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电视剧《繁花》 -- 本嘉明
塘桥由由那里还是个长途汽车站,可以去奉贤。
一路上双车道的公路,两边树笔直,光影着实不错。
可能阿宝就在路边种花。
电视剧里川沙的地,现实中就是东八块。
坊间传说作者金是周的表弟。
林太应该就是开苔圣园的台湾宁了。
这个我们服帖。
但他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会别人的意见,这些意见中有些是善意的,对的。而且任何影响大的事物都具备政治属性,他的作品名气大,也要考虑这一点。
总共30集的电视剧,总投资近20亿人民币。哪个投资人这么傻?疫情三年都没冷静下来?电视剧不同于电影,一上线就无法维权,所有的画面声效,都会100%被盗版。
在小说里,阿宝只是小商人。电视剧里,宝总来一次黄河路,是通街的大事,现实中谁有这个立升?
秋官官骨仔仔,每次作品上市,必影响香港股市,弄不好胡歌也成了沪市的百灵鸟了。😄
投资20亿里,搭景的寿命50年,肯定会不断使用,所以我们以后有得看纸醉金迷了
在中华路1409号。相当于卢湾区的光明村。光明村在电视剧里面提到过,某人孝敬爷叔的熟食。
老城厢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市政的污水系统,因此无法装抽水马桶。当然真要装是可以的,就是自家挖化粪池。其实美国加拿大,有很多老房子,郊区大豪宅,都是如此,因为住宅稀少,铺市政污水管不划算,至今都是自备化粪池。周立波藏枪案,那个招(an)待(suan)他的人,案发的那个豪宅,应该就是用化粪池的。
除此之外,南市区那些老房子、小平房(我在少年时代看到的),并不比卢湾区南半块的更差,算是可以算老破小,居住条件还是可以的。
上海轰轰烈烈的大拆大建,到世博落幕,算是告一段落,今后主要是吃这个老本儿了。这么大的超级城市,基本无死角了,很不容易。就算东京、纽约市,照顾不到的破地方也是有的。
不然就要天天倒马桶、生煤球炉了,就算下只角了。相比之下,杨浦反而大多新式工房,煤卫条件具备的。新天地那里的翠湖天地,算是顶级豪宅了,从一期到现在造的六期,六期刚拆完。上海其实还有很多建设的余地,疫情后市中心又是一轮大规模动迁,我看家里前后左右都是上海建工的项目,买了点建工的股票,结果套牢
只是大幕拉开,却想起了姜文《阳关灿烂的日子》里那句旁白:
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北京已经变成了我们不认识的样子
上海也是
帝都的前三十年和魔都的后三十年,都翻篇了
唯一一家可以让我老婆不顾仪态,买了鲜肉月饼,立刻在路边热乎乎吃完再走的熟食店,也是我老婆吃饭排队的记录,某次晚饭排了两个多小时。。。。
他拍电影就像写小说片段,拍很多条最后只用2/3,片段连接起来成为完整作品。怎么连接,王家卫也只知道大概,反复琢磨才能定型。
演员是工具,谁都不知道王家卫最后拿出来的作品是什么样的。《春光乍泄》剧组有关淑怡,据说一场瀑布前哭泣的戏拍了七遍,最后没有用,电影里没有关淑怡。《东邪西毒》里梁朝伟进组演东邪,公映时发现变成西毒。
小说文本也是工具,它只提供一个框架。像姜文用《盗官记》拍《让子弹飞》,用《天鹅绒》拍《太阳照常升起》,用《侠隐》拍《邪不压正》,都是跟原著文本完全不同的、经过了大量再创作的作品。
从文本变成影视作品,可以一比一完全复刻,像《红楼梦》、《红高粱》之类,略微改编不离其宗。王家卫、姜文也许做不来这种带着重复性的工作,他们想创作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姜文有一次参加观影活动,有观众问他为什么不拍什么什么电影?姜文说:你也可以去拍电影啊,把你想拍的拍出来。他不愿意轻易地成为别人的工具,除非志同道合。王家卫也是如此,他只管做自己,市场接受就继续做,市场不接受就歇菜。
还是要看到王家卫的好处。我觉得他把中国人乃至东方人都拍的很美,自信有底气的美,超越了张艺谋《金陵十二钗》里玉墨那种纸面的美。美,这个东西,玄妙,昂贵,也代表着权力。王家卫的号召力就是这种权力的体现,资本和演员们都无条件的相信他。20亿的投资,应该不全是上影集团,还有腾讯公司等其他的投资人。
《繁花》复刻的1992-94的上海,是否丝丝入扣一模一样,其实不重要。毕竟不是纪录片。对宝总身份的渲染,有点像《教父》开篇讲柯里昂的几段,配角们一通烘托,吊足观众胃口。这是技术手法。
这部剧真正的主角是上海。宝总和汪小姐带着主角光环,集一切幸运于一身,天天捡大皮夹子,顺带着玲子、李李、蔡司令,甚至服务员敏敏,这些人天天捡小皮夹子。那种黄金岁月,所有阶层都在上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境界,都拜上海这个大码头所赐。
王家卫如此卖力吹捧你的家乡,你就知足了吧。
完全就是80年代的tvb老剧换皮,固定的角色演绎固定的噱头,只头几集是最吸引人的,越往后越潦草。
无他的,王导演就没拍过电视剧,只能抄,抄谁呢,香港80年代那些连续剧可是宝藏,什么偷讹拐骗商场风雨情场杀手等等,国内的观众没法共情是理所当然的了,人家的价值观是劳动失败出千光荣。
能把别人的钱,女人,地位变为我的就是当年港剧的主题,大家都认真讨论这片子,我出来打搅是十分不好意思了,望见谅。
“汉水东流”是很有经历和见识的老河友,他一针见血地分析了“繁花”:
无他的,王导演就没拍过电视剧,只能抄,抄谁呢,香港80年代那些连续剧,什么偷讹拐骗商场风雨情场杀手等等,国内的观众没法共情是理所当然的了,人家的价值观是劳动失败出千光荣。
能把别人的钱,女人,地位变为我的就是当年港剧的主题
确实就是如此:
1. 繁花的价值观就是劳动失败,“出千”(欺骗造假)光荣。
2. 繁花的人生观就是权、财加上色,而且是赢者统吃,百姓活该。
3. 繁花的成功之道,就是利用所谓的“政策”游戏,掌握所谓的“时机”(其实就是权贵们的专利和专属),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而且永永远远地富下去。
这在殖民地的香港,或者这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本来就是义正言顺的,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为什么在现在的中国,却成为了“主流媒体”的宠儿,这才是让我们感到不解和深思的。
国内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岁月了,物质上的“钢铁”是越来越多了,生活的享受是越来越好了;但是精神里的“钢性”和“韧性”、对苦难的准备和承受能力,那是需要通过真正的考验才能得到见证的。
因此,繁花的走红现象,让我这个魔都出身、又见证过那些历史的老年人,感到不解和担忧。
河友客气了,你才让我茅塞顿开呢。
过去在西河里,从你那里学习了许多东西,还记得你和“红伯爵”河友都是我摄影的好老师。
从你的文字里,我一直感受到很多深刻的经历和见识,你也是有善良心的践行者。
希望看到你更多的精彩故事。
您的一席话说得在下脸红,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影迷,很多想法如管中窥豹般,不能完全体现事物的全部,望前辈海涵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