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没有桅杆的船:红楼乱弹 — 第四十一回 谈僧论道说妙玉 -- AleaJactaEst

共:💬1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没有桅杆的船:红楼乱弹 — 第四十一回 谈僧论道说妙玉

一提妙玉,不喜欢她的人马上会列出一大堆理由。如怪癖、六根不净、假清高、真势利等等。的确这些指责都是言之确凿的,没有丝毫的夸张。其实,她的缺点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条条仔细看过来。

妙玉怪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洁癖。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要砸掉;众人坐过的地方她要用河水冲洗,还不让送水的小厮进山门,怕污了院子。

妙玉的假清高是不言而喻的。初时,放出话——“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但被深谙世故的王夫人一眼看穿——“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一纸请帖就把妙玉请到大观园内的栊翠庵做了家尼。

妙玉的真势利也是活灵活现的。看看贾母带刘姥姥游览栊翠庵时妙玉的表现吧。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一系列的动作——“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亲自捧了”……真是写尽了媚权附贵的姿态。看到这里真不明白曹雪芹为什么要把妙玉写的如此不堪?这样不加粉饰的描述,或许就是为了让读者去体会表象下的真实吧。

研究妙玉对待不同人的态度,你就会发现她头脑中等级森严、尊贵卑贱的思想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她捧给贾母的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而给众人的却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不但色彩上区别明显,就连器具也是优劣分明,一个是“小盖钟”,其他都是“盖碗”。给客人送茶的动作也不一样,给贾母是“捧”,给黛玉、宝钗则是“递”。并且单单请了黛钗二人去喝更为珍稀的雪水“梯己茶”。由此可见佛法所训的“世法平等”于她是全然失效的。

除了以上所列的缺点,妙玉其他的缺点也是不少的。如见不得别人揭短,喜欢别人的奉承和夸奖。宝玉调侃她给黛钗二人的茶杯是“古玩奇珍”,给自己的是个“俗器”时,妙玉马上就毫不客气地反击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识相,赶紧拍了一下马屁。妙玉听后“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

妙玉不但“清高”而且狂傲。黛玉问了一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便遭到她冷笑讥讽:“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妙玉的狂妄无知跃然纸上,其认知上的荒谬真让人觉得可笑亦可悲!按照她的逻辑,能尝出雪水的就不是俗人,而尝不出来的就是个大俗人。何谓不俗?所谓不俗更多的是指精神层面上的品质。如不肯合流同污,众人皆醉我独醒,绝不向世俗权贵折腰的独立特行等等。代表人物战国有屈原,晋有陶渊明,唐有刘禹锡,宋有苏东坡,明有史可法,清有龚自珍,近有朱自清、李大钊等等。不俗是精神的健全和独立,而不是感觉器官的敏锐!照妙玉的逻辑,那些品酒大师、品茶高手都是不俗的人,都是雅士;而象盲人阿炳、耳聋的贝多芬,瘫痪的史蒂芬‧霍金等等六根(佛教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不健全的人都是大大的俗人了?!由此可见其逻辑和认知层次的荒唐与愚钝。

其实,只要稍微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妙玉说黛玉是个“大俗人”的内心动机。那不过是不自信而又争强好胜的表现罢了。因为别人在很多方面比自己优秀,于是就想方设法找机会显示自己比别人更强。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小学时的自己。那时班里有个同学成绩很优秀,考试总是第一,俺心里总是不服,所以一旦那次小测验考的比他好,就在他面前“耀武扬威”,哈哈哈。后来想起觉得很可笑,那不就是不自信而又争强好胜的表现吗?提到这些闲话,大家可能就更加容易理解妙玉的真实心态了。

当然,妙玉的这些行为当中还是有一些值得肯定和表扬的。虽然她嫌刘姥姥“脏”了她的茶杯,不要了,显得“过洁”、不合情理;但她敢于坚持自己“洁”的信念,不惜损失一个珍贵的“成窑五彩小盖钟”,也着实难得!这种有信念、有原则的人,比起当今那些唯利是图,毫无原则、信念的人不知要强多少倍!另外,她也间接地帮了刘姥姥一把,也算做了一桩善事吧。

为什么妙玉在众人的眼里有这么多缺点和不足呢?这需要从她出家的原因上来分析。

《红楼梦》到第四十一回为止,已经出现了很多僧尼道姑。首回一开场就是一个极其苍茫雄浑的画面:

场景:青埂峰,一块巨大的顽石——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

人物:天边,一僧一道远远而来,“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说“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论“红尘中荣华富贵”。

每每看到这里,就想如果这一段拍成电影,一定无比雄壮,令人神往!

在第一回里,打算“下世度脱几个”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就“度脱”了“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甄士隐。显而易见,甄士隐已经阅历了人世的悲欢离合,这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和吸引力了,所以他此时此地遁入空门是水到渠成的事,绝无半点的勉强和逼迫,再自然不过了。

后来就有了空空道人、小沙弥、智通寺的老和尚、净虚老尼姑、智能、智善,马道婆、张道士、偷剪灯花的小道士、贾敬,为秦可卿作超度的“一百单八众禅僧”、解冤的“九十九位全真道士”、灵前“作好事”的“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大观园省亲“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玉皇庙、达摩庵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妙玉及其“极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林林总总真是数不胜数。

这些人出家的原因作者没有全部说明,但大致有这么几种:一类是给官宦人家作替身的,如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还提到妙玉先前也买了许多替身;另一类,可能是因为出身贫寒,父母养不起,只好送到道观寺庙里混口饭吧。象葫芦庙的小沙弥,水月庵的智能、智善,清虚观的小道士,贾府买的小沙弥、小尼姑、小道士、小道姑都很可能是此一类的。至于那些老尼姑、老道婆、高僧、高道是因何出家,俺就不瞎猜了。那么妙玉是为何出家呢?

“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由此可见,妙玉并不是真想要出家,入空门不过是用来治病的工具罢了。也就不奇怪她“带发修行”;身边还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也就不难理解妙玉为什么自小修行却仍“六根不净”了。

别说无心入佛,而迫不得已出家的妙玉凡心未泯,就是自小入了佛门的智能和小沙弥,其自然的天性也是无法被扑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要摆脱这种桎拷、舒张天性的欲念就愈来愈强烈。

智能:

“那智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因常与宝玉秦钟顽笑。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便看上了秦钟人物风流,那秦钟也极爱他妍媚,二人虽未上手,却已情投意合了。今智能见了秦钟,心眼俱开,走去倒了茶来。”;“智能道:‘你想怎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那秦钟与智能百般不忍分离,背地里多少幽期密约,俱不用细述,只得含恨而别。”;“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

小沙弥:

“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

象“访道求仙”的空空道人因看了一部《石头记》就“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毕竟是传说,就算真有其人其事,那也比五百年才一出的孔圣人更为罕见!因为连“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顽石通灵后,听了和尚道士谈论“红尘中荣华富贵”,都动了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还有久居仙界的神瑛侍者也会“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更何况吾辈凡夫俗子?

就像智通寺的那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所揭示的那样:绝大多数人不到“山穷水尽”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说的难听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黄河不死心”。这是天性使然,没什么对错之分,更没有什么好谴责的。人只有象甄士隐那样真切地经历了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大悲剧结局后,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光明,万念俱灰时,才会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否则,说悟了,说看破了,那不过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罢了!时间将把这些自称“悟了”的冠冕堂皇的谎言揭穿;事实会把那些自称“看破了”的伪善虚假的面具砸得粉碎!

中国有关淫僧恶尼的故事从来就不少。国外,远的有卜伽丘的《十日谈》,近的有美国天主教会层出不穷的性丑闻;这些都真实地记录了一些佛家子弟、道家传人、耶稣信徒等做了些什么肮脏见不得人、伤天害理的坏事;也从侧面说明了看破尘世是多么难,在没有真正看破凡尘却遁入空门的人,会给这世界造成多大的伤害和破坏!

要求教会改革的高涨呼声,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这其中的诉求就包括“允许教士结婚,取消禁欲教条”等等。其实,希腊和俄罗斯的东正教一直就允许教士结婚。中国藏传佛教的很多分支流派也是允许僧人结婚的。宗教是一种信仰,在人们遇到苦难时能够安慰心灵,陪你一起走过沼泽。说白了,宗教只是一种工具,应为我所用,就像妙玉出家,就是为了治病一样。就像王维一直信奉佛道,却始终为官一样。它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当作目的,否则就纯粹变成了宗教的奴隶,一具中了魔咒的僵尸!

我们可以理解鲁智深和少林寺弟子所说的“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可以理解教士要求拥有结婚权利的呼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容忍妙玉的“六根不净”呢?为什么非要用那些陈腐的、没有人性的清规戒律和那鼓吹“存天理,灭人欲”的反自然、反人性的礼教去束缚她呢?!

难怪200年前的曹雪芹为妙玉谱写了一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叹!叹!叹!!!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家园 红楼乱弹 — 第四十九回 风雪人生路

看过水浒的人想必都会赞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一回风雪写的好,意境造的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逦背着北风而行。背着风去。”

施老也真是大手笔!飞扬的大雪,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枪挑葫芦的身影,在呼啸的北风下踏雪独行。

这意境真是妙绝了!在大的景观你可以感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此时林冲感受更多的可能是寂寞,也许只有在杀人后投奔梁上的路上他才真正体会到了柳宗元曾经感受到的那种孤寂与愤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同样,曹雪芹也是个美学大师。寥寥几笔就构筑了一个一尘不染的雪境——

“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

“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天地一色,红梅飘香,红粉佳人。真是一应俱全,果然应了那句“须睛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曹雪芹似乎还嫌不过瘾,遂又安插一临水垂钓的场所——

“原来这芦雪广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众丫鬟婆子见他披蓑戴笠而来,却笑道:“我们才说正少一个渔翁,如今都全了。”

曹雪芹竭力构筑这超凡脱俗的冰雪世界、良辰美景,极力渲染大观园红粉佳人、公子哥们衣食无忧快乐似神仙的生活,无非是为了烘托以后落败后的衣食无着、悲惨凄凉罢了。这在第一回,已经通过甄士隐由神仙般的生活沦落到寄人篱下的悲惨遭遇做了影射和暗示。所以,此时公子千金们越是快乐,其最终的悲惨结局愈是催人泪下!

虚拟小说中的雪景是为情节发展而设计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大雪,也会因为处境和心态的不同而表露出不同的喜怒哀乐。

有闲适惬意的“雪夜闭门读禁书”,奢华一点再来个“红袖夜添香”。

有稚气村童雪地罗雀;有狩猎将军轻快得意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有清贫但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有孤寂冷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心如止水寂静悠然的“窗含五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边塞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乐观、浪漫情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有胸怀世界波澜壮阔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有为衣食生计苦不堪言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更有让人出离愤怒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不管是寂静的“窗含五岭千秋雪”,还是狂暴的“大风扬积雪击面”,不同的人,人生不同的处境,都会触发不一样的感慨,演绎不一样的喜怒哀乐故事。正所谓“天地本无情,人生如大梦。”

家园 红楼乱弹—第四十八回 “教”“学”之道

从质朴无邪的《诗经》到活泼诙谐的元曲,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让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褶褶生辉!而震古烁今的唐诗更以其博大高雅、无所不包的气魄,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一交响乐的华彩乐章!有气势磅礴、巨浪滔天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有纵横睥睨、舍我其谁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激昂;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悠然自得;有“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缠绵悱恻;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没有精彩的唐诗,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黯然失色!

因为薛蟠外出学做生意,在宝钗的帮助下,香菱终于住进了花团锦簇向往已久的大观园。然而她更羡慕的是那些会做诗的姐姐妹妹们,于是一进梨香园就求宝钗教她作诗。那自然是被认为“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作诗写字”不是女孩儿家“分内之事”的宝钗笑着抢白了一句“得陇望蜀”。香菱只好去找黛玉。香菱找黛玉学作诗真是找对了人!放眼整个贾府,诗写的好,且善于教人作诗的,非黛玉莫属!而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这短短的半回,写到了很多可推广到教育领域的有关“教”与“学”的真知灼见,实在令人佩服!为人师表者,做父母的,治学的,不可不察!

首先,曹公通过让香菱主动去拜师求学,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古之学者必有师”!虽说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的说法,但这种“无师自通”的方法不但劳神费力、事倍功半,而且终究是仅得皮毛,难登大堂!这从香菱一开始就提出的困惑可以看的真真切切——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这就是韩愈所说师之“解惑”的功效。

接下来黛玉高屋建瓴地给她确立了作诗要达到的目标——“第一立意要紧”。“格调规矩”、“词句”都是“末事”,“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学诗的浓厚兴趣和黛玉给她确立的目标,恰恰暗合了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的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明白点就是强烈的兴趣和爱好,登高望远以确定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在此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注脚再贴切不过了。

确定的目标后,黛玉接着告诉香菱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里说明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循序渐进过程。先读什么再看什么次再读什么最后再看什么,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条理分明。实质上就是一个打好基础,由易到难,由低到高,拾阶而上。是有规律、有迹可寻的,而不是毫无章法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大家都知道做学问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性,就如同建高楼大厦一样。难的是人们不知道该选用何种材料作地基。如果以砖、木、土为地基,你的大楼肯定是盖不高的,这就跟黛玉批香菱喜欢陆游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样——“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要建高楼,就必定要以坚固的石块为根基;要写出意境高远旨趣高雅的诗,就必以王维、老杜和李白为底子。然后,才可能不断地向上攀升。

黛玉随后又点明了切磋交流的重要性——“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而这也正印证了韩愈抨击其时“士大夫耻为相师”的陋习。一个人的智慧和领会力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所谓“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而那些心怀“文人相轻”观点的人,说穿了其本身就是个“半吊子”,表面上是自以为是,实质上是没有丝毫的自信,只好以故作清高的姿态来自我掩饰,自我保护!和妙玉嘲笑黛玉是个“大俗人”的心态并无二致!这种爱面子胜过爱学问的人,终究是无所作为的!因为真正的英雄们会惺惺相惜的,而不是互相嘲笑!真正有学问的人,虚怀若谷,他会吸取别人任何的优点,绝不会不知天高地厚地攻击别人。

香菱的这个领会——“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又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读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更能理解诗的妙处和真切。而如果一味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自然是永远也不会长进的。而作诗如果不联系实际,就会落得个“闭门造车”。推而广之,几乎所有的学问都是这样的道理。

香菱在说出上面那句诗的心得后,黛玉马上给她指出此诗的来由——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这从侧面说明了学问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道理,用牛顿的话来说就是“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承前人的成就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从事更新更有意义的研究和追求,而不是重复古人的劳动。

宝玉听了香菱的体会后,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就是鼓励她去作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要“光说不练”,呵呵。

在懂得了作诗的基本规则和目标后,香菱就开始一边看杜诗,一边学作诗。其“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勤学苦练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了。宝钗和其他人的讽喻她也不放在心上,依然故我。真达到了为学的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然,这期间黛玉和宝玉的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黛玉也象宝钗那样讽刺的话,相信香菱早没心思去学了。这于黛玉就是做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鼓励和夸奖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生尤其是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在这方面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比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要先进和科学的多,需要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总之,在这短短的半回里,曹雪芹有意或无意地写到了很多宝贵的为师之道和治学之道,凭着这些,我们相信香菱也一定能跟那些姐姐妹妹一样写的一手好诗!而这些理论和经验,不但在过去、对诗歌创作有价值,就是在如今,推广到其他教育领域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对于那些有志于教育事业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俺觉得有必要精读此半回,从中您也许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俺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就发现了很多道理,希望这篇乱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家园 红楼乱弹—第四十七回 俺的前半生(薛蟠自传)

本大爷姓薛名蟠字文龙,薛就是薛刚的薛,蟠就是蟠龙的蟠,文龙到底啥意思,俺也不太明白,大概老爷子取“文心雕龙”之意,希望俺的文章象孔圣人的字一样静若处女,动如蛟龙吧。俺家书香继世,居于金陵。俺生来命苦,记不清几岁老爸就去世了。就我一个独子,老妈她不疼我还疼谁去呢!老妈从不打骂俺,所以俺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发扬。俺从五岁起就为人豪爽,勇猛。当然,俺也上过学,认得二百五十个字。凭着俺的才学,俺作了官商。那些鸡毛蒜皮,费脑子费精神的事俺都交给伙计们去做。所谓“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嘛,俺可不想学那个“过劳死”,啥事都要自己去做的傻诸葛!当然,俺比那些“一杯茶水一张报”的同事好多了,俺总是积极学习“三个代表”,深入基层,考察工作。当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白天跑累了,晚上俺就到秦淮河边上的锦绣楼里放松放松。可以桑拿,捏脚;可以唱歌,游泳;还可以玩老虎机,麻将那破玩艺俺早就玩腻了!当然俺最爱去的还是KTV包厢,至于在里面具体干些啥,您就别问了,别跟那些狗崽娱记似的啥都好奇,老搞偷拍,害的俺的金照好几次都荣登“XXX名人簪娱乐报刊”的封面!

好,闲话少说。俺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好妹妹叫宝钗。真是杨玉环再世,有个啥比喻,什么鱼见了也嫉妒地游走了,雁看了也羞愧地飞了。俺背不出来,反正就那意思。最妙的是俺那亲妹子,知书达礼,才学渊博,啥都知道!不信你搬本《大英百科全书》去考考她!不把你吓晕,俺就不姓薛!她是俺家升官加爵的活宝,怎能不好好培养呢?当然自小就要进行巨额的教育投资呢!这一点上,俺那去世的老爸还真是眼光远大!你看这不应上吗,当今皇恩普照,广招妃子才人。俺妹妹可是千里,不!万里也不一定能挑出的一个绝世美女加才女啊!俺们当然要去进京候选了。这不,俺和老妈还有妹妹就跑到了京城。本来俺要住在俺家京城的别墅,那多逍遥自在啊!谁想老妈老了,成天就喜欢和人唠叨,俺成天不在家,老人家老和妹妹聊天也没劲,所以就一心要住到俺姨妈家去,好天天和她大姐唠嗑!起初,俺那个懊恼啊,因为听说俺那姨爹管教忒严,这样俺那敢尽兴地玩乐呢?咳,这该死的封建礼教,什么孝道,压得俺不得不听老娘的话,这就住进了荣国府的梨香园。

得,谁承想,因祸得福。在那里认识了贾家好多兄弟,什么贾珍贾琏贾蔷贾蓉贾芹等等,跟这帮家伙们一玩,俺才发现俺原来是个井底蛤蟆没见过世面!他们玩的那些东西,比俺在老家玩的都要精彩刺激得多,真*他*妈*的爽!比如有个叫“庚黄”的画的春宫图真是好啊,俺从没见过这么真露的!当然,俺天资聪慧,没多久就超过他们了,青出于蓝胜于蓝啊!他们不服俺是不行的。这不,俺看到他们有个学堂,里头有几个小子长还真是风流妩媚!俺就装模作样地到那里去上学,把那个老先生贾代儒骗的一愣一愣的,毕竟俺肚子里有二百五十个字,不像那帮小学生,狗*屁都不懂!呵呵,没两天俺就把那两个妩媚俊俏的“香怜”和“玉爱”搞到手了,那个金荣就更别提了。玩了一段时间,俺觉得腻了,就一脚蹿了,俺可没功夫整天跟他们混在一起。

当然,还认识了宝玉,冯紫英,蒋玉函,赖尚荣等。宝玉为人和善,被他老爷子管的规规矩矩,也不敢随便跑出园子瞎玩,真是可怜啊!说到宝玉,还真碰到一件奇事。一年初夏时,宝玉和琏二嫂子本来好好的突然跟中邪了似的,举着菜刀,嘴里胡喊着啥东西,见鸡杀鸡,见狗砍狗,见人劈人。真是热闹!不过俺可没心思欣赏那出戏。因为俺要照顾亲妹妹和俺的小妾香菱,要知道那贾珍可是在女人身上下足了功夫,一不小心就会着了他的道,俺不能不防!不想那天竟然看到了传说中宝玉的表妹林黛玉,早就听人说美如天仙,不想一见竟是那么婉转风流,比俺妹子还要风情万种,看得俺都要酥倒了!

对了,俺那小妾香菱是进京前在金陵一个人贩子手里买的,俺一看她细皮嫩肉的,尤其是眉心那个胭脂痣,真是勾人心魂。当场立马就买了,不想过了两天,有个叫什么逢冤的臭小子说俺抢了他的小老婆。真是岂有此理!这不是诬蔑你老子吗?伙计们给我打,往死里打!那傻小子挨了一顿暴打后,听说抬回家后没几天就去阎王那里报到了。俺启程的日子也到了,于是俺就带着老妈、妹妹和香菱赶到了京都。至于后来的官司怎么了结的,俺还真不清楚,也没那闲心去打听。既然是写自传,那好歹得交代一下,否则太对不起读者了,虽然俺这书是要自费出版的。好,明天俺叫老家那个伙计仔细写个《薛蟠打官司备忘录》,等他寄过来后,俺再把它补上。

不管怎么说,逢冤那傻小子活该,谁让他冤枉俺!俺最懊恼别人冤枉俺!不管谁冤枉俺,俺都要发火的。记得有一次,宝玉因为和一个唱戏的勾搭,被他老爷子知道了,几乎打得半死。结果有人诬蔑说俺故意告密给姨爹,报复宝玉。这不是胡整嘛,本大爷是那种人吗?俺一听就火冒三丈,抓起一根门闩就要把宝玉打死,大家一起落个清净。无奈被俺老娘和妹妹死命地拦住了。

当然,俺那只是一时气愤而已,俺其实挺佩服宝兄弟的,他写的字比俺好多了,也比俺会写诗,虽然俺根本不懂他写的是啥东西。当然,俺也会作诗,有一次俺和宝玉、冯紫英、琪官,还有一个小婊*子云儿,我们一起喝酒做酒令,俺还作了一首后来广为传诵的艳诗呢。具体的句子俺自己都忘了,不过你随便到外面一个酒肆或窑*子里打听一下,保证你能问到那首绝妙的诗。不是俺吹的,俺干那行都出彩!俺很敬重宝兄弟,一有谁孝敬给俺好东西,俺都会分给宝兄弟一份的。比如,有一次那个谁敬俺生日,送了好多“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俺就请宝兄弟过来痛痛快快地腐败了一把。至于那三两一个的大肥蟹,新鲜蔬果等等更是数不清有多少回了。

前阵子俺终于又在赖尚荣家里看到了俺很喜欢的柳湘莲兄弟,他长的真是水灵俊俏,看得俺心里直发痒。在酒席上他也对俺不停地抛媚眼,俺真是乐翻了。更欢喜的是,我们在席外约好,退席后到北门外不见不散。俺一听这,那还有心思吃酒,不停地使眼色让他先退席。那老弟一退席,俺马上就瞅准机会溜了出去,快马加鞭直奔北门而去。柳兄弟果然在那里,喜得俺迫不及待就要开始正事。不想,柳兄弟说要发个誓不和别人讲。俺毫不犹豫就跪在地上,撮土朝天发誓。哪想到后颈上突然挨了重重的一砸,眼冒金花,立刻就扑倒在地。好啊!你小子原来骗俺,俺马上争辩道你既然不愿意何苦骗俺、打俺呢。柳兄弟说不教训俺,俺不知道他是谁。于是继续拼命地揍俺,后来竟用马鞭抽俺。真是痛啊,奇耻大辱啊,俺长二十多岁了,哪里挨过别人的打啊。更可恶的是,这小子竟然把俺扔到水里,逼俺喝那臭水,水才含到嘴里,一下子吃得酒菜全吐出来了。那不是人的家伙,竟逼俺吃呕吐的东西,俺千求万求才算免了。

俺被打得“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后幸亏贾蓉来找到,才雇了个轿子把俺抬回家。虽然被打得遍体鳞伤,还好没伤及筋骨。一到家俺就一面痛骂那臭小子,一面要老妈派人去抓柳湘莲,往死里打。可惜,老妈被俺妹妹劝住了。听说那个臭小子也吓得远走高飞了。

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后,俺深刻地反思自己走过的路,觉得于己于家于友都是极其失败的!俺不想再这么混混噩噩地过下去了,“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知耻而后勇,俺要重新好好做人,所以写下这篇长长的自传,以资纪念。老妈,小妹,香菱,各位朋友们,大家拭目以待俺是怎么浪子回头的吧!最后,希望大家支持和鼓励俺的改过自新,一人买一本俺的自传吧。记住,书名是《俺的前半生——薛蟠自传》。兄弟在这里先谢过大家了!

家园 红楼乱弹—第四十六回 狐狸和燕雀

小学时学了好多有关狐狸的故事,有乌鸦和狐狸,狐狸和老虎等,后来又看了很多狐仙鬼怪的聊斋故事,虽然小学老师总是批判狐狸的狡猾、奸诈,说什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出猎人的枪口”等等。但是俺始终觉得那些把乌鸦和老虎骗的一愣一愣的狐狸很可爱、很聪明。而且它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成语——“狐假虎威”,就凭这一点,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狐狸吗?

现实中“狐假虎威”的故事太多了,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不想昨天翻看《红楼梦》,又看到一个旧版重印的“狐假虎威”故事。

鸳鸯的嫂子听刑太太说贾赦要纳鸳鸯作小妾,想到自己以后可以作“舅爷”了,那个高兴啊,嘴都合不拢了。于是就“兴兴头头”地去找鸳鸯,以为“一说必妥”,不想却被小姑子骂了个狗血喷头,让人看了实在是一个“爽”字了得!各位跟俺再看一遍,再过把瘾!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BI(外尸内穴,没办法是禁字!很遗憾!)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红楼梦》里象金家媳妇这样想狐假虎威、横行霸道的人还真不少,要不凤姐刑太太怎么说“别说鸳鸯,就是那些执事的大丫头”,“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可遂了素日志大心高的愿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就是那金家媳妇在碰了钉子后,还伤叹“谅那小蹄子也没有这么大福,我们也没有这么大造化。”

《红楼梦》里好多人都想“狐假虎威”,却苦于假不到,而那些“有幸”假到“虎威”的就别提有多猖狂了。有凭自己有王夫人陪房的丈母娘就坑蒙诈骗别人古董的冷子兴;有仗着自己姑妈惹事生非的金荣;有借着贾府势力做尽伤天害理之事的王熙凤等等。其实《红楼梦》里最大的一只“假虎威”的狐狸,就是那仗着贾元春受宠于皇帝,而胡作非为、飞扬跋扈的贾府!看他们是那样地趾高气扬,荣耀光彩,羡慕的薛家一心想要把自己的女儿薛宝钗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宫里,却始终没有如愿。

历史上真实的“狐假虎威”更是不少,唐朝有杨贵妃的哥哥,大国舅爷——杨国忠;西汉有汉武帝宠妃李娃的哥哥李广利;太平天国时有洪天王的两个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等等。这些本是心胸狭窄、顽劣龌龊的无能庸碌之辈,却“假虎威”负起了“国之大任”。于是乎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公报私仇。因此,汉唐的衰败和天国的灭亡也就是必然的结局了。至于那些“假虎威”的狐狸们自然是落得个“身死,为天下笑”的下场!

同样,贾府这种“狐假虎威”的“威武”,也必然随着贾元春的“虎兔相逢大梦归”而土崩瓦解,烟消云散!落得个他人拍手称快!只是害苦了大观园那些无辜的清灵可爱、卓而不凡的薄命女子们!

由此,我们更能看出狐狸高人一筹的厉害和聪明!聪明可爱的狐狸有自知之明,它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明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在骗过老虎之后也就再没敢百兽面前耀武扬威了。而那些愚蠢的“假”了“虎威”的世人们,却不掂量自己的骨头有几两重,还真以为自己是根葱,真以为自己多NB似的!整日里飞扬跋扈,横行霸道,这也就难免有一天被厉害的角色打翻在地,死前还满地找牙!所以,俺更佩服聪明可爱的狐狸!

庄子在《逍遥游》里记载了一种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蝉和小灰雀听了后就嘲笑:“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斥鷃听到后也讥笑道:“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对于这个寓言的诠释,俺觉得用陈胜的故事来解说是再贴切不过了,俺不用费口舌,大家也看的明白,两全其美!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贾府上上下下绝大多数人都以为鸳鸯会高高兴兴地去做贾赦的小老婆,因为这在他们眼里可是攀上了“高枝”,“又体面,又尊贵”,何乐而不为呢?

哪知绝烈的鸳鸯竟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

这众人之于鸳鸯不正是蝉、小灰雀和斥鷃之于鲲鹏,燕雀之于鸿鹄吗?!

鸳鸯虽称不上鸿鹄与鲲鹏,但其不屑于富贵,不怯于淫威,不流于世俗,其威猛自洁,不亦壮哉?!

家园 红楼乱弹 — 第四十五回 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的情绪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在灰沉的黄昏,秋雨淅沥,听窗外雨滴竹梢,想到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如残叶浮萍般寄人篱下,黛玉倍感凄凉,遂写下了“那堪风雨助凄凉”的《秋窗风雨夕》词。再一次印证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所论述的观点——“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本来“窗外竹梢焦叶之上,雨声淅沥”也是很美的意境,就跟黛玉喜欢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样美妙的境界。这如梦如幻的情境,别说在张爱玲笔下,就是当今的小资们也能写出无比柔美的文字来。黛玉因想到自己凄凉的身世,就写下了那首极其愁苦的词。

同样是面对秋风秋雨,甚至更为狂暴。杜甫在更为恶劣的处境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

他也悲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和凄惨的境况,但并没有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推己及人,想到了天下还有更多受苦受难的人,继而期望将来有个美好的社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即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超越个人恩怨悲喜,忧国忧民的胸襟是何等的宽广,气魄是何等的博大啊!这种胸怀已经远远超过了范仲淹所标榜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更为狂暴的秋风,深受当局迫害的雪莱写下了气势磅礴,驰骋飘逸,斗志昂扬的浪漫诗篇《西风颂》。那是一曲光明和正义的赞歌,黑暗与腐朽的葬歌!其诗句行云流水,读来真是回肠荡气,令人热血澎湃,根本感觉不到丝毫的凄凉与哀伤!

当然,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生活在富贵豪门的千金小姐林黛玉能由己之痛苦念及那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苦大众。但是,当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在一片腥风血雨,民不聊生,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猛醒的仁人志士、热血青年们都在为国家的存亡和民众的幸福,撒热血、抛头颅、高声呐喊时,那一批靠吸食劳苦大众血脂寄生的,却在自己的后花园里浅吟低哦着风花雪月的文人墨客们,是永远也不能被人民所宽恕的,是要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面对同样的秋风秋雨,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诗篇,不同的胸怀和思想境界决定了其作品是伟大的还是低劣的,是将流芳千古还是昙花一现。秋瑾的绝命诗——“秋风秋雨愁煞人”,虽然只有一句,也不是那么精巧,但却注定要随同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流传千古!

家园 红楼乱弹 — 第四十四回 明镜高悬

小时候对《三侠五义》很着迷,一则羡慕那些侠士武功高强,二则喜欢看他们和包公一道匡扶正义,除暴安良,大快人心!长大后才渐渐知道包青天的故事不过是民间传说,历史上的包拯并不是那么回事。就像六月飞雪的《窦娥冤》一样,只不过寄托了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罢了。

《水浒》俺看的很浅,只喜欢三个好汉,鲁智深、武松和林冲。这一百零八条好汉当中,俺认为严格意义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英雄——鲁智深!林冲和武松在那些好汉当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但他们的英勇行为都是因个人的恩怨而起,多少打了些折扣。似乎只有鲁智深称得上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义薄青天的英雄。可惜,他依旧是个虚幻的小说人物。

上初中时学了孟子的“舍生取义”,论理固然气势磅礴,然而只是口头上的空谈,举不出两三个象样的,能说服人的事例来。只是牵强附会地举了个“不食嗟来之食”,与正义几乎粘不上边,顶多算个有骨气的人罢了,何来正义之说?!俺当时还真为那篇文章喝彩,还浮想联翩地想到秦腔《铡美案》中杀身取义的韩琦, 现在想来真觉得可笑,那也是老百姓寄托美好愿望的虚拟角色罢了!不是孟子不想举真实的例子,而是他真的举不出来!只能胡乱拉一个“不食嗟来之食”敷衍一番而已!

其实,不止孟子有举不出来真正的“匡扶正义”之士,就连五百年之后的司马迁在其恢弘的巨著《史记》里也写不出一个伸张正义,不畏强暴之士!其写的那些刺客、游侠,也都是为了个人的恩怨名声罢了,毫无正义可言!就连司马迁自己也承认“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而他更是借弃从廉颇的门客之口,对天下的士人作了辛辣的讽刺——“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说出了人世的本质,演绎成现代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生命”与“正义”发生冲突时,该选择什么?他自问自答地说是“义”。我们暂且不回答他这个问题,试着先回答这个问题:当“正义”和“利益”发生冲突,该选择什么?

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当然选择“正义”了!可回顾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你能举出几个为了正义而舍弃利益的英雄事迹呢?我不否认历史和现实当中有这样的义士,但这些人相对于我们悠久的历史,真是太少了,廖若晨星!而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从过去的俗语“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有钱能使鬼推磨”;到当今泛滥的有毒食品;到全国几十名权威法学家联名为黑社会匪头刘涌“请命”;到权威经济学家为“国退民进”、“靓女先嫁”呐喊助威;到最近广东兴宁“8·7”矿难……我看到只是正义向权力低头,正义向利益曲膝!

在一篇密密麻麻,自明代以来就广为传诵的《增广贤文》里,的确有不少有哲理的话。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自私自利”和“明哲保身”。所以耐心看完一遍后,俺直冒冷汗!奉此为宝典的人,你能期望他伸张正义吗?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连利益都不肯放弃,何论舍生取义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不过是愚弄和麻痹人的空头支票罢了,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不过一派势力压倒另一派势力,“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副作用而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一部中国古代史,他只看到“吃人”二字!(当然,西方发展史也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贾琏用“两块银子,两根簪子,两匹缎子”成功地勾引了鲍二媳妇,却不想被凤辣子撞破了,闹得要死要活的。鲍二媳妇被撕打了一顿,估计也被家人辱骂了一通,没想到这妇人生性刚烈,觉得羞耻,没脸见人,也就上吊死了。她固然有错,但知羞耻,比那不知廉耻的贾琏贾珍之辈不知要强多少倍!也着实让人叹服!再看她那只知道钱财的丈夫——“鲍二又有体面,又有银子,有何不依,便仍然奉承贾琏,不在话下。”真让人怀疑曹雪芹是不是在讽刺“一日夫妻百日恩”。

为了免除官司,贾琏又做了以下手脚:

“贾琏一径出来,和林之孝来商议,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才罢。贾琏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辨亦不敢辨,只得忍气吞声罢了。”

看到这里,俺真的希望鲍二媳妇有个武松一样的好兄弟,象杀西门庆一样宰了贾琏替她报仇,哈哈。因为期望那官官相护的官老爷替她伸张正义,主持公道肯定是天方夜谭。更不用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对此,曹雪芹通过小鬼的言行对人世的丑态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秦钟)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报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

当然,要说中国古代没有敢于伸张正义的人那是不负责任的。象“为民请命”、“两袖清风”不畏强暴的知县海瑞;开粮仓,救贫民的七品知县郑板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等等,但他们最终不是被奸佞之辈残害,就是自己隐遁了。他们的确可称之为民族的脊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富国强民而奋斗不息!然而他们悲惨的结局,却不能不让我们沉思,我们这个长久以来一直都倡导“仁义理智信”的文明古国,“义”缘何总是被淫威所践踏,老是被金钱所亵渎?我们是不是口头上一套“仁义”道德,行动上一套“利害”宝典?

家园 红楼乱弹 — 第四十三回 红尘滚滚

《红楼梦》在很多回里都同时渲染了几种相互对立的现象,如生死、悲欢、离合、荣辱、盛衰、贫富、贵贱、冷暖等等,一方面是作者真实地再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了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中的朴素辩证观。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宣扬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的需要。

开篇第一回就写甄士隐历尽了尘世悲欢离合、荣辱贵贱;后面又写了秦可卿的生死、盛衰;再有元春的荣耀黯淡、奢华凄凉等等。不但有很多“烈火烹油”般大喜大悲的场面,而且有许多精巧细致的平凡琐事。一冷一热,一明一暗,一畅一塞,直如行云流水,婉转曲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让人不得不赞叹曹雪芹炉火纯青的笔法!

在此一回,曹雪芹再次施展了其变化莫测的笔法。先通过造势,极力渲染凤姐生日的热闹和繁华——“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一片红尘的喜乐和喧嚣,令人心仪神往!

行文至此,笔锋陡转。写宝玉一身素衣,带着书童茗烟,放马加鞭,跑到十里之外人烟稀少“冷清清”的水仙庵,焚香祭悼金钏的诞辰。此境之冷清,此情之悲凉,已如袅袅轻烟弥漫心头!想那大观园正在歌舞弦乐大庆生日,而三个月前美丽可爱的金钏还幸福快乐地活在贾府,如今却是一堆黄土埋白骨!除了引来宝玉的一点哀伤外,更多的是留给其家人无尽的悲伤,和读者的掩卷沉思!

今天宝玉哀叹金钏的不幸,明天谁又哀叹他的凄惨呢?此回最后一段文字写的颇有意味——

“大家仍旧看戏。当日演的是《荆钗记》。贾母薛姨妈等都看的心酸落泪,也有叹的,也有骂的。”

看戏替古人伤叹,那到头来谁又替他们的败落哀伤悲叹呢?这往复不断的红尘恩怨、荣华富贵,恰如甄士隐所写的那样: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

红尘滚滚,也许永无沉埃落定之日……

家园 红楼乱弹 — 第四十二回 直挂云帆济沧海

因为刘姥姥的一句话,贾母让惜春画“园子图儿”。因此就引出了宝钗一段精彩的画论,从画面的布局,作画的纸张,涂染的颜料,描画的笔,一直到盛放油彩的碟碗,都论述的中规中矩,极有道理。宝钗的博学多才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不奇怪,毕竟人家是待选的才人,否则何以勘用?

其中,宝钗列画器清单的那一段直看的俺头大,耐着性子看完,再看第二遍时就匆匆跳过。冒着被拍砖的危险,转来看看各位是否有耐心读完这段:

“头号排笔四支,二号排笔四支,三号排笔四支,大染四支,中染四支,小染四支,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须眉十支,大著色二十支,小著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箭头朱四两,南赭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八两,蛤粉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矾绢的胶矾在外,别管他们,你只把绢交出去叫他们矾去。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又顽了,又使了,包你一辈子都够使了。再要顶 绢箩四个, 志箩四个,担笔四支,大小乳钵四个,大粗碗二十个,五寸粗碟十个,三寸粗白碟二十个,风炉两个,沙锅大小四个,新瓷罐二口,新水桶四只,一尺长白布口袋四条,浮炭二十斤,柳木炭一斤,三屉木箱一个,实地纱一丈,生姜二两,酱半斤。”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一处正体现了宝钗的不凡,阐述一个大家熟视无睹的道理——所谓“磨刀不费砍柴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由于虚荣心的作崇,大多数人都喜欢干光彩耀眼的活,而不屑于干琐碎的事。如喜欢捕鱼,而厌恶织网。但无网,何以捕鱼?于是,聪明的老祖先告诫我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这日益纷繁浮躁的今天,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立即成名”的消息和“捷径”。在这种环境的耳熏目染下,不想一夜成名,不愿一夜暴富都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扎扎实实地积累自己的学识、经验、资金等等,要想瞬间暴富成名,几乎无异于缘木求鱼,浮沙建塔。终归是海市蜃楼,黄粱一梦。就说已成亿万富翁的Google的两位创始人吧,人家也是经过了好几年默默无闻的艰苦奋斗,依靠卓越创新的技术才达到今天的辉煌。就连那曾经创造“格林科尔家电王国”神话的顾雏军,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前,人家也有几千万自称在英国创办公司所累计的雄厚资金。

好些人都好大喜功,看重表面的辉煌。远的有汉武帝,近的有前些年鼓吹企业集团化。喊什么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早日进入世界500强”等等。于是乎全国各地风行“拉郎配”,原来好好的企业没多久就垮掉了。想来令人痛惜!然而更令人哀叹的是当年高教部鼓励“大学合并”,创建“世界级的一流大学”。规模扩大了,可你的教研设备跟上了吗?你的师资力量加强了吗?在一系列配套设施根本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无序的合并只能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和大学信誉的全面贬值!现在这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已经一一显露了,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长远的受害者当然是国家和社会。那么谁该为这“拔苗助长”式的行为负责呢?

其实,不止企业界、教育界,放眼当今国内,还有哪个领域不是浮躁,不急功近利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这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还要自作聪明地“胡作非为”呢?如果是个人或者一个小集体,那也无所谓,随便你怎么折腾吧。可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这么不经调查,不经论证的乱来,只能导致国家走更多的弯路,国民承受更多的苦难!

仔细想想,目下国内各个行业全面呈现浮躁之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改革的大政方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说穿了这口号就是最大的急功近利,不顾死活的冒进!那句口号的荒谬与无知,相信有点理智,对当今改革局面有点清醒认识的人都能看出来的。事实已经证明,我们目前并没有趟过这条河,而且这河水越来越深,河面越来越宽广,彼岸依旧可望不可即。摸着石头是注定过不了这条大河了。当年哈姆雷特有“是生存还是死亡”的困惑,我想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会有任何困惑!毫无疑问是生存!无谓的继续摸石头前行,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甚至丢了宝贵的生命!就让我们勇敢地回头吧,回到岸上,静下心来,耐心地苦作一个舟吧。相信“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一天并不会太遥远!

家园 成窑五彩小盖钟惹出的祸根。

成窑五彩小盖钟被宝玉送给刘家若干年后,一日被来乡里收购古玩的冷子兴收购了去,又卖与了忠肃王府。被认出是前朝宫里的御品,民间罕见。遂寻根至宝玉。那忠肃王爷素与贾家不睦,乃由官府出面,唤了宝玉问话。后查出妙玉原为往年江南一犯官女儿,因其父落罪,查抄前得讯,被其父送入佛门避祸,同时,带入许多宝物。此为妙玉的来历。

宝玉被查出此一段公案后,贾家自然落了隐匿犯官逃属罪名。此时,偏有人揭发早年宝玉曾做林四娘练兵一诗,有讥讽朝廷之嫌。宝玉遂被拘管,后虽被冯紫英弄出,然而从此离开了贾府。。。

所以说,曹雪芹在前面如此细写妙玉的茶具,其用意在结尾。

家园 您写的这些是哪里来的?

有点意思

家园 思凡

[诵子]昔日有个目莲僧,救母亲临地狱门。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南无佛,阿弥陀佛。

[山坡羊]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们游戏在山门下。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觑着他。他与咱,哎咱共他,两下里多牵挂。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就死在阎王殿前,由他把那碓来春,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啊呀由他!只见那活人受罪,那曾见死鬼带枷?阿呀由他!火烧眉毛,且顾眼下。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采茶歌]只因俺父好看经,俺娘亲爱念佛。暮礼朝参,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供佛。生下我来疾病多,因此上把奴家舍入在空门为尼寄活。与人家追荐亡灵,不住口的念着弥陀。只听得钟声法号,不住手的击謦摇铃,击謦摇铃,擂鼓吹螺。平白地与那地府阴司做功课。多心经都念过,孔雀经参不破。惟有莲经七卷是最难学,咱师父在眠里梦里都教过。念几声南无佛,萨嘛诃的般若波罗。念几声弥陀,恨一声媒婆。念几声娑婆诃,叫一声没奈何。念几声哆旦哆,怎知我感叹还多。

[哭皇天]又只见那两旁罗汉,塑得来有些傻角,一个儿抱膝舒怀,口儿里念着我。一个儿手托香腮,心儿里想着我。一个儿眼倦开,朦胧的觑着我。惟有布袋罗汉笑呵呵,他笑我时光挫,光阴过,有谁人,有谁人肯娶我这年老婆婆。降龙的恼着我,伏虎的恨着我,那长眉大仙愁着我,愁我老来时有什么结果。

[风吹荷叶煞]奴把袈裟址破,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等削发缘何?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哪里有天下图林树木佛?哪里有枝枝叶叶光明佛?哪里有江湖两岸流沙佛?哪里有八万四千弥陀佛。从今去把钟楼佛殿远离却,下山去,寻一个年少哥哥。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尾声]但愿生下一个小孩儿,却不道是快活煞了我!

家园 呵呵,应该不止是有点意思。

这应该就是曹雪芹后28回里的部分。我文笔浊,又懒。回头有空时,再把名家的研究,一并抄录上来,让各位河友大体了解曹雪芹的整把辛酸泪。

家园 牛人啊

真没想到现在红楼梦都研究到这份儿上了

不过也多亏了老曹写的含含糊糊 要是都写实了 让当今那些红学家们吃什么啊? 呵呵 静候佳音

家园 sit and wait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