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淮海战役的指挥艺术】第二章淮海战役愿景和计划的出现 -- 镐梓

共:💬59 🌺62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唉,战局发展太快,双方统帅部跟不上

但粟司令抓住作战形势的命脉,军委及时招回他,了解了多方面的淮海前线的实际情况,断然采取了战地指挥员的主张,争取的战局的主动。

反观蒋的指挥,本来就指挥不灵,为用自己信任的将领设置各种莫名的层级,突兀的前进指挥所即是一例,以为能加强战地指挥,可是哪设前进指挥所,哪里就败的快,救火救成火灾。

家园 老兄有没有研究过刘邓挺进大别山前后国共的势态

老兄或者是别的朋友,有没有研究过刘邓挺进大别山前后国共的势态。

不谈战略构思设想、短期长期得失、谁伟大谁不伟大,就是双方各集团都分布在哪一带?刘邓进去以前大家都在哪儿?进去以后大家都在哪?

家园 粟裕强在带兵上,可称为仁者无敌

我在读《粟裕战争回忆录》时,发现粟裕除了讲排兵布阵,还喜欢讲一些纯军事以外的东西,包括政治、经济等大问题,也包括粮弹和伤员等具体问题,尤其是粟裕对于伤员问题的高度重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都说两军相逢勇者胜,如何让部队有着高昂的士气,成为勇者?粟裕的理解就是抢救好伤员。

大兵团作战,部队总会有伤亡,能否把伤员及时抢救下来,直接关系到伤员的安危,影响着部队的土气。

华东野战军的指战员们都深深感谢山东人民。他们说,有这样的担架队随军救护,打起仗来心里踏实,负了伤准能被抢救下来,从而更加鼓舞起战斗的勇气和信心。

在粟裕看来,抢救好伤员,战士们就没有心理包袱,就能勇敢作战,取得胜利。

但在残酷的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要抢救伤员,谈何容易。

就拿豫东战役来说,粟裕本来计划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打开封,第二阶段打援,消灭最弱的区寿年援敌兵团。结果打了个加时赛,又打了第三阶段,打黄百韬。原因就是为了伤员的顺利转移。

因为就在我军拿下开封,打掉区寿年兵团主力,顺利完成两阶段预定任务之后,黄百韬兵团却气势汹汹地凑了上来。

当时情况不太妙,一是部队连续作战,又正值干旱酷暑,部队非常疲劳,二是部队伤亡很大,大批伤员急需转移。如果一旦被黄百韬咬住,伤员转移就很困难。

所以,为了伤员,粟裕决定硬着头皮打疼黄百韬,以利伤员转移,这才有了计划外的第三阶段。

其实,粟裕的这个决定风险极大,因为敌人来的不仅是黄百韬一路,只不过黄百韬积极一点,其它各路也正纷纷赶来,打黄百韬,如果没打疼他,反被他缠上,就很可能被各路敌人合围,更加被动。

好在黄百韬被我军拼命的劲头吓得不轻,不仅收缩不前,还被打得焦头烂额,在我军与其脱离接触时,仍惊魂未定,一动也不敢动。

这件事反映出粟裕为了抢救伤员,可以说是走了一招险棋。

事实上,粟裕的这一带兵特点,贯穿其戎马一生,哪怕是在艰苦卓绝的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时期,也是如此。

在《粟裕战争回忆录》》中,粟裕回忆了许多当时安顿伤员的点点滴滴。

到处是反动统治势力,没有群众基础,一仗打下来,伤员无法安置。抬着伤员行军打仗,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伤员要两个战士抬,还要一个战士替换,长距离抬下去,就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伤病员丢了,那是革命军队所绝对不能允许的。

不能抬着伤员行军打仗,寄到群众家里,又怕敌人搜查时连累群众,藏进山洞也不安全,因为山洞是敌人搜查的重点目标。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向死人“借房子”,把棺材打开,把里面的尸骨搬出来,垫上干草,把伤员放进去,暂时隐蔽、养伤。

为了争取时间安置伤员,发动群众砍倒树木,横断交通,并在山崖上造石楼(即滚木擂石)、扎口子,凭险打击敌人。他们在王村口的馒头岭就是这样阻击敌人达三昼夜之久。

时隔40年之久,粟裕还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处理伤员的情况,可见这些事情给他当年的这个指挥员造成多大的困扰。

为什么粟裕将安顿伤员看得这么重?我猜是与他第一次负伤的经历有关。

世上的很多道理其实不难 懂,可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没有切肤之痛,真要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是道理归道理,做归做。

粟裕从军后第一次负伤,发生在他跟随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幸存部队转移途中。

在一次掩护大队撤出战斗时,粟裕被一颗子弹从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当时粟裕只觉得受到猛烈的一击,就倒了下来,动弹不得,但心里却还明白。

粟裕依稀听得排长说了一句,“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然后,排长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粟裕走了。

这位排长据粟裕回忆,后来脱离了革命队伍。

要知道,那时,粟裕才20岁,走上战场也才两个多月。

死亡瞬间降临,战友又无情地丢下他,对于这个躺在地上无法动弹的年轻人来说,那一刻的无助和绝望,一定刻骨铭心。

后来,当粟裕稍稍能动弹时,发现身边已空无一人。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年轻人旺盛的生命力,让他奋力站了起来,可是身子一晃,又跌倒了。只好顺着山坡滚下去,艰难地爬行到路上,却又滑到了路边的水田里。这时,有几个同志沿着山边走过来,发现了他,于是帮他爬出水田,替他包扎好伤口,又搀着他走了一段路,最终赶上了大部队。

这一次的负伤经历,从被抛弃到被救助,从濒临死亡到劫后余生,让粟裕有了一次过山车一般的体验。

这种体验使得他在成为指挥员后,每次看到负伤倒下的年轻战士,就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

可是,他不想说,“小同志呀,我不能管你啦”,他也不想让这些伤员再经历那种无助和绝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仁。

粟裕就是这样的仁者,而仁者无敌。

通宝推:jboyin,死扛着,起于青萍之末,大山猫,flycloud,strain2,陈王奋起,落木千山,张新泉,方恨少,桥上,广阔天地,独立寒秋HK,hwd99,newbird,ccceee,铁手,
家园 没有研究过
家园 挺进中原的态势图

点看全图

我个人一直觉得,当时的态势,非常适合决战前置。

华野主力集中待机,于鲁中和蒋军主力对峙,分兵也是以少量人马,最多一二个纵队在左翼佯动;

刘邓集结晋冀鲁豫全军30个旅以上,雷霆一击,方向是徐州以北以西的津浦陇海。

如此只要蒋军战略动摇,抽调鲁中前线主力补漏,露出破绽,粟就能捕捉战机,提前打出大决战。当时的刘邓手握25万以上人马,建制完整,有一百多门山野榴炮,实力超过淮海时期的一倍以上,等于一个华野两个中野投入决战,蒋军徐州到鲁中的重兵集团可一扫而光。为达此目的,25万的刘邓大军都打光了也是值得的。

怎奈此前两年,刘邓一直在拿五六万野战军过家家,还要养高树勋这么个高级宠物,主力四个纵队(2、3、6、7)长期只有四五万,47年3月1纵归建,回大河之北修整数月了,打豫北战役时还只有8万,47年六月暴涨到11.8万,8月才仓促组建五个新纵队(8、9、10、11、12)暴涨到28万(含陈赓的四纵)。这些部队分三批投入中原,没有形成合力,刘邓主力又在鲁西南被蒋军从豫北调来的整编66师,在羊山集挫了锐气,还要华野七月分兵(一分为三,内线四个纵队,外线北面三个,南面两个)来策应。可见此时刘邓大军11.8万的实际战力,还不一定能超过46年定陶战役、龙凤大战时的那4.2万人。

反观蒋军,充分利用了这个集中兵力的时间窗口,高效调动部队,以集中对分散,主力8军、整编11师用子母堡阵地面对华野内线四个纵队(2、6、7、9)两度防御成功,围剿重创华野外线南路的1、4纵,利用鲁西南六营集漏网的整编32、70师的余部1.2万人,在济宁防御战挫败了华野外线北路(3、8),此战蒋军损失主要来自整编32),随后还先后击破了华野10纵、中野新军(晋冀鲁豫10纵),围剿到达大别山的刘邓主力,一度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通宝推:青青的蓝,网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歪个楼,请教军人战争期间的轮换

现在进行的大毛二毛之间的两毛战争,二毛军人经常抱怨长时间得不到轮换。看到这样的消息,就想到中国的军人,特别是共军,从27年打到49年,然后又是一场大战,总体上间隔很短,好像没有休息,轮换恐怕太奢侈了,不知道是否如此。或者打仗虽然激烈,但总有间隔,比没完没了的堑壕战反而好受一点?没经历过战争,不懂瞎问。

家园 刘伯承,陈赓,粟裕都不会跃进

中共在军事史上一直把5次反围剿的李德的指挥当成一次经验教训,反对外国人的直接指挥,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战争指导思想。

这些打国民党够了,国民党的高级指挥官翻来复去以蒋介石为首的就那么几个人,蒋介石作为军人,作为最高指挥官,是拿破仑时的军事基础教育,从苏联顾问那里学了些一战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猛打猛冲战术,他还没学全,战术就是那么几招,经验就是北伐和5次反围剿。而早已被毛泽东想出了破解之法,而且屡试不爽。蒋下面的那些人薛岳,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人还不如他。

最大的问题是他无法理解他的部下,比如王耀武,杜聿明等人从实际经验中总结的符合现代战争理论的建议,更无法理解美国人的建议,只想把美国人当工具用。更害怕部下中出了个军事能力超强,战绩辉煌影响自己传位给儿子的强人。

在淮海战役前,任命刘峙当徐州剿总司令就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如果提拔擅长打运动战的王耀武,可能还能多坚持1-2年。

因此,国民党不搞军事上的彻底改革是无法打赢国共战争的。

毛泽东军事指挥中最辉煌的战绩是四渡赤水,所以多次提出跃进这个思路,想重复这个辉煌。

但是显然毕业于正规军校的刘伯承,陈赓都不会跃进。同时国民党通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已经找到了对付跃进的办法,解放战争中的跃进都是失败的。

在蒋毛二人不断纠缠的时候,战争这门学问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已经发展成了科学。比如,美陆战1师在瓜岛和长津湖分别挫败了日军和美军,给他们造成重大伤亡。美陆战1师下碣隅里中对师部的守卫,初读战史觉得是志愿军的好机会,同时觉得陆战1师太托大了,这么重要的地方,不到1000人就敢守卫?事实上美军不但守住了下碣隅里,还能不断通过炮火对志愿军的进攻部队进行突击,来了援兵还能反击。即使志愿军突破了下碣隅里,美军也毫不慌张,反击十分有效。说明陆战1师的心理素质和指挥能力远远超过国民党军。

这几年读了瓜岛战史,精锐的鬼子部队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多少人,不管什么办法,不管谁军长直接指挥都无法突破美军阵地,再比较长津湖10倍兵力也无法突破陆战1师的防守,说明陆战1师的守卫布局是科学,结果能重复,还不依赖于兵员素质。

美军在欧战中有几个典型的轻步兵村落防守战,德军无论怎么炮轰打也打不动。并不是大家说得那样美军靠补给打赢的二战。

这说明在战术和指挥科学上,美军已经走在了日军德军前面。

解放战争末期东北野战军的战术和训练,尤其是炮兵战术远远超过了国民党,当然是1948年上半年整训的结果。炮纵也不是打锦州的时候才出现在战场上的,在48年的辽南,在炮纵105榴炮,日式野炮配合下,哪怕是二流的东野独立师也是所向无敌,52军一个整师覆灭,一个整师被迫起义。

4纵在塔山修的阵地,铁丝网鹿砦隐蔽部,碉堡样样俱全,国民党军看了都觉得了不起,这要不是学过的,难道是4纵自己创造发明的。等到他们出现在华北战场上,面对傅作义的部队简直就是吊打,碾压,遥遥领先。

这些战术的来源和刘亚楼,朱瑞的这些留苏人员是分不开的。他们都在早期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这些1战时的战术打国民党就够用了。国民党还没学会1战的技术。

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指挥技术(并非最新)相结合的时候,他们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威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得到了验证,这一刻国民党无论怎么打都不可能战胜共产党。

这点,美国人在46年就看清楚了。

如果吸取东野的经验,刘伯承不用跃进,47年扩军然后按照现代军事指挥技术和战术进行整训,可能是当时最快战胜国民党的办法,当然伏龙芝军事毕业生刘伯承的知识也要更新。这算是军事上的改革开放。

当然有个问题,和东野不同,刘伯承扩军的军火问题没法解决。当然有苏军这个大奶牛,都好办。

家园 总体上讲,缺乏江北决战的信心

当时,全军整体上讲,没有将领有在江北决战的信心,所以,只能下江南把国军在江北的防御体系再往打的撤。

既然粟裕有信心,有想法,特别是还经过五大书记的当面考察,主席何乐而不为呢?

这符合主席一贯的思路。不仅同意粟裕不过江,而且同意101先打长春。

最后不得已采严令101打锦州。

家园 试解释:主要是对方进攻多于自己主动发起

从南昌到其它起义,多是白军来攻,打赢了,就能休整,又有缴获,有力量打破下一次围剿;打不赢,就会输,没啥休整的机会了。见打不赢,赶快战略转移,四和一都一样。

抗战,亦是差不多,日军打来向四面撤走,觉得能打,自己有弹药的话,就打一下,势头不好,立刻跳到外线。所谓外线就是在战线之外,不战之地。逃不掉时,相当多的时候会被消灭,如刘老庄连,罗旅长阵亡,常分区司令战死……

解放,谁也没有陕北的那种优势,所以开战就恶战,不过打来打去,总有处在优势的时候,或者劣势时对手战之也不凌厉了,蒋军打了那么多年仗差不多到了上面压下面才打的地步。如塔山那个地方,谁去真打都能打下来,可是蒋军就是玩虚的。

家园 挺近大别山的决定是个谜

1、决定是1947年7月23下的,对上次关于刘邓大军的作战任务做了重大改变,但距离上次命令的时间仅过去两个多月,7月19日的电文还在讲刘邓经略中原,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做了这样的决定。

点看全图

2、原来给刘邓的任务是经略中原。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3、刘邓此前在中原也没闲着,6月底到7月初,才打了个大胜仗,攻克郓城。

点看全图

4、刘邓在挺近大别山前后,实力有明显变化。原来有13个头等旅,14个二等旅,后来不足10个旅。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5、为什么后来那么爽快的同意粟裕建议,我瞎猜,很可能与刘邓大军的前车之鉴有关。

家园 中野的情况一直让人觉得味道怪怪的

我觉得有点象西安不夜城的丢刀侍卫,有服装、有化妆、有努力的表演,可就是看起来不专业。

点看全图

一、比如鲁西南这个大胜仗,一打反而许多宏伟的构想沦为了梦幻泡影,变得需要直出大别山了。其原委下文的分析可供参考

鲁西南战役之六营集战役以多打少,为什么只打成击溃战?

二、以刘邓为首,经略中原,中野先后分出9万野战军,用来新建五个军区,而这些军区到大决战时既不能在人员上反哺野战军,也没能提供多少军粮。而华野外线兵团投入半个师经营的豫皖苏,反而从三个地委扩大至六个,升格为二级军区(和中央分局平级),淮海时提供军粮8000万斤。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来看,重建中原军区是否划算

三、淮海时中野攻占宿县,淮海反而夹生了。因为此前郑州战役落空,主要目标孙元良兵团(41、47、99军)先期离开加入了徐蚌战场,黄维兵团(10、14、18、85军)也尾随刘邓一路东进。假如刘邓能及时在郑州围攻孙元良,吸引黄维驰援郑州,也打一个豫东版的郑州战役,那么无论成败与否,都能抑留这些部队不能参加淮海战役,华野就只需对付黄百韬、邱清泉、李弥、李延年、刘汝明,游刃而有余。总比这七个军统统加入淮海战场,中野连一个黄维都搞不定,还需要华野支援五个纵队加大半个特纵炮兵来得划算

通宝推:网海,
家园 不管怎么说

中央决定晋冀鲁豫十万大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一个无后方作战的十分艰险的战略任务。当时有的干部对执行这一任务有顾虑,伯承对他们说,这个行动可以把敌人吸引到我们身上来,减轻兄弟野战军的压力。釜底抽薪,焉能惧怕烫手,即使作出牺牲,也义无反顾。伯承这种态度,堪称执行党的各项决议和中央战略方针的典范。

坚决服从中央命令,是保证组织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哪怕前面是个坑,也是给后面的人趟了雷。从这个角度讲,中野挺进大别山是值得赞扬的。

另外,在解放战争初期,或者说,各部队在和老蒋手下交手的初期阶段,都打得不太好,很大原因在于,缺乏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不过好在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做保证,可以试错,可以有机会扳回来。这就是主席讲的,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道理所在。

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每个环节都按计划要求执行,即使没成功,也能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下次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可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形,即有的环节按计划执行,有的则不按计划执行,则不仅事情做不成,也找不到失败原因,因为不知道究竟是计划本身出问题,还是执行方面出问题,存在无数个可能。

家园 平原上打歼灭战比较困难

想想就知道,平原上没有山口那样的地形,各处都能跑散河流还能游过去,打歼灭战比较困难。

淮海战役中,黄维突围10多万人向外一冲,孙元良几万人向外一冲,都无法控制。

粟裕亲自指挥的宣泰之战,号称全歼李天霞的83师19旅的2个团3000人,实际这2个团有6000人,跑了一半。粟裕自己伤亡1千多人。同理跑了的都是军官(团长和团部军官)和军士骨干老兵,19旅迅速恢复了战斗力,马上在盐城又扳回一局,粟裕丢了盐城和丢了临沂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地中心。

歼灭战需要地形配合,平原上打歼灭战难度大,还需要情报信息和国民党的蠢将们配合。需要国民党军等着挨打等着分割包围,鲁南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中,国民党军但凡后撤一下,就打不成歼灭战。他们首先自我分割,然后发现危机又原地坚守,防守的时候不反击,只会躲进村内工事内,被100毫米迫击炮按排轰击,自动崩溃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逃跑,晚了。

李天霞在盐城,看到粟裕包围过来了,先后撤20里和后续部队接上头,然后对来袭的共军炮击覆盖,共军不但扑空,追击还挨了一顿炮击,只能无功而返。最后企图暴漏,怕国民党合围过来,只能退出盐城。这才是应对共军歼灭战的正着。那种死挺着

家园 豫西鄂北大别山都不好弄啊

第一土匪多地方武装强。第二国军主力实力强,豫西北是胡宗南的地盘,豫西鄂北是白崇禧的地盘,二者一直没受到大的打击实力雄厚,南阳解放是淮海打起来后自己跑的,河南西部几个县解放要等到渡江战役以后了。

不去这些地方发展,胡宗南和白崇禧就有余力支援中原,那样更不好办,剩下一个豫皖苏既是大平原又是黄泛区,大军根本呆不住。山区呆不住平原呆不住那不就失败了嘛。。。

通宝推:张新泉,
家园 的确如此

点看全图

所以在平原地区打围歼战,对部队穿插机动的要求甚高,对全局战略谋划要求更高。比如豫东战役,华野一纵大胆穿插,把欧兵团一分为五,后陆续歼灭四块,只剩铁佛寺来不及了;又比如打黄百韬,在追击战中先干掉了三个师,在曹八集围住了七个师,用五个纵队围歼之。中野打黄维,既没有追击战,也没有部队穿插分割,布个大口袋指望敌人来钻,也就运气好,遇到黄维这个呆子,倘若是胡琏来指挥,局面早就失控了。总算围住了,20个旅都搞不定,还要华野支援五个纵队,华野打黄百韬才用了五个纵队点看全图

看图上杜撤离徐州时,华野的兵力捉襟见肘,3、7、13已经交给中野打黄维了,南线2、6、11、渤纵要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的六个军北援,北线粟手里只有1、3、4、8、9、12、鲁中南七个纵队对付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的突围,极限用兵到如此地步,堪称登峰造极

通宝推:张新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