心,有能力的人受到有司的排挤。而像卫瓘这样的小人,反而变成了所谓的国之柱石。最后勋贵集团完全没有能力解决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以致国家迅速地走向崩溃。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看到姜维和邓艾势均力敌,特别感到高兴。为啥?因为诸葛亮把魏国打的太惨。我小时就有这个站在弱者一方的倾向😜。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异数,出身贫寒,靠汉朝的官员举荐制度(幸好不是后来的考试制度)做了一个关于本郡农业的小官。偶然机会上京汇报工作,被司马懿赏识,得以进入权力中枢。他关于军队屯田的计划受到司马懿的支持,魏国得以储备大量军粮。严格说来,他和曹操诸葛亮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的法家人物。文革期间出版的法家历史人物中似乎只有曹操和诸葛亮。
《世说新语》记有他和司马懿次子司马昭的一段对话。司马昭取笑邓艾口吃。邓艾以《论语》中句子应对,有风度,也保持了个人尊严。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司马昭谥号)戏之曰: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从物质根本上讲,如果魏保持强大,蜀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历史上川蜀统帅姜维多次出击魏国,都被邓艾或反击或坚守被迫退去。邓艾发奇兵入成都只是加快了灭蜀的过程。司马昭不会因此对邓艾更加亲近。正相反,灭掉敌国的大将必须要表现出对财富而不是对权力的向往,才是君主制度下一个臣子的本分。秦国王翦出兵前要求格外赏赐,战争后即交出兵权的事迹即是一例。
邓艾在蜀都自行处置蜀国投降君臣,犯了君臣名分的大忌。加上钟会对他的谗言,司马昭命令逮捕邓艾押送长安审判。卫瓘派人在中途杀死邓艾父子,也是因为钟会谋反后,为维护司马昭势力不得不而。
邓艾为人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有知识分子的宽厚,从他安慰蜀国投降君臣的话可以看出,从他对姜维的赞许也能看出。他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但绝对不是谋反的人。
《三国志·王毌丘诸葛邓锺传》中记有邓艾的部将段灼一段话为邓艾喊冤:
【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脩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巿,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
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与文革中朱老总被污后的声辩是一个意思。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即位9年后对邓艾作了定论
【 “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然被书之日,罢遣人众,束手受罪,比于求生遂为恶者,诚复不同。” “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 】
当年司马昭斩杀邓艾诸子时没有斩草除根。孙子辈和女性被流放西域。到司马炎的时候,他把邓艾的一个孙子叫回来,给了一个郡守的官儿。
西晋灭亡之速,根源在于司马炎的分封诸王,是对秦汉以来国家大一统制度的反动。从司马炎对邓艾的评判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平衡理性的人。他有感于曹魏灭亡时无人出力,遂以为亲王制度可以保持封建家族政治的长治久安。他太机械了而想不到特定形势下同室操戈的更大可能。
钟会诬陷邓艾造反,结果他自己造反,但凡有人帮邓艾说句话,咋至于他儿子都被杀掉呢
大概是能力够强,平时对旁边的人不假辞色,得罪的人太多
卫瓘当年对邓艾下死手,结果八王之乱一来,卫瓘也没好下场,居然是被仇家矫诏满门抄斩,而且是当着老头的面先杀儿孙,最后再杀他。也算是报应吧
=========================
司马家篡位,完了非要摸数字看能传承多少代。说这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此前没听说刘邦、刘秀搞过这个,秦始皇张嘴就是万世,此前也是家传的,哪可能有这传统。纯粹是司马家自己搞出来的花花肠子,结果好么,摸出来个数字1,这下大家都傻了
幸亏来个贼能拍马屁的,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大大的吉兆!
这台阶美滋滋呀,皇帝大喜
但司马炎死了傻皇帝上台,然后八王之乱西晋完蛋,这个1当真不是白摸的
所以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哪个皇帝讲这个古去摸了:造假不值当的,真摸小数字了膈应自己,何必呢
《权力的游戏》还是他的原著小时里有类似剧情,据说蛮族首领公推公选上台后会有仪式把他弄晕了自己讲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老天承诺给他的在位时间的最大年头。没到点了被赶下台谁也不说啥,到点了不下台不行,谁都可以赶他下台
耶律阿保机好像就被这个搞了一把,到点儿了舍不得权力不下台,结果今天弟弟造反,明天谁谁造反,不堪其扰。后来他赌咒发誓,年头double一下我一定拿下汉人江山给你们,结果最后差点得手了,回来路上在杀胡林突然死亡,有人说他的老婆儿子干的:与其别人造反不如我们造反。到点了反正你一定要走的
这也是个预言自我实现的例子
你说司马家号称汉人世家大族,可好的没学到,跟蛮族学这个,不是自己死催的么
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这句话自从司马懿之后,就没有说服力了。
司马懿就是七十岁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后世的名将估计都要恨死司马懿了,就因为司马懿这么一政变,自己也不能安享晚年了……
更恶劣的是司马懿指洛水为誓,说不杀曹爽,然后说话不算数。
人无信不立,这样的朝代怎么可能立得住?
后来司马昭又当街杀死高贵乡公曹髦,真是连一点遮羞布都没有啦。
段灼为邓艾上书,发生在泰始三年,估计是没有回应。
樊建和晋武帝的对话发生在泰始九年,估计是起到了作用。之后晋武帝才赦免了邓艾的后代。
为了把事情搞更糟又分封诸王
世家出身不读史记吗?七国之乱没听说过?搞定至少得汉景帝这级别的皇帝,可台上是个傻子…
没办法,不想重蹈眼巴前曹家的覆辙,就得分封。再说了,先前那个晋国,也是公族不昌被三家分了,教训沉痛哪…
话说曹操喜欢人妻,可儿子却生得不多。曹丕自己家出身没多高偏偏相信司马懿陈群这种人的忽悠,搞出身搞九品中正制,最后被人偷家。
还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哪
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
曾国藩不造反,是儿子没带兵经验。
不能应付乱世之争。
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
邓艾忠于社稷,没有朋友圈,也不党同伐异。这才很多朝代都应该是优点,应该是被重点保护的对象,在魏晋就变成了大缺点了。
西晋的勋贵阶层就是要打压这样基层出身,有能力的人。
类似的还有石苞。
石苞在淮南做方面负责人的时候,高门子弟(实际上也不算是一流的高门)孙楚,第一次见面时就跟石苞说:天子命我参你的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
石苞也差点被这帮人陷害死。
这些高门子弟后来一次性的被石勒杀死上万人,也是活该。
当街弑君,空前绝后。
而司马昭以自己的大名留下一个9字成语,足以为万世所记,也是空前绝后了。
感觉司马家后来羽翼丰满后,就飘了...
虽然是世家大族,却在权力场上却类似暴发户。
邓艾的厄运有他自身的问题,但更多还是遇上了不好的时代。首先就是比如邓艾口吃(这个三国里没有写,但是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在讲究个人形像的名士圈子里肯定不招人喜欢;第二就是邓艾的恩主是司马懿,司马昭不喜欢他;第三个原因就纯属时代的悲剧了,邓艾是灭蜀的头号功臣,但是没处理好和高层以及以钟会为首的想来刷资历的世家子弟们的关系,所以天大的功劳变成了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