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小红书事件的意义是:互联网的墙倒了。 -- 履虎
我们娃能出校吃饭以后就基本没在学校里吃过。他说有的小朋友宁可吃便利店里一块两毛五的即食方便面也不吃学校的饭。
歪题说个小费的事。娃的学校五年级开始可以出学校吃午饭。出去前老师讲注意事项,提到某些地方要给小费。娃说小孩们都觉得不公平:“那都是小孩自己的钱啊!”
中国的cat lady是抱团PUA国男自抬身价的。但是她们在美国女生,尤其是白人女生面前是自我鄙视的。
现在中美大对账,美国男男女女都说中国好,中国cat lady就错乱了。再下一步,要是美国女生纷纷来中国找男朋友,那中国cat lady就要彻底被打崩了。
西西河的大陆网友以我为例是本科及以下,西方的网友以你为例还有假日归客是硕士及以上,最近那个医学问题讨论楼挺热闹,我根本插不上嘴,按张雪峰的说法学医的都是硕士以上,本科生无法就业。。。所以西西河的中美对账与小红书的中美对账不一样,你们均值高,所以你们嘴里的西方就美好多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人生也算丰富了,虽然是没有去过北美,但是在欧洲生活了不短时间。
这45万美元的学贷还是让我惊诧了,这他妈的哪里是学费,这个是喝人血!
怪不得呢,学法律的多是富家子弟。
我反对贴坐标啥的,但是既然说见识一下贫穷,多说几句见识了咋样的贫穷也好,大家开开眼界,有趣有益嘛。
我也是二十多年没到贫困地区了。十年前到某内地省会,城乡结合部还是野狗在街上乱跑的,算是开了眼界。
俄乌开打之前,我出差到俄国西伯利亚地区,我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公交车,城市风貌类似国内八十年代。不过人家农村还是通电通水通网(不可靠)。
其实,国外见识贫穷项目挺多的,欧洲学校就常到非洲埃塞俄比亚啥的,让学生见识,顺便刷点非政府组织,无国界医生啥的履历。
角度偏颇不要紧,这是一个能力或者说个人局限的问题。
但说的话是说他想说的话,还是你想听的话,那这个话的价值大不同。
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大家都是说你想听的。高情商嘛。网络上即使这种匿名不见面,也会把话说的委婉一点。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吧,有一些帖子,有一些人,明显是说一些你,或者大家喜欢听的。我想这样可以获得一些个赞啊,也是一个不错的情绪价值。
但我总觉得,当年我出国之前,被一帮人一顿忽悠,得到的信息大量是错的,我现在尽量争取先把实话说出来再照顾听众的情绪。如果不可兼得,先说事实。如果还不行,我闭嘴不说。
想说美国黑暗,那些著名ID不如我。我是费城待过6年,黑人区助教干了断断续续两年。后来结交了大量黑哥们,唐人街长大的华裔,偷渡过来的南美二代。其实对账就是无聊,美国的一切都在统计数据里。看就完了,只不过就是懒。
我也觉得山东的花生好吃,但老审这家伙硬说本地出的小粒花生更好吃,我只能说,他的口味挺特别的。。。。
西西河的所谓海外华人,以住在120年老楼的地下室,(石头的而不是混凝土结构,氡气,漏水,发霉,石棉,含铅油漆全包括),每个月拿1100社会救济为生的为主。
他们唯一希望能得到的额外收入,就是忽悠国内的亲戚朋友来留学移民投资啥的,忽悠一点国内人的钱。
不会语言,与主体社会脱节的人,描述的社会,和社会普通人描述的当然不同。
我们这种过了语言关,和本地人打交道多的,看两眼他们的文字就笑掉大牙的,说两句就要被他们这些有时间养马甲的投草的……
小红书上来的老外,和老F说的更接近啦
新闻传播的时候,一般来讲,总是那些极端的个例传播得更快,更广,影响更大,当我们想了解某个社会的整体状态的时候,我们能否根据这些个例来做判断?
说到大对账,如果有人对小红书的案例做统计,对两国的状态做判断,抽样的样本是否足够大?
在小红书上中美两国人民对账以后,其实可以看出,有钱人在任何社会都很爽,穷人都很艰难,不论在哪儿,又辛苦挣钱也少。对中国人来说,值得外人称道的几乎全部是社会主义成分的部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民生建设、社会公平。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有没有全面审视过,我们的社会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我们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把这些优点改掉吗?
关于有钱人,再多说几句:
就我接触的情况看,西方社会以及日韩东南亚,有钱人过得是真爽,有明显的松弛感,就是极安全极自信极放松。中国的有钱人,不知道为什么,慌慌张张的,外强中干,你看潘石屹,一副总觉得自己会被镇压的感觉。很多富豪张狂几年,都会意识到危险,马上收敛起来。这就是革命后遗症,再有钱,夜里睡觉也不踏实,因为有钱人在中国大陆没有免罪符,这是他们最恨的一点。
这可能是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中国还不是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国家。任何权势碰到无产阶级专政都会被摧毁,一切不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的行为都会被校正。所以中国的有钱人千方百计地想去他们的理想之地——美国。殊不知,离开祖国的庇佑,他们就是外国资本眼里的肥羊。
而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都在为自己的统治惴惴不安。看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就知道,那种恐惧是发自内心的。不论是奥巴马–希拉里的亚太再平衡还是拜登的AuKus都是基于恐惧。特朗普有点儿另类,他还在妄想通过恢复实业来重现美国的荣光。但本质上还是担心美国维持不住自己的霸权。他深知没了霸权,美国将立刻分崩离析。
国会里、州议会、华尔街大把大把的法学院毕业的。
瞧瞧人家这阶级固化多高级,谁让你读不起法学院呢。“家族传承吾辈责”们太他M的土鳖了,太庙大婚、常林公主吃相太难看了。
法学院的法学就是个文科,我个人可以理解医生挣大钱,因为命值钱,没有什么比命更值钱了,救命的人当然是挣大钱。律师挣大钱就是社会邪恶到了无可救药。
3 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
也就说,小红书主打的就是如何过日子,而在中国家庭的男女分工中,过日子一般是女性考虑的事情,这也是小红书能吸引女性的原因。
过日子无非精打细算,一块钱要花出两块钱的体验来,才叫本事,所以关心过日子,会过日子的人,肯定都是普通人,没听说夸有钱人会过日子的。
这一点,从大对账也可看出来,几个女的只要凑一起,对账是必聊话题,什么你这不错,在哪买的,多少钱之类的。
话再说回来,如果小红书那么庞大的用户群,如你所言,
更多是中等消费及以上人群,该类人群总和将近 90%
说明社会主义确实很好啊。
中美大对账再次印证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坚持唯物主义才是出路
普通老百姓,不管中美,都是最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关心的都是食物、交通、住房、医疗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谁能把这些搞好,他们就支持谁。
苏联的失败不是高科技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败,是败在厨房,当普通苏联老百姓要排队几小时才能买到生活必需品,就注定了苏联失败的命运。一个不能为普通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再先进也会被老百姓抛弃。
软实力是硬实力的反应,美国人不用自己的社交app,跑到中国app来,这本身就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体现。而软实力离不开中国硬实力的进步。
中国社交app超越美国app,和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弯道超车是一样的,都是依赖中国这个大市场,配合先进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理工人才,快速迭代实现的。
Tiktok出现前,美国传统媒体和Facebook、推特、INs垄断了全球的信息采集和分发。但以TIKTOK为代表的中国社交app打破了这个垄断,实现了弯道超车,如果中国还是在传统赛道上去和美国媒体、社交app竞争,那可能永远也追不上,指望CCTV超越CNN,估计猴年马月都不可能实现。就像在燃油车领域,人家技术、专利布局了几十年,早就封死了你超车的可能性。只有换赛道才可赶上并超越。
美国人这些年过于迷信和依赖自己的软实力,而忽略的硬实力的发展,如果发几篇文章、炒作几个议题就可以让对手焦头烂额,还何必那么辛苦去搞技术进步,又慢又费力,还是写写文章、动动嘴轻松。鲁迅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美国人显然是没读过这句话。
中国恰恰相反,闷头发展硬实力,虽然见效慢,但一旦突破,软实力自然也会跟上。tiktok难民就是最好的例子。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毕竟这个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中国将来全面领先后也要继续坚持唯物主义,踏踏实实发展科技,不要重蹈美国自废武功的覆辙。
这个帖子的意思,我是认同的。它说明一个道理: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物质基础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当普通苏联老百姓要排队几小时才能买到生活必需品,就注定了苏联失败的命运。” 这句话就是实实在在的真理。说明压根就不是什么腐败压垮了苏联,这是障眼法。真正的意义是,苏联那帮领导层不管腐败还是不腐败,费了多少力气怎么也没办法把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最后只有垮台一条路。因为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不行,特别是经济体制不行。体制不行,想把人民生活水平提上去,比登天还难。时间长了,人民都不耐烦了,于是,执政党换人了。
而现在的中国政府,腐败的程度和面积大家有目共睹,比那时的苏联政府更厉害,腐败的名堂更多,但现在的中国反而欣欣向荣,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刷新,各方面的竞争力十分强劲,连美国现在都十分的头痛和沮丧, 再加上中美人民现在一对账,大家对中国政府的意见小了很多--美国人民生活也不咋地嘛。。
我早就说过多少次,是改革开放挽救了中国。其实,还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挽救了中国执政党,而毛泽东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模式只有死路一条。这是铁一样的事实。没有哪个纯公有制--也就是斯大林、毛泽东、霍查、齐奥塞斯库式的经济体制能竞争过美国那样的魔鬼体制,反而被魔鬼轻松打败!不是吗?不是历史事实吗?
要打败魔鬼,只能先向魔鬼学习,然后才能打败魔鬼!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和魔鬼对阵和接招。
伟大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向魔鬼学习的过程!好在,看这次中美人民对账,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学了很多魔鬼的招数,但没有沾染太多魔鬼的恶习,幸哉!
外出在北上广深的打工人,很多对家乡也是没什么好观感的,感情也不一定有多少,河南人会为了“合群”跟着北京人上海人一起扯河南人的梗。虽然自己在一线城市连个社区主任都拉不上关系,连区长都没有见过,但是对家乡的县长却觉得不过尔尔,自身身份的认知障碍,海华们大概也是这样吧。
接触过县一级领导同志后才知道他们的“架子”,无厘头的场合是不可能随便出面的,那个同学是投资债券的基金经理。