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新车应该把前、后相机作为必备行车记录仪。 -- 铁手
电车我估计都应该有前后相机可以实现行车记录。多数电车应该都有相机来实现、或辅助实现自动驾驶。
奇怪的是,不少油车虽然有倒车相机,也有用来实现智能巡航的前置相机,但却不用这些相机来实现前后行车记录。照理,应该顺理成章很容易利用这些相机实现这个功能。
想到这个,是最近看到网上一个录象,在纽约,有人试图制造事故讹钱。幸好那车有行车记录仪,一目了然,否则绝对说不清。
前视录像上是这样的。
被讹者「甲」正常行驶,然后有一辆车「乙」从右后超过,换道到「甲」车前,猛然刹车。甲车反应及时,也刹车,离「乙」车后部很近,差点但没撞上。
然后,「乙」车猛的往后倒车,车屁股猛撞处于停车状态的「甲」车头。过了会,从前车出来好几个人,摇头晃脑象是被追尾受伤的样子。拿着手机赶紧拍照,象极了被人追尾,理亏在后车的样子。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视频为证据,保险公司那里一看一个车头一个车尾,绝大可能就认定是后车的责任。后车是要无缘无故涨保费。
后来又看到后视录像,才真正意识到那乙车不是简单的讹事故,而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讹。
后视录像上,另有一辆车「丙」以安全距离跟在甲车后。在乙车超前插到甲车前猛停时,丙车也及时停下。在乙车后倒撞甲车,大家都静止不动后,丙车在后面找机会换道前行,然后换道停在乙车前面。通常事故时,会有热心人停车当证人。但是丙车停下来后,从制造事故的乙车上乘客侧下来一个人上了丙车,丙车走了。
为什么说是有组织有规划呢?
乙车猛停,试图制造追尾。未成功,就倒车撞。丙车在事故后停在乙车前,给当时可能会停车的其他人造成已有证人的错觉,不再停车作证。过一会丙车开走。这时经过的车辆是事故发生时在后面很远地方的人,完全不知道事故怎么发生。
没有视频的话,甲车绝对会被认为有错。
据评论说,这些主要是讹人身保险理赔。
据甲车车主说,当时打电话叫警察,警察说,现在如果没有人员伤亡,他们不会来事故现场。不知道这是不是纽约州当下的特别。
视频下的很多评论说,行车记录仪太重要了。
以前总觉得行车记录仪有一定的必要,确实可以帮助区别事故时候的责任方,但也确实没觉得太大必要,现在这种故意情况下,看来还是有必要自己安装一个。
远在二十多年前,碰瓷索赔的现象,在广深高速上已经成为一种公害——广东人谓其“撞车党”。这种现象的蔓延和传播,有法律滞后的问题,有不利取证的问题,也有执法部门的立场模糊、态度不坚决的问题,还有,就是相当多的驾驶员对交通法规不了解,甚至故意不遵守的问题——坏人“见缝下蛆”。
包括特区关外,当年深圳各大医院门口墙上都用大红标语写着各种警告和提醒,劝诫车祸相关方必须及时报警,避免落入别人的圈套。深圳特区报也有过某派出所几个警察下班在滨河路上,被“撞车党”别停、敲诈反被抓获的报道。可见概率之高。电视台新闻也隔三差五有更新案例,各种提醒大家小心新招。
汪明荃在观澜打高尔夫球,回香港在深圳梅林关口附近就被碰瓷车盯上,好在司机罗家英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几次都没落人坏人圈套。虚惊一场的汪明荃回到香港,就立即召集媒体开发布会,深圳立马出动找到几个坏蛋。但草民是没有这种被重视的机会。其实早期,警觉的大都是开着豪华高级轿车的老板们。五菱面包车遇不到这样的黑社会压力。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案例,逼得坏蛋也一再下调基准,更多的老百姓也开始遇到这样的“意外”了。
无论熙熙攘攘的高速公路,还是老社区里面的小巷,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前方车辆甚至是自行车,减速或者停车,逼得你换线绕行的“跨线”一刻,后车加速上来造成事故现场。后来进化到无需碰撞,坏人在后面用弹弓弹射车身,一般人都会误以为发生碰撞,在超越上来的后车示意下,靠边停车,下场几乎都是被几个纹身恶棍恐吓敲诈。坏人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经常到处租车、买二手豪车。当年大数据联网还不完善,几乎很难拿到明显的多条证据指向。
在这种情况下,行车记录仪这种小玩意一上市就被市场疯狂认可。早期好像是在华强北电子市场这里诞生的?很快各家都一哄而上,配合全国各地撞车党逐渐蔓延的趋势,这个小东西立即就成了新手买车后的第一个重要附件。华强北电子市场也从USB存储器、MP3、MP4、山寨手机不断进化膨大。
没想到这么多年,这种“碰瓷”伎俩才传到国外,按东北话说,“捻(鞭炮的引火线)太慢了”。。。当年国内车市还是进口合资主流的时候,就有人反问,为何这个小电子产品,不能成为国外大牌车的原装标配?有人说这东西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也有人说海外市场对隐私权的敏感等等。反倒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如今把这玩意做成了原厂正配。其实,对于盲区极大的大型卡车而言,车身四周的盲区真的应该早早配上实时影像显示设备,以及可以触发自动刹车系统,那也真是在路上功德无量的好事。
五个月以前,在某个隧道尽头出来是个斜坡十字路口。我停车查看附近的地图,忽然感到撞击。后面上来一个贵州小伙子,隔着玻璃凶巴巴的用手指指着说我是个“人才”。我一看他胳膊上的纹身,直觉就是被敲诈了。我立即打了电话报警,期间下雨,等了很久,那个小伙子又打伞过来敲玻璃和我说,既然没有啥损失,大家走了算了。我的倔劲上来了,怎能迁就坏人坏事呢?必须等警察叔叔来啊。协警来了,和队里联系,发现我们上方的摄像头故障,查不到情况。后车贵州小伙子的图像也模糊不清。就只能读我的行车记录仪了。我理直气壮的开车去交警队,掏出卡片,让他们读。尴尬的事情来了。我的记录仪显示,我的车在坡上徐徐向后滑溜,最后轻轻坐在后车头上。
哎呀,我那个难为情啊。。。贵州小伙子的意思是,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但他是开营运车的,我前后耽误这么久时间,怎么也得给他两百块钱。我二话没说,当场转账。并一再道歉,并加了他的微信。我固执的认为我的车里自动驻车和电子手刹按钮,常年都是启动状态。所以不会溜车。而且,他的纹身也让我觉得遇到敲诈,所以才坚持到后来。。。这钱我活该赔给人家,也算自己对以往的认知做个检讨吧。。。几天之后,我无意中又发现这个按钮没有亮,我老婆抱着狗,爪子刚刚就按在那个按钮上。。。
行车记录仪对交通事故的判断的确有很大的好处。就国内而言,行车记录仪和视频临控的普及,碰磁的现象我这里是基本消失了,很多年没听说了。
当时我们应对碰磁或疑似的态度是坚决不私了,国内的交警如果我们坚持的话,是肯定会到现场的,无论事故大小。一般有坚持等交警的话,碰磁者会自己走。铁老大的例子,前车是会有刹车的痕迹的,轻重都会有,一般情况下交警能通过询问和痕迹判断。(国内最专业最大的骗子集团我看就是公安部)。不一般那就真的是小概率了。碰磁团伙则通常合能过暴力类暴力去阻止报警(通常有人红脸有人白脸),一些胆小或怕麻烦或者女人会被吓住。
外加行车记录仪,内存尽量大点,清晰度倒不必要高。发生事故后要注意保护好记录的信息。
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如你所说,私家车刚开始热门起来,形成很多让人可钻的漏洞,然后为满足需求,就有了这个行车记录仪的市场。
你这个小碰故事确实比较尴尬😜,好在记录目的是搞明白是怎么回事,自己了解实情,事情也就好办。
这边类似主题中说的“碰瓷”确实也早有,但不普遍,因为通常会有证人,而且通常也会有警察很快到现场,所以不好乱碰。象这种很有计划的,倒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有次碰到一个情况。早上有个家伙不停快速还道超车,在高速上扭来扭去(事后证人说的),结果在试图超的时候,他车头撞上了车左前侧,失控撞到中间隔离水泥墙。后来救护车给拉走了。当时叫了警察,也有证人停下来给警察报告做证,认定是对方的错。本来事情到这里就很清楚了,结果对方给他的保险公司编造了一通谎言,圆出了个故事,对方保险反认是这边的错。这边保险公司也烂得很,居然辨不过对方保险公司。后来是自己找警察重新出报告,在报告里找到当时证人的联系电话,并威胁对方要上法庭去告他,对方才最后不坚持他的故事。花了好长时间。当时如果有录像记录,那就是几分钟就能说明白的事情。
这种刹车痕迹什么的,确实可以作为判断依据,你不说,我也没想到。如果自己是当事人,事发时估计也根本想不到,就得靠比较专业一些的警察了。事主说报了警,但警察说了不来。不过从录像上看,想讹的人过来拍照时,其中一个人注意到了后车有相机,当时那表情,确实是有点象一万马从心中奔腾而过。
行车录像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以前是装过,不过用着用着就没耐心了,主要是回放屏幕太小,电源线不知不觉就断了。如果是车子本身就有,那么自己要做的,多半就是插个USB内存而已。
他在广州,整天都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浑身长满了各种记录仪,用以记录举报广州路上的乱象。同时,也有很多人在微博骂他,这些人一边是恶行的受害者,一边自己又觉得偶尔为之的“违法”不值得较真儿。简直是“双标”。
不,“双标”这个词对他们来说太斯文了,其实这就是赤裸裸的“臭不要脸”。自己不敢去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有人出头,自己还躲在后面唧唧歪歪,明显他们就是偶尔为之的始作俑者之一。在中国这个“人口体量”和“机动车保有数量”面前,任何一个小恶习不被及时纠正,放大到全国,尤其是发达地区的路上,问题就会相当突出。加塞儿,使用紧急停车带,轧实线换道等等。。。造成堵车,刮碰等等影响整个交通效率问题,就是源自这些人口中的“小问题”的累积。这还不算那些电动自行车像蟑螂一样到处乱闯、乱钻、乱停的问题。
其实这种交通恶况,其他地方也强不到哪里去。甚至北京。在当下市场规模爆炸性的扩张,太多法规已经严重滞后,更别提震慑力。
深圳属于情况好的,因为全国各地属深圳罚🉐️最狠,举报渠道也比较通畅(但我也的确遇到过微博举报,没有得到他们任何回应的情况)。更好的是一河之隔的香港。车多路少,但交通环境比深圳更加规矩。是他们交不起罚款么?肯定不是,据说是因为🈶️终生禁驾的狠招。我们这里,终生禁驾的门槛,不弄出天大的窟窿,根本不用担心。而且每年违法扣分还可以清零,甚至可以网上交易买分卖分。这些漏洞,都是司机轻视法规的严肃性,视弱游戏。
很多年前,有关系的,都可以在内部把违章记录取消。
有个新修好的十字路口,我们老大经常无视杆子上的明晃晃的监控设备,每次必闯灯而过。直到有天忽然一股脑接到十几张罚单。原来不知道何时,那个监控联网启用了。
后来找人把这些记录都抹平了。但第二天又接到一张处罚通知。还想找人抹平,但中间人说,这单你就老老实实交了罚款吧。“张一回嘴求人”也是有交情成本哒。
我老婆狗爪子刚刚就按在那个按钮上。。。
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一代晚上开车。那里的线要求特别严。都是左拐,最里面的只许拐一个大弯,下一条可可以拐上另一条路。我第一次开不知道,等我到了路口等红灯才发现。我一看不对赶快停下来,正犹豫该如何做呢,旁边一条线上的一辆车没看到我直接侧面擦到了我的车上。我在整个过程中车都是停着的。
我们找到一个地方下车交涉。一个女司机强调我那条线不能那么拐弯。我说我知道,所以我停下了,没动。她说我没停下。我也没办法黑灯瞎火的。我们找来警察,警察说他也没办法。要是中国就好了,路口都有录像。
我就和保险联系了。它说它们认为我没有责任,它们负责打官司。最后好像还打输了。 当然对我没有影响。 我只给他们打了电话,后续就和我无关了。
动物咬的?
好像就是世纪初甚至更早,也是行车记录仪大行其道
没想到今天美国也这样了?
这说明啥,说明美国普通人日子不好过了,不得不想各种下三滥招数
帝国日暮的典型表现
说是有个领导觉得遍地都是这种隔离栏不好看,顿时道路清爽了很多
当然大家随意横穿、随意机动车掉头也方便了很多,不过还好吧,没那么多
结果这几天又看到有地方在装这个隔离栏了。原来看着也没啥,这拆了再装上总觉得膈应:管的也太严密了一点。而且这次更狠了,原来都是装在路中间原来双黄线上,这次还看到有在马路牙子上面也摆放的,简直疯了.....
不知道是哪级领导又发表看法了.....
印度人暗杀锡克族领袖被旁边车辆录下来的那种。停车、启动的时候也比较方便观察周围,我对车头周边都总不放心
胎压监测。那时候买了个外置的,结果一夏天过去拧不开了没法打气,后来又买个内置的....
盲区监测。前几天忽然发现有的车后视镜一会儿有黄灯在闪一会儿又不闪,后来才知道好像是后视镜里面有个摄像头帮观察盲区的,发现有车就会闪.....
智能驾驶。据说现在高速交给智驾已经可以了,当然现在还要求车主不能离手不能眯眼。有说法刚开始适应期的时候,跟随前车有前冲感觉,有个商会会长似乎就是犹豫了,接管不果断结果接管晚了自己又没刹住。原来我只是希望有个定速巡航、自跟随巡航,这不智驾成长了么。
声控空调档位、温度,还有收音机换台。每次开关空调、调温度档位我都提心吊胆的
不过我没啥想象力,这些似乎都已经国内20万的车标配了。当然,离我幻想的智能车送我上班到单位后,自己去接单赚钱、充电,下班接我回家,不耽误假期出行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这不人得有梦想么😁
我等股市回本有赚的了就把比亚迪E5换了,当然是电车,环保我可不是白说的
@普鲁托 我和你股市节奏很接近哪,股不孤必有邻😂
电源从车内中前部接,为了避免一根线吊在眼前晃,就从右边乘客侧脚垫下面走,然后从右边车门附近把线塞到内饰里,向上沿着前窗玻璃,再向左到正中放相机。脚垫踩着踩着线就拉扯到了。
目前所有条规中,礼让行人这个跟严查酒价并列第一,我个人的看法。酒驾入型放松是个倒退。 @不远攸高 河友观察到的一时放栏一时不放栏,我倒觉得是正常的现象。情况会变,调整偿试一试是应该的,反正怎么摆都有好有坏,现在一些地方搞朝汐通道呢。
北京就是一个大镇子,其实所有大城市都是大镇子。离开了光鲜的大街,都是横街窄巷城中村——有人美其名曰文化,传统,风情。
@桥上 桥上老师
桥上老师进过城中村吗?
深圳实际管理2200万人口, 拥有商品房的人口占比7.4%,92.6%人口没有住在商品房。 按有电梯有车库的要求的话,这个比例更低。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自以为是 河友, @懒厨 兄。现在是2024年,“改开”40多年了,深圳还是所谓一线城市,传说中富得拉油的地方。5,60年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