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上海这个厅官,也太狠了点 -- 漂浮游

共:💬1151 🌺6229 🌵171新 💬19 🌺10 待认可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家园 “时间最长,最艰苦”?

你还真敢说啊。你把那些在农村扎根到现在的知青置于何地?你把以孙龙珍为代表的知青烈士置于何地?

李讷能和孙龙珍比么?就凭她,也配?

家园 宣传邢燕子是农村知青回农村,有任何问题吗?你自己不建设自己的

家乡,你要城市孩子建设你的家乡,合理么?

而且邢燕子是文革之前的宣传操作,没啥问题啊,你有啥问题呢?

邢燕子农村青年,愿意回乡建设自己的家乡,这当然值得鼓励,城市知青下乡也应该和可以鼓励,但是不好强求,也不必要求时间长短,能长自然更好,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就承认当年保皇和造反时期的吹牛,也可以啊,有什么问题呢?

至于学历,初中高中都可以,当然大学也可以,但是中国当时人才不足,还是留在既有城市或者相关地区(比如艰苦矿山),有什么问题吗?

你啥意思,啥想法?

1958年,17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

她没有回到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满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祖国第一代有文化农民的豪情壮志,回到当时的宝坻县司家庄村,每天与乡亲们一起去插秧苗、种高粱。

司家庄村是个缺少劳力的穷村,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村里劳动力少,她先是组织成立幼儿园,解放妇女劳动力,后来干脆带领女团员,组成了“燕子突击队”。很快,“燕子突击队”从7人扩大到了16人,影响带动全村妇女干了起来。冬季,她带着突击队员砸开三尺厚的冰结网打鱼,晚上打苇帘子,3个月就给村里挣了3600多元钱,种下430亩高产麦,向荒洼要粮。

她经历了艰苦生活的考验,数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成绩,在我国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

曾先后5次受到毛泽东接见、13次受到周恩来接见。她的先进事迹引起全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成为影响一代人的青年标兵。她是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

2022年4月6日早晨7时40分,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邢燕子病逝,享年81岁。

请问,你有毛主席要求大学生下乡当知青的证据吗?

所以李讷为什么不回韶山当回乡知青? 镭射 字54 2024-12-11 07:3

你这话啥意思??

60年前,那名不愿上北大,选择回乡种地的董家耕,如今怎么样了?

小帅爱摸鱼

2024-03-05 15:54

北京

“董爷爷,您为什么放弃北大读书的机会回农村呢?”一个稚嫩可爱的“红领巾”询问面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老爷爷满目慈祥地看着“红领巾”们:“我不是不想读书,只是从农村出来,知道农业的重要性。当时的国家正处于困难之中,需要我回农村建设发展!”话音刚落,室内响起阵阵鼓掌声,“红领巾”们都眼睛亮亮地盯着老爷爷。

董加耕,是我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为建设农村而放弃保送北大的机会,到底是什么支撑他一路走来呢?

从“嘉庚”到“加耕”,力排万难弃学回乡

董加耕原名董嘉庚,1940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作为一个40后,董嘉庚深切体会过什么叫做“饿”,小时候吃饱肚子的次数十根手指都算得清楚。

当时社会比较混乱,路上饿死之人的尸体堆积成山,董嘉庚一家勒紧裤腰带才能勉强活下来。董嘉庚十来岁的时候,家乡遭遇非常严峻的天灾人祸,他们家里只剩下已经发芽的茨菰。可实在没有办法,这是家中唯一的食物,一家人准备将茨菰给煮来吃掉,多熬一天算一天。

董嘉庚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不可能拿孩子的性命开玩笑,提出由自己先吃来试试,确保没有问题孩子再吃。不幸的是,父亲喝下茨菰煮的汤后,身体开始无力,头晕难耐,紧接着口吐白沫瘫倒在地,一家人急急忙忙想要催吐却已来不及。

尚未成年的董嘉庚注意到,父亲嘴里咬着的喝汤用的勺子竟被生生咬断,象征着父亲在死前的最后一丝挣扎与无力。

等到新中国成立,董嘉庚一家人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当地的百姓们都有安稳的环境可以种植庄稼。母亲分到几块地,靠务农将董嘉庚送到学校读书。

董嘉庚聪明伶俐,很受老师学生们的喜欢,成绩优异一路升到了盐城县龙岗中学。1961年,董嘉庚马上就要高中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升学继续读书,当时学校非常看重他,加之他每科考试都超过了96分,校长亲自允诺可以让他到北京大学读书。一条是回老家务农。

那个年代,董嘉庚作为一名党员,不继续升学的话就得回乡当个普通农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升学之路更加轻松容易不说,还能走得更快、爬得更高。就在学校准备提交保送推荐信的时候,董嘉庚却主动申请要回乡务农。

原来,1959年时,董嘉庚的家乡受旱灾影响,乡里的粮食产量大幅减少,他再度体验到吃不饱饭的感觉。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董嘉庚宛若找到一条光辉道路,他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也想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出一份力。

因此,董嘉庚拿到自己的报考志愿书后,什么也没有填写,只是写下八个大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老师们听到风声,挨个找到董嘉庚,想要劝说他去读大学,怎料此人心意已决,即使是面对落泪哀求的母亲,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选择。

1961年5月4日,董嘉庚收拾好行囊,在支部书记的热心嘱咐关怀下离开校园,朝着老家的方向出发。人还未到,村里各种各样的讨论声就已经出现了,有的人说:“董嘉庚回来了,我就知道他一定会回来!”有的人却说:“好好的北大不去,回来找苦吃嘛?”

不论外界的声音是好是坏,董嘉庚毫不在意,他扛着锄头、揣着笔彻底扎根在盐城县董伙村,为表决心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董加耕”。

坚持原则守护粮食,炼成一代劳动模范

起初,村里的不少人都不相信董加耕一介文化人干得动农活。万万没想到,回乡的第二天,董加耕就挽起裤腿跟大家一起下地,干活的效率比一些常年务农的人还高。并非因为他力气大、动作快,实则是他比别人早起一两个小时,自然干得活就要多些。

久而久之,大家都对吃苦耐劳、勤快能干的董加耕好感不少,老年人们还直言不讳地赞赏他优秀肯干。面对这些夸赞,董加耕多数时候都是腼腆一笑,他内心深处明白,要想彻底改变乡里的状况,仅凭自己下地干活是不够的。

1961年秋,村民们刚刚结束忙碌的秋收劳动,要上交给国家的大批粮食堆积在一起,不料天公不作美,连日的阴雨导致交通运输瘫痪,这批粮食只能长期的滞留在董伙村。如此一来,村上就得派人去看管粮食,这一重任落在了董加耕身上。

为确保粮食安全,他直接住在储存粮食的房子里,一旦出现低洼漏水的情况,就赶紧拿砖头将四周加固一番。 一次,某间屋子不受狂风暴雨就快要坍塌,董加耕没有丝毫的不知所措,而是快速寻找周围的有用材料。当他看见废弃风车的一瞬间,脑袋里就有了主意,火速拿着工具跑到风车处一顿操作,取下来两块加固木板后,又赶回堆粮食的屋子里,用木板将墙体牢牢地支撑住。

为守好这批粮食,董加耕一个多月都没有回家,基本都由家里人给他送饭。一场暴雨过后,妹妹过了饭点许久才赶来送饭,看着妹妹急促喘息的样子,董加耕不由地发问:“可是发生什么事情啦?”

妹妹连忙哭诉道:“家里的房子都快塌啦,哥,你赶紧回家吧,别管这里啦!”董加耕听完,并没有同意妹妹的提议,反而赶紧催促妹妹回家去,自己一定要守在原地。在董加耕丝毫不松懈的守护之下,这批即将上交的粮食完完整整地等到了雨过天晴。

村上安排董加耕与另外两名同志一起,将粮食送到镇上去。行到半路的时候,三人都疲惫不堪,做下来休息准备吃饭,一人正站起身来准备打开一个粮袋子。董加耕见状,立马问道:“你干什么去,我这里有干粮。”

同行之人听他这样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来护送粮食,怎么还带干粮,随便煮点要交的粮就好啦,少一点也没人知道的!”董加耕却完全不听,他劝告道:“这是交给国家的粮食,一点都不能少,你们饿的话,就吃我的干粮吧!”

两人见董加耕此般坚持,内心不由升起一股羞愧之情,老老实实地和董加耕啃干粮。正因为董加耕护粮有功,村里很快将他评为了“模范社员”,他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更加优秀。

1962年,董加耕被村民们选为生产队的会计,一是因着他文化水平较高,二是因为他为人正派老实,绝不会做任何中饱私囊的事情。

的确如此,董加耕成为会计后,只要是属于国家集体的,他都是分毫不取。有一次,他的母亲在洗衣服的时候误将口袋里的几毛钱给拿去买盐,董加耕都丝毫不敢放松,赶忙将自家的鸡蛋拿到市场上卖掉。

随后,拿着卖鸡蛋的钱找到社长,告知其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要求社里处罚他。围观的同志们纷纷取笑他呆,只有社长意味深长地说道:“像加耕这样的呆子越多才越好呢!”

一跃为主席“座上宾”,退休后不忘发光发亮

当然,董加耕不是真的呆,而是认真务实,在专业知识上,他可远超乡里的大多数人。从回乡务农开始,他就在日日夜夜地琢磨一件事情,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结合自身所学和亲身实践,董加耕渐渐摸到了门路,他提出将沤田改为旱田,水稻、小麦以及棉花轮番播种的方法。

要知道江苏可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城市,董加耕“水改旱”的想法已是令人震惊,想要种出棉花更像是天马行空的幻想。然而,董加耕真的带领董伙村创造了奇迹, 需要强日照的棉花竟真的在水乡里长了出来。

董加耕从默默无闻的乡村农民,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劳动模范。当时的青年们备受其感染,纷纷投入到国家建设大业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南京大学的七十二名同学,他们曾被誉为七十二贤人。

与此同时,他还遇见相伴一生的爱人郝红銮。她邻村的小学教师,一位又能吃苦又有文化的女子。两人都被对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很快就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在董加耕最低谷的那段时间里,妻子一直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1964年,毛主席迎来了他71岁的生日,一贯节俭的主席并没有大操大办,而是用自己平日积攒下来的稿费,在家里办了一个小型的生日宴会。主席一向鼓励发扬劳动精神,奉行农民、农村、农业政策。此次宴会上,主席特地要求只邀请全国的劳动模范,自己要和他们好好交流交流。

作为江苏大名鼎鼎的劳模,董加耕也在受邀之列,他原本是同邢燕子、侯隽一同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受主席生日邀请实乃意外之喜。

席间,主席对董加耕颇为感兴趣,不仅安排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还与他相谈甚欢。主席问董加耕:“你今年几岁了,读了几年书?”

“24岁了,读了12年的书,高中毕业!”董加耕老老实实地回道。主席大为赞赏,又紧接着问道:“听说你是盐城人,你知不知道两乔?”话题转得太快,些许紧张的董加耕没能反应过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

主席没有任何恼怒,而是刻意提醒道:“两乔,都很会写文章!”董加耕一听茅塞顿开,他赶忙回复:“我知道,知道,胡乔木和乔冠华。”主席立马爽朗地笑起来。临到散席的时候,主席亲自起身送别,并给他们一一分发苹果。

家园 证尼玛的狗吧,胡狗扯,他们只是出示了名单,根本不是在任

你可以用神仙驴压别人,压不了我,我在问你这条贱狗的证据,别装傻。

就副将那狗屎信用,也配?白痴,你是真傻逼吧。

家园 请问你凭什么要求城市孩子扎根农村一辈子呢,当时哪位领导

如此要求,毛主席如此要求了吗?

1973年人民日报:革命的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

新华社记者 · 2013-02-28 · 来源:人民日报

收藏() 评论()字体: 大 / 中 / 小

【注:董良翮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代主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翮的母亲是老红军何连芝。】

董必武和夫人何连芝(图)

人民日报:革命的好后代——记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

  我们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向大家推荐这篇通讯,希望认真一读。

  董良翮是革命干部的后代。下乡插队前夕,父母亲勉励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四年多来,董良翮遵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扎根农村,努力奋斗,逐渐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农民。广大下乡知识青年,特别是革命干部的子女,应当从董良翮进步的事迹中受到启示,鞭策自己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广大革命干部同样应当从中受到启发,教育已经下乡的子女向董良翮这样的同志学习,教育还没有下乡的子女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

  ——编者

  北京下乡知识青年董良翮,到河北省晋县周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落户,已经四年多了。董良翮是革命的好后代。他在高中毕业以后,得到父母的支持,坚决上山下乡,走毛主席指引的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如今,他在贫下中农的培养下,正在迅速成长。

  一九六九年五月,董良翮在离开北京的前夕,父母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父亲送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红蓝铅笔,勉励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父亲还特别送给他一块自己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多年、已经破了又缝补起来的旧毛巾,叮嘱他说:“革命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母亲对他进行了忆苦教育:在旧社会,外祖父给地主扛活,家里穷得没有一个完整的碗,有五年没有吃过盐。有一次,外祖父给地主盖房摔伤了腿,没钱医治。为了一家人糊口,还得带着伤,忍着痛,挣扎着继续给地主做活。后来,劳累过度,昏倒在地上。一家人把他抬回来,腿上的伤口已生了蛆了。母亲含着眼泪,用树枝把蛆一个个挑出来。买不起药,就到山上找些中草药,慢慢治好了,外祖父还得去讨饭养活一家人。有一年中秋节,孩子们围着外祖父要月饼。糊口的饭都没有,那儿有钱买月饼啊!一家人哭成了一团。外祖父实在养不活全家人,后来被迫把良翮的二舅卖给了人家。外祖父讨饭时活活饿死在深山里。……

  母亲的忆苦,给董良翮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北京。行前他表示,一定要牢记阶级苦,永远不忘本,到农村去就是回到了“娘家”,要在那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做一个毛主席的好农民。

  贺家寨当时是晋县的一个后进队,地方比较偏僻。董良翮和同学们来到这里,在社员临时腾出的一间小土屋里安了家。他们把行李卷往土炕上一放,就忙着给房东大娘挑水扫院子,第二天一早就找队干部要求下地干活。

  董良翮被分配到第三生产队。他热情很高,什么活都抢着干,可是,由于不熟悉农村,不会劳动,也出了不少笑话。人们见他握着锄头,东耪一锄,西耪一锄,忽远忽近,有时锄掉壮苗,留下了弱苗。贫下中农耐心地手把手教他,并鼓励说:“良翮!庄稼活并不难,只要舍得吃苦,肯学习就行。”听了贫下中农鼓励的话,董良翮心里很热乎,更加刻苦地学习。经过几年的磨练,他泥里来水里去,同大家滚在一起,现在已经学会了耕、锄、耪、耙等多种农活。有一次在三夏大忙季节,他腿上生了疖子,大腿红肿起来,还是坚持劳动,直到由于推车使劲过猛,疖子破了,鲜血直流,他仍旧不肯休息。这一切,对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的青年来说,的确是一种考验。但是,每当他想起母亲苦难的家史,想起父母跟随毛主席长征时所经受的艰苦生活,他就浑身增添了力量,坚定了扎根农村的决心。

  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斗争。董良翮和他的同学到贺家寨后不久,有的人就吹出一股风,说什么“村子小,放不下大材料”、“住不了几天,充充样子就走了”。董良翮和知识青年们驳斥了这种言论。为了表示决心,他们自己砌起了猪圈,养了猪和鸡,又在屋前栽上了“扎根树”。有的同学来信,劝董良翮去参军或上大学。董良翮回信说:“农村生活是艰苦些,但是,广大贫下中农都这样生活,我不经过这样的锻炼,就不会理解他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忘本,就不能当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我是下定了。”

  四年的斗争生活,使董良翮爱上了贺家寨,爱上了这里的贫下中农,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他常说,“干着当前,要想着长远”。他同干部和贫下中农经常议论改造贺家寨的远景规划。他看到农村缺医少药,群众治病不方便,便抽空学会了针灸,随时给贫下中农治病。一次,村里韩大婶牙痛得睡不好觉,董良翮就去给她扎针。韩大婶听说要扎脚,难为情地说:“我的脚怪脏的,别扎了!”董良翮细心地给大婶做思想工作,打消她的顾虑,经过针灸把她的牙痛治好了。贫农社员贺大叔在劳动中把脚砍破,鲜血直流,董良翮立即背到卫生所去急救。贺大叔养伤期间,他多次去看望照顾。大叔感动地逢人就说:“良翮这孩子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后代,和咱贫下中农是一个心眼。”

  一九七一年麦收后,董良翮年迈的母亲、一位参加过长征的革命老干部,来到贺家寨看望儿子。母亲到达那天,董良翮本想找个大车去接她,又怕影响生产。正巧,队里要到车站拉化肥,董良翮就把这个任务接过来,一事两就。他拉着车走了三十多里路,在车站上接到了母亲。母子俩见面格外高兴。董良翮让母亲坐上装化肥的小车,自己拉着回贺家寨。不凑巧,走到半路车胎突然压崩了,这时天已黑下来,老母亲下车徒步赶路,董良翮为了不使车胎被轧坏,用手抬着坏了的车脚,一个轮子着地,走了八里路回到了贺家寨。

  董良翮的母亲从这些细小的地方,看到儿子思想感情的变化,她感谢贫下中农对孩子的培养。白天,这位革命老人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拿着筐打猪草;晚上,走东家,串西家,和贫下中农促膝谈心。母亲保持着老红军的这种优良传统,也深深地教育和影响了董良翮。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关怀教育下,董良翮于一九七○年十二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一年被选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一九七二年又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个时候,六十多岁的原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向他赠送了这样几句话:“要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样才不会脱离群众,才能永远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父亲也在百忙中写来一封信,告诫良翮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一得自矜”;二是不要“浅尝辄止”。这些话,都使董良翮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董良翮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贫下中农对他满怀着希望,鼓励他说:“良翮啊!咱们不能光靠吃国家的统销粮过日子,可得变变样啊!”贫下中农的期望,对他是一个很大的鞭策。担子这么重,自己又缺少工作经验,怎么办?他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并且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和老干部请教。

  为改变落后面貌,董良翮到后进的第一生产队去蹲点。经过调查研究,他首先抓了生产队领导班子的建设,帮助干部增强信心,克服撂挑子的思想;同时,对社员进行路线教育,发动大家开展“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是依靠外援,向国家伸手”的大讨论,克服资本主义倾向,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对于生活上确实有困难的社员,切实帮助解决。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干部和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齐心协力,团结战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这个生产队的生产面貌很快改变。去年亩产量由原来的五百二十斤猛增到八百二十斤,摘掉了落后帽子。

  董良翮担任干部以后,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紧张的劳动中,有时负了伤,他坚持不下火线。队里缺肥料,他带领群众想方设法扩大肥源;缺乏优良品种,他和社员一起精心培育;他还发动群众积极扩种小麦,大搞间作套种,实行科学种田。农忙紧张时节,他早上摸黑下地,晚上披着星星回来。贫下中农说,良翮为了工作,经常吃不到应时饭,睡不上囫囵觉。贺家寨有这样的带头人,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和关怀下,董良翮和贫下中农一起,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奋斗,使贺家寨这个昔日缺粮少资金的后进队,变成了队队有储备,户户有余粮的先进队。两个冬春,全大队开荒造地八十亩,平整土地六百多亩,实现了百亩一眼井,还购置了拖拉机、脱粒机、粉碎机、电动机等,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去年虽然遇到很严重的干旱,仍然夺得粮、棉、果、菜全面丰收。全大队粮食亩产量由原来的五百四十九斤,增加到九百一十九斤,向国家交售了十六万斤征购粮。

  今年八月,董良翮担任了公社党委书记兼贺家寨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挑起了新的革命重担,在毛主席指引的光辉大道上,迈开了更大的步伐。

  《河北日报》记者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1973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

----------------------------------------------------

1967年4月经毛主席审定过的重要讲话《为人民立新功》摘要

 

  目前在毛主席和中央的号召下,同志们正在为人民建立新的功勋。主席曾经说过: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主席讲过一个故事。战国时候,赵国的赵太后执政,她非常溺爱她的小儿子长安君,这时候秦国攻击它,攻得很紧,她请齐国出兵解围,齐国说,要把你的小儿子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能出兵,她不肯,她舍不得她那小儿子,很多大臣进谏,要她派长安君去,她恼火了,说谁再来劝说,我就要唾他的脸,当时有个左师(官名),叫触 [龙言],他去求见太后,赵太后盛怒等着他。他腿有病,故意走得很慢,慢慢地慢慢地走。然后,他就问寒问暖,先不说政治,然后说,我快要死了,我有个小儿子,十五岁了”,太后能不能给派个吃饭的差使,我死了也就心安了。赵太后就说,丈夫也爱少子吗?他说,甚于妇人。听了这样的话,太后的气消下去了。她说不见得,我看溺爱少子,还是女人比男人厉害。左师就驳她说,我看你爱燕后超过了爱长安君(燕后是燕国国君的妻子,是赵太后的女儿)。她问何以见得?左师说,燕后出嫁的时候,你抱着她哭,因为是远别。燕后出嫁以后,每当祭祀你都为她祈祷说,你千万不要回来,要她在燕国生儿育女,世代为王,替她打算的是很长久的。可是你对长安君就没有这样,太后说不是,左师然后就问,咱们赵国过去有名的世袭的这些人,他的子女,他的后代,现在还有没有继续世袭的啊?太后回答说,没有了。左师又问,不但赵国,其他各国,子孙封侯的,还有没有呢?太后说,没听说还有。左师说,都没有了,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还不是由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狭重器多也”所造成的吗?“重器”者,指的是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宝器。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权力。左师说,你给长安君那么高的职位,给他许多肥沃的土地,给他的权力又很大,不及时叫他为国家立功,有朝一日你去世了长安君能在赵国立足吗?我认为你为长安君打算的太短,你爱他不如爱燕后。左师触[龙言]讲了上面的话以后,赵太后立刻下了命令,准备百辆车子,送长安君到齐国去,齐国马上就出兵,解围了。

  主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是不断地进行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产阶级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力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在座的同志,大概权是很多的。伯达同志经常说,他是个小小老百姓,我就更小了。但是这个权就不能轻易用。既然人民给了咱们这么高的职位,俸禄也很厚,权又很大,如果我们不立新功,对得起人民吗?久了人民能要我们吗?这个故事,主席讲了很多次。对我们自己的孩子也曾讲了很多次。但他们是不怎么理解的。多年来,我一直是很欣赏这篇东西,曾多次翻阅。我不懂古文,就查字典。

  最后,我想简单讲一点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不要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要把他们看作是人民的财富,人民的后代。如果对自己的子女就宝贝得上天,对人家的子女,劳动人民的子女,就不在眼下,这是不对的。但这只是一部分如此,而不是大部。大多数同志是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子女的。如陈士榘同志,就能大义灭亲。当然也不是将孩子怎么样,而是管起他来,让他学习学习,好好想一想,受受教育,陈士榘同志,你那孩子管起来没有?(陈士榘同志:管起来了。)在这个问题上,有个别同志,少数同志;太过份了。这也就是那个“长安君”的问题。这个“重器”是什么?“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他们的“重器”是什么?自行车、照象机、收音机,有的还坐小汽车,最重要的还是他父母的级别。有的人认为,这是爱儿女,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要把我们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真正的革命接班人,是不太容易的。因为,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教育,另一方面有社会的影响。我们家的子女也不是那么高明的,他们虽然都到大厨房吃饭,可是他们还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总还是有社会影响的。我们要很严格地教育他们,如果抓得紧,将来他们可能会好一些。社会影响这一面,就拿我们的一个孩子来说,她在小学的时候,她说,我们有个教员讲,有一本什么“顿顿的静河”。误人子弟呵,是《静静的顿河》。我说,你是不是要看这部书啊,她说“是呀,妈妈”。我说这部书,你只能当作苏联的历史材料来看,当作苏联的战争史的材料来看。这部书可不好啦,它把一个大叛徒、大反革命分子当做主角,这是不好的。她驳我说:“妈妈,你能这样说吗?大家都说好。”她就这样责问我,因为当时对这本书还不能够批判。我说,你不要出去说,妈妈是研究过的,是妈妈个人的意见,后来不知道她如何想法,反正为子女还是得从政治上、思想上服一点务。例如《红与黑》,法国的修正主义分子把这部小说抽掉了政治、经济内容,拍成了一部黄色电影。我们就得要研究,把所有的材料拿来研究,对身边的青年、身边的工作人员讲一讲。我自己的工作,每天虽然比起同志们来做得不多,不重要,可是每天的工作量还是大的,身体也不太好,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育子女,但是,只要是我发现了的,我都进行了研究,并给他们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同时,父母对他们要平等。不是“我是老子”,实行封建家长制。这一点,我觉得要向主席学习。我们家里可民主啦,孩子可以驳爸爸的。有时还故意地要他们驳。他们驳了以后,当然要给他们讲道理。但是很多时间,他们不是驳斥,对父母是尊敬的。他们驳,有好处嘛。让他们造点反,有什么坏处呀,弄得老是“是,妈妈!”“是,爸爸!”有什么好处啊,我看那不好。我觉得,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一点,就是对他们的爱护。

“知青楷模”董加耕 

作者: 李先亮 点击:3803 评论:6发表时间:2020-03-18 10:45:33字数:5596闪星数:2

摘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还在学校读书的董加耕品学兼优,已是学生党员、班长、团支部书记。一九六一年高中毕业时,他毅然放弃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的机会,回乡务农,立志建设新农村。他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与乡亲们一道将古老的水沤田改造为旱田,一熟改三熟,实现农业第一次产业改革成功。董加耕的事迹被广泛宣传,国内各大报刊纷纷发表社论文章传至海外。他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还为董加耕务农日记题词,董加耕被树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还在学校读书的董加耕品学兼优,已是学生党员、班长、团支部书记。一九六一年高中毕业时,他毅然放弃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的机会,回乡务农,立志建设新农村。他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与乡亲们一道将古老的水沤田改造为旱田,一熟改三熟,实现农业第一次产业改革成功。董加耕的事迹被广泛宣传,国内各大报刊纷纷发表社论文章传至海外。他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还为董加耕务农日记题词,董加耕被树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2004年的初春,我的人物传记《崇拜生命》一书出版时,请董加耕先生作序,董老欣然答应。

  之后也开始了我对他的专访。董老思路清晰,快人快语,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待人热情。退休后成为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一直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操劳忙碌。多年来,董加耕默默帮助孤儿和特困孩子,用亲情关爱留守儿童,用慈爱之心使许多失足青少年迷途知返。在孩子们的眼里,他是最可亲的“知心爷爷”

  如今的董加耕仍然身居盐城,关心时事,早晨在阳台读报是每天的“必修课”。      

  1962年8月8日,《新华日报》以《目标始终如一》为题,率先报道了董加耕放弃上大学机会、立志回乡务农的事迹。

  他,几十年如一日,戴着过时的黑框眼镜,简居在盐城市区纯化路一幢普通居民楼里。他曾经是毛主席寿筵上的客人,50多年前回乡务农的“壮举”,曾激励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义无返顾地投身到上山下乡的洪流中。

  从一名普通知青到全国人大常委,又到一名普通农民,后来又当上公社副主任,董加耕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曾经有人问董加耕:“人家官越做越大,车子越坐越小,你怎么官越做越小,车子却越坐越大?”董加耕总是笑着回答:“何为大,何为小,党和人民最伟大,计较个人得失最渺小。”

  “我的原名叫做董家庚。”董加耕告诉记者,1961年,刚高中毕业的他被学校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到北大上学的机会,回乡务农!同时将名字改为“董加耕”,意为加倍努力耕耘家乡。在一片质疑和不理解的声音中,董加耕毅然下乡扛起犁耙立志务农。1964年初,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先后发出了学习宣传董加耕的决定,随后,《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纷纷发表文章和社论,充分肯定董加耕的举动。

  1964年毛主席71岁生日那天,用自己的稿酬设家宴,将董加耕、邢燕子、陈永贵、王进喜请进中南海,并和自己同桌。毛主席问董加耕读了几年书,董加耕回答说:“读了12年,高中毕业。”主席说“好!”随后,毛主席和董加耕从读书看报纸谈到盐城的“二乔”(指胡乔木和乔冠华,两人均是盐城人)。席间,主席不停地提醒董加耕:“你是农村来的,要多吃菜。”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董加耕作为治丧委员会成员,在毛主席遗体身边守灵7天7夜。

  “文革”十年,董加耕几起几落,数次遭到冲击和审查,但他依然很乐观地说:“我还是那个董加耕,我没有问题,不怕整!”

  董加耕的感情世界同样“目标始终如一”。当年董加耕找对象的标准是倾向于能吃苦、会干活的农村青年,但要有文化。他的妻子郝鸿鸾当时是邻村的一位小学教师、民兵教导员。那时,不仅国内的女青年,而且越南、苏联等国女青年发来的求爱信络绎不绝地寄到盐城,但都被董加耕婉拒了。在董加耕多次受审查期间,郝鸿鸾和他的感情从没有一丝动摇。

  2000年,董加耕从盐城市盐都区政协副主席位置上退了下来。在政府分房时,按条件他完全有资格分到一个大套,但他却只要了一个小套。有企业来找他做“形象代言人”,或许以重金,要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公司,均被他婉言谢绝。他的家中至今陈设简单,有些家具还是四五十年前购买的。郝鸿鸾对记者说:“我嫁给老董,这辈子不后悔……”他用16个字总结自己走过的曲折人生道路“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时隔几十年,今年已近80岁的董加耕依然谈锋甚健,豁达开朗,时不时来一串打油诗或顺口溜,令人捧腹开怀。他的三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并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退休后的董加耕老有所为,担当起了盐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和老区扶贫开发促进会副主任,每天还在为家乡的今天和未来而忙碌着。2007年4月6日,他捐出800多件奖章、证书和老照片等珍贵史料和文物,盐都区图书馆给他举办了董加耕回乡务农事迹展览,以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

  董加耕:毛主席称赞他“在农村有这么多文化可以办点事。”

  董加耕是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人,1961年夏天他高中毕业,面临着升学还是回乡的两种选择,作为盐城县龙冈中学的预备党员、团支部书记,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各门课程超过96分,老师们都希望他上大学,但他却在升学志愿书上填上“回乡务农,立志耕耘”。董加耕立志要回乡务农,使老师和同学们难以理解,他们觉得将这么一块好材料送到农村去种庄稼实在可惜,他回答说:“正是因为党的教育培养,才使我懂得一个年轻人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10天以后,董加耕得到县委的批准,用一根扁担挑着书籍和行李回到家乡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董加耕回家种田的事,在乡亲们中间引起不少议论,有位老伯用旱烟袋敲敲他的后脑壳说:“加耕,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董加耕回答说:“大伯,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我读了书懂得了要用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道理,才回家劳动的。”

  当时正值中国农村面临连续自然灾害,经济最困难时期,他回乡时,公共食堂还未解散,浮肿病到处皆是,董加耕没有动摇信念,吃腌蒿子、豆饼,照样乐观的唱着:“洪湖水,浪打浪”等革命歌曲,赤膊和乡亲们一起拉犁、割稻、罱泥,扬场……董加耕回乡后,已经当了小学教师的女友与他分了手。公社党委决定调他到邮电所工作,他却发誓“决不从第一线撤退”,连母亲的眼泪也动摇不了他的决心。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这几句话后来成为传遍全国的名言。

  乡亲们迫切改善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促使他立志改变家乡几千年来的传统农业,董加耕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技术,在家乡进行了“农业内部的第一次产业改革”,提出“沤田改旱田,稻、麦、棉、绿肥轮作,改良土壤,解放劳力”的措施,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水乡第一次长出了棉花,从此稻、麦、棉、绿肥轮作制在全大队、全公社乃至里下河地区推广成功。

  在60年代初期强调阶级斗争和家庭出身,象董加耕这样的贫农后代,学生党员属于政治条件最好的一类,他放弃升大学,回乡务农其他人有什么理由抱怨下乡插队是屈才呢?因此自他下乡开始之日起,便成为当地领导与新闻媒介所瞩目的先进人物。

  1963年12月3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走革命的道路,当革命的接班人》,其副标题是《评知识青年董加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和行动》,紧接着《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相继报道宣传董加耕回乡务农的事迹,强调“董加耕所走的道路,正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革命道路。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有最广阔前途的革命行动。”董加耕的成长事迹,对1964年达到高潮的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推动作用,当年南京市就有72名应届毕业生在他榜样的感召下,自愿放弃高考,到苏北农村插队务农,而被称为“72贤人”。

  很快,董加耕被选为生产队长,当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以后又担任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也为《董加耕日记》一书题词,1964年8月在共青团“九大”上,邓小平、彭真、薄一波、陆定一都在报告中号召全国青年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爆发董加耕立即成为“红色风暴”的冲击对象。他被冠于“黑苗子”、“走资派”的罪名,北京有人组织了“五湖四海”调查团,盐城也成立了“拔黑旗”战斗队和“董加耕问题联络站”、把斗争矛头指向他,说他是受刘少奇“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影响,将下乡作为进身之阶。

  1968年夏天,董加耕被人以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名义关到一个谁也不知其所在农场中,那些人一度曾想将他淹死在长江里。1971年他又被莫名其妙地打为“5.16骨干分子“,遭受严重迫害,有13人轮流看管,被押达3年之久。

  1974年周恩来在召开知青工作座谈会,听邢燕子回忆毛主席请她与董加耕做客的情况,了解到董加耕在深挖“5.16”事件中所受的迫害,随即要求为他平反,并提议增补他为全国四届人大代表。1974年12月正在田里干活的董加耕被通知立即到盐城地委报到,下了小火轮又上了吉普车,从南京乘火车赴京,住进中组部招待所。在四届人大上他被当选为人大常委,接着经毛主席批准担任共青团“十大”筹备组副组长,兼任盐城地委副书记,1976年又担任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从此,一度从政治舞台上消失的董加耕又时来运转,他深感“如履薄冰”,却还是再次被卷入中国政治漩涡。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董加耕又被审查了14个月,直到1977年底当时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批准他回到故乡,仍旧回葛武公社董伙大队参加生产劳动,又回到他生活的起点,他这才有了一种象一粒随风飘荡的种子又落根大地的充实感。1982年春天,他又一次被“解放”,担任盐城市郊区郭猛乡主管乡镇工业的副乡长,1987年提任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一年四季,他多数时间跑基层,骑自行车,挤公共汽车,风雨无阻。1994年该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个亿,被列为全国百强乡镇企业县(区)的第55位。1990年夏天,他和几位同事去贵阳参加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正在一棵树下交谈,忽然注意到有几个人径直向他走来,走在最前面的人把手伸出来对他说“好面熟”,董家耕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同志。70年代他们曾在北京多次开过会,乔石亲切地与他合影交谈。1996年国庆,一批共和国老劳模应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董加耕又见到了邢燕子和候隽,在天安门城楼上,他们热泪盈眶,深深感觉到人民群众没有忘记他们。2000年董加耕在盐都市政协主席位置上退休,他用16个字总结自己走过的曲折人生道路“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记者:如果有再一次的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上北大和回乡务农,你的选择会是什么?

  董加耕:首先历史不会有假如,而如果历史可以重写,我董加耕还是会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

  岁月流逝,59载弹指一挥间。那是1961年,董加耕高中毕业了,他各门功课的成绩都在96分以上,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预备党员,学校决定推荐他进北京大学哲学系。可董加耕却在毕业生就业升学选择登记表上,写下了“立志耕耘,回乡务农”八个大字。

  “我那时不去上大学,是因为放心不下家乡饥寒交迫的父老乡亲。”董加耕不忍提起那段道有饿殍的苦难岁月,但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为了充饥,喝发芽的茨菰汤而中毒身亡,临终时悲愤地咬碎了含在嘴里的陶瓷汤勺的那一幕。

  “我想自己无力回天,但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出点力。我觉得一个年轻人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董加耕说。

  用一根扁担挑着自己的书和行李,董加耕回到了家乡――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他在日记中写下“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的句子,这几句话后来成为传遍全国的名言。

家园 我说的是高干子弟,你不是在说领导人的孩子么,你是下乡了么

这么猖狂,你是农村子弟么?你有啥对得起你的农村的说法?

你是大学毕业下放或者下乡的吗?

孙龙珍,女,1940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县,1959年支边来疆,1960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为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英勇牺牲。

1969年6月13日,被上级党组织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

孙龙珍,女,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一个农民家庭。1959年支边来新疆,在吐鲁番化工厂当工人。她工作积极,曾被评为红旗手。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2年塔城发生边民越境事件后,自愿报名到边境第一线工作。

5月,来到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分配在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十二连牧一队当牧工。

1969年6月10日傍晚,牧工张成山带着4岁的儿子,在塔斯提河与乌斯格河交叉地带放牧,被侵入我边界地区的苏联骑兵绑架。副队长王副生、王景海闻讯后,立即带领牧工三四十人,操起各种工具,奔赴出事现场。已有两个孩子的孙龙珍,不顾身怀有孕,和大家一起勇猛地向前冲去。苏军发现他们后,开枪射击。刚冲到下坡处的孙龙珍中弹牺牲。

这个新疆特殊地区的军事斗争和下乡知青毛关系吗?

要说毛岸英吗?你这么比不就是因为再谈论领导人的子弟么?

你不就是在认为领导的带头作用不够么?怎么不配?你配质疑毛主席吗?

家园 因为历史就是如此,他们领导人的子弟下了,你应该珍惜

否则,你就别装傻。

你是谈论平等的人么?装呗贱货。

家园 这么会戴帽子,不懂幽默差评!
家园 上山下乡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会说要一辈子才行

经济上解决失业和粮食危机问题,人才上让一大部分青年人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站稳立场,同时知识青年也反哺一下农村,也是要从这个考场中里面提拔接班人。最终目的还是要均衡发展,要工业化。

家园 领导也不是傻子,虽然推崇,也不可能直接要求啊,仅仅是推崇

罢了,只是某些孩子自以为是这样吧,当然也有一些领导的错误暗示或者潜规则强迫吧。

这个事情根本不可能公开这么宣传的,在人群里,口头孩子自己可能吹吹牛逼或者上纲上线的上杠说话罢了,领导也可能有一些倾向性强的说法。

但是绝对不可能报纸公开要求的,报纸说的也是希望。

当然,你如果是愿意留下来,上级绝对不可能阻止你留下来。

就是习近平,就是阻止,在当时也是三番五次劝告离开的,但是他自己坚持了下来。也算可以吧。

家园 江西的五七干校

实在是苦,去那是开荒灭毒虫!把北方人害死了。

当年去五七干校,从北京坐京沪线,摆渡过长江,印象最深;最后是坐卡车到的荒山野岭,很快逃回来了。现在一帮那时的孩子只说江西干校,哪个县的忘了,都是刚过10岁的孩子。嚓,比插队苦多了。

茶店五七干校也去过,自己坐长途车去找朋友玩,那时是初中生。特么的,监狱罪犯做饭挺好的,记得最有印象的是驴打滚,以前没吃过,是细粮,觉得这个干校呆得过。

去有人的地方,比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好太多。

哎呀,骂来骂去的东西,实在就是个坏东西!

家园 哎呀,逗人

那时去干校,就是小孩子图个坐火车出个远门。

去的大人啥都有,汝说的估计是文革时的骨干,在干校是管人的;很多是单位一时用不上的,如大学老师,嘿嘿学校停办了;很多是受审查,没关起来,安排到远远的地方,一是别在眼前碍事,一是让他们吃苦头,整人那一套。

哈,也是人之常情,革命群众把非革命群众搞了半天,有政策拿人家没啥办法,天天见面,双方内心都别扭,还特么得忍,最后文革结束只好西方压倒东风了事……

家园 看过几本小说就吓鸡儿扯,真是小孩子
家园 干校就是让干部了解农村,绝大部分都是接近农村的,有的农村出让

了牛棚,可算农村相当好的地方。

也不是是最艰苦的农村,这个无论是知青还是干校,都没敢直接设在最糟糕困难的地方。

至于最后没达到目的。那也是改开和粉碎的成果而已,好在颠倒了黑白。

就算是今天的农村,这些房子也不算太坏,当然内部肯定是不太行了。

https://www.meipian.cn/1z1hgk9f

https://www.infzm.com/contents/78615?source=124&source_1=80050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98668300100gd98.html

这些是我上次和懒厨讨论干校高法那次查询的部分网页。

除了农活,不工作,基本上情况还是可以的。方平总是强调的是干的农活辛苦。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感觉这个地方,比进贤条件确实要好一些。

红山村-进贤中办五七干校旧址。 # 老房子的回忆 # 剪一段时光诉说家的风景

https://v.douyin.com/iUYyJaaB/

中办进贤五七干校旧址

http://www.jinxian.ccoo.cn/bendi/info-63639.html

合肥长丰57干校

https://dp.pconline.com.cn/sphoto/list_2103680.html

家园 逻辑呢?证据链呢?

“据说”“如我所说”“我之前提出”“我说过”“我之前说”…你是美国总统还是日本小相?美日西方抹黑中国领导人永远都是不用证据和逻辑的。敢问你是哪一位?纯粹好奇,真心求教!可否,敢复!必当重谢!

家园 你是在说我么?你看哪个小说说了我说的东西,请介绍一下呗?

你若有反驳,也可以说说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