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宗教历史大片-《基督的最后诱惑》(1988) -- 翼德
《基督的最后诱惑》是美国名导马丁斯科西斯于1988年拍摄的历史宗教题材故事片。电影取材于1954年一位希腊著名左派作家,新中国支持者尼可斯·卡赞扎基斯的同名作品。关于这位作家就不敷陈了。他因为这部作品而受到希腊基督教会的制裁,死后未能在希腊本土下葬,只能回到出生地克里特岛。他的墓志铭上写:“我一无所求,我一无所惧,我是自由的。” 凭这句话,他可以栖身世界一流思想者行列。
电影故事的叙事是让导演左右为难的。毕竟已经是现代工业社会,如何在视觉上达到耶稣时代的传教效果而不会为现代观众所失笑,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电影在这方面没有多费口舌,而是把重点放在耶稣所受的诱惑上。
导演估计观众们都是熟悉了解耶稣事迹的,所以没有在影片里提供连续的故事情节,而主要表现了耶稣的俗人气质。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大行省,他是一个木匠。反对罗马的人们在暗地里奔走相告。他却为罗马人制造杀害反抗义士的十字架。他迷惘不知所措,害怕罗马统治者的暴力,和普通人一样。
耶稣接受神的指引,自称神子,召集了门徒前去耶路撒冷传播福音。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他把聚集于此的买卖摊贩推翻在地,反对这些亵渎神的商业行为。犹太长老出来制止他,说这些摊贩向政府纳税。耶稣激愤之下,说了一句犹太长老看来大逆不道的话:上帝不是以色列人!他说这话的时候,证明基督教由此和犹太教分道扬飙的开始。
最近读犹太人历史,读的越多,越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力量。犹太人被世界上各种文化不同程度的压制和迫害逾2千年,因为犹太人人少力微。这是物质决定意识。但是犹太文化如野火一样,在适当的机会就发扬光大。这是因为犹太人逾2千年坚信和保留自己的核心文化传统。这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犹太文明最早出现的时候处于中东文明古国埃及和巴比伦之间。在迦南本土与越海而来的希腊文明竞争,被希腊继承人罗马亡国。犹太经典记载了犹太人被外人反复蹂躏的历史。最著名的段落如犹太人被埃及集体奴役,在卓越领导人摩西率领下逃离;犹太国家被巴比伦帝国第一次灭亡,王族和精英成为奴隶,被集体发配到巴格达;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大帝解放犹太人回归故里;耶路撒冷被罗马第二次摧毁;
这些经典的大部分成为基督教《圣经》的文本,经受现代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分析,和对巴勒斯坦的犹太国旧地考古挖掘的对照。西方研究学者的通论是这些古代人物和事迹,越古老则越不可考,如犹太人三老祖和最杰出领导人摩西的具体存在很难确认。但是比较晚近的如公元前1世纪开始的记载可靠性很高,基本上反映了那个时期和土地的历史。
上世纪末三联书店出版的荷兰人房龙有本旧书很流行,叫《宽容》。现在看这是一部大毒草。因为它吹嘘言论自由。其中有个场合,房龙分析人类心理时说,哪怕是最糟糕的人生境遇下,内心积极的人也会认为自己受到上帝的眷顾。他自己画的插图是一个原始人坐在木三角棚下烤火,天上是电打雷霹。印象太深刻了。我忘记他说这句话的场合,但是作为给犹太人历史的注脚,我认为太贴切不过。
犹太人出现在埃及巴比伦两大先进文明中间,受到挤压,自然环境也并不友好。他们因此发明了一种精神胜利法,说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为了圆满这个精神胜利,他们发明了一系列的教条规矩,使得犹太人能够与周边的文明不同。这种欺人也自欺的法子持续了犹太文明存在至今。
但是犹太文明另有一条出色的理论创新,使得他们的”天选之民“的自诩不是那么讨厌。他们在《创世纪》中撰写人类历史的时候,记录了除去犹太人以外其他的人类。大洪水之后,诺亚的后人继续了人类繁殖。其中有犹太人的祖先,也有非犹太人的祖先。那些非犹太人的祖先被叫做挪亚子孙。然后犹太写手说上帝和挪亚子孙立了规矩,称挪亚七律:
禁止偶像崇拜
禁止亵渎(神灵)
禁止谋杀
禁止通奸和其他不道德性行为
禁止偷窃
禁止食用那些由活体动物身上取下的肉类
公平的裁判
这与后来犹太先知摩西和上帝再次申明上帝与犹太老祖亚伯拉罕所建立的规矩是极为类似的。摩西记录的是十诫:
我是你的上帝 (犹太人的唯一神)
不可信仰别神 不可拜偶像
不可滥用上帝之名
守安息日
尊敬父母
不可谋杀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
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不可贪恋别人的财产
流亡到中土的犹太人在宋朝的时候有考取做官的,说犹太教义与儒家并不冲突,总之是尊敬父母,教人向善。是也。
犹太经典把能够遵照挪亚七律的人叫做”义民“(Righteous(正义的) Gentiles(非犹太人)" (Hebrew: חסידי אומות העולם, Chassiddei Umot ha-Olam: "Pious People of the World"虔诚的世上民众).尽管犹太人自诩天选受神眷顾,但是义民也会在来世(未来的世界,世界末日之类)有自己的位置,作为虔诚(遵守挪亚七律)的报酬。
犹太教义因此不要求非犹太人转宗。但是也不拒绝外人转宗。这与基督教通过的暴力转宗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如西班牙电影《Agora》所表现的。这应该是耶稣所未料到的。
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一如他之前所害怕的。他呼叫神的名字。这时他产生幻觉,看到一个小女孩,自称是他的守护天使,来解救他。这个小女孩带着耶稣回到故乡,和耶稣一向心仪的女子抹大拉性交。抹大拉死后,耶稣去见以前认识的姐妹,与她们成家立业生孩子,享受一个凡人的幸福生活。直到犹太人起义被罗马击败,耶路撒冷被摧毁的时候,他已经是躺在床上一个待死的老人。他的门徒们来和他道别。其中他最爱的犹大,为反抗罗马东奔西走,被他指派去出卖自己,以便自己上十字架殉道的犹大,愤怒地指出他被魔鬼诱惑了。只见那天使化作一团火。耶稣爬出门外,背景是耶路撒冷的大火,祈求上帝允许他回去十字架上。镜头转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狂笑道:任务完成了。
其实电影有一点bug,耶稣上十字架与否,与耶路撒冷被摧毁无关。耶稣后来幡然醒悟的逻辑在哪里,是不清楚的。
尽管电影开始说明本片不是基于基督教文本。但是如此描写基督徒眼中的神子,先知和救世主,是不能使得基督徒无动于衷的。在法国就发生了天主教徒针对放映此片的电影院的攻击,造成13名观众不同程度的受伤和电影院的被破坏。据马导自传说电影上市之后几年中他不得不雇佣保镖对付生命威胁。电影受到不同程度的指责和抵制,甚至在某些国家上升到国家政府层面,如希腊,南非,土耳其,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至2010年菲律宾和新加披依然禁止此片播出。
希腊,南非,土耳其,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
都不算是一线天主教国家,而是被传教的,反应却更激烈。英法德意这些老根却没啥大的行动。
文明更进步些,对不同意见更宽容。
那些二流国家不但资本主义不发达,而且宗教势力太发达。
怎么拍都注定讨不了好。
此片三年之前,让-吕克·戈达尔拍了一部《向玛丽致敬》,据说有虔诚的基督徒特意自掏腰包打飞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戛纳电影节上当面往戈达尔脸上扔一披萨😁还有人说这片子因各种三点俱露而遭到教皇的谴责——这牌面可够大😄
马导这部片子前车之鉴太惨,以至于后来梅尔吉布森拍《耶稣受难记》,差点卖不出去。上映之后一样要接受指指点点,不论是犹太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都不喜欢——能得罪所有人也是一种非凡的能耐😂不过,要了解那段历史,可能这片子是最接近真实的一部。
所以这类题材就不能抱着严肃的态度一本正经地拍,要那样最好碰都别碰。你看英国人在七十年代末拍的《布莱恩的一生》,就没人拿它当回事,教皇要看它一眼都算输😂
这几天圣诞话题在国内外都特火。在国内火是因为民族主义排外,讨论要不要过洋节。在国外是因为巴以冲突带出来耶稣的身份认同和政治倾向,从“耶稣是巴勒斯坦人”到“耶稣是共产主义者”,波士顿圆脸做了一期节目专门讲这事。
1,人在脆弱的婴幼儿时期受到父母庇护,父母即是既是客体,又是婴幼儿权力意志的延伸,主客合一。
人长大后,虽然超越这种权力意志,但在脆弱时仍然需要这种服务于自己的权力意志,于是便按照父母的形象创造出各种神作为父母的替代。神代表父母所给予的爱、关怀、正义、技能、知识……总之,是一种既超越人类自身能力、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客体,但似乎又与人这个主体融为一体。
2,在生存压力之下,不同的基因和文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进化。古往今来,有些人种和文化消亡了,另外一些则壮大了。这是作为整体的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必要代价。
无论是中华民族、昂撒人、斯拉夫人、犹太人,无论是道儒文化、新教文化、天主教文化、犹太文化,都既有可能继续延续下去,也有可能消亡。唯有根据客观世界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状态,扩展生存所需的权力,才能长久延续。
故曰:周邦虽旧,其命维新。
我当时去看了,没觉得有多好看,甚至难看。
但基督徒们很兴奋,电影把耶稣又英雄化一次,炒作把《圣经》当了剧本,原汁原味。
但是犹太教徒反应很大,加上好莱坞基调一般都是对宗教不感冒,所以梅尔吉布森引起的争议很大。
这人的特点是眼眶深凹。第一部蜘蛛侠里演反派绿魔,演技很好
另外,抹大拉好像是地名吧。一般都说抹大拉的玛丽亚,这肯定不该是姓抹大拉。
找了一家小公司发行,才算跟大众见面。然后就是争议,这下带火了话题,引起了福克斯的注意,终于大卖。
我们不属于那个文化圈的看这些总是差些意思。如果用中国文化作比,这个话题就像是《红楼梦》,不管什么时候谁来拍,管保都是骂的比夸的多,还谁都能骂上两句。84版的红楼梦拍得再怎么精致,估计洋人也不会觉得有多好看。
希腊基本上是东正教的天下,他们信仰基督教(东正教)比英法德都要早。其实还是宽容度的问题,希腊前先年身份证上还要注明是否东正教徒,可见东正教势力的强大。土耳其的基督教徒主体也是希腊东正教,毕竟希腊东正教最大的牧首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其他的一些基督教徒也是最早的基督教流派传下来的。
原文写法我忘记了。待查。
Mary Magdalene[a] (sometimes called Mary of Magdala, or simply the Magdalene, Magdalena or the Madeleine)
基督徒文化中Magdalene, Magdalena 或 Madeleine都是常用女性名字。
全球的基督徒大狂欢庆祝耶稣神迹。犹太人比较恼怒,因为耶稣说了,上帝不是以色列人😜。
西北欧的新教教徒与后代多数与时俱进,对宗教话题不是很感冒。
我还未曾看。据说场面过于血肉模糊,难得任何新意。想象到梅尔吉布森对此的用心和受难场面对于基督徒的吸引力。基督教的宣传一贯是上帝派自己的儿子在人间替常人受苦。那么这个“苦”必然要尽量铺张才够有力。
无论作者如何描写,耶稣之死是当时的犹太上层社会造成的。这个是绕不过去的,除非新编故事。马导这部电影很小心地避免了犹太上层与耶稣的冲突。梅尔吉布森的恐怕就是很用心地描写了犹太上层与耶稣的冲突,激怒了某些保守派,以至于我读到一位犹太作家在报纸上愤怒地指责梅尔吉布森的作品“反犹”。
欧美社会保守基督徒的“反犹”的宗教心理定势,并未随纳粹德国的灭亡而消除。任何机会下都会放出来。因此西方各国的法律和社会舆论对事实性的”反犹“还是很严肃的。
这演员在这部片子之前就因《野战排》成名,提名奥斯卡最佳配角。《野战排》海报上那个颇具冲击力的造型就是他。
我也去查了一下。
《新约》里有7个玛利亚。排第一的是圣母玛利亚。这个抹大拉的玛利亚排第二,另外还有伯大尼的玛利亚、约瑟的母亲玛利亚、革罢罗的妻子玛利亚等等。
这些玛利亚都没有冠以夫姓或父姓。当然,这仅是中文状态。
《新约》里12次提到抹大拉的玛利亚,最早的是《马可福音》。《马可福音》的原文是希腊语。
无论Mary of Magdala还是Mary Magdalene,看起来像是英语吧。应该是希腊语转过来的,这个不懂。
前面那个magdala也是个地名。在加利利海边,也被标注为马加丹。是这个玛利亚的出生地。
这个地名是有可能转成姓氏的,比如玛德琳娜,就很好听。
这事不知道基督徒们怎么看,他们的说法应该更有权威性。你在伦敦没认识几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