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一些关于解放战争讨论的内容 -- 杰瑞

共:💬73 🌺44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淮阴战役 (二)

整74师攻占淮阴大大打击了解放军的士气。薛岳乘势命令7军迅速攻占渔沟,以保障整74师的侧翼。20日晨,171师遵命再次向渔沟发动进攻。此时,陈毅已率山野主力向王营、西坝地区转进,渔沟防御力量受到削弱。因此,国军没费什么劲就占领了渔沟,并一直追到六塘河南岸。

淮阴、渔沟的失守使中共中央意识到依淮北方面的作战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击溃淮阴方面的国军主力,乃于20日指示陈毅、粟裕、谭震林等人:“我放弃淮阴后各部主力撤至距敌较远地区休整,以一部扰击敌人,待1、6师到达之后,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据此,陈毅和粟裕相继发出休整命令,并准备撤出淮安。于是,淮安附近的解放军主力开始撤退,只留下6旅和淮南军区部分地方武装担负掩护任务。

解放军将从淮安撤退的消息很快被张灵甫获知。他当即决定派57旅由淮阴向淮安方向追击。21日拂晓,57旅分为左右两翼向淮安进攻。右翼经百子堂、百子山、杨家圩直扑板闸镇。解放军6旅依据既设阵地顽强抵抗。国军在飞机和猛烈的炮火支援下,狂攻半日,几乎将解放军的工事夷为平地。6旅这才放弃板闸镇,向淮安退却。与此同时,国军左翼强渡盐河,并攻占了河下镇。傍晚,国军左右翼于淮安城下会合,而后分别由北面和西面猛攻淮安城。战斗中,解放军遭到很大伤亡,淮南军区六合支队政治部主任陈明忠也中弹牺牲。战到22日上午,解放军为避免更大的伤亡,不得不弃城向涟水方向退去。57旅随即进占淮安,为淮阴战役画上了个句号。

淮阴战役是内战初期,华东战场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是役,解放军损失严重,仅被俘就达3000多人。不仅如此,两淮易手还彻底改变了华东的战略形势。华中军区政委邓子恢后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失利给华东解放军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的经济来源全部被切断了,特别是运河的税务问题,我们的一切靠运河来的,现在没有了。清江(淮阴)在政治上也是很重要的,是华中经济、政治上的中心,对国民党有很大威胁,失去了,我们在政治上受到很大损失。”皮定均也在日记中更是痛心地写道:“今天两淮丢失了,整个苏中、苏北解放区都失去了主动权,大块的地方都变成了游击区。因为在军事上没有重点的地方,把军事上的天然屏障全都丢光了。我们要是有洪泽湖、有高邮湖、有运河,我们就会利用这些天然地形作我们的防御,这些防御任务全部可以交给民兵来担任,而我们还可以放心地在外面作战。在经济上把中心要点和来源都失去了。华中的经济收入全部依靠几条河流,如淮河、运河、盐河、黄河,还有其他很多小河。华東的工业和商业全都在这里,这样一来,工业全部没有了不能供前线需要了。当然这都是暂时的,但增加了战争困难。”而从国军的角度讲,占领淮阴就等于扼住了华东中共控制区的喉咙,只要再向东攻占盐城,就可以将华东中共控制区拦腰斩断,完全切断苏中解放军与山东的联系,从而逼使解放军集重兵于淮阴附近,造成苏中和鲁南空虚,为尔后进攻苏中和鲁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至此,薛岳一手策划的“毒箭穿心战”取得了圆满成功。

同时,淮阴战役也是薛岳一生中最经典的杰作之一。在这次战役中,薛岳很好地处理了各方关系,充分利用国军的优势,抓住对手的弱点,将自己在用将和用兵方面的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选了一个好的主攻目标。淮北第一期作战和陇海战役结束后,国军在淮北方面虽有重大收获,可第一绥靖区在苏中的惨败却使国军统帅部处于极度不安之中。一旦江北国军被完全击溃,粟裕无论西出淮南,还是南渡长江,都会给首都南京造成重大威胁。而薛岳如果直接从淮北调兵南援,添油式使用兵力,就犯了兵家大忌,有李默庵的前车之鉴,万不可行。因此,他瞄上了苏北。苏北是苏中解放军的战略纵深,也是连接中共山东和华中两大战略区的纽带。国军若占领了苏北,就包围了苏中。苏中解放军不突围,就只能面临被全歼的厄运。而在苏北,有两个攻击目标可供选择,一是沭阳,二是淮阴。前者是华中中共控制区通往山东的必经之地,是战略要地;而后者则是中共的华中京都,控制着运河交通,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价值。攻占沭阳固然可以切断解放军山东和华中的联系,但因沭阳距山东太近,不仅会引起在苏皖作战的解放军的反击,还会牵动解放军的山东集团。在山东和华中两个方面解放军的南北夹击下,国军即便夺取了沭阳,也很难守住。除此而外,沭阳仅仅是一个小县城,其政治和经济价值都无法和淮阴这个解放区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所以,薛岳经过与国防部协议,最终把进攻目标选在了淮阴。事实证明,薛岳的决定完全正确,攻取淮阴后,国军将华东战场的主动权牢牢地抓在了手里。

其次,选了一个好的策略。由于有国防部直接插手,徐州绥靖公署对第一、二绥靖区的部队调动不灵,加上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两淮及鲁南各部队的牵制,薛岳能直接用于淮阴作战的部队只有4个师(军),不足10万人,要进攻兵力在10万人以上且预设有坚固工事的解放军,硬碰硬强攻肯定不行,必须使用奇谋。为此,薛岳制定了一个声“明攻沭阳,实取淮阴”的作战计划。在战役第一阶段,薛岳以中央军攻占宿迁,7军占领洋河,给陈毅造成了中央军与桂军分开行动的错觉。而在战役第二阶段的准备阶段,薛岳又分别令驻宿迁的整69师和驻洋河的7军同时摆出准备进攻的架势,让对手感到,国军既可能“北攻沭阳,断敌归路”,也可能“南下泗阳,攻取淮阴”,不但隐蔽了整74师的南调行动,还掩盖了国军的真实意图,使陈毅错误判断了国军的主攻方向,造成淮阴空虚,完全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更为高明的是,薛岳在国军开始进攻时,并不急于投入主攻部队整74师,让它隐藏7军后面跟进,等到7军占领泗阳、众兴集后,才命整74师突然超越7军,向淮阴方向前进。这一来,整74师的出现完全出乎对手的意料,打得解放军措手不及。同时,薛岳知道,国军进攻淮阴的企图明了后,在苏中作战的解放军粟裕所部必然北援。因此,他始终没让整28师参战,即使在整74师攻击暂时受阻时,也没有投入整28师一兵一卒。由于国军保持一支强大的预备队,淮阴易手时,粟裕始终有顾虑,不敢利用整74师立足未稳的机会,命令刚赶到淮阴城下的18旅、56团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进行反攻,使整74师在城内顺利站稳了脚跟。

第三,做足了牵制方向的文章。在战役的第一阶段,薛岳让左翼兵团进攻鲁南,摆出进攻临沂的姿态,迫使原准备南下参加苏北作战的解放军山野1纵和滨海警备旅滞留鲁南。直到9月18日淮阴危急时,中共中央还电示陈毅等:“八师南下,如叶赖纵 再南下,则鲁南全无保障……你们不要只顾苏北,忘记山东。” 同时,他还令第一绥靖区组织海安战斗,使粟裕顿兵坚城10多天。等到泗阳战斗打响,粟裕北调,第一绥靖区无力牵制时,薛岳又令空军对其进行攻击,使其白昼不能行军,只能夜间行动。加上,江湖阻隔,船只不足,粟裕部行军速度很慢。到战役结束时,主力尚未到达战场。整74师投入战斗后,薛岳命7军进攻来安、渔沟,利用陈毅急于歼灭7军的心理,成功地将山野主力牵制于渔沟方向,保证了整74师的侧翼安全。

第四,选了一支好的主攻部队。由于淮阴是中共华中解放区的首府,解放军必倾全力争夺,而且作战形式又是奇袭,因此,主攻淮阴的部队不但要战力坚强,还必须有严明的纪律。而薛岳选的主攻部队整74师号称“御林军”,是国军战斗力最强,官兵素质最高的部队之一。抗战期间该部又长期在第九战区作战,薛岳对其知根知底。师长张灵甫又能绝对服从薛岳的指挥,担任主攻任务再合适不过了。

第五,选了一个符合实际的攻击路线。战役第二阶段前,薛岳曾打算让整74师由宿迁直接南下,绕到淮阴北面进行攻击。但担任右翼兵团总指挥的徐州綏署副主任李延年提出:陈毅主力正在北移,若由宿迁直接南下,必与之遭遇,奇袭计划就会破产;不如改经泗阳向淮阴攻击,这里守备力量薄弱,到淮阴的距离又短,更为有利。薛岳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李延年有理,遂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的作战过程证实了这个决定是完全合理的。

第六,建立了一个有利于各部协同的指挥体系。众所周知,薛岳长期以来一直与桂系关系不佳。桂军能不能服从指挥是一个大问题。而这次作战,桂系7军担负着掩护整74师侧翼的重要任务,必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在淮北第一期作战时,薛岳靠着身为第8绥靖区司令官的桂系首领夏威的协调来指挥7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这次作战,右翼兵团不光有7军还有中央军的王牌整74师。桂系与蒋介石的关系很差,再让夏威指挥右翼兵团,就不大合适了。经过与陈诚等人的商讨,薛岳决定,仍让夏威担任右翼兵团名义上的总司令以安抚桂系,而让李延年掌握右翼兵团事实上的指挥权。虽然李延年与薛岳私人关系不是很好,但7军对他没什么意见,能够接受他的指挥。另外,李延年虽不是陈诚为首的土木系干将,但多次在陈诚麾下指挥部队作战。战前,陈诚又亲自到徐州召开军事会议,要求大家要齐心协力,打好这一仗。李延年当然不会让老上级下不了台。而且,自从他1945年调任山东挺进军司令后,由于手里没有可靠的基本部队,一直受到上上下下的压制和排挤,很不得志。他要借此机会争口气,故而会格外卖力。不过,李延年担任这个方向的总指挥,有一点不利,就是他抽大烟,整74师师长张灵甫很看不起他,不大买他的帐。但是,在战役过程中,薛岳通过直接指挥整74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了自己的作战意图得到有效执行。

当然,严格地说来,国军能够攻占淮阴还有侥倖的成分。其实,从9月17日到18日日落,整74师对淮阴的攻击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19日拂晓前,国军突击营占领南门时,解放军5旅旅长成钧惊慌失措,擅自率指挥所逃跑,直接导致所部因无人指挥而溃退,进而造成淮阴城防体系的瓦解。这是一个相当偶然的事件。如果成钧能处变不惊、及时组织反击的话,当时解放军援军已逼近,鹿死谁手还很难说。另外,第一绥靖区因前期作战中损失过重,没有尽到配合之责任,使国军丧失了取得更大战果的机会。正如台湾国防部史政局编写的《戡乱战史》所指出的那样,“惟第1绥靖区方面,由于海安遭到围攻,无法北进,致绥署全盘围歼共军之目的未能达成。”不过瑕不掩瑜,尽管如此,薛岳在淮阴战役中所表现出的高超的指挥艺术,仍然在中国现代军事宝库中显现出夺目的光辉。

家园 解放战争中我军各部队作战情况简表(一)

解放战争是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典型战争,历来为兵家所津津乐道,也为军迷们所爱不释手。

这个简表原是我的读书笔记,常言道:“好记性不如赖笔头”,是我用来增强记忆和备查的资料,没想到越往后就记得越详细,一是可以将我军解放战争的功绩记得更清楚;二是可细化战役和战斗的过程;三是可比较我军同时期各部队、各将领之所为。今年是我军建军80周年,笔者不吝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军史爱好者写出更好的东西以表纪念。笔者自己也要不断填补该表内容,也希望能给于此简表以批评指正、填空补白,使此表准确丰满。

1945年

西北:

10.25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策应邓宝珊部新编11旅(旅长曹又参)2千余人起义。

华北:

10.18 ~ 12.13 晋察冀聂荣臻部、晋绥贺龙部发起绥远战役,我军总兵力5.3万余人,敌傅作义、马占山部5万余人,我军突破丰镇后,主力未及时西进、截断敌军退路,失去歼敌主力的机会,包头未克(见《郑维山回忆录》13页),歼敌1.2万余人,我军伤亡7千(有说我军伤亡2万余)。

中原:

9.10 ~ 10.14 晋冀鲁豫刘伯承部发起上党战役,歼敌3.5万余人。

9.23 ~ 10.4 太行1分区秦基伟部收复邢台,冀南分区王宏坤部收复邯郸。

10.21 ~ 11.2 晋冀鲁豫刘伯承部发起平汉战役,毙伤3000人,俘17040人,我伤亡4708人,争取新8军高树勋部1万人起义。

10.20 ~ 11.14 李先念部发起桐柏战役。

华东:

8月 山东5路大军出击收复40个县城,新四军出击江南江北,华中、淮南、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江南、浙西根据地。

9月 ~ 10月 江南新四军北上,转移到江北。

9月 ~ 11月 山东调往东北部队共6万人(黄克诚新四军3师3.5万人除外)。

10.18 ~ 1946.1. 津浦线徐州济南段战役,歼敌3万余人。

东北:

9月 ~ 11月 各解放区向东北调兵:山东6万,新四军3师3.5万,晋察冀1万,陕甘宁6千,共11万。

10.25 ~ 11.6 山海关保卫战,歼敌1千余人。

10.31 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司令员林彪,第一政委彭真,第二政委罗荣桓,到年底总兵力27万余人。

11.26 锦州弃守。

12.25 林彪提出“忍、等、狠”作战指导方针、“三三制”、“一点两面”等战术原则。

12.28 刘少奇《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1946年

西北:

陕甘宁晋绥军贺龙部南县出击,歼敌600余人。

8月 ~ 9月 陕甘宁晋绥军接应中原突围至359旅,该旅减员2917人,余1983人,到陕甘宁补3千人。

10.13 ~ 10.21 晋绥军贺龙部发起榆(林)横(山)战役,歼敌1千余人,保安第9团胡景铎部2千余人起义。

华北:

1月 晋察冀和晋绥部队发起晋北、集宁保卫战。

2月 承德保卫战。

2月 晋察冀复员10万人,整编为4个野战军纵队,地方部队6个二级军区,21个军分区,13个独立旅。

5月下旬 胜芳保卫战,歼敌1.5千余人。

6.16 ~ 8.15 晋绥军贺龙部发起晋北战役,歼敌8.6千余人。

6.28 中央提出夺取“三路四城”(平汉路北平到石家庄段、正太、同蒲路,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

8.2 阳高会议,部署打大同。

9月 集宁、大同战役,歼敌1.2万余人(聂荣臻说8千)(有说我军5万损失2万)

9.20 张家口保卫战:9.24 漕河头战斗,歼敌4.6千余人;

10.8 傅作义偷袭张北;

10.11 我军撤出张家口(有说46年9-10月张家口保卫战,乘晋察冀和中央军交战,傅作义袭击张家口成功,再次大败聂荣臻部,报歼敌22000,损失不明。)

10.22 涞源会议,统一我军撤出张家口的思想认识。

11.2 ~ 12.21 易县、满城战役,歼敌8千余人。

11.6 ~ 1947.1.1 晋冀鲁豫4纵陈赓部发起吕梁战役,歼敌1万余人。

1947.1.17 ~ 1.22 陈赓部发起汾(阳)孝(义)战役,歼敌1万余人。

中原:

1.13 停战令生效。

6.25 中原突围:

7.21 皮定均旅5千余人到达淮南根据地。

8.29 王震359旅到达陕甘宁边区。

我军歼敌5千,我军6万,最后所剩中野12纵、华野独立师等部1万余人

7月,属晋冀鲁豫建制陈赓的4纵,遂行作战任务,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7.11 ~ 7.22 闻(喜)夏(县)战役(陈赓部),歼敌5千余人。

8.10 ~ 9.1 同蒲战役(陈赓部),歼敌1万余人。

8.10 ~ 8.22 刘伯承部发起陇海战役,歼敌1.1万余人,我军伤亡5千。

8.31 ~ 9.8 定陶战役,歼敌1.7万余人,我伤亡3.5千。

9.29 ~ 10.7 巨野战役,歼敌5千余人,我伤亡4.3千。

10.29 ~ 10.31 鄄城战役,歼敌9千余人。

9.22 ~ 9.24 晋冀鲁豫4纵陈赓部发起临(汾)浮(山)战役,全歼胡宗南之1师1旅,号称“天下第一旅”,俘旅长黄正诚,歼敌4.5千余人。

11.15 ~ 11.21 滑县战役(刘伯承部),歼敌1.1万余人。

12.10 开展王克勤(6纵18旅52团)运动。

12.22 ~ 1947.1.16 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刘伯承部),歼敌2.1万余人。

华东:

1.7 组建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政委黎玉,参谋长宋时轮,政治部主任唐亮,1、2纵,7、8师,共7万人;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6、7、8、9纵,共4万人。

7月 七战七捷:歼敌6万(华中野战军粟裕部3万人对国民党军12万人)

7.13 ~ 7.15 宣(家堡)泰(兴)之战,歼敌3千余人;

7.15 ~ 7.23 如(皋)南之战,毙伤敌1万余人,俘6千余人;

7.30 ~ 8.3 海安防御战,歼敌3千余人, 七纵伤亡200人;

8.10 ~ 8.11 李堡之战,毙伤敌9千,俘 5千,我伤亡1000人;

8.21 ~ 8.22 丁堰、林梓之战,歼敌3千余人;

8.23 ~ 8.27 邵伯保卫战,歼敌2千余人,我伤亡1.2千人;

8.2 .~ 8.31 黄桥进攻战,歼敌1.7万余人,我伤亡3.5千人。

6.7 ~ 6.16 山东讨逆战役(德州、泰安、大汶口、枣庄、周村、张店、胶县、高密、即墨),

俘2.3万余人,毙伤9千余人。

7.17 ~ 7.29 淮南失守。

7.27 ~ 7.28 朝阳集之战(陈毅、宋时轮部),歼敌5千余人,我军伤亡800人。

8.7 ~ 8.9 泗县进攻战(陈毅、宋时轮部),歼敌3千人,我军伤亡3千多人。

8.27 ~ 8.29 睢宁、宿迁失守。

9.12 泗阳失守。

9.13 ~ 9.20 两淮失守。

10.19 ~ 11.1 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歼敌8千余人,我军伤亡6千人。

10月中下旬,陈师庵会议(所谓“7人批陈会议”),加强山野和华野团结,将思想在集中兵力歼敌上统一起来。

11.10 ~ 11.12 临沂保卫战(峄县战斗,陈毅部)

11.26 ~ 12.6 盐城保卫战(粟裕部),歼敌5千余人。

12.15 ~ 12.19 宿北战役,歼敌2.1万余人。此战是山野华野会合以来第一个胜仗,粟裕将军说这是华东地区我军的转折。

12.14 ~ 12.16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歼敌4千余人,我军伤亡4千余人。

东北:

1.4 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共计340102人(34万人)。

2月底,国民党军兵力达28.5万人(4月达31万余人)。

1.6 ~ 1.13 营口争夺战,歼敌1.7千余人。

2.13 ~ 2.14 秀水河子战斗(7旅彭明治、梁兴初部),歼敌1.5千余人,我军伤亡771人。

2.14 ~ 2.15 鹜欢池攻坚战(10旅吴信泉、钟伟部),歼敌483人,我军伤亡266人。

2.16 ~ 2.20 沙岭子进攻战,我4纵7个团对敌新22师66团,歼敌624人,我军伤亡2009人。

3.16 ~ 3.17 首战四平,歼敌3千余人。

4.1 ~ 5.3 本溪保卫战,歼敌4.7千余人,我军伤亡2千余人。

4.14 ~ 4.28 解放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歼敌2.4万余人。

4月,四平保卫战:

4.7 ~ 4.9 兴隆岭、朝阳堡战斗,歼敌1.2千余人,给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首次重创;

4.15 大洼(金山堡)之战(我军1师、3师8旅、10旅、7纵19旅受嘉奖),歼敌4.4千余人;

4.17 敌新38师到达四平;

5.12 敌新6军进入四平北部,战局已不利我军;

5.19 我军撤出四平,总计歼敌1万余人,我军伤亡8千余人。

5.19 我东北“前总”作战科副科长王继芳投敌,造成我军撤退过程的极度混乱。(有说我军这一阶段损失重大,约在10万余)

5.24 撤出长春。

5.19 ~ 6.3 鞍(山)海(城)战役:

5.29 184师潘朔端部2.7千余人起义;歼敌3.3千余人。

6.7 ~ 6.9 拉法、新站进攻战,歼敌1.9千余人;此战是四平战后我军之“回马枪”,扭转了大撤退的混乱局面。

6.7 休战。

6月 ~ 10月 我军整顿部队,野战部队共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14.5万余人,连地方武装共35.6万人。动用正规部队剿匪,到1947年4月歼匪8万余。

6月 ~ 9月 国民党军整补,正规军8个军,共25万人。

10月 杜聿明打通沈海(沈阳~海龙)路,沈吉路作战(通化、辽南作战)

10.19 ~ 11.2 新开岭战役,歼敌8千余人,我伤亡2千余人,全歼号称“千里驹”之敌25师,俘师长李正谊,我4纵8个团歼敌一个整师,增援之新22师到战场15公里处,3天不敢动,开创东北我军歼敌一个整师之战例。

10.31~ 12.6 西满和长春北作战。

12.11~ 12.14 七道江会议,统一思想,坚持南满。

12.17~ 1947.1.20 一保临江,歼敌4.9千余人。

1947年

西北:

1.17 ~ 2.19 关中分区争夺战,歼敌1.6千余人。

3月,国民党军集中94个旅(占进攻解放区兵力的43%)重点进攻山东、陕北,进攻陕甘宁边区34个旅,25万人,西北野战军6个旅,2.6万人。

3.1 ~ 3.4 陇东西华池战斗,歼敌1.5千余人,此战战术指挥有缺陷,未能全歼敌48旅。

3.13 ~ 3.19 延安保卫战,歼敌5.2千余人,我军伤亡700人。

3.18 撤出延安。

“三战三捷”:

3.25 青化砭伏击战,歼敌2.9千余人,我军伤亡265人。

4.13 ~ 4.14 羊马河伏击战,歼敌4.7千余人,我军伤亡479人。

5.2 ~ 5.5 蟠龙攻坚战,歼敌6.7千余人,我军伤亡1.4千余人。

5.21 ~ 6.16 陇东战役,歼敌4.3千余人。

6.25 ~ 7.7 (陇东)三边战役。

7.21 ~7.23 中央召开小河口会议,讨论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8.6 ~ 8.12 进攻榆林未克,歼敌5.2千余人,我军伤亡1.8千余人。

8.20 沙家店战役,歼敌6千余人,此战扭转陕北战局,基本粉碎敌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9.23 ~ 10.24 黄龙战役,歼敌7.3千余人。

10.1 ~ 10.11 演唱、延川、清涧战役,歼敌8千余人。

10.30 ~ 11.28 二打榆林,歼敌6.8千余人,我军伤亡4.3千余人。

12月 ~ 1948年2月,冬季整训,开展诉苦三查。

12.8 ~ 12.28 中央12月会议。

1948.1.7 ~ 1.20 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前委会。

华北:

1.19 ~ 1.18 保南战役,歼敌8.2千余人。

3月底,安国会议,确立打运动战歼灭战思想。

华北三战三捷:

4.3 ~ 5.4 正(定)太(原)战役,歼敌3.5万余人;

6.12 ~ 6.15 青(县)沧(州)战役,歼敌1万余人;

6.25 ~ 6.28 保北战役,歼敌8千余人。

5月冀中干部会议:朱德说:你们最近打了一些胜仗,仗打的零碎了些,如何打大的歼灭战,你们还未学会。

9.6 ~ 9.12 涞水、大清河战役,歼敌5.2千余人。我军伤亡6.7千余人,此战打得不理想。

10.19 ~ 10.22 清风店战役,歼敌1.3万余人。

11.5 ~ 11.12 攻占石家庄,歼敌2.5万余人。

中原:

1.24 ~ 2.4 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路南北。

2.11 ~ 2.12 郑庄砦战斗,我2纵6旅主力16团冲入庄内,被敌85师反包围,敌5军西援我军撤,该团未接到撤退命令,团长宋东旭和政委牺牲,全团大部战死,近40余人生还。这是刘邓部之最大损失。

(47年2-3月晋冀鲁豫在民权战役中失败,野战军损失不明,但随后撤消2个野战旅建制,报歼敌9000。而由此导致豫皖苏及重建中的鲁西南各分区严重损失,仅豫皖苏就损失15000以上。)

6.14 “6.14事件”:软禁起义将领高树勋、起义策划人王定南,该部“民主建国军”番号撤销,士兵于47年9月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10纵。(《中原解放战阵纪实》234-236页)

1946.11.11 ~12.12 吕梁战役;

1.7 ~1.29 汾(阳)孝(义)战役;

上述吕梁、汾(阳)孝(义)两役是我中原太岳陈赓部和晋绥王震部协同作战,收复9城,歼敌1.6万余人。

4.4 ~ 5.10 晋冀鲁豫4纵陈赓部和太岳军区5万余人发起晋南攻势作战,歼敌1.4万余人。

2月,刘邓部结束豫皖边作战,会根据地休整。杨勇、苏振华部归建与原7纵合并,重组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辖4个旅。全野战军由46年6月开战时的6万人增至11万人,加上地方武装和民兵18万,共29万余人。

3.19 豫北反攻:

4.6 ~ 4.18 淇县、滑县、浚县战役,歼敌66师一部、第二快速纵队全部1.2万余人;

4.21 ~ 5.2 攻克汤阴,歼敌7千余人;

5.2 ~ 5.7 崔家桥战斗,歼敌2千余人;

5.9 ~ 5.25 安阳战役,未克安阳;

战后,在原有1、2、3、4、6纵的基础上重新组建4个纵队:8纵:王新亭(1.2万人);9纵:秦基伟、黄镇(2.1万人);11纵:王秉章、张霖之;12纵:赵基梅(后张才千)、文建武(后刘建勋),总兵力28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达42万人。

6.10 石林会议,讨论转入战略进攻各项准备工作。

6.23 刘邓部4个纵队由安阳向鲁西南触动。

6.30 南渡黄河。

7.1 鲁西南战役:

7.4 ~ 7.8 攻击郓城,歼敌1.1万余人,我1纵伤亡1928人;

7.4 ~ 7.10 我6纵进攻定陶,王克勤牺牲,歼敌4千余人,6纵伤亡397人;

7.12 ~ 7.15 六营集攻坚战,1纵(杨勇部)、6纵(王近山部)全歼敌整编32、70师,歼敌1.8万余人;

7.15 ~ 7.28 羊山集攻坚战,全歼敌66师宋瑞珂部,我军2纵(陈再道部)、3纵(陈锡联部)损失严重;

刘邓部渡河作战28天,歼敌5.6万余人。部回合,陈毅、粟裕指示陈、唐5个纵对手刘邓指挥。

8.7 刘邓部兵分三路南下,展开挺进大别山之战略进攻:

8.12 过陇海路;8.16 向黄泛区开进;8.18 过黄泛区;

8.22 刘邓批评陈、唐“避战”;

8.24 刘邓部6纵18旅肖永银杀开通路过汝河;

8.27 过淮河,刘帅批评18旅政委李震“粗枝大叶害死人”,亲自勘查徒涉淮;

8.31 到达光山、罗山和潢川境内,进入大别山区;

9.7 ~ 9.25 商城、潢川之战,没有打好;

9.27 刘邓在光山白雀园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安卵子会议”),批判右倾思想;

此时,陈、粟部过陇海路,进军豫皖苏,支援刘邓部;

10.8 ~10.9 刘邓部1、2、3纵柳子港、李家集、张家店战斗,小胜敌56、88师;

10.26 ~ 10.27 高山铺战斗,歼敌整40师和82旅1.2万余人,这是进入大别山的第一个大胜仗;

11月,敌暂停进攻。刘邓部主力南下时4个纵队加直属队11.5万余人,到此时减员3万余人;

11.27 白崇禧下令分进合击大别山区;

12.7 敌48、58师到达商城,10、11师到达光山;

12.8 ~12.9 大悟礼山会议,采取分兵避战方法,邓、李先念带2、3、6纵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刘、张际春带中原局机关和1纵到淮河北外线作战;

1948.2.24 刘邓两部在安徽临泉县韦寨会合,经历75天。全军出征时12.4万余人,到48年3月出大别山全军5.8万余人,元气大伤。

7.27 陈谢兵团组成,晋冀鲁豫4纵、新组建的9纵(秦基伟)、起义的38军(孔从洲),共计8万余人。

8.12 陈赓、谢富治兵团8万余人南下;

8.22 过黄河,连克新安、宜阳、洛宁、挺进豫西;

9.11 攻克灵宝,歼敌6千余人;

9.15 攻克陕县,歼敌4.7千余人;

9.30 ~10.2 新安、铁门攻坚战,歼敌64旅2.1千余人;

10.8 佯攻洛阳;

11.1 ~ 11.4 攻克郏县,4纵10旅周希汉部歼敌2.5千余人,我军伤亡300人;

11.8 南召店会议,将李铁军兵团诱至鄂豫陕之伏牛山区。相机歼灭;其后陈赓部展开,克方城、南召、泌阳、桐柏、临汝、上店、鲁山;

12月,建立豫西根据地。

华东:

1.2 ~ 1.20 鲁南战役,歼灭敌整编26师、51师,第一快速纵队,共5.3万余人,俘1.7万余人,坦克24辆,汽车470辆,收复峄县、枣庄,粉碎敌会攻临沂,消灭我华东主力的计划。

1月下旬,鲁南干部会议,组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撤销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番号:1纵:叶飞、谭启龙(2.3万人); 2纵:韦国清、张震(2.9万人);3纵:何以祥、丁秋生(2.3万人);4纵:陶勇、王集成(2万人);6纵:王必成、江渭清(2万人); 7纵:成钧、赵启民(2.5万人);8纵:王建安、向明(3.2万人); 9纵:许世友、林浩(3.1万人);10纵:宋时轮、景晓村(1.6万人);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及苏北的11纵:管文蔚、吉洛(3.1万人);12纵:陈庆先、曹荻秋(5万人);后来的13纵:周志坚、廖海光。

2.6 ~ 2.7 讨伐郝鹏举战斗,歼敌5千余人。

2.12 ~ 2.15 敌整编83师李天霞部、74师张灵甫部进攻我山东首府临沂,我2纵、3纵完成阻击任务,放弃临沂。

2.20 ~ 2.23 莱芜战役,我1、4、6、7、8、9、10纵全歼敌46军、73军,歼敌5.6万余人,46军韩练成军长起义,使46军失去指挥。

3月,国民党军队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转为守势,重点对山东和陕北进攻。

4.22 ~ 4.26 攻克泰安(先10纵未克,23日调3纵后攻克),歼敌2万余人。

4.20 ~ 4.27 临沂蒙阴路阻击战,8纵守紫荆关,9纵守白马关,4纵、6纵机动,敌集中,不好打。

5.12 坦埠东北西王庄华野纵队首长作战会议,决定打敌整编74师,1、4、6、8、9纵加特纵主攻,2、3、7、10纵阻援。

5.14 ~ 5.16 孟良崮战役,歼敌32676人,全歼整74师,我军伤亡12189人,粉碎敌重点进攻。

5.28 ~ 6.2 坡庄团以上干部会议,打歼灭战,坚持山东根据地。

6.29 中央关于“出鲁南、鲁中”外线作战电报。

7.1 “7月分兵”。

7.18 ~ 7.30 南麻临朐战役,歼敌8师、11师共1.4万余人,我军伤亡21586人2、6、7、9纵队损失大,2纵大伤元气。(47年7月华野南、麻战役失败,伤亡20000余人,歼敌16000,并造成其它损失上万。)

8月,陈士榘、唐亮部在鲁西南打转,牵制邱清泉的5军;

8.12 我10纵宋时轮部遭5军袭击,损失很大。

9.5 陈、粟,陈、唐合兵,1、3、4、6、8、10纵会合沙土集。

9.7 ~ 9.8 沙土集战役,全歼敌57师,歼敌9.5千余人,我军伤亡2.3千余人,这是自7月分兵以来第一个胜仗。

9.23 土山集战斗,我3纵8师、8纵22、23师围攻土山集之敌整编11师胡琏部,因敌战斗力强,攻击进展不大,敌5军等部前来增援,我军撤出。

9.27 挺进豫皖苏,发起陇海路破击战,进入新区,分散行动,划定地域,歼灭敌地方武装。

12.13 平汉路破击战:

12.15 我3纵攻克金刚寺,全歼5兵团部及整3师共9千余人。

12.28 平汉路击破战结束。从9月底到12月底,转战千里歼敌7万余人,其中正规军5万余人。

胶东保卫战:

8月 2、7、9、13纵回胶东,称东兵团,由饶漱石、谭震林、许世友指挥;

9.1 范汉杰胶东兵团:8师李弥部、9师王凌云部、25师黄伯韬部、64师黄国梁部、54师阙汉骞部进攻胶东解放区;

9.10诸城战斗(2纵、7纵),歼敌1.5千余人;

9.18 道头战斗(9纵),歼敌2.3千余人;

10.1 我2、7、9纵会合朱阳,放弃烟台;

10.2 ~ 10.8 范家集战斗(2、9纵),歼敌6.4千余人;

10.5 ~ 10.10 红石山阻击战(7纵、9纵27师)

上述战斗又称胶河战役;

以下又称胶高追击战:

11.6 ~ 11.13 朱阳丈岭战斗,我9纵对敌9师,9纵伤亡1.6千余人,敌8师、64师接应9师退青岛不久海运上海,后25师调出;

11.26 ~ 11.27 我2纵攻克高密,这是2纵最漂亮的攻坚战;

11.26 ~ 11.29 我 7纵、9纵蚬子湾、卧牛山战斗没打好,移五龙河休整;

11.28 ~ 12.11 我13纵收复海阳;

12.4 ~ 12.13 我7纵、13纵37师收复莱阳,歼敌54师106、108团及地方武装1万余人;

12.9 ~ 12.13 我2纵、9纵水沟头阻击战,阻击敌64师增援莱阳;

12.19 ~ 12.26 范汉杰令54师夺回莱阳,13纵在莱阳西坚守将军顶,7纵穿插敌后,莱阳保卫战结束。三个月的胶东保卫战结束,总计歼敌6.3万余人。

东北:

1.5 ~ 1.9 一下江南(焦家岭、其塔木、张麻子沟3战),歼敌新1军3个团。

2.3 ~ 2.7 二保临江,歼敌2.5千余人。

2.16 ~ 2.23 三保临江。

2.20 ~ 3.2 二下江南(6纵攻德惠未克)。

3.6 ~ 3.16 三下江南(2纵5师第二次靠山屯战斗)。

3.28 ~ 4.3 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共计歼敌5.9万余人,东北我军从防御转入进攻。

休战两个月。

4.14 双城师以上干部会议,林彪大讲“一点两面”“三三制”等战术原则。

5.5 “五五决议”,准备大打。

夏季攻势:

5.16 我2纵发起怀德战斗,歼敌新1军90团;

5.23 ~ 5.28 我3纵、4纵攻克梅河口,全歼敌184师6千余人,我军伤亡1.4千余人。

四平攻坚战:

6.11 我1纵、6纵17师、邓华纵队共7个师围攻四平,守军为71军陈明仁部;

6.20 我军攻占四平西区,敌空投补给弹药充足;

6.17 郑洞国53军进攻本息,6.20 到达铁岭,部署52军、93军、新6军北上增援四平;

6.23 新6军廖耀湘部攻击四平南;

6.26 敌93军攻击昌图;

6.29 敌93军到达四平南之忙牛哨,新6军到达四平西北八面城;

6.30 我1纵3师最后撤离四平,四平战役歼敌3万余人,我军伤亡1.3万余人。

(47年6月东野进攻四平,报伤亡18000,并导致东野全线撤退数百里,放弃夏季攻势北线所占地域。)

7月,杜聿明养病,陈诚上任,调49军王铁汉部从苏北到东北,扩编新3、新5、新7、新8军、第6军,连同东北新1军、新6军、13、52、53、60、71、93军共计14个军,55万余人。

我军整编:1纵:万毅、李天佑, 2纵:黄克诚、刘震, 3纵:程世才、罗舜初,4纵:吴克华、彭嘉庆,6纵:洪学智、刘其人,7纵:邓华、吴富善,8纵:黄永胜、刘道生,9纵:詹才芳、李中权,10纵:梁兴初、周赤萍,合计:22万余人,地方部队22万。

1948.2. 我军:5纵:万毅、刘兴元,11纵:贺敬年、陈仁琪,12纵:钟伟、袁升平,48年4月达98万余人。

秋季攻势:

9.13 我8纵24师丁盛部攻击锦西梨树沟门,歼敌50师两个团;

9.16 ~ 9.22 两次杨家仗子战斗,8纵黄勇胜部、9纵詹才芳部,歼敌1.2万余人,使装备落后的8、9纵大大改善,是冀热辽部队最漂亮的一仗;

9.30 ~ 10.2 我3纵、4纵威远堡、八棵树、貂皮屯战斗,歼敌8千余人;

10.7 我7纵邓华部攻克彰武,歼敌暂57师一个团;

10.10 我7纵攻克新立屯,10.17 又攻克阜新,但在彰武北杜家窝棚遭遇敌195师,吃了亏伤亡300余人;

10.20 ~ 10.22 进攻朝阳,8纵打援,9纵攻城,歼敌2千余人,6小时攻克朝阳,是9纵组建以来最漂亮的一仗;

10.31 ~ 11.2 侯镜如指挥92军21、43师由新立屯回援朝阳,我8纵、9纵在义县西九关台门、代官堡布下口袋,歼敌6千余人,辽西战役结束。

10.16 北满我军主力6纵攻克九台、农安、德惠;

10.19 我4纵进攻抚顺外围营盘存失利,敌14、195师解围;

11.2 我2纵季家堡子围歼敌新1军150团,3小时解决战斗;

11.9 秋季攻势歼敌6.9万余人,攻克15座城市。

冬季攻势:

12.15 我2纵进攻沙后所损失较大,12.17 击溃调兵山新1军22师一部,两仗没打好,钟伟检讨;

12.23 ~ 12.28 我7纵贺晋年部(邓华生病)、2纵刘震部攻克彰武,歼敌9.8千余人;

1948.1.1 陈诚出动新3、新6军(右路),新5军195、43师(左路),新1军、71军(中路)向公主坟推进;

1.3 我6纵顶住新5军43师进攻,1.4 我6纵将其包围在十里堡;敌新3、新6 军被我10纵阻拦,新1、71军被我1纵、3纵阻拦,我2纵、7纵增援公主坟;

1.7 新5军军长陈林达、43市市长留光天、195师师长谢代蒸被俘,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1万余人。

家园 解放战争中我军各部队作战情况简表(二)

1948年

西北:

1.29 米脂县吕家沟旅以上干部会议,讨论春季攻势和转入外线作战。

2.17 佛古原旅以上会议,部署宜川“围城打援”战役;

2.24 我3纵许光达、孙志远部、6纵罗元发、徐立清部包围宜川,1纵贺炳炎、廖汉生部、4纵王世泰、张仲良部进至瓦子街集结,待机打援,2纵王震部向宜川进发;

2.26 敌整编29军刘勘部经瓦子街增援宜川;

2.29 我1、2、3、4、6纵围攻瓦子街;

3.1 总攻瓦子街,1纵358旅714团2应6连被誉为“硬骨头6连”;

3.3 攻克宜川,歼敌2.94万。

3.23 中央机关离开陕北,渡过黄河到华北,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为时1年零5天。

3.4 ~ 4.11 黄龙山麓战役,歼敌3千余人,敌行动谨慎,兵力集中,我未达歼敌目的。

4.13 马兰镇旅以上干部会议,部署西府战役;

4.16 ~ 5.12 西府战役

4.16 我军主力西进;

4.22 ~ 4.26 包围并攻克宝鸡,4.28 我军主动撤出宝鸡;

4.21 解放延安,4.25 解放洛川;歼敌2.19万余人,我军减员1.49万余人,其中伤亡6566,失散、被俘、逃亡8407,后归队2500,未能完成收复陇东之目的,特别是6纵教导旅损失较大。

3.7 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徐向前组成临汾前指,指挥8纵、13纵、太岳、晋绥军区独立3、7旅共5.3万余人,发起临汾战役。(见华北部分)

6月晋中战役(见华北部分)

7月组建7纵,彭绍辉、孙志远。

8.8 ~ 8.22 澄(城)合(阳)战役,歼敌9千余人。

9月前委在合阳县雷家庄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确定秋季荔北作战方针。

10.5 ~ 10.17 荔北战役,歼敌2.5万余人。

11.14 ~ 11.28 冬季战役,歼敌2.5万余人。

华北:

1.7 晋察冀6纵攻击保定。

1.11 我3纵攻击涞水;

1.12 我3纵郑维山部庄曈之战,全歼号称“虎头师”的新编32师,歼敌7千余人,击毙师长李铭鼎,致使敌35军军长鲁英麟自杀。

3.20 ~ 3.24 我军挺进察南,攻占阳高等5座县城;

3.25 ~ 4.10 出击绥东,此两战歼敌1.8万余人,我军伤亡 3.5千余人。

4.20 ~ 5.24 解放应城。

2.21 ~ 2.23 冀城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打临汾,

3.7 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徐向前组成临汾前指,指挥8纵、13纵、太岳、晋绥军区独立3、7旅共5.3万余人,发起临汾战役;

3.10 ~ 5.18 攻克临汾,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1.5万余人。

4.13 中共中央到达河北阜平城南庄。

5.9 晋冀鲁豫贺晋察冀两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

1兵团:徐向前,8纵:王新亭、张祖谅,13纵:曾绍山(未到)、徐子荣,14纵:韦杰、甘渭汉;

2兵团:杨得志、罗瑞卿,1纵:唐延杰、王平,2纵:陈正湘、李志民,3纵:郑维山、胡耀邦,4纵:曾思玉、王昭,6纵:文年生、向仲华,7纵:孙毅、林铁,总兵力42万余人。

热西、冀东、保北战役:

5.13 越过平绥路,3纵攻击上、下店,全歼敌142师2个团,我军伤亡3千余人;

5.29 ~ 6.2 攻克平泉、建昌;

6.6 我3纵扭击战,扭住敌94军、暂3军;

6.20 进攻北古口未克;

7.15 ~ 7.16 保北战役打响,2纵克涞水、徐水,6纵克定兴,7纵克新城。

晋中战役:

6.11 我独3、7旅攻克高阳镇;

6.19 我8纵、13纵攻克子洪口要塞;

6.20 我8纵歼敌阎锡山“亲训师”72师;

6.24 攻克北营村、张兰镇,晋中战役第一阶段结束,歼敌1.2万余人,我军伤亡4千余人;

6.30 我13纵攻克白狮岭要塞;

7.2 徐帅部署“前牵后逼”战法,诱歼赵承授集团,敌33军主力进攻董村;

7.6 包围赵承授集团于太谷以北之大常镇、小常村、西范村、南庄地域;

7.7 我8纵攻克杞县;

7.10 总攻赵承授集团33、34军之大小常村;

7.16 活捉赵承授,歼敌正规军7万余人,非正规军3万余人,解放晋中灵石、杞县、汾阳等14座县城。

9.8 ~ 9.13 中央政治局“9月会议”,各解放区汇报工作,华北议定围攻太原。

10.5 ~ 10.16 太原外围战,歼敌2个师又3个团;

11.12攻占东山,歼敌1万余人,我军伤亡8.5千余人,策划黄樵松起义失败;

1949年4月24日总攻太原,解放太原。

1949.1.15 华北1、2、3兵团改为18、19、20兵团,共23.8万余人,直属中央军委总部:

18兵团:徐向前,60军:王新亭,61军:韦杰、徐子荣,62军:刘忠、袁子钦,

19兵团:杨得志、罗瑞卿,63军:郑维山、胡耀邦,64军:曾思玉、王昭,65军:邱蔚、王道邦,

20兵团:杨成武、李井泉,66军:萧新槐、王紫峰,67军:韩伟、旷伏兆,68军:文年生、向仲华。

7.23 为配合东北我军辽沈战役,华北组建西进兵团,准备出击绥远,晋察冀6个纵队组成2、3兵团;

9.5 杨成武率3兵团向绥远开进,杨得志率2兵团进攻密云、通县,开始配合东北作战;

9.24 我3兵团克凉城、林格尔,孤立大同;

9.26 攻克集宁;10.9 攻克兴和;10.16 攻克陶林,歼敌6.5千余人,包围归绥;

10.23 解放包头。

11.18 东北我军开始入关,到12月入关5个纵队;

11.24 为在辽沈战役之后滞留傅作义部于华北,中央军委命令撤围归绥。

11.27 平津战役开始:

11.29 华北3兵团包围张家口,傅作义令35军军长郭景云增援张家口;

12.3 ~ 12.5 我军攻克密云,歼敌6千余人,我军伤亡1.5千余人;

12.6 军委严厉批评杨成武、李天焕之3兵团放35军东撤事,急令杨罗耿之2兵团在新保安截住35军;

12.8 我3兵团4纵12旅占新保安,敌35军进攻,我军主动撤出,将35军包围;

12.9 敌16军、104军安春山部西援新保安,因与郭景云有隙,增援不甚有力;

12.11 我东北4纵程子华、黄志勇部歼敌104军1.3万余人,控制怀涞、南口、昌平;

12.21 我东北、华北野战军将华北敌军50余万人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个孤立点;

12.22 攻克新保安,歼敌1.6万余人;

12.23 攻克张家口,歼敌5.4万余人;

1949.1.15 攻克天津,歼敌13万余人;1.22北平和平解放。

中原:

2.18 陈赓、谢富治提出打洛阳;

3.5 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3纵、8纵和陈谢兵团4纵、9纵向洛阳运动;

3.7 华野3纵和晋冀鲁豫4纵主攻洛阳;

3.11 陈士榘部署总攻,3.14 攻克洛阳,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6千余人;

3.17 我军撤出洛阳,胡琏18军11师、38师进入空城。

3.26 ~ 3.29 刘邓部1纵、11纵进攻阜阳;

4.1 胡琏、邱清泉增援阜阳,我军1、2、3、6、10、11纵西移、北移;

5.2 ~ 5.9 陈赓部发起宛西战役,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559人;

5.28 ~ 6.3 刘邓部发起宛东战役,歼敌6千余人,实现牵制胡琏18军,掩护粟裕兵团南下之目的,但未能消灭张轸集团。

7.2 ~ 7.16 襄樊战役,攻克襄阳、樊城等城镇,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3.7千余人;

刘邓表扬6纵17旅李德生部出力最大,批评6纵54团(18旅旅长肖永银、54团团长郝祖耀)不团结,为抢夺俘虏战利品,杀伤陕南部队政教以下7人、桐柏部队18人,桐柏部队副司令将孔庆德部队撤出城外。

7月到9月整党整军。

10.18 部署打郑州,陈锡联指挥1纵、3纵为东集团,陈赓指挥4纵、9纵为西集团;

10.22 ~10.24 攻克郑州,歼敌2万余人。

11.6 淮海战役开始:

11.12 ~ 11.15 中野3纵攻克宿县,歼敌1.2万余人;

11.18 阻击黄维兵团增援徐州;

11.23 中野陈赓4纵南坪集阻击18军;

11.25 ~11.27 中野将黄维兵团压缩包围在双堆集,11.27 廖运周110师起义;

11.30 ~12.16 围攻黄维兵团,歼敌10万余人,中野伤亡3.6万余人,4纵伤亡最大,伤6827,亡1853。

华东:

1.27 毛、周、任、陈毅秘密商讨华野向江南跃进事;

1.31 粟裕电告中央叶、王、陶3个纵队情况,提出:1、休整到3月出动;2、打一两仗再休整,5月出动;

2.1 中央同意粟裕电报中1案,基本定下渡江方案;

3月上旬,粟裕率华野1、4、6纵到濮阳整训;

4.1 陈毅到濮阳,要求休整到5月15日,裕粟裕商讨渡江事宜;

4.16 粟裕向刘邓发长电文,陈述部渡江的理由和建议,征询刘邓意见;

4.18 粟裕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发电,详述对战略的意见,同日刘邓致电中央军为,表示对粟裕的支持;

4.21 毛发电请陈、粟到阜平城南庄会商战略问题;

4.30 陈、粟到城南庄,参加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陈去中野,粟裕独当华野一面,不渡江在江北歼灭敌军的战略;

5.12 陈、粟陪同朱德到濮阳孙王庄华野司令部;

5.14 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打敌5军;

6.17 豫东战役:

6.17 ~ 6.22 陈、唐率3纵、8总攻克开封,歼敌3.8万余人,我军伤亡11623人;

6.26 我军撤离开封;

6.26 敌5军邱清泉部进入开封,区寿年兵团向睢县、杞县迂回,胡琏18军北上,企图三面包围我华野部队,我军决定打区寿年兵团,我3纵、8纵、10纵阻击邱清泉至5军,刘邓部1纵、2纵、3纵牵制胡琏至18军;

6.27 我1纵、4纵、6纵在叶飞指挥下围攻区兵团,攻击龙王店;

7.2 全歼区兵团;黄百韬至25师突破中野11纵防线,靠拢龙王店,粟裕令华野4纵、6纵向东攻击截击黄百韬;

7.3 我华野1、4、6纵在帝丘店围住黄百韬之25师,黄向杜聿明求救,准备“成仁”;

7.5 邱清泉5军、胡琏18军向黄白韬靠拢,豫东战役结束。邱清泉部尾随我军,我军后卫部队受损。此战我华野、中野和冀鲁豫地方部队20万余人,敌军25万余人,20个昼夜,攻克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打击削弱了黄、邱兵团,歼敌9.4万余人,我军伤亡3.3万余人。

山东大反攻:

1.30 中央军委指示华东局,调韦国清2纵南下,与管文蔚、陈丕显的11纵、12纵会合,成立苏北兵团;以许世友、谭震林率7、9、13纵组成山东兵团;

2.25 许谭部部署胶济路西段作战,将王建安的鲁中军区部队和袁也烈的渤海纵队配属许谭部,决定13纵监视青岛之敌,7、9纵打周村、张店;

3.10 我7纵攻克张店,渤海部队攻克邹平、章丘;

3.12 我9纵攻克周村;

3.20 我7纵攻克淄川;

3.21 王耀武部从济南急派73、75师5个旅增援,被9纵26师阻击;第一阶段收复14座城镇,歼敌3.8万余人,我军伤亡2千余人;

4.2 我9纵和鲁中、渤海部队包围潍县;

4.24 攻克潍县,9纵27师79团被华野授予“潍县团”称号,歼敌6万余人,我军伤亡1.1万余人;

5月下旬,为配合华野1、4、6纵在豫东睢杞作战,山东兵团发起津浦路中段作战;

5.29 鲁中部队4个团进攻泰安;

6.7 我7纵、13纵和鲁中部队包围兖州;

7.12 ~ 7.13 攻克兖州,王耀武派吴化文从济南出援,被9纵阻击;

3月到7月的作战歼敌14万余人,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敌军孤立在济南、青岛、烟台几个城市。山东兵团的战斗力和战斗水平迅速提高,成为华野又一支主力兵团。

8.25 ~ 8.29 华野曲阜会议。这是“7月分兵”(1947年)以来,华野两大集团领导重新会合,部署攻济打援战役(济南战役),决定18万人打援,占总兵力的56%,14万余人攻城,占44%,攻城分为两个集团,西集团主攻:3、10纵、鲁中纵队、两广纵队,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指挥,东集团助攻:9纵、渤海纵队,由9纵司令员聂凤智指挥,13纵为总预备队。

9.9 济南战役开始,各部向指定位置开进;

9.11 攻城总指挥许世友到位;

9.16 ~ 9.17 扫清济南外围;

9.19 吴化文部84师155、161旅及96军独立旅起义,3纵、10纵进占吴部阵地;

9.22 ~ 9.23 我9纵、10纵攻击济南外城,坦克配合9纵攻克城东永固门,13纵攻击济南西南永绥门;

9.24 我9纵、13纵攻克内城,9纵25师73团、13纵37师109团分别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歼敌8.4万余人,我军伤亡2.7万余人。

9.8 ~ 9.13 中央政治局在平山西柏坡开会(9月会议),提出“淮海战役”初步设想。

10.12 华野作战会议,提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海州、连云港作战,第三阶段两淮作战。

10.14 华野第二次作战会议,决定华野全军10月31日进至临沂、邹县,11月5日开始攻击。

10.5 ~ 10.24 曲阜召开华野前委扩大会议,饶漱石提出对不服从前委领导的违反纪律的负责同志要执行纪律处分。

淮海战役:

11.6 华野鲁中南纵队攻击郯城王洪九部,克郯城,王只身逃回新安镇黄百韬兵团部;

11.7 黄7兵团西行撤退,我1、4、6、8、9纵分路南下;

11.8 ~ 11.9 我4纵抓住敌100军,8纵抓住敌44师,9纵抓住敌63军;

11.8 张克侠、何基沣至59、77军旗以;

11.10 黄百韬到达碾庄,等63军一天,为我军包围7兵团创造有利时机;华野7、10、11纵占宿羊山,向碾庄西南猛插;13纵曹八集之战,切断碾庄和徐州之间的陇海线;1纵攻克窑湾镇,全歼敌63军;

11.11敌2兵团邱清泉部、13兵团李弥部东援碾庄,我7、10、11纵在大许家一带阻击,2、12纵和中野11纵在潘塘出击,4、6、8、9、13纵包围碾庄;

11.11 ~ 11.22 攻克碾庄,歼敌14万余人;

11.26 杜聿明指挥孙元良兵团沿津浦线向官桥进攻,邱清泉兵团向潘塘以南进攻;

11.29 杜聿明布置撤出徐州,第二天开始撤退;

12.1 华野1、3、4、8、9、12纵、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向永城、萧县追击,10纵向永城,渤海纵队进占徐州;

12.3 杜聿明在孟集接到蒋介石空投下的亲笔信,要他向南捷黄维兵团之围(11.25 ~11.27 中野将黄维兵团压缩包围在双堆集);

12.4 ~12.5 我军各布压缩包围圈;

12.6 孙元良兵团突围,16兵团大部被歼,孙化妆出逃;

12.8 ~12.14 邱清泉兵团攻击鲁楼,10纵堵住南逃路,北线不断压缩包围,开始休整

1949.1.6. ~1.10 总攻陈官庄,淮海战役我军60万,敌军80万,歼敌55万余人,我军伤亡13万余人

东北:

(接冬季攻势)

1.1 陈诚出动新3、新6军(右路),新5军195、43师(左路),新1军、71军(中路)向公主坟推进;

1.3 我6纵顶住新5军43师进攻,1.4 我6纵将其包围在十里堡;敌新3、新6 军被我10纵阻拦,新1、71军被我1纵、3纵阻拦,我2纵、7纵增援公主坟;

1.7 新5军军长陈林达、43师师长留光天、195师师长谢代蒸被俘,歼敌2万余人,我军伤亡1万余人;

1.17 蒋介石宣布组成“东北剿总:,卫立煌任总司令,调54军从山东增援锦州,新组建10个师,共计4个兵团,15个军、37个师,加上直属部队总兵力达60万余人。

2.6 我4纵、6纵攻克辽阳,歼敌1万余人;

2.16 ~ 2.19 我4、6纵攻克鞍山;

3.2 我军包围四平,1、3、7纵由李天佑指挥攻城,2、6、8、10纵打援;

3.10 吉林守军60军撤到长春;

3.8 ~ 3.13 攻克四平,歼敌1.8万余人,我军伤亡4931人,长达3个月的冬季攻势结束,共计歼敌15.6万余人。

3.23 ~ 4.11 东野参谋会议。

3月,东野大练兵,我军12个纵队53个师,共计75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近百万。

5.23 ~ 5.25 我1纵、6纵攻击(试打)长春,歼敌6千余人,我军伤亡2千余人,占领大房身机场;

5.30 围困长春。

辽沈战役:

9.12 我2、3、6纵和炮纵在四平、梅河口登车,秘密西运辽西,

9.17 东野2兵团程子华、黄克诚部指挥11纵和3个独立师,打响北宁线,克昌黎、北戴河,切断秦皇岛和锦州的联系,4、9纵包围义县,后2、3纵接替4、9纵,4、9纵南下打响锦州外围战;

9.26 我8、9纵攻克锦州外围冒山屯、白老虎屯、亮甲山,8纵未能控制机场受批评;

10.1 我2、3纵攻克义县;

10.2 华北敌军增兵葫芦岛4个师,林彪犹豫;

10.5 我4纵到达塔山备战;

10.10 ~ 10.16 塔山阻击战,歼敌6千余人,1纵为总预备队;

10.4(东野5大主力2、3、7、8、9纵攻击锦州,8纵进攻锦州外围大紫荆山,10.13解决外围,10.14上午9时开始总攻,10.15下午18时结束) ~ 10.15 攻克锦州,歼敌104572人,我军伤亡31610人;

10.15 廖耀湘西进兵团攻克新立屯;

10.19 长春60军起义,新7军放下武器,解决7.3万余人,10.21 长春解放;

10.20 蒋介石要杜聿明回东北指挥,东野部署辽西大会战,以1、2、3、5、6、7、8、9、10纵共计9个纵队,分割廖兵团5个军,12个师,我6纵切断廖兵团回沈阳退路,其他纵队北上辽西;

10.21 我10纵梁兴初、周赤萍部守黑山;

10.23 ~ 10.26 黑山阻击战;

10.25 我独2师台安截击敌新6军,6纵(黄永胜)16师李作鹏部在腰家窝棚堵住廖兵团东进去路;

10.26 我3纵7师21团3营打烂廖耀湘驻胡家窝棚兵团部;

10.27 全歼廖耀湘兵团;

10.25 ~ 11.2 敌52军攻占营口,1万余人登船撤退上海,9纵攻克营口;

11.1 解放沈阳,52天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余人,起义投诚9万余人,我军伤亡6.7万余人,东北全境解放。

11.23 东野12个纵队分3路秘密出发入关,发起平津战役。

家园 有的事一搜就清楚,别揣着明白装糊涂

“1985年,卸任南京军区司令员3年之久的聂凤智将军来到济南,在瞻仰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时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个济南战役中牺牲的9纵烈士陵墓。老人被震惊了,他没有想到济南解放37年,为此献出生命的英雄在济南竟然没有一席之地,没有一名一姓。老人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经27军(即当年的华野9纵)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努力,由当时济南军区政委迟浩田直接负责,在当时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的全力支持下,才从济南城东的历城县孙村镇找到46位9纵当年牺牲的烈士遗骸,并将烈士遗骸迁至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而9纵济南战役伤亡近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365人。46,连1365的零头都不到,还有1319位9纵的烈士,他们的忠骨在何处?还有3纵、10纵、13纵、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这难道就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有的事一搜就清楚,别揣着明白装糊涂

东线牺牲将士大多埋在了济钢西边的烈士山,不是不管不顾,但规格远不如四里山或英雄山,那就是地理位置+政治原因了,后者为主

“1984年4月1日晚7时,粟裕将军的夫人楚青携粟裕的骨灰抵达济南,夫人是按将军的遗愿将骨灰撒向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入住济南军区第5招待所,正对英雄山烈士纪念碑。当夜,久旱的济南首降春雨,淅淅沥沥,一夜未停直到次日白天,夫人有感赋诗:“人间失将星,战友同声一哭。 苍天迎忠骨,白雪时雨齐飞。”夫人携骨灰离开济南正逢清明,夫人日记:“今天是清明节。济南阴霭沉沉。我们住在军区五所六楼,我住的房间面对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济南周围的一些山,虽然还算不上郁郁葱葱,但也已非刚解放时光秃秃的景象了。汽车曾走过了一段街道,完全是新区,如果你能见到,定然会欣然的。”(《慰英灵——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江苏新闻出版局2002年版166页)”

还好没厚着脸皮把骨灰留在济南,如果他掣肘成功,肯定是劳而无功

许世友带病到达前指后给华东局及中央的复电

(1948年9月11日)

华东局,并中央:

我已到前线。这次大战,关系很大。以现在情况下打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在部署上来看,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的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我不利,尤其是对济南。

我们攻击兵力现已布置好了,我也不能变动,第一步就是这样。

但第二步时,我一定要集中使用兵力。这次在整个部署上,兵力集中使用,坚决有重点,有预备队,使用兵力,是时候了。打下济南,我们有最大的决心与把握,只要能挡住援兵。

因此,请上级令粟司令坚决挡住援敌,争取时间,解决济南。

对援兵方针,应是攻势、运动、防御战,能歼灭敌多少就是多少,不要计划太大,重点是一个,勿使计划太大,结果小。

这次战役,组织特别大,我们须慎重稳当行事,否则会影响大局。

我经再三考虑后,提出以上意见。是否有当,请上级多加批评与指示。

许,真

中央军委关于济南战役的目的和兵力部署致许世友等电*

(1948年9月11日)

世友同志,并告粟谭陈,华东局,中原局:

真电悉。你已到前方,甚慰。

你所说的有重点地使用兵力,是正确的。

此次作战部署是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的,即目的与手段应当联系而又区别。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而以一、四、六、七、八、[中野]十一、韦吉等共八个纵队担任打援,以其余各纵担任攻城。

这种部署,在下列两种情形下是准备予以改变的,即:

(一)在阻援与f丁援有出乎意料的顺利(歼敌甚多,敌已停顿),而攻城尚未得手之时,应当从打援方面抽调兵力参加攻城。

(二)攻城已有把握,但尚不能最后解决战斗,而援敌则因被阻难于急进之时,亦可从打援方面抽调一部兵力参加攻城。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应准备作和上述调动相反的调动,即在攻城第一阶段中,已经证明不能短期解决战斗,而援敌又已大举进犯,非歼灭援敌不能继续攻城,在此种情况下则应坚决由攻城兵团中抽调一部至半数兵力(除占领飞机场及其他必要部分外),加入打援。此点,你们亦应预先作精神准备。

至于攻城部署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攻占西面飞机场,东面不要使用主力,此点甚为重要,并应迅即部署。第二阶段则依战况发展,将主力使用于最利发展之方向,如果东面利于发展,则应使用于东面。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整个战役应争取一个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须准备打两个月至三个月,准备对付最困难的情况,并以此作为一切部署和工作的主要的出发点。饶政委C1)大约三天后即可由中央所在地动身回山东,并先到粟处及你处。

军委真亥

家园 解放战争中我军各部队作战情况简表(三)

1949年

第一野战军:

元旦,蒋介石打出“求和”声明,毛泽东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14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8项条件”。

1.11 ~ 1.23 西北野战军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陕西澄城县北之武庄召开。

1.15 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各野战军按番号顺序排列》的命令。

2.1 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张宗逊、赵寿山,参谋长阎揆要,政治部主任甘泗淇,1军(原1纵):贺炳炎、廖汉生, 2军(原2纵):王震(郭鹏),3军(原3纵):许光达、朱明, 4军(原4纵):王世泰、(张达志)、张仲良,6军(原6纵):罗元发、徐立清, 7军(原7纵):彭绍辉、孙志远(罗贵波),8军(原8纵):姚喆。1、2、7军为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3、4、6军为2兵团:徐光达、王世泰, 共计17.6万余人,胡宗南集团共13个军33个师17万余人。

2.19 ~ 3.22 春季攻势:

2.19 ~ 2.22 我1、2、3、6军围攻蒲城;

2.24 ~ 2.26 我3、6军向富平推进,1军阻击三原之敌;

3.5 ~ 3.10 青马马步芳82军增援胡宗南,与胡部11个师反击蒲城、铜川;敌38军占富平、淳化;

3.12 敌占耀县、铜川,我军转平定、刘家洼休整,歼敌6975人,我军伤亡837人,未能大量歼敌。

3.28 彭德怀到太原前线协助患病的徐向前指挥。

4.19 ~ 4.23 一野前委在澄城北志平城召开第6次扩大会议传达中共7届2中全会精神。

4.24 解放太原。

4.25 毛致电徐向前:18、19兵团改隶一野建制(原直属中央军委)。

5.17 胡宗南全线撤退,我军追击,发起陕中战役:

5.18 我2军占咸阳;

5.20 我6军攻克西安,歼敌27346人,起义3269人,胡宗南退居秦岭;

5.21 我4军占麟游,敌渭南警备司令吴伟部5千余人投诚;

6.1 敌榆林守军22军起义;

6.10 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联合向我军五峰山、关头地区反攻,我军放弃泾渭三角地区,诱敌深入;

6.12 敌进攻咸阳,我61军王诚汉部181师抗击,为18、19兵团集结赢得时间,受彭总表扬;

6.19 一野前指在西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守西安吸住敌人;

6.24 我18兵团集结西安附近;

7.3 我19兵团到达富平、高陵、泾阳(5.8 我19军归一野指挥,19军:刘金轩、张邦英),一野兵力增加到35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达到40万余人,改变了长期我少敌多的状况。

7.6 一野前委在咸阳召开第7次扩大会议,制定“钳马打胡”,发起扶眉战役:

7.10 ~ 7.14 扶眉战役,歼敌4.4万余人,我军伤亡4.6千余人。

7.21 ~7.24 我军1、2、19兵团向平凉进发,追击二马;

8.11 解放20座县城,歼敌1.2万余人。

毛提出用战斗方时兼政治方式解决西北敌军,一野主力分三路向兰州、临夏进发。

8.21 ~ 8.26 攻克兰州,此战是西北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歼敌2.7万余人,我军伤亡8.7千余人。

8.29 ~ 9.6 秦岭战役,歼敌3.7千余人。

9.5 解放西宁,1兵团到达西宁,宣布1军留青海,2军准备挺进新疆。

9.2 ~ 9.28 我军2兵团向古浪、武威进发;

河西战役:

9.10 我1兵团率2军向张掖、临泽进发;

9.21 我1、2兵团会师张掖,挥戈西进;

9.22 我军攻击高台,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派第8补给区司令曾震五与王震谈判;

9.24 酒泉河西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汤祖坛、第8补给区司令曾震五率部3万余人起义;

9.27 王震、许光达率1、2兵团进驻酒泉,打开通向新疆之路。

9.2 ~ 9.23 宁夏战役,解放银川,到9月底宁夏全境解放。

11月上旬,二野3、5兵团和四野42、47、50军进逼贵阳、重庆,我军决定一野分兵由北线入川;

11.23 一野传达中央军委命令:18兵团归二野建制,准备入川;

12.5 我18兵团由岷县、天水向武都、略阳进攻;

12.17 我180师突破剑门关,次日进占剑阁,随后直逼成都;

12.21 我18兵团各部进至江油、绵阳,胡宗南部被压缩在成都地区,已无心恋战,多部被迫起义或投诚,唯5兵团李文部顽抗,被二野围歼于新津、邛崃地区;

12.30 贺龙率18兵团进入成都。

9.25 陶峙岳宣布新疆和平解放。

10.4 我1兵团党委扩大会议,宣布进军新疆;

10.10 ~ 10.20 我1兵团战车营由玉门出发,到达迪化;

10.25 我3军占玉门油矿;

11.6 王震率1兵团前指由酒泉飞抵迪化;

12.7 我1兵团与新疆民族军及起义部队在迪化会师,彭德怀、张治中、王震检阅。

11.28 ~ 12.22 我5师15团穿越达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和田,粉碎敌叛乱;

10月至1950年3月我1兵团2、5、6军平叛,接管边防。

12.20 改造起义部队,编为22兵团,司令陶峙岳,政委王震。

第二野战军:

1.29 蒋介石“引退”。

2月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

3兵团:陈锡联、谢富治,10军(原2纵):杜义德、王维纲,11军(原3纵):曾绍山、鲍先志,12军(原6纵):王近山,

4兵团:陈赓,13军(原4纵10、13旅、豫西军区部队):周希汉、刘有光,14军(原4纵11旅、陕南军区22旅、淮海起义110师等部):李成芳、雷荣天,15军(原9纵):秦基伟、谷景生,

5兵团:杨勇、苏振华,16军(原1纵1、2旅、苏皖军区独立旅):尹先炳、王辉球,17军(原11纵、冀鲁豫军区主力):赵健民,18军(原1纵20旅、豫皖苏军区主力):张国华、谭冠三,

特种兵纵队:李达(兼),总人数28万余人。

2.9 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开会,研究渡江作战;

3.7 二野南下;

3.27 ~ 4.5 我11、15军到达安庆、望江,3兵团到安庆以东至枞阳,4兵团到黄梅、宿松,5兵团到望江、潜山,刘伯承率二野前指到桐城。

4.1 ~ 4.20 北平国共和谈。

4.21 朱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二野渡江。

4.20 中集团三野7、9兵团24、25、27军在裕溪口至枞阳镇100公里的长江上渡江;

刘伯承向总前委通报,改变原定方向,二野主力直下浙赣线,陈赓4兵团放弃接管南京的任务,协同3、5兵团围歼浙赣线之敌。

4.27 总前委进入南京;

4.29 二野前指从桐城到达南京,刘伯承任南京市市长。

5.14 二野各部进至丽水、青田、古田、南平、南城一线。

5.16 四野12兵团在湖北蕲春、黄冈地段渡江,陈赓4兵团出丰城、高安,配合四野行动,并夺取南昌;

5.22 我4兵团13军37师解放南昌。

5.25 中央军委命令二野4兵团归四野指挥,5兵团18军归4兵团指挥。

5.27 三野解放上海,渡江战役结束,二野歼敌10万余人,伤亡6万余人。

7.18 二野前委下达进军西南的指示;

8月初,二野在南京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究进军西南的部署;

8.19 二野发布川黔作战基本命令;

10.10 中央军委开会研究解放大西南的部署,指定贺龙率18兵团由陕入川,与二野主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总兵力为二野全军和18兵团共60万余人;

10.28 二野前指到达汉口,刘邓与林彪会谈研究进军西南,确定二野四野联合作战;

11.15 我二野5兵团解放贵阳,切断川东敌军逃往云南的退路;

11.16 我四野47军占彭水;

11.20 我二野11军强渡乌江;

11.30解放重庆。

12.9 刘文辉24军、邓锡侯95军、潘文华235师共计4万余人起义;

12.12 郭汝瑰72军起义,成都守军30军军长鲁崇义起义,成都和平解放;

12.24 ~ 12.27 敌李文5兵团在新津、崇庆顽抗,企图向雅安突围,被我10、11、12、16、18军包围,最后5兵团5万余人被全部解决;

从进军川黔到成都解放历时2个月,歼敌90余万人(大部起义或投诚)。

第三野战军:

1.19 ~ 1.26 华东野战军前委在徐州东北之贾汪举行扩大会议,部署渡江作战。

2.9 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副司令兼第二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共4个兵团、15个军2个纵队,58万余人;

7兵团:王建安、谭启龙,21军(原2纵):滕海清、康志强,22军(原3纵):孙继先、丁秋生,23军(原4纵):陶勇、卢胜,35军(原鲁中南纵队、吴化文起义部队):吴化文、何克希;

8兵团:陈士榘、袁仲贤,24军(原6纵):王必成、廖海光,25军(原7纵):成钧、黄火星,26军(原8纵):张仁初、王一平,34军(原江淮军区、何基沣起义部队):何基沣、赵启民;

9兵团:宋时轮、郭化若,20军(原1纵):刘飞、陈时夫,27军(原9纵):聂凤智、刘浩天,30军(原12纵):谢振华、李干辉,33军(原渤海纵队、张克侠起义部队):张克侠、韩念龙;

10兵团:叶飞、韦国清,28军(原10纵):朱绍清、陈美藻,29军(原11纵):胡炳云、张藩,31军(原13纵):周志坚、陈华堂,32军(原胶东纵队):谭希林、彭林;

两广纵队:曾生、雷经天(1949年3月调归四野建制);

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张凯。

3月,三野部队南下到达长江边,8兵团在浦口外围,9兵团在无为、和县,10兵团在江都、泰兴;

3.23 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3.31 邓小平《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上报中央;

4.5 粟裕率三野前指从蚌埠到泰州白马庙指挥渡江作战,8兵团指挥20、26、34、35军,10兵团指挥23、28、29、31军,组成东集团,35万余人,由粟裕、张震指挥,攻占瓜洲、浦口,从镇江以东渡江;7兵团指挥21、22、24军,9兵团指挥25、27、30、33军,组成中集团,30万余人,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至枞阳段渡江。

4.1 北平谈判。三野渡江准备,27军组织渡江侦察;

4.6 我27军派出渡江先遣队2个连附3个侦察班,成功渡江,4月21日与我27军79师先头部队胜利会合。毛泽东给周恩来的信指出:13日到17日为谈判日,4月17日必须决定,18日不论成败我军必须渡江。

4.20 渡江战役发起,27军第一个突破江防抵达江南,“紫石英”号事件(配属20军的特纵炮3团);

4.21 江阴要塞起义,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大小25艘舰只在南京长江下游笆斗山江面起义;

4.23 南京解放;

4.24 我35军104师312团进入“总统府”。29军占苏州,28、31军向长兴、吴兴猛进,23军沿丹阳、溧阳南下,中集团25、27军等部沿南陵、广德之线急进,几大箭头包抄朗溪、广德地区;

4.25 我35军某营长和教导员带几位战士出于好奇进入美国大使馆;

4.26 ~ 4.28 我23、24、25、31、33军在广德地区围住敌5个军,歼敌8万余人;

5.3 我7兵团21军进入杭州,渡江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

陈毅、饶漱石到达丹阳,主持解放上海的准备工作;

粟裕率三野前指到达苏州,准备解放上海;

5.12 淞沪战役发起;28、29军占浏河、太仓、嘉定,27军占松江、青浦,20军占金山、奉贤;

5.13 我29军攻击月浦受挫;

5.14 我28军攻击刘行、杨行受挫,30军占川沙;

5.16 粟裕、张震指示10兵团改变战术,31军占周浦与30军会合攻击高桥;

5.21 三野下达《淞沪战役攻击命令》,25、29军攻占吴淞、宝山,26、33军插入江湾、大场、真如之间,20、23、27军进攻苏州河以南市区,30、31军牵制高桥之敌,要求市区作战力争不用火炮、炸药。

5.22 汤恩伯登上军舰退吴淞口指挥;

5.23 对上海的总攻击发起;

5.24 我20军占浦东市区,27军占虹桥、龙华,越过徐家汇铁路进入市区;

5.25 我27军到达苏州河南岸,聂凤智军长强调不用重武器;

5.26 刘昌义51军起义,30、31军攻克高桥,25、28、28、33军攻克吴淞口;

5.27 我27军攻克杨树浦地区,敌21军许照部放下武器。上海解放,历时15天,歼敌15万余人,我军伤亡3万余人。上海解放也标志着历时43天的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歼敌30万余人,起义4万余人,我军伤亡4.6万余人。

6月上旬10兵团派29军组织先遣队入闽;

7.2 ~ 7.26 我10兵团从苏州、常熟、嘉兴出发入闽,到达福建寿宁、福安地区;

8.17 我28、29、31军攻克福州,歼敌5万余人,我军仅伤亡不到500人;

9.14 ~ 9.16 我28军攻占大练岛、平潭岛;

9.25 我29军解放漳州,完成对金门、厦门三面包围之势;

10.7 我军决定“先厦后金”计划;

10.15 进攻鼓浪屿,31军91师271团(“济南第二团”)和93师277团主攻,271团团长王兴方牺牲,攻击受挫;29军85、86师、31军92师攻击厦门;

10.17 攻克厦门;91师师长高锐令273团主攻鼓浪屿,克。漳厦战役结束,歼敌5万余人;

10.24 我28军82师244团、84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进攻金门,夺取古宁头滩头阵地;

10.25 晨胡琏18军增援金门,我军82师246团团长孙云秀带领2个半连兵力上岛增援;

10.26 蒋经国中午飞到金门视察,敌军三面包围古宁头,当晚我259团派3条船上岛增援,只有1条到达古宁头滩头,我军北山、南山阵地失守;

10.27 我军与上岛部队失去联系;

10.28 下午3时,岛上枪声渐止,此战我军损失9086人(含船工、民夫350人),其中4千余人被俘,1950年7月、12月被释放回大陆约900人。敌军伤亡胡琏上报伤亡9千余人。

第四野战军:

3.11 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谭政,原东野1兵团改称12兵团,司令兼政委肖劲光,原东野2兵团改称13兵团,司令程子华,政委黄克诚,38军(原1纵):李天佑、梁必业,39军(原2纵):刘震、吴法宪,40军(原3纵):韩先楚、罗舜初,41军(原4纵):吴克华、莫文骅,42军(原5纵):万毅、刘兴元,43军(原6纵):洪学智、赖传珠,44军(原7纵):邓华、吴富善, 45军(原8纵):黄永胜、邱会作,46军(原9纵):詹才芳、李中权, 47军(原10纵):梁兴初、周赤萍,48军(原11纵):贺晋年、陈仁麒, 49军(原12纵):钟伟、袁升平,50军(原长春起义之60军):曾泽生、徐文烈,特种兵纵队:肖华、钟赤兵,(其他部队略)

2.25 我12兵团司令兼政委肖劲光率40、43军和炮1团等部队组成先遣兵团,共12万余人,先行南下,受二野刘邓指挥,牵制白崇禧集团,配合二野、三野渡江;

3.23 我40军向正阳、信阳开进,43军向河口、孝感开进,中原军区部队策应先遣兵团作战,鄂北敌军闻风南逃;

3.27 ~ 4.5 四野在北平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共7届2中全会,动员南下;

4.1 ~ 4.5 我40军解放明港、长台关、信阳,43军解放宣化店、河口、黄安。

4.20 ~ 4.21 二野、三野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500余公里的长江上突破江防渡江。

4.28 先遣兵团归建;

5.10 四野先遣兵团进占孝感、黄陂和鄂东长江以北广大地区,矛头直指武汉三镇。

4月底四野主力进至黄河两岸,集结于郑州、开封、兰封一线;

5.9 四野主力南下越过陇海路,进军中南地区(豫、鄂、湘、赣、粤、桂6省);

组建14、15兵团,并调整建制:

12兵团:肖劲光,40军:罗舜初、卓雄,45军:陈伯钧、邱会作,46军:詹才芳、李中权;

13兵团:程子华、肖华, 38军:梁兴初、梁必业,47军:曹里怀、周赤萍,49军:钟伟、徐斌洲;

14兵团:刘亚楼、莫文骅, 39军:刘震、吴信泉,41军:吴克华、欧阳文,42军:吴瑞林、刘兴元;

15兵团:邓华、赖传珠, 43军:李作鹏、张池明,44军:方强、吴富善,48军:贺晋年、陈仁麒;

三野的两广纵队(曾生、雷经天)改隶四野。

5月底四野主力到达长江以北之襄阳、樊城、安陆、孝感一线,行程1150公里。

4.16 ~ 5.6 安(阳)新(乡)战役,13兵团程子华指挥42、47军、华北军区70军攻克安阳、新乡,歼敌1.6万余人,和平改编1.7万余人。

5.9 四野指挥机关由北平到达开封;

5.12 成立华中局和华中军区,统一领导进军中南,林、罗任一二把手。

5.14 先遣兵团43军攻击兰溪、蕲春、田家镇,夺取团风、堵城长江渡口;

5.15 我43军由团风、黄冈、蕲春、田家镇渡江,40军向武汉外围进攻,次日118师进入汉口;

5.17 ~ 5.25 我40军153师进入武昌,120师解放咸宁、通城,119师占蒲圻;19兵团司令张轸率128军、127军至309师2万余人在贺胜桥、金口起义;渡江作战结束。

5.22 二野4兵团占南昌。

6.14 ~ 6.18 四野前委从开封到达武汉,因粮食问题四野主力休整,7月出动。

7.1 ~ 7.29 我13兵团发起宜沙战役,歼敌1.5万余人,切断白崇禧和宋希濂的联系,打开湘西大门;

7.9 我47军141师在当阳遭宋希濂部2军9师袭击,伤亡俘100余人。

7.8 ~ 7.19 湘赣战役,12、15兵团和二野4兵团共10个军43万余人围攻白崇禧部3兵团于万载、宜春,歼敌4.6千余人,我军逼近长沙。

7.26 ~ 8.19 赣南战役,48军解放江西全境,歼敌8千余人。

8.5 我14兵团与军委航空局组建空军司令部,39军归13兵团建制,41军归12兵团建制,42军直属四野指挥。

8.4 程潜、陈明仁起义,长沙和平解放;

8.7 长沙起义部队4万余人叛变南逃,40、46、49军和二野5兵团19钧向南追击;

8.14 ~ 8.17 青树坪之战,49军145、146师遭敌7军伏击,敌171、172、236师攻击我2个师,我军损失2.2千余人;长沙叛逃部队被白崇禧编为1兵团。

8.1 ~ 9.10 四野转入休整,前20天恢复体力,后20天进军中南动员、准备。

衡宝战役(9.13 ~ 10.16):

9.13 西路军38、39军执行战略迂回,由常德、桃源向芷江进发;

10.2 我38军112是战芷江;中路军41、45、40军向衡宝地区白崇禧集团发起攻击;

10.3 我38军113师占黔阳,112师占会同;中路军突破敌人防御,向纵深发展;

10.4 我39军116师占安江,西路军切断白崇禧西逃贵州的退路;中路军41军122是占界岭,40军119师占渣江;

10.5 白部48军176师、71军87、88师、7军反击我界岭、金仙铺之41军。四野前委电示12、13兵团各军主动后撤,诱敌深入。我45军135师未能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进至灵官殿地区;

10.6 第7、48军等部5个师攻击我135师,我军在师长丁盛指挥下坚守阵地,为围歼敌人主力赢得了时间;

10.7 西路军占龙谭、洞口,截击敌14、71军;中路军向灵官殿、赤壁岭追击;

10.9 我135师405团攻击敌7军军部,为歼灭白崇禧4个师创造了条件。白部7军171、172师、48军138师和176师被包围在黄土铺、石珠桥方圆不到50公里的地域;我军击退敌4个师的突围;

10.10 ~ 10.11 敌138师1个团逃出,其余被歼,歼敌2.9万余人。二野5兵团归建。

10.14 宝庆解放;

10.16 桑植解放。衡宝战役结束,歼敌4.7万余人,解放县城24座。

广东战役(10.2 ~ 11.4):

7.17 组成东路军,由二野4兵团13、14、15军、四野15兵团43、44军、两广纵队共22万余人,执行解放广东任务。广东敌军3个兵团11个军12万余人,加上地方部队共15万。

9.7 叶剑英在赣州召开作战会议,研究广东作战计划,次日电报中央军委。

10.2 我4兵团分3路进攻曲江,余汉谋部39、63军西逃;15兵团43、44军向翁源、新丰挺进;

10.6 我4兵团14军占乐昌,13军占仁化,15军占周田,曲江守敌63军弃城而逃,15军占曲江。余汉谋调32、50、109和63军构成广州的最后防线。

10.9 ~ 10.13 我4兵团15军占英德,14军占清远。15兵团43军包围佛风之敌39军307团,全歼该团。44军向广州东北良口、从化急进。我军从北、东两面逼近广州。

10.10 林彪鉴于衡宝之敌4个师被包围,要求陈赓4兵团从英德向桂林、柳州前进,集中兵力消灭白集团。同日中央军委同意,并告叶剑英、陈赓。

次日,叶、陈致电林彪并报中央,4兵团距桂林1300里,不如18军46军及13兵团快,不如直下三水,克广州后,走水路经梧州直取南宁。广州之敌增加胡琏兵团,仅靠邓、赖之15兵团2个军,可能不能速决。

10.12 中央同意叶、陈意见,4兵团继续进军广州。李宗仁决定总统府、行政院撤至重庆和海南岛,广州陷于混乱之中。余汉谋、薛岳逃海南岛,行前炸白云、天河机场、军火军需仓库和珠海铁桥。

10.14 我4兵团14军直插三水,13、15军沿北江南下,追击西逃的余汉谋集团;43军占白云山,一部向广州急进,44军攻击广州市区,当日广州解放。

10.15 我4兵团不进广州继续向南及西南追击余汉某部。四野前委担心4兵团距余汉谋集团较远,建议4兵团停止前进;

10.17 毛泽东复电林彪并告叶、陈“乘胜追击”。14、15军和13军38师分路向阳江追击,15军45师向江门追击,13军向罗定推进;

10.24 我4兵团将余部21兵团23、70、39、50、62军残部包围在阳江白沙圩、平冈圩地区;

10.25 余部50军突围被击退;

10.26 我4兵团发起总攻,歼敌4万余人;

11.4 我4兵团解放云浮、罗定、化县等城,广东战役结束,歼敌6.2万余人。

4、12、13兵团分南、北、西3路向广西进军,9个军30个师40万人。

广西战役(11.6 ~ 12.14):

11.10 西路13兵团进入黔东南苗岭山区,南路4兵团向廉江攻击前进,北路12兵团集结湘桂边,向全县、东安、道县开进;

11.22 白崇禧部3、11兵团企图在岑溪、容县、北流和余汉谋残部夹击南路4兵团;

11.26 我13军诱敌48军,43军攻击敌58军,14、15军反击敌7军;

11.27南路我军乘胜追击,歼灭白部3、11兵团大部;

11.29 敌余汉谋部23、63、109军残部为策应白部攻势占我廉江,我13军回师于次日包围廉江,12.1 重新解放廉江。西路38军解放东兰县,歼敌103军大部,北路12兵团41军占桂林。

12.3 白崇禧飞往海南岛,四野令39、40、43、13、14军乡钦州、合浦、南宁前进。

12.5 白崇禧乘军舰到钦州龙门港,接应撤退部队。

12.7 南路13、14军占钦州,歼敌1.2万余人;北路40、45军和南路14军40师、43军127师包围白部10兵团46军、11兵团残部4万余人,并全歼;

12.14 广西战役结束,歼敌17.3万余人,广西全境解放。

12.25 我4兵团在南宁集中,准备进军云南,四野38军114、151师归陈赓指挥入滇,1950年1月29日归建。

四野15兵团准备解放海南岛,40、43军展开渡海作战准备工作,1950年3月日至5月1日渡海解放海南岛。

家园 网上流传的一个宋的段子 -- 补充帖

据粟秘记载,有次去拜见宋时轮将军,宋问:粟裕现在干嘛?粟秘答:在写“回忆”录。宋问:“回忆”到哪了?粟秘:鲁南战役。宋说:鲁南战役?粟裕参加了吗?

家园 从两张国史馆的图表说起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民国36年也就是1947年,看果党自己统计的整编师、旅、团、营四级损益情况,还是能看出些和正史不一样的地方来。反正打掉的部队,长官总不可能自掏腰包整补的。我粗略梳理了一下,有这么几处:

一、整体情况

全年损失整编师13个,旅37个,团121个,营563个;果党这一年显示了强大的整补能力,净增加的作战单位有整编师11个,旅34个,团174个,营474个。这么算起来账面上国军应该多出来几十万才是。

二、最惨莫过于东北的71军

一个军居然能在一年时间里损失掉29个营,说明里提到,该军五月损失一个师部6个团(东野夏季攻势,野战包围歼灭了88师全部和91师大部),整补后六月又损失2个营(东野围攻四平,一度攻入市区),经整补但十月又损失一个师部2个团又3个营(东野秋季攻势),按每团三营这么加起来就有29了。

点看全图

三、鲁南战役

点看全图

一月份鲁南战役期间,国军承认的损失没有包括第一快速纵队和整编26师的169旅,战史记载有约20辆坦克突围,169旅消灭大部。图中整编70、88师的9个营是刘邓巨金鱼的,整编28师的6个营是第二次涟水的,属于鲁南的一共25个营。

四、莱芜战役

点看全图

很奇怪的情况,看营级单位,应该有七个旅五万头猪的,整编46师的师旅两级的头头难道全跑光了吗?查下来原来情况如此:

整编46师除了师座韩练成中将安然脱险外,副师长郭栋成少将、政治部主任屈伸少将、一八八旅副旅长刘维楷少将、新十九旅旅长蒋雄少将都留在青岛没有出席;

整编46师参谋长杨赞模少将、一八八旅政治部主任罗安少将、新十九师副旅长巢威少将这四位也都跑出来了;

被抓的只有一八八旅旅长海竞强少将、一七五旅旅长甘成城(负伤)、副旅长陈炯少将、政治部主任游靖湘少将。

莱芜那样干净彻底的歼灭战,桂系高级军官溜掉还这么多,夹钢黄鳝名不虚传。难怪师部旅部都不需要重建了。到47年12月时,整46师恢复的实力:人数10141人步枪6681支、轻机枪551挺、重机枪106挺、手提机枪200挺、手枪161支、中口径迫击炮20门、60迫击炮68门、步兵炮3门、山炮13门、野炮6门、战防枪40支、枪掷弹筒22支、信号枪15支、火箭筒6支

五、鲁西南战役

点看全图

这个就误差邪花花了,说好的四个整编师九个半旅,怎么一半都不到?放大了仔细一瞧:

一纵打郓城整编55师没有算,头头都从地道跑掉了,只记录了三个团9个营;

六纵打定陶整编63师的153旅没有算,只记录了一个团3个营;

一、六纵联手打的六营集,整编32师没有算,六营集算是两个整编师两个半旅,其实整70师就一个旅,主力是整32师,看来不少都跑到济宁去了,只记录了两个旅三个团14个营;

二纵、三纵联手打的羊山集看来是货真价实的,整编66师两个旅四个团15个营,解围的整编58师3个营,合计18个营;

这样算起来鲁西南合计就是2个整编师,4个整编旅,11个团,44个营。

当月其它损失的部队(22个营),均为华野七月分兵打掉的:

整编59师38旅6个营是南线出击的1、4纵费县大捷;

整编77师37旅6个营是南线出击的4纵在费县以南之层皮山消灭的;

整编20师的3个营是南线出击的1、4纵攻打滕县(未克);

整编11师的2个营是内线兵团(2、6、7、9)纵攻打南麻(未克);

整编25师的1个营是内线兵团南麻战役时打阻击;

整编8师的3个营是内线兵团(2、6、7、9)攻打临朐(未克);

整编84师的1个营是北线出击的10纵攻打汶上(未克)打掉的;

从六营集跑到济宁的整编32师和70师余部,保存了强大的战斗力,在7.16-7.21日济宁防卫战中,和整编72师新15旅一起,重创了华野外线的3纵、8纵22师,战史记载突入城内7个连,全部损失,歼敌1000余人,我方损失4000余人。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济南战役伤亡2.6万,牺牲的不多。 -- 有补充

当时国民党推广伏地堡,射击口低矮,专打进攻方的下半身,很多人都残废了。

我家是大连瓦房店附近,姥爷当年去抬过解放军伤员,干河套里躺满了,很多人的生殖器都被打掉打坏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济南战役纪念馆的伤亡数字接近3万人。 -- 补充帖

这个是济南战役纪念馆的伤亡数字接近3万人。

点看全图

能澄清几个误传

1. 济南战役的子弹消耗是320万发,误传是32万发。

2. 东线聂凤智助攻变主功是付出代价的,在城外争夺战中,原李天霞的下属整编83师的19旅和重建的74师57旅对拼,聂凤智被拼掉4个主力团,1个团换一个团。伤亡1万多人,占总伤亡的1/3.

见前补充 4997464
家园 淮海战役是如何夹生的? -- 补充帖

济南倘若实现了主席的意图,既攻克了济南,又消灭了一部援敌,比如把黄伯涛兵团先打掉了,淮海战役时机更成熟。即便如此,粟建议发起淮海,主席还是没觉得夹生。

淮海夹生是在中野攻占宿县后,因为中野没能牵制住本战区的蒋军主力,使其不能投入徐蚌。放跑了郑州的孙元良兵团(41、47、99军),引来了黄维兵团(10、14、18、85)。打黄维占用华野五个纵队和特纵大部,不能用于消灭李延年刘汝明。所以淮海夹生了

家园 济南战役中的马家庄之战证明王耀武的观点是正确的

大家都知道74师58旅172团团长刘炳昆的邮电大楼之战,刘炳昆只有7个连,1000多人,但是仍然给解放军以重大杀伤。

在刘炳昆增援济南之前,还有一个地方打得不错是马家庄和甸柳庄之战。关于马家庄王耀武有回忆,共产党打洞进攻,国民党也打洞进攻。甸柳庄则是9纵27师打不下来,又派25师去打的。

马家庄之战是整编83师(元师长李天霞)的19旅打的。19旅很有名,19旅57团就是孟良崮战役中和74师一起被歼灭的,19旅还曾经在苏中7战7捷中初战被消灭大半,是83师最弱的一个旅。对手是9纵头号主力25师的74团,75团。

解放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好于国方,使用105榴弹炮,100毫米重迫击炮,山炮多次发起炮击,消耗了大量炮弹。国方只有迫击炮和山炮,国方巷战中,连起码的92步兵炮和战防炮都不具备,面对解放军的机枪掩护,只能靠老兵的神枪手打对方的机枪手,共方则悍不畏死,机枪手拍成一排,死伤一个马上接替一个,据共方回忆一挺机枪被打死打伤8个机枪手。国方如果有战防炮或者火箭筒一炮就把机枪炸翻了。

战役的结果是9纵25师74团,75团的战斗兵和所有干部全部伤亡。剩一个73团,率先突破济南内城,成为了济南第一团。可以说,马家庄是济南战役中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在19旅坚守马庄期间,74师的刘炳昆率7个连降落济南机场增援济南。随之吴化文起义,机场被封锁。

国军因为吴化文起义才主动撤出马家庄退守外城。在济南战役外围,9纵的9个团中,有4个团失去了战斗力,基本是和19旅以及57旅拼光了。

这个57旅是在济南重建的74师部队,原属第二绥靖区的独立旅,后来74师嫌弃战斗力不足不要了,当时已经归整编32师。

由此可见,王耀武提出的给济南增兵的建议多么正确。如果整83师的另外两个旅和74师全军增援济南,如果按照王耀武提出增加山炮炮弹和重机枪的要求,济南战役的情景则大不相同。

有些人不仅无能,最重要的是关键时候坏事。刘峙这种人就是的典型。他阻止了整83师和74师增援济南,淮海战役关键时候泄密,让难民提前退出海洲,造成道路拥挤,减慢黄百韬的撤退速度。让我想起了盛高阻。

按照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应当把吴化文调出济南,把整83师和74师增援济南,可能结局大不相同。

通宝推:燕人,
家园 粟裕去世3年后宋时轮帮大将出头

成立的华东野战军,军事主导权在粟裕副司令手里,这也是毛主席的特别安排。无论陈老总还是宋时轮,在军事部署方面的权力有一定的削弱,宋时轮被安排下了一线部队,成为华野第十纵队司令(28军)。.....在粟裕去世三年后,也就是1987年的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宋时轮公开提出:“希望解决1958年反教条主义时,对粟裕大将的错误结论,恢复他应有的名誉。”不久后,宋时轮在他亲自负责编纂的《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毫不讳言地指出“粟裕将军曾受到长期不公正对待”。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在公开场合为粟裕提出平反诉求的高级将领,就是宋时轮。《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225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636164210990479

家园 打仗是打仗,人品是人品

宋的军事水平很高,当山野参谋长不行,当十纵司令是很称职的,把华野北线唯一的两个师的纵队,带成了第一等的强力纵队,防守能力华野第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是对手对其的赞誉。在豫东战役期间,十纵上蔡坚决阻击胡琏兵团,确保了陈唐拿下开封,移兵桃林岗阻击邱清泉,确保叶飞的突击兵团歼灭欧寿年,都是厥功甚伟。淮海时第二阶段,北线1、3、4、8、9、12、鲁纵阻击杜聿明,中野打黄维,华野的7、13纵给了中野,南线2、6、11、渤纵阻击李延年刘汝明,10纵是作为总预备队的,也难怪粟要力保宋时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