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投票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国内经济不行,到底为啥不行呢? -- 胡一刀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249 / 0
好上加好7/0稳中向好84/0不死不活64/0越来越差62/0自己晕菜了32/0
就不对了。
首先,你不能“以改革类比改革”,PDM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人家是可以说得清楚的,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改善,也是可以讲得明白的。
而drg,或者说整个这一轮医改的问题,以河里为例:
你我一年前讨论此事,我说:一项改革,如果既有利于医保,又同时有利于医生、患者、医药厂家,那应该大家都支持,推动起来应该毫无阻力,这与现实不符。
你的观点是:改革只对医药贩子这些食利阶层不好,对医保、医生、患者、药厂都是好事。
现在你又说:
我看得到这些,甚至在实际这些发生前我就知道某些事一定会发生。
这就显得很不真诚,你是没想到,还是故意不告诉大家?
你既然对此事如此胸有成竹,那你就来推演一下,最后改革的愿景是什么?最好的医疗资源还在不在公立医院?现在患者和医生的抱怨,将如何得到解决?
而不是空洞地说:等三五年,会好起来的。
我还可以说:三五年时间,足以把我们高端的公立医疗体系彻底摧毁。
凭什么大家要信你,而不是信我?总得有个说法吧?
-
还有,上次我们讨论,我一直建议你给举出一个“典型”例子,来体现drg的优越性,但你不知是真的还是装的不懂,硬说这是什么“不能以偏概全”
众所周知,任何计划,如果给不出一个“典型案例”,往往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信号。尤其是你的态度,似乎一切不利于改革的现象,都应该被当成“特例”,被排除到讨论以外。
现在好了,大家都抱怨了,你依然是那个态度——这些人的观点不需要管,我们再干三年五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凭什么相信你?
-
我说这些话,真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纯粹讨论改革到底可不可行。
你也不要觉得你是和我没法交流,你要没法回答这些基本的问题,十有八九你设想出来的东西,是有问题的。
国外资本永远处于准备跑状态,只要不赚钱了,上面发命令 了,他们都会跑。国内资本除了国资,民营资本天然就是不相信GCD, 除非你红旗落地,他们能够上台拿权,不然也永远也会狡兔三窟。
就算民营资本天然不相信GCD,国内的产业资本润到美国,在迈阿密买一栋别墅,那个资本还叫做资本吗?
台湾产业资本润到美国,富士康烂尾了,台积电后年烂尾,它们还叫做资本吗?
我的银行卡里有几万块钱,它们叫做资本吗?
所以,理一理思路,什么是资本?
任何一级地方政权的一把手,首要任务就是招商引资。人家都说把资本当爹看的,你这里轻轻松松就骂了,你好大的辈份。比如说,你敢在国内实名发表你的言论么?
你段位太低,我都懒得回你。贼不走空你看现在都绕着我走了,学学人家。
绣花枕头么。好人这个评价对那个位置上的人来说,只是锦上添花,是100分卷外不计分的附加题。败灯一家子都是人渣,穿着尿不湿也没妨碍他治下这两年真做成了在中东中亚的战略止损和中美柔性脱钩。
一个好人,在那个位置表现出来的是对敌人和对手软弱,对自己人吝啬刻薄,那他到底好在哪里。
要不我把更难听的话也说了,他最大也是最能决定他历史位置的成就到现在也就是在08-12那种环境里阻止了中国重蹈苏东改旗的杯具,这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法抹杀的。但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失去高速发展合法性加持,陷入事实上的长期停滞,再过一代人中国会不会杯具到还是改旗,这可不是不可能。
为什么我春节前还很急,现在反而不怎么急了,因为机会窗口基本已经没了。什么叫得罪完社会各阶层,不是路上抓到个人就开口骂他(虽然至少在华东想找到不骂的也不多),而是大家都明确了向下预期,都进入消极防御状态。即便现在出台大规模托底刺激,反而更可能让情况更糟。想润的自不必说,不想润的也会套现待变,或者至少提前还贷降低负债。中国社会内生性的积极向上力量已经被他这2-3年的骚操作给消灭的差不多了。现在为啥要开始收购房地产库存,因为放开限购的同时必然要放开限售啊,二手房的抛压压的一手房根本卖不掉,眼看新一轮下跌循环就在眼前了,这才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成长中的烦恼,发展的中的问题”
这就是我说的,他最后都得照着规律做,但都是做的太晚于事无补。没有社会各阶层的通力合作,不顾忌各方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压力,想靠理想主义民族主义pua,这和专门画饼谈上市,工资却一再克扣的私企老板有啥区别。而且人家私企老板还能开人再换下批手下,他能换批国民吗?
请用脑子思考,别用肾上腺素思考。就像争论是生活在中国好还是生活在美国好,如果换成生活在铁岭齐齐哈尔好还是生活在北上广好,会有那么大的争议吗?
咱是平头百姓,往来均白丁,网上键政、云军迷纯属打发时间,河里卧虎藏龙,若有谁屈尊和我交流一二,自是倍感荣幸。不过你说得对,我应该学贼不走空网友,绕着你走。
骂声不奇怪。就社会总体而言,反对他的人也不少。但是,你说整个社会的积极向上力量被他消灭的差不多了恐怕就言过其实了。整个社会认真干活的还是会认真干活,想帮他的还是会帮他,这并不会因为你对他的观感而改变。
我已经说过了,2023年的全球用电数据已经出来了,中国一国的增量占据了全球增量的90%,这是胡温黄金十年都没有的成绩。2024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当然了,你可以觉得这种用电量增长不代表经济增长,中国就是陷入了经济停滞。不同的人观点不一样很正常。
例如,2024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44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213亿元,同比多增92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06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26亿元,同比多增204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14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9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26万亿元,同比少1.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49亿元,同比少2194亿元。
如果有,也一定是那类中上游落后产能的央企国企,而且很可能还不是业务部门的人。
每年都多考一门课,每年总成绩是能涨,单科平均成绩也能同时下降。至于例子很多,但我就不举了,毕竟你已经是连出生率7年腰斩,全球生育率倒数第五,居民负债率62%这样的数据都不想看的人了。
我该说不知道你到底在怕什么,但其实我应该是知道你在怕什么。
中国的底蕴没你想的那么脆弱。中国不会有事,最多就是你那点梦碎了。但梦碎了也不可怕。可怕的始终是做装睡的人。
我去年底就对身边的人说,对中国最容易发生的误判就在他的上限可以超预期的高,以及他的下限可以超预期的低——而这两种误判常常是同时发生的。
我看不出你言论的任何逻辑性。你觉得因为他的在你眼中的倒行逆施,所以中国经济就应该非常的差。但实际上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高增长的起点。当然,这和他的关联度并不大。像你这种情况,河里有的是。情绪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