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农民养老的实际收入 -- HAL

共:💬254 🌺1162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吃不上饭的,国家总会照顾,三年是开始阶段

属于特殊探索时期,之后就不再有了。

经济有发展好的,一般的,占绝大多数。

发展部不好的只占极少数,比如常年吃返销粮的小岗村等地方。

之所以在七十年代还不完美,是因为种子,化肥还没有完善。

八十年代初步完善,情况下就基本正常了。

通宝推:雄阔天,
家园 这个又有人单纯想搞农业是谁啊,呵呵呵

咋不写名字,难道还是刘少奇?

家园 南方水多,怎么办,围起来,控制好,或者湿地土地化

这也需要大量工作,华西村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这些工作不只是国家的操作,国家主要是组织推动,搞中大工程。

那么自己村子旁边的沟渠,塘坝,就要村子自己搞。

这大概需要村子自己出力,遇见村子之间的协调,国家各级政府都会出调解。

这是新中国的好处,民国或者古代,你就自己玩吧,涉及各种纠纷。

主动提出修理的要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

是个难点。

农村工分值是个股份(集体所有制后)和现实劳动价值相结合的产物。

是理想和现实结合的产物。

由于基础不同,各家村子各有不同。

只能学习大寨。

通宝推:很高兴,
家园 不能落地生根的,不过是人矿 -- 补充帖

有人说人家美国佬一生搬几个州住,中国人要买房子富居,劣根。如果一家人几十年内搬几个州住,无非就是标准的无根人矿。基本上身边没亲人,没真正的朋友,有事找不到人商量,有话找不到人说。并且无根之人生活放纵作死。

传销的特别积极组织成员花钱。概是洗脑,又是断根。

家园 农村走集体化道路是正确的

可惜二共开始把几千年从未有过的中国集体化给解散了,基层组织毁坏殆尽,又成了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当然也可能常态就是散沙状态,有序组织的社会是暂时的。

通宝推:qq97,心远地自偏,真离,
家园 现在多少好一些了,我以前听个笑话,说南方适合包产到户

不适合机械化,我心里就呵呵呵。

7.46 [email protected] 03/05 lPx:/ 航拍视角 、# 久保田DR6130工作视频 、这个地块太漂亮了、干活都是一种享受# 农业机械 # 三农 # 水稻收割 # 久保田 https://v.douyin.com/i2AVxRbe/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看看鬼子怎么做的,适合不适合南方,哪怕梯田啊?唉。

土地整理良田扩容华西村:崛起万亩“粮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9:00 无锡日报

  本报讯(记者尹晖、钱敏)酷热8月,华西村山北的农田给人以一番凉爽心境。昨天上午,记者穿出隧道进入华西村山北,茁壮成长的水稻苗青翠欲滴,整齐划一相连成片,让人心旷神怡。据了解,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在跨入工业化进程中,按照“北有粮仓、南有钱庄、中间是天堂”的发展构思,将投入资金5亿元,用3年时间在砂山北侧全面进行基本农田整理,把华西村山北建成华西村的万亩“粮仓”。

  华西村山北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涉及4个村,总面积12500亩。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华西村把“三集中”和土地整理相结合,规划拆迁农户2700多户,拆迁小企业、小商店150家。据测算,通过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山北4个村的宅基地可由0.67亩降到不足0.15亩,仅此一项,便可净增耕地1400亩;项目区内的零星工厂,也将统一集中进驻多层标准厂房,这样可净增耕地500亩;加上未利用土地复垦后可以新增的600亩农田,净增耕地的面积就达到了2500亩。合上原有4个村的农田面积,华西村山北的基本农田总面积可达12500亩。

  目前华西村已投入资金2.1亿元,用于村庄拆迁、土地整理以及隧道、道路、沟渠建设。据了解,首批35户8000平方米的农民住宅已拆除,4000亩土地进行了整理,1800余亩土地已经整平,沟渠配套。区域内,投资6000万元的华西园艺中心已建成,生长着200多种南北方特色蔬菜水果。

这是70年代的江阴华西村,看“天下第一村”那时的样子

https://m.163.com/dy/article/EJGNJC7S05434KGF.html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高田岗,高田岗,半月不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自然环境恶劣,村民生活困难,住的是茅草房、泥垛墙,集体积累簿弱,人均收入偏低。

为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吴仁宝带领村民“农业学大寨”,起早摸黑,平田整地,开沟挖渠。用了7年时间,华西村一跃成为“田成方,柳成行,亩产超吨粮”的农业样板村,迈出了共同致富的第一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图为70年代村民在新居前,在那时已经建设了整排的两层小楼房了。

华西村50年变迁:老书记与后代

在70年代,华西村曾是出了名的穷村,百姓们住茅草房、穿补丁装、吃麸皮糠、薄粥汤,还要拖儿带女去逃荒(这话说的!!好像不是毛时代起来的似的)。

然而,这样的困局并没有让华西人绝望,而是激励他们积极寻求改变。

作为一代掌舵者,吴仁宝把目光投向了土地,注重农业发展,为华西村的脱贫致富开拓探索。

吴仁宝永不停歇,90年代,拥有20多家大小企业的华西村开始组建华西集团,在1999年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吴仁宝的雄心壮志再次显现,他开始了“建城”的旅程。他总说“要使华西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的幸福乐园。”

就这样,华西村建起了一期又一期的楼房,每一期的风格都不尽相同,但一期更比一期好,华西村就地完成了农村城镇化的改革。

一位日本游客说“这怎么看都不是农村,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吴仁宝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华西村不断前进,成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典范。

3.89 KwF:/ [email protected] 08/22 万里行10-旱作梯田 # 旅行推荐官 https://v.douyin.com/i2AVExP8/ 复制此链接,打开Dou音搜索,直接观看视频!

通宝推:很高兴,
家园 有个好奇的问题

这些废弃的水利工程,有没有影响粮食的产出,有没有影响农民的收入?

家园 你找的很随意

在图上回答的也很随意。

就说你贴的图中第二个跟贴:我们六零后干了好几次!自己带吃的,没一分钱报酬。

就算是六零年出生的,到七零牟是十岁,到七六年是十六岁,按八岁开始上学,七六年还在上高中,而在当时,作为学生的学习仼务,每年都有要求学工,学农的时间,也就是一种学习任务。

所以说,六零年后出生的去参加水利建设,不可能有工分。

家园 修水利一般都是在冬季

为什么在冬季?1.农闲,2.枯水期。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
家园 主要是冬天水少,还可以挖塘泥积肥

也算是主要的农闲时间。

清淤是必须的。

现在可以用农机解决。完美。

家园 当然有,这是第一,南方还好

北方很多地方不搞水利改抽地下水,形成了巨量的地下漏斗空洞,比山西煤矿空洞还多还大。

水利对于地下水浪费不多。

南方则是一定的渠道淤积。

现在粮食产量提高是因为化肥和种子都是高水平使用。

而毛时代几乎都是绿色粮食,滴滴涕是八十年代进来的,化工化肥也是八十年代数量剧增的。

我的看法是,一定的化肥可以使用,但是应该保留足够的绿色肥料。

同时,增加粗粮比例,比如三分之一甚至更高。这样对于人民是更有利的。

至于收入,农民不以粮食致富。现在粗粮比细粮贵。

家园 收入影响不大

粮食产量一言难尽。我老家那一带90年代就又回到靠天吃饭的境地了,近30年来随着河堤垮塌,很多农田冲毀了。近20年来年轻人进城, 农村进一步凋敝, 基本都是老年人自己种点自己吃,很多土地荒废了。

光靠种地农产品价值上不去,收入有限。我县煤炭工业发达,镁产量赫赫有名, 年轻人打工收入比种地合算多了。

通宝推:真离,十里铺基干民兵,
家园 农民没交养老金,

但每年要无偿上交国家粮食,叫征粮。还有低价卖给国家粮食,叫统购。

家园 全世界种粮,大多靠补贴

为了社会稳定,全世界都在刻意压低粮价。但是为了保证生产,就要通过补贴实现。大国宁可出口一点便宜外国人,也要保持生产力,不能出事了逼本国人吃不饱造反。

我们国家的补贴总量我不确定,起码技巧还有待提高。因为实际效果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比较低。如你所说,很多地方靠老人的朴素情感支持。假如出了大事被封锁,算总的产出,老百姓吃饱估计行,吃肉就完全谈不上了。

家园 地下水是不得已

往前数三十年,你还可以说是水利废弃影响生产。但是往前数十年,起码中原、华北已经没有足够地表水了。靠机井用电换水是常态,遥感数据早就显示,漏斗区造成每年地面下沉几毫米。

你说的旧耕作模式不现实。别说化肥、农药,除草剂都少不了。你让年轻人去锄地,不如杀了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